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本文从数学知识,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学习心理负担等方面探究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数学;兴趣;对策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前,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探究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因素,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对策,对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和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知识及学生本身生理、心理的特点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首先,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它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具有较强的抽象邏辑思维能力。而初中学生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到初中二年级时学生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也由经验型向理论型逐步转化,这种转化到高中二年级才初步完成。由此说明初中学生还有赖于具体的形象思维,这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客观上给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2、13岁至15、16岁之间,相当于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初中生身心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年龄阶段内:初一学生主要表现出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的特点;初二学生主要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大、意志力减退等特点;初三学生主要表现出青春期的不安、躁动,渴望亲近异性等特点。而数学课内容涉及大量枯燥无味的运算和推理论证,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符号较多,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需要学生细心、静心、用心,数学课特点及学习要求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构成的矛盾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初中学生(尤其是女生)习惯于机械记忆,而数学学习要求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储存,并要能灵活运用,这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又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第四,数学知识具有逻辑结构严密的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的特点,所以一些学生在其自制力不强且人体三节律[1](体力、情绪、智力)处于低潮期时,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等的掌握较差,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就使部分学生出现了知识的间断性。根据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有意义学习”理论[2]:“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系的知识,必须具有把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意向。否者学生就会因某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使整个知识结构在某一环节上断裂并失去联系,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由此可见数学知识逻辑结构的严密性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间断性的矛盾,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上述由数学知识本身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差异构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外,还应实施如下教学策略:
l、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巧妙、新颖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产生疑问、造成悬念、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常用的方法有:①联系实际需要,激发兴趣。②运用趣味问题,激发兴趣。③故事引题,激发兴趣。(限于篇幅,举例从略)
2、正确处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①通过演示,操作进行直观到抽象的转化。②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二、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乃至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如下策略:
1、保持亲切、自然的教态。教师进入课堂时面带亲切而自然的微笑,首先就缩小了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距离;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交流与评价,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从而使其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和自由,营造出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2、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语言除做到声音宏亮、言简意赅、巧用比喻、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外,也还要有一点幽默感。幽默感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恰当的幽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
三、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是有成功的体验、就会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反之,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感到难学,或者已经认定某些知识是他(她)学不好的,那么,首先在心理上就已经打了败仗。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不但无兴趣可言,而且注定是学不好的。为了克服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应注意。
l、努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要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首先要设法减轻学生学习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信心。因此,在新知识讲授前,要出示教学目标,使他们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其次,教师要善于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顺利掌握新知识。第三,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消除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并力求使他们感到新知识并不难学,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2、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随时遇到困难,这就需要随时给他们以鼓励,以坚定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特别是对那些比较难的内容或问题,哪怕是学生的解答或回答不很完整或不尽合理,只要其中有正确的成份,教师都应及时给子适当的肯定或鼓励,同时适当地给他们提供训练思维的材料,指示思维的方向,使他们始终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修正错误,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当然,对学生取得成绩也应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随时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并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研究自身生物钟”.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304
[2]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 数学;兴趣;对策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前,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探究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因素,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对策,对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和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知识及学生本身生理、心理的特点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首先,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它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具有较强的抽象邏辑思维能力。而初中学生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到初中二年级时学生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也由经验型向理论型逐步转化,这种转化到高中二年级才初步完成。由此说明初中学生还有赖于具体的形象思维,这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客观上给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2、13岁至15、16岁之间,相当于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初中生身心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年龄阶段内:初一学生主要表现出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的特点;初二学生主要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大、意志力减退等特点;初三学生主要表现出青春期的不安、躁动,渴望亲近异性等特点。而数学课内容涉及大量枯燥无味的运算和推理论证,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符号较多,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需要学生细心、静心、用心,数学课特点及学习要求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构成的矛盾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初中学生(尤其是女生)习惯于机械记忆,而数学学习要求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储存,并要能灵活运用,这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又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第四,数学知识具有逻辑结构严密的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的特点,所以一些学生在其自制力不强且人体三节律[1](体力、情绪、智力)处于低潮期时,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等的掌握较差,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就使部分学生出现了知识的间断性。根据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有意义学习”理论[2]:“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系的知识,必须具有把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意向。否者学生就会因某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使整个知识结构在某一环节上断裂并失去联系,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由此可见数学知识逻辑结构的严密性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间断性的矛盾,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上述由数学知识本身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差异构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外,还应实施如下教学策略:
l、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巧妙、新颖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产生疑问、造成悬念、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常用的方法有:①联系实际需要,激发兴趣。②运用趣味问题,激发兴趣。③故事引题,激发兴趣。(限于篇幅,举例从略)
2、正确处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①通过演示,操作进行直观到抽象的转化。②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二、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乃至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如下策略:
1、保持亲切、自然的教态。教师进入课堂时面带亲切而自然的微笑,首先就缩小了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距离;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交流与评价,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从而使其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和自由,营造出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2、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语言除做到声音宏亮、言简意赅、巧用比喻、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外,也还要有一点幽默感。幽默感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恰当的幽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
三、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是有成功的体验、就会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反之,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感到难学,或者已经认定某些知识是他(她)学不好的,那么,首先在心理上就已经打了败仗。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不但无兴趣可言,而且注定是学不好的。为了克服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应注意。
l、努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要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首先要设法减轻学生学习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信心。因此,在新知识讲授前,要出示教学目标,使他们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其次,教师要善于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顺利掌握新知识。第三,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消除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并力求使他们感到新知识并不难学,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2、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随时遇到困难,这就需要随时给他们以鼓励,以坚定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特别是对那些比较难的内容或问题,哪怕是学生的解答或回答不很完整或不尽合理,只要其中有正确的成份,教师都应及时给子适当的肯定或鼓励,同时适当地给他们提供训练思维的材料,指示思维的方向,使他们始终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修正错误,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当然,对学生取得成绩也应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随时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并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研究自身生物钟”.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304
[2]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