党史上的河南记忆

来源 :行政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政府在干、农民在看”现象,农民成为政府“包办”下乡村振兴的被动受益者,进而导致乡村振兴各项举措可能在短期内可行但长期不一定可持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本质上是一种理念变革,不仅要从内部维度上考察农民的主体性基底、主体优势和主体能力等核心要素,还要从外部维度上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关键要赋予农民相应的权能,以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保障农民的主体权利、提高农民的主体能力.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个体、组织、政治三个维度勾勒出政府为农民赋权增能的基
本文对《由京至巴里坤城等处路程记》的作者及相关史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考证.此书系谢祖植在新疆、甘肃两地任职期间,辗转北京、新疆、甘肃、上海以及甘肃省内兰州、宁夏、凉州、庆阳等地的行程记,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书中所附信札,为谢祖植分发甘肃任候补知县时,由在京为官的同乡、好友写给李慎、魏光焘、曹秉哲、恩霖等甘省要员的引荐信,侧面反映了晚清官场的人际交往状况.书中所记新疆与蒙古之间的台站路程,为研究和厘清同光之际新疆北路交通问题提供了珍贵史料.
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位于吐鲁番火焰山南麓一处丘岗上,建筑遗存分岗顶和岗坡两部分.2021年的考古发掘基本完成了对岗顶区域建筑的全面揭露,出土了叙利亚文、回鹘文等文书残片、壁画残块及陶、木、铜、铁、织物等重要文物千余件.确认了西旁遗址的景教寺院性质,并初步判断其至少存在三期以上使用过程,可能始建于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系统发掘对于研究古代西域多元宗教与文化交流、景教史、西域语文等具有重要意义.
莫尔寺遗址是我国最西部的大型佛寺遗址之一,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较早的寺庙.2019~2021年对莫尔寺遗址进行主动考古发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发现了2处僧舍、2个"回"字形佛殿、1处大佛殿等大型建筑基址,清理出2号塔的基座及相关设施,出土了包括1万余件石膏佛像残件在内的珍贵文物,初步确定了遗址的范围和文物构成,揭示了遗址的寺院结构布局和建筑特点,初步探明了遗址的年代和废弃的原因.莫尔寺遗址的发掘表明,该遗址既有早期印度佛教的特点,又有后期汉传佛教重要影响.
前人已对龙谷大学藏吐鲁番道教文献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尚有八件文书未得到正确定名.在这八件残片中,四件为现已亡佚的《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且三件的内容不见于敦煌本和传世文献中;两件可缀合,为《天尊说随愿往生罪福报对次说预修科文妙经》残片;一件与德藏Ch2401一样,与《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文字相合;一件为《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四残片.这八件文书在拟测佚经原貌、考察道教文献发展源流、了解道教仪式传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妙法莲华经玄赞》,又称《法华经玄赞》,系《妙法莲华经》之注疏,由唯识学代表人物窥基(632~682)所撰,8~11世纪在敦煌、吐鲁番一带广为流传.《妙法莲华经》的回鹘文注疏目前只见《法华经玄赞》一种,于11世纪译自汉文,其写本残片分藏在柏林、斯德哥尔摩、巴黎、京都、北京等地,按字体分楷书、草书两种,从纸张、行数、形质等看可分为三类.本文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四叶回鹘文楷书体《法华经玄赞》残片,对其进行语文学考释.通过比较发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回鹘文《法华经玄赞》与斯德哥尔摩民族学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羽田亨
学界朋友送来赵莉、荣新江主编《龟兹石窟题记》一书,洋洋洒洒三大卷,装帧精美,编辑上乘.本人因为十年前编著《库车史》一书,对于古代龟兹历史文化略知一二,所以怀着极大兴致迅速初读一遍,感触良多.应该说,该书具有填补古代龟兹历史文化研究空白的学术价值,应是近年来我国西域史文献研究的一项新成果.一初见于我国汉代史书的"龟兹"地理范围,应指今塔里木河北缘的阿克苏地区一带区域,大致包括今天的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
期刊
1947年8月,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突破最后一道天险——淮河,胜利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2005年,息县在刘邓大军渡淮遗址将军试水地大埠口建立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期刊
纪元前后数百年间,月氏始终是中亚的重要部落之一.有关他们的语言归属,可谓众说纷纭.作者对月氏的语言属性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以求辩明他们的族性.研究的对象是汉籍中残留的少量月氏词汇.本文的结论是:月氏人所操的语言是印度—塞西安语,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塞西安—伊朗语;它与粟特语、奥塞梯语等语言同属一个语群.此外,作者还驳斥了若干错误的臆测和想法.
中国自古就有所谓"河图洛书"的说法,在史学领域内,也很早就形成了"左图右史"的著述传统,并留下了大量的舆图、星图、职贡图.但历史研究者真正重视起历史图像的作用,却是在近代学术观念兴起以后才开始的.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举例说:"又如唐画中之屋宇、服装、器物及画中人之仪态,必为唐时现状或更古于唐者,宋画必为宋时现状或更古于宋者,吾侪无论得见真本或摹本,苟能用特殊的观察,恒必有若干稀奇史料可以发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