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自学一辅导”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增长点,关注课堂教学时间的增长点,关注课堂练习题目具有针对性的增长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增长点;科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形势下,教育不仅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真理。在我们学校会议上,领导也明确提出了“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口号。那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呢?在此,我结合这几年“自学一辅导”教学法的实验,谈谈自己怎样利用课堂教学来关注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关注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教学质量增长点
1、更新观念,消除顾虑,推动课堂教学
以前,传统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严重的依赖性,教师讲、学生听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我采取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自学,由教师的讲变为在教师的辅导下使学生会学知识,由学会到会学,这个转变很大。在初一开始时的第一个礼拜中,有的家长看不惯,学生也不适应,都顾虑重重。
我分阶段地、分批地把家长请到我的课堂中来,坐在学生身边,一同感受课堂。我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向班集体进行启发和小结,共占10~15分钟左右,中间30~35分钟不打断集体学生的思路,由学生读、练、展示、知交替地进行,我积极巡视课堂,以发现共性问题,同时辅导学困生,指导优生。渐渐地,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一方面,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辅导下进行的,教师的指导、辅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关于学生在自学、自改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己展示的过程中克服自我、展现自我的能力,在听其他同学讲解的倾听能力,发现他人的优、缺点的能力等等,我觉得这些能力都要在教师长时间的培养与训练中形成和发展的。
我还及时向家长汇报他们的小孩在近阶段的优秀表现以及进步情况,家长看到小孩的知识和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也越来越放心。有家长的大力支持,师、生也更能放开手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充分相信学生
刚开始,我总是对学生不放心,怕他们看不懂,所以没有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地位,“帮忙”的时候多了些。后来,我发现这种“帮忙”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上却起了并不是很好的作用。由于老师的“帮忙”,学生减少阅读的时间,导致出现了“夹生”的现象,学生还会对老师产生依赖,上课时,等着老师讲,要他们看书,他们乱翻几下,什么也不问,这些不良现象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在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充分相信学生的重要性,到第二、第三阶段,我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充分相信学生,并不是放羊式的。在学生读、练过程中,有些同学为了能尽早地上台展示,没看懂课文就急着做题;有些同学不是做例题,而是看例题,看完马上去做练习题,使解题过程出现了错误。所以,在学生自学时,我积极巡视课堂,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和规定认真读书,有否基本或较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是否完成作业,是否抄其他组员的答案或学生展示的答案,作业书写格式是否规范。我一发现问题就及时引导,使中上学生踏实、扎实地学习,使学困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上不掉队,使老师定步调和学生自定步调这两种学法在每节课中都能很好地相结合,且质量有保障。
3、关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学生有自卑心理,往往是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我,更不会主动地向我提问,长此以往问题就越聚越多,学习就越感到困难。我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的三分之二时间,在巡视时,我重点关注那些学困生,他们不主动提问,我就主动问他们,他们提出的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我都热心地做到和他们一起探讨。我还在组内实行一帮一活动,教他们怎样学数学,一有简单的展示题就让他们表现,一有书本上直接能找到的小结内容就叫他们看,对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取得的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都予以表扬。同时,我对优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表现出极大的喜悦,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再提高。从中我既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感情,也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质量得到很大地提高。
二、关注课堂时间的教学质量增长点
在课堂教学的时间上我精打细算,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我的做法如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教材为客体,以老师为主导,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我向班集体进行启发与小结,共占10~15分钟左右,有时,小结部分也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我讲得少,学生爱听,上课不走神。在学生自学环节中,不等我要求学生抓紧时间,每一组都争先恐后地学,都想尽快地掌握新课内容,尽早地上台展示或是看台上的展示内容。在每节课的展示环节中,教室前后两块黑板可容八位学生展示,左右有四块小黑板可容四位学生展示,每组只要完成本组的任务时,都可派代表上台脱稿展示。若有出现错误,在展示的学生讲解完后,本组成员还可上去补充,其他组员也可以上去批改或是讲其他解法。一节课下来,大约有30个学生有展示机会,每位同学平均每两天就有一至两次的展示机会,这样,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我碰到学生无兴趣自学或自学遇到困难要求我讲解时,我不是“抓紧时间”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而是耐心地鼓励他们、以提问式启发或是以肢体语言稍微点拨,帮他们跨过障碍。由于我给予各类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展示,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地强化,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三、关注课堂练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增长点
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共有30~35分钟,占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很明显,一节课能不能出效益,就看由学生自我操作的三分之二课时内,读、练、展示、知的质量如何。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有自主地学习过,特别是对数学书本的自学。现在我要求学生自学,难免会有一些学生照本宣科、死扣公式和原理、亦步亦趋,做题时遇到问题不是思维无序就是思维停滞,或者解题的思考方法单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情况,我利用导学案和书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练习。首先,设计好每一节课的预习提纲,选编时开始步子可小些,使学生通过思考能解决,让学生在展示之前即在读、练的环节中基本已经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如在学习“多边形”一节时,出示如下提纲:
①什么叫多边形?什么叫多边形的顶点、边、周长?
②多边形的内角同与之相邻的外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什么叫多边形的对角线?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多少条对角线?
④一个多边形过某一顶点有8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一共有几条对角线?
⑤如果一个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它边数的2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甚至在学生解决完③、④、⑤之后,就可以小结出N边形一共有多少条对角线的公式。
其次,在练的环节中,我在编题的层次方面有铺垫性,整体来说成梯状,练习还分成一组一组的,用前一组为后一组作铺垫,后一组也可用来复习前一组,这样做也为展示的环节做好铺垫;在编题的形式方面采用运算根据外化,即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活动形式的转化。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前面写变形名称,后面写变形依据。这样做既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明确了这些变形各自的依据,为以后的学习几何推理做了准备,也便于学生在展示环节中,他本人能将自己的解题思想以符合文法和逻辑的、别人能理解的言语很好地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题目一节课最多一题,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自练得积极性,会影响教学质量。
再次,在展示当中,并不是导学案中所有内容都展示,我对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估计学生会在那些方面有困难,有时为了尽可能地展示重点和难点,我还细心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创编,对于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不同的题去练习,如学了同类项概念之后让学生做题:已知3am 1 162-n与a3bm 2是同类项,求m、n的值。选编这种体现可逆性思维的题目,学生不仅可以克服定势的消极因素,提高解题技能,还不会有厌烦感,效果也就显著得多。
总之,教育质量的增长点,蕴藏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则蕴藏在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只要我们细心地发现,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一定会不断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刘京山,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8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增长点;科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形势下,教育不仅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真理。在我们学校会议上,领导也明确提出了“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口号。那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呢?在此,我结合这几年“自学一辅导”教学法的实验,谈谈自己怎样利用课堂教学来关注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关注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教学质量增长点
1、更新观念,消除顾虑,推动课堂教学
以前,传统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严重的依赖性,教师讲、学生听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我采取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自学,由教师的讲变为在教师的辅导下使学生会学知识,由学会到会学,这个转变很大。在初一开始时的第一个礼拜中,有的家长看不惯,学生也不适应,都顾虑重重。
我分阶段地、分批地把家长请到我的课堂中来,坐在学生身边,一同感受课堂。我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向班集体进行启发和小结,共占10~15分钟左右,中间30~35分钟不打断集体学生的思路,由学生读、练、展示、知交替地进行,我积极巡视课堂,以发现共性问题,同时辅导学困生,指导优生。渐渐地,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一方面,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辅导下进行的,教师的指导、辅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关于学生在自学、自改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己展示的过程中克服自我、展现自我的能力,在听其他同学讲解的倾听能力,发现他人的优、缺点的能力等等,我觉得这些能力都要在教师长时间的培养与训练中形成和发展的。
我还及时向家长汇报他们的小孩在近阶段的优秀表现以及进步情况,家长看到小孩的知识和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也越来越放心。有家长的大力支持,师、生也更能放开手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充分相信学生
刚开始,我总是对学生不放心,怕他们看不懂,所以没有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地位,“帮忙”的时候多了些。后来,我发现这种“帮忙”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上却起了并不是很好的作用。由于老师的“帮忙”,学生减少阅读的时间,导致出现了“夹生”的现象,学生还会对老师产生依赖,上课时,等着老师讲,要他们看书,他们乱翻几下,什么也不问,这些不良现象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在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充分相信学生的重要性,到第二、第三阶段,我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充分相信学生,并不是放羊式的。在学生读、练过程中,有些同学为了能尽早地上台展示,没看懂课文就急着做题;有些同学不是做例题,而是看例题,看完马上去做练习题,使解题过程出现了错误。所以,在学生自学时,我积极巡视课堂,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和规定认真读书,有否基本或较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是否完成作业,是否抄其他组员的答案或学生展示的答案,作业书写格式是否规范。我一发现问题就及时引导,使中上学生踏实、扎实地学习,使学困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上不掉队,使老师定步调和学生自定步调这两种学法在每节课中都能很好地相结合,且质量有保障。
3、关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学生有自卑心理,往往是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我,更不会主动地向我提问,长此以往问题就越聚越多,学习就越感到困难。我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的三分之二时间,在巡视时,我重点关注那些学困生,他们不主动提问,我就主动问他们,他们提出的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我都热心地做到和他们一起探讨。我还在组内实行一帮一活动,教他们怎样学数学,一有简单的展示题就让他们表现,一有书本上直接能找到的小结内容就叫他们看,对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取得的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都予以表扬。同时,我对优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表现出极大的喜悦,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再提高。从中我既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感情,也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质量得到很大地提高。
二、关注课堂时间的教学质量增长点
在课堂教学的时间上我精打细算,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我的做法如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教材为客体,以老师为主导,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我向班集体进行启发与小结,共占10~15分钟左右,有时,小结部分也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我讲得少,学生爱听,上课不走神。在学生自学环节中,不等我要求学生抓紧时间,每一组都争先恐后地学,都想尽快地掌握新课内容,尽早地上台展示或是看台上的展示内容。在每节课的展示环节中,教室前后两块黑板可容八位学生展示,左右有四块小黑板可容四位学生展示,每组只要完成本组的任务时,都可派代表上台脱稿展示。若有出现错误,在展示的学生讲解完后,本组成员还可上去补充,其他组员也可以上去批改或是讲其他解法。一节课下来,大约有30个学生有展示机会,每位同学平均每两天就有一至两次的展示机会,这样,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我碰到学生无兴趣自学或自学遇到困难要求我讲解时,我不是“抓紧时间”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而是耐心地鼓励他们、以提问式启发或是以肢体语言稍微点拨,帮他们跨过障碍。由于我给予各类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展示,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地强化,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三、关注课堂练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增长点
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共有30~35分钟,占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很明显,一节课能不能出效益,就看由学生自我操作的三分之二课时内,读、练、展示、知的质量如何。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有自主地学习过,特别是对数学书本的自学。现在我要求学生自学,难免会有一些学生照本宣科、死扣公式和原理、亦步亦趋,做题时遇到问题不是思维无序就是思维停滞,或者解题的思考方法单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情况,我利用导学案和书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练习。首先,设计好每一节课的预习提纲,选编时开始步子可小些,使学生通过思考能解决,让学生在展示之前即在读、练的环节中基本已经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如在学习“多边形”一节时,出示如下提纲:
①什么叫多边形?什么叫多边形的顶点、边、周长?
②多边形的内角同与之相邻的外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什么叫多边形的对角线?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多少条对角线?
④一个多边形过某一顶点有8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一共有几条对角线?
⑤如果一个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它边数的2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甚至在学生解决完③、④、⑤之后,就可以小结出N边形一共有多少条对角线的公式。
其次,在练的环节中,我在编题的层次方面有铺垫性,整体来说成梯状,练习还分成一组一组的,用前一组为后一组作铺垫,后一组也可用来复习前一组,这样做也为展示的环节做好铺垫;在编题的形式方面采用运算根据外化,即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活动形式的转化。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前面写变形名称,后面写变形依据。这样做既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明确了这些变形各自的依据,为以后的学习几何推理做了准备,也便于学生在展示环节中,他本人能将自己的解题思想以符合文法和逻辑的、别人能理解的言语很好地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题目一节课最多一题,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自练得积极性,会影响教学质量。
再次,在展示当中,并不是导学案中所有内容都展示,我对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估计学生会在那些方面有困难,有时为了尽可能地展示重点和难点,我还细心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创编,对于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不同的题去练习,如学了同类项概念之后让学生做题:已知3am 1 162-n与a3bm 2是同类项,求m、n的值。选编这种体现可逆性思维的题目,学生不仅可以克服定势的消极因素,提高解题技能,还不会有厌烦感,效果也就显著得多。
总之,教育质量的增长点,蕴藏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则蕴藏在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只要我们细心地发现,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一定会不断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刘京山,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