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中的物理”下构建初中高效物理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论应当贴近生活,注重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联系实例,切实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原本的教学模式即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挑战,只有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才能在本质上得到模式的革新与发展,本文就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作出分析,总结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变,从而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 初中物理 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83-01
  初中物理是对物理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其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在基础阶段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找到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的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培养学习综合素质能力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因此,将物理学习“生活化”是对物理学习的一大革新与发展,但是,要想将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首先需要初中物理教師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一、改变教师观念,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指路者,首先要树立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打破以往的“一言堂”或者“填鸭式”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仅会使学生感觉物理课堂比较无聊与抽象,对很多知识点都会感觉陌生与抽象,机械地记忆会使学习变得吃力,从而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变得单一、枯燥,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只有通过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实践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中多多穿插物理实验,从而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了物理课程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为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联系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变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生动直观的生活实例来对知识进行演示与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初中物理本身就是与生活中的实例是分不开的,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丰富,是课本知识的一种延伸,即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丰富了课本知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一课程的学习与讲解,也可以通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整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力学的时候,在摩擦系数的学习过程中,两个接触面越粗糙,摩擦系数就越大。在实际生活中,在冰面上推动物体与在路面上推动物体,哪个更省力。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在冰面上要比在路面上更省力。这就会使摩擦系数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也更容易进行理解。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想,为什么粗糙的接触面要比光滑的接触面摩擦系数要小,这个可以在化学分子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考虑,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能够联想到摩擦系数大小的原因,加深学生对物理与化学的知识学习与转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可以说是由抽象到具体的一种转化过程。
  三、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使课堂知识变得更为丰富。是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而使学生在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物理知识,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学习过程。我们在生活中,时刻离不开物理知识,声、光、力、电都是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内容。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变为生活实例,更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生活中,电力的使用是我们天天能够接触的,一个开关控制多盏灯和多个开关控制多盏灯,他们的连接方式就会不同,是串联还是并联,他们的电路图画出来会是什么样的。讓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去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带着问题听讲,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教师有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具备了这些“生活化”的条件,相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感觉初中物理课程既生动有趣,又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别立明. 合理拓展教学内容,构建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0):75-76.
  [2]王水英. 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构建初中高效物理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3.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但囿于语言表达形式、学生自身领悟能力等多种因素,目前中学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现状不甚理想。为此,笔者尝试利用“友善用脑6M策略”中的“冥想”策略,具体通过创设情境;还原画面;巩固再造等途径,改善、促进古诗词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品味。  关键词:友善用脑;创设情境;还原画面;评价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