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年有大量的旧沥青路面需要大修改建,传统方法将旧路挖除重新修建新路面。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就材料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采用冷再生技术,使得旧路面的材料通过冷再生技术重新利用形成新路面的基层,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但如何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手段,也是摆在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实际的问题。
本文在国内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这一结构特点,研究旧沥青路面基层的现场冷再生技术,分析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结合良三路道路大修工程冷再生实际应用过程,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对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实施效果的不同和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评价两种不同作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证明冷再生路面基层技术的理论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不同条件下的冷再生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寻找适宜路面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最佳办法。
关键词: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方法,比较
Abstract: every year a lot of old asphalt road surface are in need of major repair conversions, traditional methods will WaChu old road to build new roads. This will have a lot of waste materials, will not only take up a lot of land, cause the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material itself, is also a huge waste of resources. By cold regeneration techniques, making the old pavement materials through the cool regenerated technology to form the new road of grassroots, accor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gularity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for the policy, but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ontrol method, also is in the researchers,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before a real problem.
This article in domestic himself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semi-rigid base of asphalt surface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old asphalt pavement base site cool regenerated technology, analysis of cold regeneration mixture performance, combined with good three road repair engineer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ld regenerat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contrast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d occurrence of problem,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last two different operations evalu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s. The results prove cold regeneration pavement base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maneuverability and ration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old regener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road to find a suitable for cold regeneration of the best way to base construction.
Keywords: pavement, cold regen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ompared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机理和原材料的控制
1.1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机理
现场冷再生是利用專用再生机械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进行现场破碎,同时加入一定规格和数量的新集料、粘合剂(水泥、乳化沥青、再生剂),按一定配合比拌和,之后进行整形、碾压,使其恢复达到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冷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目的,无论从环保方面,还是从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都具有显著优点。
1.2冷再生基层原材料的控制
要想得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就必须得从源头控制施工质量,对于冷再生施工控制来说,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施工过程中我们一般对以下原材料进行控制:
1.2.1外加剂水泥的质量控制
1.2.1.1应采用标号为32.5Mpa的硅酸盐缓凝水泥或缓凝型矿渣硅酸盐水泥,当该种水泥无法满足混合料强度或供应要求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选择使用其它类型水泥。
1.2.1.2水泥的安定性检验必须合格。
1.2.1.3标准试验条件下,硅酸盐缓凝水泥或缓凝型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须不低于5小时,终凝时间宜在6-7小时。
1.2.1.4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受潮变质水泥。
1.2.1.5水泥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当检验结果及存储条件满足要求时,允许使用散装水泥。
1.2.2旧路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旧沥青混合料是冷再生施工的主体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此次施工的成功与否,因此控制好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是冷再生施工的关键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点:
1.2.2.1旧沥青路面经专门冷再生机铣刨破碎后,形成的旧沥青混合料成分比较复杂,包括粗、细集料(原路面结构中的碎石和灰土等)和老化的沥青块等,其中某些集料被沥青裹覆而粘接成团块。这些旧沥青混合料作粗骨料要被重新利用。
1.2.2.2旧沥青混合料须经专门冷再生机铣刨破碎,单个颗粒最大不超过31.5mm,对于未能彻底粉碎的大块颗粒需要拣除或进行人工粉碎。水泥稳定旧沥青混合料集料的颗粒组成应在表2-3所列级配范围内。
1.2.2.3对经过机械铣刨的旧沥青混合料,实验室须从现场随机均衡取样,进行原样筛分和抽提筛分,将筛分结果与表2-3所列级配范围相比较,当差距不大时,可认定铣刨得到的原样废旧沥青混合料可以直接使用;否则,需要添加新集料使用。
1.2.2.4旧沥青混合料中不得含有粘土块、植被等有害物质。
表2-3旧沥青混合料的颗粒要求组成范围
1.2.3水的质量控制
1.2.3.1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1.2.3.2水的PH值应在6.5-7.5范围内。
1.2.3.3水中不得含有油污、腐殖物、挥发性等有害物质。
二、 施工环境条件调查
良三公路起点为房山区政府北侧京石高速路良乡出口处,施工终点位于北四位,施工桩号K0+000~K13+800,大修道路全长13.80公里。
该路是通往山区运输煤炭、石灰、石料等的重要交通之一,交通流量极大,且重车偏多,路面破损严重。路基宽度12-15m,路拱横坡1.5%,路肩横坡3%。旧路基层为18—25cm不等,路幅宽度9-12m不等,全线除中间K4+100—K8+200段,路面基层全部采用复合冷再生施工工艺。
三、冷再生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前施工单位要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1.2冷再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用监理工程师提交有关现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性能、质量的试验、检验报告,确认它们已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冷再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生产配合比试验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可施工。对于经正式批准的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
3.1.3冷再生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相应的试验段或试验路,其试验段长度根据试验的目的确定。通过适当的试验路段的鋪筑,验证和调整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确定集料含水量及水泥剂量的施工控制用量;确定施工速度、宽度、松铺系数、搭接宽度等工艺参数;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等;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及人员组织的适用问题,以便寻求最佳机械组合、人员配备等主要生产要素的配置。通过试验段施工进一步落实施工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的配置问题,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3.1.4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结构进行现场调查,全面了解旧路面缺陷。对于局部翻浆、路肩下沉、路面偏拱及旧路坑槽段宜采用换填碎石、砂砾并夯实碾压进行彻底处理。对旧路结构层厚度不足路段应加铺碎石、砂砾等以保证再生层厚度。
3.1.5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路面进行清理,彻底清扫表面浮土、杂物并拆除旧路侧石,并在预计可能影响冷再生施工的地下埋设物、涵管等结构物位置处作好标记。
3.1.6冷再生施工前要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其精度要符合要求。然后按需要加密导线点、水准点并复测。
3.1.7冷再生施工路段大多不中断交通施工,通常要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现场必须配置标志标牌及围挡设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导流措施。
3.2施工工艺
根据布灰顺序的不同,冷再生施工工艺分为先布灰施工工艺和后布灰施工工艺两种,具体工艺流程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 冷再生先布灰加水工艺流程图
图3-2冷再生后布灰加水施工流程图
3.2.1先布灰施工工艺
3.2.1.1撒布水泥
根据所确定的水泥剂量及路面再生层厚度,撒布石灰方格,以保证水泥用量的准确性。施工中水泥剂量宜按照生产配合比的水泥剂量+0.5%—1%控制,并据此计算出每平方料面积水泥用量,确定袋水泥的布摊面积,摆放纵横间距。并据此用灰线打框,将水泥均卸到框线内,然人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撒布长度一般保持再生机前60米左右,不宜过长。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区域。水泥运送车应配备防雨设备。
水泥摊铺量可由下式计算:
N=(G*10)/(h*ρd*t)
式中:N-----每袋水泥可撒布的面积M2;
G-----每袋水泥重量,Kg;
t-----施工水泥剂量,%;
h-----冷拌层厚度, cm;
ρd---最大干容重,g/cm3;
3.2.1.2旧路铣刨破碎、加水拌和
旧路面铣刨破碎宜采用专用冷再生机,最大工作宽度应在200cm以上,最大拌和深度30-50cm,并能保证连续拌和,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并能精确控制铺筑厚度。为避免出现条梗,相邻两幅得叠20-30cm。宜事先在原路面上分幅划线,冷再生机沿线开始铣刨拌和,单幅长度宜控制在100m左右。旧路面铣刨破碎应均匀,破碎后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专用冷再生机铣刨速度应根据旧路面沥青面层厚度、基层材料种类及冷再生机机械性能来确定,当基层为灰土时,适宜工作速度6m/min-8m/min;当基层为无机结合料时,适宜工作速度为5m/min~6m/min以下。施工中应设专人随时跟机检测拌和深度、拌和均匀性,同时还应派专人清除超径粒料,建议配备一辆单人推车暂时盛放超径粒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时,冷再生机需洒水车配合保证拌和用水,宜按照生产配合比最佳含水量+1%—2%控制施工含水量。当现场环境较热且干燥时,随着时间的延续,先铣刨的路面水分蒸发较多而后铣刨的路面水分蒸发较少,此时宜根据施工经验调整先后施工顺序中的加水量,确保碾压时全段含水量基本一致。破碎拌和后的混合料若拌和不均,超粒径料过多,可再加拌一次,水分不足路段,加拌前要及时补水,保证再生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2.1.3稳压、找平
冷再生机铣刨拌和两幅后及时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均匀排压、稳压。整个作业段排压、稳压完毕后,使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每10M为一断面分左中右3个点测高程,按照适宜的松铺系数,人工找出基准点,相邻两个点用石灰连成线,高程不足时及时调节富裕路段的材料,高出灰线段及时用平地机刮平,从而达到“调坡”、“调拱”的目的,并保证平整度、纵断高程、横坡符合设计。施工中按照“宁刮勿补”的原则,严禁“薄层贴补”,若找平厚度过薄,找补前先将稳压后的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层5cm以上耙松,再行找补。确保碾压成形一致,不起皮,不松散。无离析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2.1.4碾压成型
整形后的基层,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表层应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分三个阶段:初压一般采用振动压路机关闭或轮胎辗静压1—2遍;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2—3遍,胶轮追密1遍;终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收面,直至没有明显轮迹为止。碾压速度初、终压宜为1.5-1.7Km/h;复压宜为1.5-2.0Km/h。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宽。相邻两段接关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状辗压。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3.2.1.5接缝处理
同日施工的横向两作业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出3-5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未压实部分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碾压时,要密切注意前段成品不被压坏,既要保证接缝的平整度,又须保证压实度。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衔接处也应采用搭接拌和。
3.2.2后布灰施工工艺
3.2.2.1旧路面铣刨破碎、加水拌和
旧路面铣刨破碎宜采用专用冷再生机。根据测量结果、设计高程、冷再生基层厚度要求,利用冷再生机把旧路面铣刨、破碎、冷拌至预定的深度。
其余的注意事项、拌合速度、含水量的控制及粒径控制等基本与先布灰法一致。
3.2.2.2初步整形、找平、排压
初步整形时,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纵向调料,调料距离近的可用装载机或平地机直接调配,距离远的需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调料,把高出标高的多余料转调至低的部分。先用推土机、装载机或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恢复10m中、边桩,并对中、边桩进行高程测量。通过挂线测量法来初步控制高程。用白灰将地点标高与松铺标高的高差标记到地上,先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整平高程出入较大的点位,再用平地机进行二次找平,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表面平整,基本达到规定路拱度和松铺高程。整平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幅宽度和高程,对局部翻浆部位及时换填,并保证换填料质量。为准确控制冷处理层的高程,要结合试验段的铺筑情况,确定适宜的初平预设松铺系数。初步整形、找平后及时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均匀排压、稳压。
3.2.2.3闷料
初步整形、找平、排压后的冷再生基层上不宜马上摊铺水泥,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和施工时间安排闷料12-24h,使混合料充分湿润。
3.2.2.4撒布水泥
同先布灰工艺3.2.1.1
3.2.3.5二次拌和、整形找平
水泥撒布均匀后,可采用冷再生机或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注意拌和到边,保证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在二次拌和过程中若发现含水量不足,需要及时加水或补充洒水,加水或补洒时水量一定要均匀,不可过量。拌和完后,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均匀排压、稳压,找出潜在不平整。整个作业段排压、稳压完毕后,使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对于局部低洼处,先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和料找平,然后再用平地机整平,将高出的料刮到路外,不允许出现薄层贴补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車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横向接缝修整要平顺,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对已拌和成型的混合料,及时进行横坡度、平整度和高程测量,发现问题及时整修。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2.3.6碾压成型
同先布灰工艺3.2.1.4
3.2.2.7接缝处理
同先布灰工艺3.2.1.5
四、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4.1时间控制
在试验段各种机械充分磨合,避免在在规模施工时无故停机,刮平时用标牌的形式标明高程,通过拉线布灰以节省时间,或调整水泥初凝时间来保证初凝前完成所有工序。
4.2预布材料长度
预布水泥要控制其长度,以能保证再生机正常工作为宜,一般为60米左右,边拌和边撒布,以防止过往车辆所带动的水泥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可避免天气变化带来损失。
4.3含水量控制
加水车供水时需满足冷再生机的需要。水车应配足,确保不间断供水。施工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同时根据水泥的水化热和天气情况决定加水量。
4.4高程的控制
冷再生机拌和过程中,要保证拌和厚度,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测量人员每间隔10米左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点测量,要求尽量缩短刮平时间。
4.5碾压控制
一般用轻型压路机静压2遍,振动压路机振压不少于2遍,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1遍,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收面,直到没有明显轮迹为止。如情况变化,可视情况增加遍数。
4.6养生控制
冷再生基层养后可采取浇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方法进行封层养生、薄膜覆盖养生、无纺布覆盖养生及洒水标准养生等方法。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可根据养生试验、现场情况、天气气温情况、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良三路的大修中优先考虑乳化沥青透层油封层养生,其次考虑薄膜覆盖养
五、施工效果及施工工艺优缺点比后较
5.1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优缺点
采用了后布灰的施工工艺其优点在于:含水量易控制,混合料均匀性容易保证,因此工程质量容量保证。缺点是: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速度慢。
先布灰冷再生施工工艺其优点在于:施工工艺相对简化,施工速度快。缺点是:含水量不易控制,混合料均匀性不易保证。
5.2施工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5.2.1施工效果
通过良三路两种施工工艺的对比及后续跟踪调查得出:
采用后加灰的路段,从现场的实施效果和后续的跟踪调查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没有出现明显的病害情况。
采用先加灰的路段,在初期效果来看,能够起到更新的作用,但后续工程中连续出现了路面沥青的裂缝,后通过增加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面层的手段加以弥补,才没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2.2原因分析
通过密集的取芯,路面裂缝的部位冷再生基层已破碎,无法取出完整的芯样,经有关专家共同分析结果如下:
1、从现场取芯结果来看,结构层已板结,试验结果已达到设计要求,大部分地段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只有破损的部位无法取出完整芯样。
2、各别旧路结构太薄,只有18-20cm,对目前交通流量和载重来说太脆弱;
3、旧路的结构个别部位只有灰土,二灰基层层非常薄,在冷再生施工过程中拌和出素土现象;
4、良三路只有一层冷再生基层作为路面基层,且改良后为刚性结构,在重载作用下易产生破裂现象。
5.2.3 补救措施
1、对破损桩号K8+200-K13+800段进行密集取芯进行结果分析判断,召开专题研讨会商讨解决办法;
2、根据商讨结果,对K8+200-K13+800间已破损路段进行挖除换填二灰稳定碎石,整段全部加铺20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将原设计路面提高20cm,原面层形式保持不变。
5.2.4跟踪结果调查
通过对这几年良三路的状况来看,没有明显的病害发生,因此,补救措施可以说行之有效。
六、结论
冷再生施工工艺不论从节约材料还是环境保护方法均是一种不错的先择,但是良三路的施工结果,提示我们不管先布灰施工工艺还是后布灰施工工艺均可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后布灰施工工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先布灰施工工艺,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后布灰的施工工艺。但我们还应认识到冷再生技术在目前来看单纯的作为沥青砼路面基层、尤其是车流量及重交通较多的道路基层还不是很成熟,这就要求在选择冷再生施工时对路况的调查一定要仔细,从设计的根本上防范一切不良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丽.“以水泥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03.1.
2、张登良.《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3、张登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6
4、张全勤,“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公路,1993(1)
5、韩世新,“旧沥青路面冷再生利用可行性分析”,辽宁交通科技,1997(10)
6、陈福印,“沥青硅旧路沥青冷再生基层课题研究”,天津公路,200(2)
7、维特根公司,《维特根冷再生手册》,2001
8、邓学钧. 《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一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0、李强.“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层(底基层)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8
11、吕伟民等.“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本文在国内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这一结构特点,研究旧沥青路面基层的现场冷再生技术,分析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结合良三路道路大修工程冷再生实际应用过程,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对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实施效果的不同和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评价两种不同作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证明冷再生路面基层技术的理论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不同条件下的冷再生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寻找适宜路面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最佳办法。
关键词: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方法,比较
Abstract: every year a lot of old asphalt road surface are in need of major repair conversions, traditional methods will WaChu old road to build new roads. This will have a lot of waste materials, will not only take up a lot of land, cause the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material itself, is also a huge waste of resources. By cold regeneration techniques, making the old pavement materials through the cool regenerated technology to form the new road of grassroots, accor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gularity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for the policy, but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ontrol method, also is in the researchers,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before a real problem.
This article in domestic himself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semi-rigid base of asphalt surface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old asphalt pavement base site cool regenerated technology, analysis of cold regeneration mixture performance, combined with good three road repair engineer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ld regenerat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contrast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d occurrence of problem,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last two different operations evalu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s. The results prove cold regeneration pavement base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maneuverability and ration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old regener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road to find a suitable for cold regeneration of the best way to base construction.
Keywords: pavement, cold regen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ompared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机理和原材料的控制
1.1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机理
现场冷再生是利用專用再生机械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进行现场破碎,同时加入一定规格和数量的新集料、粘合剂(水泥、乳化沥青、再生剂),按一定配合比拌和,之后进行整形、碾压,使其恢复达到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冷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目的,无论从环保方面,还是从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都具有显著优点。
1.2冷再生基层原材料的控制
要想得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就必须得从源头控制施工质量,对于冷再生施工控制来说,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施工过程中我们一般对以下原材料进行控制:
1.2.1外加剂水泥的质量控制
1.2.1.1应采用标号为32.5Mpa的硅酸盐缓凝水泥或缓凝型矿渣硅酸盐水泥,当该种水泥无法满足混合料强度或供应要求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选择使用其它类型水泥。
1.2.1.2水泥的安定性检验必须合格。
1.2.1.3标准试验条件下,硅酸盐缓凝水泥或缓凝型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须不低于5小时,终凝时间宜在6-7小时。
1.2.1.4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受潮变质水泥。
1.2.1.5水泥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当检验结果及存储条件满足要求时,允许使用散装水泥。
1.2.2旧路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旧沥青混合料是冷再生施工的主体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此次施工的成功与否,因此控制好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是冷再生施工的关键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点:
1.2.2.1旧沥青路面经专门冷再生机铣刨破碎后,形成的旧沥青混合料成分比较复杂,包括粗、细集料(原路面结构中的碎石和灰土等)和老化的沥青块等,其中某些集料被沥青裹覆而粘接成团块。这些旧沥青混合料作粗骨料要被重新利用。
1.2.2.2旧沥青混合料须经专门冷再生机铣刨破碎,单个颗粒最大不超过31.5mm,对于未能彻底粉碎的大块颗粒需要拣除或进行人工粉碎。水泥稳定旧沥青混合料集料的颗粒组成应在表2-3所列级配范围内。
1.2.2.3对经过机械铣刨的旧沥青混合料,实验室须从现场随机均衡取样,进行原样筛分和抽提筛分,将筛分结果与表2-3所列级配范围相比较,当差距不大时,可认定铣刨得到的原样废旧沥青混合料可以直接使用;否则,需要添加新集料使用。
1.2.2.4旧沥青混合料中不得含有粘土块、植被等有害物质。
表2-3旧沥青混合料的颗粒要求组成范围
1.2.3水的质量控制
1.2.3.1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1.2.3.2水的PH值应在6.5-7.5范围内。
1.2.3.3水中不得含有油污、腐殖物、挥发性等有害物质。
二、 施工环境条件调查
良三公路起点为房山区政府北侧京石高速路良乡出口处,施工终点位于北四位,施工桩号K0+000~K13+800,大修道路全长13.80公里。
该路是通往山区运输煤炭、石灰、石料等的重要交通之一,交通流量极大,且重车偏多,路面破损严重。路基宽度12-15m,路拱横坡1.5%,路肩横坡3%。旧路基层为18—25cm不等,路幅宽度9-12m不等,全线除中间K4+100—K8+200段,路面基层全部采用复合冷再生施工工艺。
三、冷再生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前施工单位要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1.2冷再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用监理工程师提交有关现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性能、质量的试验、检验报告,确认它们已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冷再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生产配合比试验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可施工。对于经正式批准的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
3.1.3冷再生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相应的试验段或试验路,其试验段长度根据试验的目的确定。通过适当的试验路段的鋪筑,验证和调整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确定集料含水量及水泥剂量的施工控制用量;确定施工速度、宽度、松铺系数、搭接宽度等工艺参数;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等;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及人员组织的适用问题,以便寻求最佳机械组合、人员配备等主要生产要素的配置。通过试验段施工进一步落实施工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的配置问题,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3.1.4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结构进行现场调查,全面了解旧路面缺陷。对于局部翻浆、路肩下沉、路面偏拱及旧路坑槽段宜采用换填碎石、砂砾并夯实碾压进行彻底处理。对旧路结构层厚度不足路段应加铺碎石、砂砾等以保证再生层厚度。
3.1.5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路面进行清理,彻底清扫表面浮土、杂物并拆除旧路侧石,并在预计可能影响冷再生施工的地下埋设物、涵管等结构物位置处作好标记。
3.1.6冷再生施工前要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其精度要符合要求。然后按需要加密导线点、水准点并复测。
3.1.7冷再生施工路段大多不中断交通施工,通常要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现场必须配置标志标牌及围挡设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导流措施。
3.2施工工艺
根据布灰顺序的不同,冷再生施工工艺分为先布灰施工工艺和后布灰施工工艺两种,具体工艺流程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 冷再生先布灰加水工艺流程图
图3-2冷再生后布灰加水施工流程图
3.2.1先布灰施工工艺
3.2.1.1撒布水泥
根据所确定的水泥剂量及路面再生层厚度,撒布石灰方格,以保证水泥用量的准确性。施工中水泥剂量宜按照生产配合比的水泥剂量+0.5%—1%控制,并据此计算出每平方料面积水泥用量,确定袋水泥的布摊面积,摆放纵横间距。并据此用灰线打框,将水泥均卸到框线内,然人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撒布长度一般保持再生机前60米左右,不宜过长。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区域。水泥运送车应配备防雨设备。
水泥摊铺量可由下式计算:
N=(G*10)/(h*ρd*t)
式中:N-----每袋水泥可撒布的面积M2;
G-----每袋水泥重量,Kg;
t-----施工水泥剂量,%;
h-----冷拌层厚度, cm;
ρd---最大干容重,g/cm3;
3.2.1.2旧路铣刨破碎、加水拌和
旧路面铣刨破碎宜采用专用冷再生机,最大工作宽度应在200cm以上,最大拌和深度30-50cm,并能保证连续拌和,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并能精确控制铺筑厚度。为避免出现条梗,相邻两幅得叠20-30cm。宜事先在原路面上分幅划线,冷再生机沿线开始铣刨拌和,单幅长度宜控制在100m左右。旧路面铣刨破碎应均匀,破碎后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专用冷再生机铣刨速度应根据旧路面沥青面层厚度、基层材料种类及冷再生机机械性能来确定,当基层为灰土时,适宜工作速度6m/min-8m/min;当基层为无机结合料时,适宜工作速度为5m/min~6m/min以下。施工中应设专人随时跟机检测拌和深度、拌和均匀性,同时还应派专人清除超径粒料,建议配备一辆单人推车暂时盛放超径粒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时,冷再生机需洒水车配合保证拌和用水,宜按照生产配合比最佳含水量+1%—2%控制施工含水量。当现场环境较热且干燥时,随着时间的延续,先铣刨的路面水分蒸发较多而后铣刨的路面水分蒸发较少,此时宜根据施工经验调整先后施工顺序中的加水量,确保碾压时全段含水量基本一致。破碎拌和后的混合料若拌和不均,超粒径料过多,可再加拌一次,水分不足路段,加拌前要及时补水,保证再生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2.1.3稳压、找平
冷再生机铣刨拌和两幅后及时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均匀排压、稳压。整个作业段排压、稳压完毕后,使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每10M为一断面分左中右3个点测高程,按照适宜的松铺系数,人工找出基准点,相邻两个点用石灰连成线,高程不足时及时调节富裕路段的材料,高出灰线段及时用平地机刮平,从而达到“调坡”、“调拱”的目的,并保证平整度、纵断高程、横坡符合设计。施工中按照“宁刮勿补”的原则,严禁“薄层贴补”,若找平厚度过薄,找补前先将稳压后的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层5cm以上耙松,再行找补。确保碾压成形一致,不起皮,不松散。无离析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2.1.4碾压成型
整形后的基层,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表层应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分三个阶段:初压一般采用振动压路机关闭或轮胎辗静压1—2遍;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2—3遍,胶轮追密1遍;终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收面,直至没有明显轮迹为止。碾压速度初、终压宜为1.5-1.7Km/h;复压宜为1.5-2.0Km/h。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宽。相邻两段接关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状辗压。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3.2.1.5接缝处理
同日施工的横向两作业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出3-5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未压实部分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碾压时,要密切注意前段成品不被压坏,既要保证接缝的平整度,又须保证压实度。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衔接处也应采用搭接拌和。
3.2.2后布灰施工工艺
3.2.2.1旧路面铣刨破碎、加水拌和
旧路面铣刨破碎宜采用专用冷再生机。根据测量结果、设计高程、冷再生基层厚度要求,利用冷再生机把旧路面铣刨、破碎、冷拌至预定的深度。
其余的注意事项、拌合速度、含水量的控制及粒径控制等基本与先布灰法一致。
3.2.2.2初步整形、找平、排压
初步整形时,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纵向调料,调料距离近的可用装载机或平地机直接调配,距离远的需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调料,把高出标高的多余料转调至低的部分。先用推土机、装载机或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恢复10m中、边桩,并对中、边桩进行高程测量。通过挂线测量法来初步控制高程。用白灰将地点标高与松铺标高的高差标记到地上,先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整平高程出入较大的点位,再用平地机进行二次找平,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表面平整,基本达到规定路拱度和松铺高程。整平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幅宽度和高程,对局部翻浆部位及时换填,并保证换填料质量。为准确控制冷处理层的高程,要结合试验段的铺筑情况,确定适宜的初平预设松铺系数。初步整形、找平后及时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均匀排压、稳压。
3.2.2.3闷料
初步整形、找平、排压后的冷再生基层上不宜马上摊铺水泥,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和施工时间安排闷料12-24h,使混合料充分湿润。
3.2.2.4撒布水泥
同先布灰工艺3.2.1.1
3.2.3.5二次拌和、整形找平
水泥撒布均匀后,可采用冷再生机或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注意拌和到边,保证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在二次拌和过程中若发现含水量不足,需要及时加水或补充洒水,加水或补洒时水量一定要均匀,不可过量。拌和完后,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均匀排压、稳压,找出潜在不平整。整个作业段排压、稳压完毕后,使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对于局部低洼处,先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和料找平,然后再用平地机整平,将高出的料刮到路外,不允许出现薄层贴补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車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横向接缝修整要平顺,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对已拌和成型的混合料,及时进行横坡度、平整度和高程测量,发现问题及时整修。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2.3.6碾压成型
同先布灰工艺3.2.1.4
3.2.2.7接缝处理
同先布灰工艺3.2.1.5
四、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4.1时间控制
在试验段各种机械充分磨合,避免在在规模施工时无故停机,刮平时用标牌的形式标明高程,通过拉线布灰以节省时间,或调整水泥初凝时间来保证初凝前完成所有工序。
4.2预布材料长度
预布水泥要控制其长度,以能保证再生机正常工作为宜,一般为60米左右,边拌和边撒布,以防止过往车辆所带动的水泥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可避免天气变化带来损失。
4.3含水量控制
加水车供水时需满足冷再生机的需要。水车应配足,确保不间断供水。施工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同时根据水泥的水化热和天气情况决定加水量。
4.4高程的控制
冷再生机拌和过程中,要保证拌和厚度,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测量人员每间隔10米左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点测量,要求尽量缩短刮平时间。
4.5碾压控制
一般用轻型压路机静压2遍,振动压路机振压不少于2遍,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1遍,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收面,直到没有明显轮迹为止。如情况变化,可视情况增加遍数。
4.6养生控制
冷再生基层养后可采取浇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方法进行封层养生、薄膜覆盖养生、无纺布覆盖养生及洒水标准养生等方法。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可根据养生试验、现场情况、天气气温情况、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良三路的大修中优先考虑乳化沥青透层油封层养生,其次考虑薄膜覆盖养
五、施工效果及施工工艺优缺点比后较
5.1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优缺点
采用了后布灰的施工工艺其优点在于:含水量易控制,混合料均匀性容易保证,因此工程质量容量保证。缺点是: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速度慢。
先布灰冷再生施工工艺其优点在于:施工工艺相对简化,施工速度快。缺点是:含水量不易控制,混合料均匀性不易保证。
5.2施工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5.2.1施工效果
通过良三路两种施工工艺的对比及后续跟踪调查得出:
采用后加灰的路段,从现场的实施效果和后续的跟踪调查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没有出现明显的病害情况。
采用先加灰的路段,在初期效果来看,能够起到更新的作用,但后续工程中连续出现了路面沥青的裂缝,后通过增加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面层的手段加以弥补,才没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2.2原因分析
通过密集的取芯,路面裂缝的部位冷再生基层已破碎,无法取出完整的芯样,经有关专家共同分析结果如下:
1、从现场取芯结果来看,结构层已板结,试验结果已达到设计要求,大部分地段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只有破损的部位无法取出完整芯样。
2、各别旧路结构太薄,只有18-20cm,对目前交通流量和载重来说太脆弱;
3、旧路的结构个别部位只有灰土,二灰基层层非常薄,在冷再生施工过程中拌和出素土现象;
4、良三路只有一层冷再生基层作为路面基层,且改良后为刚性结构,在重载作用下易产生破裂现象。
5.2.3 补救措施
1、对破损桩号K8+200-K13+800段进行密集取芯进行结果分析判断,召开专题研讨会商讨解决办法;
2、根据商讨结果,对K8+200-K13+800间已破损路段进行挖除换填二灰稳定碎石,整段全部加铺20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将原设计路面提高20cm,原面层形式保持不变。
5.2.4跟踪结果调查
通过对这几年良三路的状况来看,没有明显的病害发生,因此,补救措施可以说行之有效。
六、结论
冷再生施工工艺不论从节约材料还是环境保护方法均是一种不错的先择,但是良三路的施工结果,提示我们不管先布灰施工工艺还是后布灰施工工艺均可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后布灰施工工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先布灰施工工艺,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后布灰的施工工艺。但我们还应认识到冷再生技术在目前来看单纯的作为沥青砼路面基层、尤其是车流量及重交通较多的道路基层还不是很成熟,这就要求在选择冷再生施工时对路况的调查一定要仔细,从设计的根本上防范一切不良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丽.“以水泥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03.1.
2、张登良.《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3、张登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6
4、张全勤,“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公路,1993(1)
5、韩世新,“旧沥青路面冷再生利用可行性分析”,辽宁交通科技,1997(10)
6、陈福印,“沥青硅旧路沥青冷再生基层课题研究”,天津公路,200(2)
7、维特根公司,《维特根冷再生手册》,2001
8、邓学钧. 《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一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0、李强.“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层(底基层)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8
11、吕伟民等.“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