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每一篇课文教学的方向,也是评价每一次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在古诗词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致使教师大多将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上,很少关注学生对诗词的个性化需求和理解,更忽视了从文化和审美层面的体悟和教学,因此改变传统的古诗词教学重言轻文的现象,就成为必要的了。本研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将古诗词教学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认为实现古诗词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应做到:
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古诗词本身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从宏观上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里指2017年版,以下同)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规定,对“语文课程实施的一切过程,无论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都既是工具教育,又是人文教育。”[1]因此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不能顾此失彼、偏废其一,而应将二者有机融合。除此之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规定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目标,为语文课程实施的一切过程提供指导和学习方向。从微观上,新课标对包括古诗词在内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任务群的学习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明确的施教方向。此外,新课标还明确了古诗词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中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具体。最后,还要对诗歌教材进行分析,包括对诗歌教材在其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的结构,理解诗歌的构思,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诗歌的意境,探究诗歌的技巧,品鉴诗歌的语言,进而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等。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以意象的营构、语言的凝练、韵律与节奏的建筑,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优秀的诗歌,富于想象,意境深邃,语言精巧,富有节奏感和音樂美。因此,具体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从语言、文化、审美三个层面考虑,必须忠实于古诗词内容本身,也必须兼顾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
2.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活动。学生的发展是师生共同的目标。目标定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目标陈述应把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不论是学生认知的纵向发展性,还是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横向要求。无论是宏观单元教学目标下的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其实现都应是有层次、逐步地,不能急于求成。例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应是由语言到审美,有知识到能力的过程,教授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应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若使学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能力,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再遇到同一类型的诗歌时就能触类旁通,独立完成学习,或者只需要教师的些许点拨即可完成。这样的诗歌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效率高且效益好。
3.着意于学生思维发展,确立教学目标
所谓着意于学生思维发展,确立教学目标,是说教学目标不仅要明确、合理,还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究文本,去思考。例如:
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选修教材对本诗及该诗所在单元的学习要求,即“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目标(1)、(2)分别为学生学习本诗指明了具体的方法,即以意逆志法和知人论世法,避免了学生盲目、无头绪地学习本诗。在领会诗歌的情感上,开放性较强,又为学生的阅读和思考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目标难度符合有一定古诗词基础的高二学生。因此,该目标明确、具体、合理且有一定开放空间和弹性。
再如将李白的《将进酒》一课的教学目标陈述为“朗诵全诗”,感受李白“万古愁”。”就未免有些缺少弹性了。相反,如若将目标设定为“朗诵全诗,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则充满张力。因为,李白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相对复杂,痛苦忧愁、愤懑不满,失落但也为完全丧失信心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开放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4.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测性,切忌目标模糊
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是需要测量的,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词准确,使之具有可测量性。应选用具有明显辨别程度的词,切忌使用模糊的动词进行陈述。如“知道、理解”之类的词语就很难检测。“写出”,虽然能检测出,但如何写又有几种不同层次的水平。如根据教师讲解,凭借记忆写出;还可以是根据教师讲解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写出;抑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创造性写出。因此,要使目标具有可测性,必须结合具体课文,将教学目标阐述为“利用某某方法或技巧,写出课文主旨等”。例如上表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领会诗人悲苦情怀的社会根由”。明确方法,学生学习才不茫然,教师更能准确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使教学更明朗化。学生有所获,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换言之,明确具体,合理可测量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之一。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关于有效教学目标的要求,现举例阐释如下:
《琵琶行》教学目标的三点设计中,分别遵循并体现了新课标中所要求的“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根据诗歌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者《琵琶行》处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单元教学的要求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而教学目标(1)是理解诗意的要求,教学目标(2)为体会诗境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切入点,以此句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达到对诗歌整体情境的体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目标(3)体现单元要求中的“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即本诗作者情、声、乐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针对本首诗词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蕴,只有联系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意蕴,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和体会空间。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体现由难到易层级性,同时,此教学目标的难易度是适合高二学生的。通过以上新标中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能力﹑批判反思的能力等等,这一点在此教学目标的设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我们又不能忽视其包括字、词等在内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工具性。这在《琵琶行》教学目标中的目标(1)上得以体现。所以,该教学目标不仅兼顾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包含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语言、文化、审美三个层面。可以说,这是明确、合理、有弹性、可测量的有效教学目标,对《琵琶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方向指引。
综上,古诗词教学有了明确而又有效的教学目标,古诗词教学就不会出现方向不明,主次、详略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有了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我们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就能沿着一条科学﹑高效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M].合肥:合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林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4]赵士慧、郑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与互动[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古诗词本身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从宏观上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里指2017年版,以下同)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规定,对“语文课程实施的一切过程,无论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都既是工具教育,又是人文教育。”[1]因此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不能顾此失彼、偏废其一,而应将二者有机融合。除此之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规定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目标,为语文课程实施的一切过程提供指导和学习方向。从微观上,新课标对包括古诗词在内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任务群的学习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明确的施教方向。此外,新课标还明确了古诗词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中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具体。最后,还要对诗歌教材进行分析,包括对诗歌教材在其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的结构,理解诗歌的构思,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诗歌的意境,探究诗歌的技巧,品鉴诗歌的语言,进而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等。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以意象的营构、语言的凝练、韵律与节奏的建筑,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优秀的诗歌,富于想象,意境深邃,语言精巧,富有节奏感和音樂美。因此,具体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从语言、文化、审美三个层面考虑,必须忠实于古诗词内容本身,也必须兼顾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
2.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活动。学生的发展是师生共同的目标。目标定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目标陈述应把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不论是学生认知的纵向发展性,还是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横向要求。无论是宏观单元教学目标下的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其实现都应是有层次、逐步地,不能急于求成。例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应是由语言到审美,有知识到能力的过程,教授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应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若使学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能力,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再遇到同一类型的诗歌时就能触类旁通,独立完成学习,或者只需要教师的些许点拨即可完成。这样的诗歌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效率高且效益好。
3.着意于学生思维发展,确立教学目标
所谓着意于学生思维发展,确立教学目标,是说教学目标不仅要明确、合理,还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究文本,去思考。例如:
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选修教材对本诗及该诗所在单元的学习要求,即“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目标(1)、(2)分别为学生学习本诗指明了具体的方法,即以意逆志法和知人论世法,避免了学生盲目、无头绪地学习本诗。在领会诗歌的情感上,开放性较强,又为学生的阅读和思考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目标难度符合有一定古诗词基础的高二学生。因此,该目标明确、具体、合理且有一定开放空间和弹性。
再如将李白的《将进酒》一课的教学目标陈述为“朗诵全诗”,感受李白“万古愁”。”就未免有些缺少弹性了。相反,如若将目标设定为“朗诵全诗,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则充满张力。因为,李白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相对复杂,痛苦忧愁、愤懑不满,失落但也为完全丧失信心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开放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4.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测性,切忌目标模糊
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是需要测量的,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词准确,使之具有可测量性。应选用具有明显辨别程度的词,切忌使用模糊的动词进行陈述。如“知道、理解”之类的词语就很难检测。“写出”,虽然能检测出,但如何写又有几种不同层次的水平。如根据教师讲解,凭借记忆写出;还可以是根据教师讲解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写出;抑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创造性写出。因此,要使目标具有可测性,必须结合具体课文,将教学目标阐述为“利用某某方法或技巧,写出课文主旨等”。例如上表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领会诗人悲苦情怀的社会根由”。明确方法,学生学习才不茫然,教师更能准确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使教学更明朗化。学生有所获,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换言之,明确具体,合理可测量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之一。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关于有效教学目标的要求,现举例阐释如下:
《琵琶行》教学目标的三点设计中,分别遵循并体现了新课标中所要求的“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根据诗歌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者《琵琶行》处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单元教学的要求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而教学目标(1)是理解诗意的要求,教学目标(2)为体会诗境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切入点,以此句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达到对诗歌整体情境的体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目标(3)体现单元要求中的“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即本诗作者情、声、乐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针对本首诗词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蕴,只有联系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意蕴,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和体会空间。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体现由难到易层级性,同时,此教学目标的难易度是适合高二学生的。通过以上新标中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能力﹑批判反思的能力等等,这一点在此教学目标的设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我们又不能忽视其包括字、词等在内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工具性。这在《琵琶行》教学目标中的目标(1)上得以体现。所以,该教学目标不仅兼顾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包含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语言、文化、审美三个层面。可以说,这是明确、合理、有弹性、可测量的有效教学目标,对《琵琶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方向指引。
综上,古诗词教学有了明确而又有效的教学目标,古诗词教学就不会出现方向不明,主次、详略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有了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我们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就能沿着一条科学﹑高效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M].合肥:合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林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4]赵士慧、郑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与互动[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