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初夏,空气中已嗅得到隐隐的燠热。1200个座位的台湾中山堂挤满中小学生与家长,10岁上下的小朋友,正是静不下来的年纪,台下嗡嗡声此起彼伏。
但当陶笛阿志(游学志)的笛声在台上扬起,就像格林童话中拥有神奇魔力的吹笛手,躁动蹦跳的小朋友听着旋律,开始安静下来,沉醉在笛声中。
还不满30岁的游学志,已经出版4张陶笛专辑、拥有3家陶笛专卖店,一年进账超过1000万元(新台币,下同)。但就在6年前,游学志却还是个跑红白场、月收入不过四五万元的二胡手。
冷门陶笛里挖出商机
这一切,要从1999年,游学志在路边随手买一个小陶笛说起。那一年,游学志正为负担家里的千万元债务所苦,但陶笛清亮的音色,竟能纾解他郁闷的心情。
后来在一次元宵灯会中,游学志帮朋友照顾小摊,买陶笛的人潮多得让他找钱、包装到手几乎累得快断掉。他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冷门小玩意,或许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好机会。
靠着30万元的积蓄,游学志开始“投资”陶笛。要把陶笛从廉价可爱的小礼品,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必须进行技术深化、推广和大批量生产;尤其重要的是打造品牌、扭转大家对陶笛“只是随手小玩意”的固定思维。
游学志不惜花上数十万元,远赴日本与各地求师,研究不同种类的陶笛,终于突破了市面上只有定调与固定音色音阶陶笛、只能吹出单调曲式的局限。这时,游学志又发现,台湾市面上的陶笛过于简单,无法把他所学的演奏技巧发挥出来。于是,他又四处奔走,去找可以打造吹出不同曲调的陶笛手工师傅。
有着一股傻劲的游学志,找到了跟他志同道合的师傅李生鸿,两个同样热爱陶笛的人,就这么开始钻研起可供演奏用的高级手工陶笛。
向唱片公司毛遂自荐
有了工具与技术,如何打开知名度?游学志找到唱片公司出片。
对一个没有市场知名度的新人来说,找到制作渠道谈何容易?游学志比一般新人懂得借力使力。他从担任配乐开始,跟着歌手巡回,在过程中,得到台湾风潮唱片音乐总监吴金黛的电话,并主动向风潮提案。
对这个名不经传的新人,风潮乙开始不敢马上替游学志出唱片。直到吴金黛有一次出外,偶然在躲雨的凉亭中,听见当地小学的校长带着小孩子吹奏陶笛玩耍,才发现这种乐器的清亮与亲民音质,而开始考虑游学志的建议。最后通过提案时,8个月已经过去。
风潮唱片不用高贵的音。乐家来包装他,反而为他取了“陶笛阿志”这个平易近人的名字,让他在面对民众与小朋友时更有说服力。
游学志的第一张专辑出版了,限量附赠1万个塑料陶。笛,后来不少家长都是因为这张专辑开始知道陶笛的。此后游学志趁热打铁,又推出两张专辑,销售量合计超过17万张。到第四张专辑出版时,销量首月就破万。在台湾非主流演奏专辑中,这是个亮眼的成绩。
步步为营,实现理想
游学志有方法、也有步骤,一步步落实他的陶笛事业。
上课是游学志打造品牌的第二步,他一年要跑上百场推广全民吹陶笛的活动,每场活动,又会让他的粉丝增加80人以上,估计他一年可以新增16000个粉丝。在自己家中,他也开设了一间专门的笛房授课,面授的学生前后累计超过1000人。,2002年,靠着专辑的版税和教学收入,游学志收入跻身百万元。
接着,游学志步人第三步——他在台北一条老街上开起了陶笛专卖店,出售不同于市面的优质陶笛。相对于老街上80块的价位,陶笛阿志店中销售量最好的产品,价位在300元到2000元之间。
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他比一般只卖陶笛礼品的业者更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例如,学生和家长会担心学了以后怎么表演,于是他店中的店员都会教授基本的陶笛吹奏指法。这一招,成功抓住了具有文教背景的阶层,尤其是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都是他的重点客户。
不到3年,他的3家陶笛店营业额就突破千万,随着店数增加和单店营业额成长,陶笛的销售额已成长10倍。
用清亮的笛声和有计划的行销策略,游学志在6年内,让自己身价翻了30倍以上。初有小成后,游学志帮家里还清了债务,下一步,他想赚“快乐”。他想做出好听好用的塑料陶笛,让更多人学会陶笛,让他走过的地方,就有陶笛声洋溢。
但当陶笛阿志(游学志)的笛声在台上扬起,就像格林童话中拥有神奇魔力的吹笛手,躁动蹦跳的小朋友听着旋律,开始安静下来,沉醉在笛声中。
还不满30岁的游学志,已经出版4张陶笛专辑、拥有3家陶笛专卖店,一年进账超过1000万元(新台币,下同)。但就在6年前,游学志却还是个跑红白场、月收入不过四五万元的二胡手。
冷门陶笛里挖出商机
这一切,要从1999年,游学志在路边随手买一个小陶笛说起。那一年,游学志正为负担家里的千万元债务所苦,但陶笛清亮的音色,竟能纾解他郁闷的心情。
后来在一次元宵灯会中,游学志帮朋友照顾小摊,买陶笛的人潮多得让他找钱、包装到手几乎累得快断掉。他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冷门小玩意,或许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好机会。
靠着30万元的积蓄,游学志开始“投资”陶笛。要把陶笛从廉价可爱的小礼品,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必须进行技术深化、推广和大批量生产;尤其重要的是打造品牌、扭转大家对陶笛“只是随手小玩意”的固定思维。
游学志不惜花上数十万元,远赴日本与各地求师,研究不同种类的陶笛,终于突破了市面上只有定调与固定音色音阶陶笛、只能吹出单调曲式的局限。这时,游学志又发现,台湾市面上的陶笛过于简单,无法把他所学的演奏技巧发挥出来。于是,他又四处奔走,去找可以打造吹出不同曲调的陶笛手工师傅。
有着一股傻劲的游学志,找到了跟他志同道合的师傅李生鸿,两个同样热爱陶笛的人,就这么开始钻研起可供演奏用的高级手工陶笛。
向唱片公司毛遂自荐
有了工具与技术,如何打开知名度?游学志找到唱片公司出片。
对一个没有市场知名度的新人来说,找到制作渠道谈何容易?游学志比一般新人懂得借力使力。他从担任配乐开始,跟着歌手巡回,在过程中,得到台湾风潮唱片音乐总监吴金黛的电话,并主动向风潮提案。
对这个名不经传的新人,风潮乙开始不敢马上替游学志出唱片。直到吴金黛有一次出外,偶然在躲雨的凉亭中,听见当地小学的校长带着小孩子吹奏陶笛玩耍,才发现这种乐器的清亮与亲民音质,而开始考虑游学志的建议。最后通过提案时,8个月已经过去。
风潮唱片不用高贵的音。乐家来包装他,反而为他取了“陶笛阿志”这个平易近人的名字,让他在面对民众与小朋友时更有说服力。
游学志的第一张专辑出版了,限量附赠1万个塑料陶。笛,后来不少家长都是因为这张专辑开始知道陶笛的。此后游学志趁热打铁,又推出两张专辑,销售量合计超过17万张。到第四张专辑出版时,销量首月就破万。在台湾非主流演奏专辑中,这是个亮眼的成绩。
步步为营,实现理想
游学志有方法、也有步骤,一步步落实他的陶笛事业。
上课是游学志打造品牌的第二步,他一年要跑上百场推广全民吹陶笛的活动,每场活动,又会让他的粉丝增加80人以上,估计他一年可以新增16000个粉丝。在自己家中,他也开设了一间专门的笛房授课,面授的学生前后累计超过1000人。,2002年,靠着专辑的版税和教学收入,游学志收入跻身百万元。
接着,游学志步人第三步——他在台北一条老街上开起了陶笛专卖店,出售不同于市面的优质陶笛。相对于老街上80块的价位,陶笛阿志店中销售量最好的产品,价位在300元到2000元之间。
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他比一般只卖陶笛礼品的业者更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例如,学生和家长会担心学了以后怎么表演,于是他店中的店员都会教授基本的陶笛吹奏指法。这一招,成功抓住了具有文教背景的阶层,尤其是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都是他的重点客户。
不到3年,他的3家陶笛店营业额就突破千万,随着店数增加和单店营业额成长,陶笛的销售额已成长10倍。
用清亮的笛声和有计划的行销策略,游学志在6年内,让自己身价翻了30倍以上。初有小成后,游学志帮家里还清了债务,下一步,他想赚“快乐”。他想做出好听好用的塑料陶笛,让更多人学会陶笛,让他走过的地方,就有陶笛声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