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相关论文
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西征匈奴,由北地郡出发,经钧耆水、居延水、小月氏而攻祁连山、鱳得。其中的居延在过去一般被解释为内蒙古额济......
纪元前后数百年间,月氏始终是中亚的重要部落之一.有关他们的语言归属,可谓众说纷纭.作者对月氏的语言属性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以求......
纪元前后数百年间,月氏始终是中亚的重要部落之一.有关他们的语言归属,可谓众说纷纭.作者对月氏的语言属性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以求......
公元前6世纪,印度还是四分五裂的状态,时称“十六雄国”。而在印度内战还没打明白时,波斯就想插足了。 起初,波斯打下印度河以西的......
公元759年,安史之乱爆发四年了。带着一家老小前往秦州避难的杜甫,奔波在中西古道上,追昔叹今,写下诗篇《秦州杂诗》:“闻道寻源使,从天......
荣新江引言 7月27日,中国丝绸博物馆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作客“经纶讲堂”,讲述“丝路岁月里的大人物与小人物”。 ......
没有GPS张骞是怎么找到大月氏的 提到“丝绸之路”,人们首先会想到张骞。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张骞率使节团从......
不知昆仑山在何处,是因为人们对玉门关以外的世界太不熟悉了。正因为这种“不熟悉”,才一次次将昆仑山加以渲染,直至其变成一个脱离现......
作为佛教文学作品的佛传 在一般被称为“佛教文学”或“佛教的翻译文学”的作品中,佛传是重要一类。无论是作为宗教圣典对弘扬佛......
故宫博物院举办特展,4处考古遗址见证昔日文明 位于中亚腹地的阿富汗,曾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北边是中亚,南边是印度,东边是中国,西边是......
在丝绸之路这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上,曾留下很多中国历史人物的印记。其中,汉武帝和明成祖作为当时的最高决策者,分别在陆上丝绸之路和......
人物简介: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代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贡献 在飞机发明前,人类很难逾越高......
月氏是一个古代游牧人群,原生活在中国境内,后在匈奴的打击下,大部分月氏人迁往中亚,被称为大月氏。《史记》《汉书》等中国古代文献记......
官吏宦游:看起来很美 古时当官是个劳累活儿。为官避嫌,异地任职,这是古今的基本规矩。甭管升官,还是遭贬,都要跑路,从甲地到乙地,从春......
摘 要: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1]。而......
西汉时期,张骞的那次打通西域的旅行,是丝绸之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开启中西交流新时代的历史性标志,并对后来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深......
第五部分 自测题 自测题一 一、基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佛教究竟何時传入中国? 面对这样学术性很强的问题,我等非专业人士往往避而远之绕道而行。之所以勉为其难地撰写此文,实缘于我在《......
公元前139年,河西走廊上来了队人马。合共就一百多人,领头的是个25岁的小伙子,名叫张骞。对,就是历史书上“张骞通西域”的那位。 ......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二十年之久,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历史学科就是这场新课程改革......
上 苍 之 眼 1923年,英国女传教士盖群英、冯贵石,走进河西走廊,传教之余,她们考察游走,撰写了《戈壁滩》一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匈奴王冒顿,草原上的狼王。《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曰:“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
古代游牧民族月氏由中国西迁进入中亚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在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互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由于历史......
对于古代月氏人西迁之前的故乡“敦煌、祁连间”的区位,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是在河西走廊西部.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汉武帝元狩......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面积约3平方千米,发现矿坑、矿沟、岗哨、房址等140余处,直观呈现了早期玉矿的聚落形态.该遗址为骟马文化遗存,年......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史料,对汉时期的乌孙族的原住地以及西迁后的居住地疆域进行了考证、探析.......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初期,匈奴非常强大,他们经常侵入中原地区,骚扰中原百姓的生活。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为了能够击退匈奴,汉武帝想......
【正】 《管子学刊》1990年第二期刊发了叶世昌先生《研究古书著作年代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拜读后甚感疑惑,现陈述拙见,以求教正。......
从甘肃张掖到山丹,沿途都是戈壁,庞大的祁连山就在身边,蓝得无际的天空高远、神秘、博大而浑圆。想起曾经在山丹留下痕迹的匈奴和月氏......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面积约3平方千米,发现矿坑、矿沟、岗哨、房址等140余处,直观呈现了早期玉矿的聚落形态。该遗址为骟马文化遗存,......
<正> 南山或南山部族,作为族名在敦煌汉文卷子中已发现8个编号。近年有学者提出,这些卷子中所记载的“南山”,就是晚唐、五代分布......
有关燉(焞、敦)煌的词源问题,是伴随着敦煌学产生而一直吸引众多中外学者关注研究的跨世纪难题,迄今已经成为聚讼不决的百年历史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