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2005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印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了以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结构调整方针,我国的职业教育由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一轮发展主要表现在规模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主要取决于职教基础装备层面,但职教基础装备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积淀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操作平台,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凸显职教办学特色的硬件支撑,承担着实训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科研、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等功能。装备高水平、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机制和获得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是就业的教育,其发展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实训基地建设仅由教育单方面是难以完成的,必须要引入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基于以上思考,沈阳市在加强职教基础装备方面,确定了“以校企共建为核心,以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导,合力打造沈阳职教装备特色品牌”的基本思路。
一、三年前全市中职教育装备情况
中职学校的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装备必须适应中职学生技能操作需要,沈阳的实训基地装备硬件设施虽然三年前有一定投入,但与国内中职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学校还没有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
1.信息装备水平落后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将越来越多的企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及计算机控制等相关知识,已经很难适应走出校门后面对的工作 。因此,现阶段如何将我们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升级到与时代同步的程度已经刻不容缓。
2.实训装备标准落后于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主流的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培训和学习都要求较高的仪器和设备的配备,有些设备价值高达数百万,一方面需要国家拨款来购置这些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企业现代化的发展来提升职教装备的标准。
3.职教装备建设滞后于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沈阳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装备制造业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近几年,物流业、信息业发展也异常迅速。由于各中职学校本身资金缺乏、企业缺少投入热情,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低下、步伐缓慢,装备单一,导致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于沈阳经济区快速发展等问题的出现,表明解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装备落后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从2009年起至今,我市在职教基础装备工作上,按专业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出台相关政策,吸纳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实训装备的积极性,同时,每年多渠道统筹资金2亿元支持职业教育的整体升级。全市做到每年一大步,年年有创新,通过校企共同装备,为促进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1.建设校企双方共享的实训基地
(1)依托产业、校企共享,整合专业大类,双方共同制定装备标准。职业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职业教育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对于企业来讲,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技能型人才是保证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从政府层面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市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从根本上打破各专业传统自建实训基地的弊端,避免基地重复建设,做到优势专业突出建设,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校企双方以高起点、高标准共推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围绕着我市主导产业,依托六所万人规模职业学校,按照现代化、多功能职教园区的建设规划,已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金融、商贸物流、生物制药、服装、旅游、动漫及软件外包等专业,建成20个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完备的集学校教学、企业生产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2)依托市场,校企共建,集聚双方资源,合力共建实用型实训基地。我市实用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在充分考虑沈阳经济区市场状况以及各职校支柱专业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依托市场,突出专业重点,着眼于校企双方实用型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双方按协议共同出资建设资源共享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沈阳二产制造业相对集中,我们借鉴先进职业教育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机制,在区域内,对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做法进行试点。目前,六所万人职业学校均有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室。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软件研发与教材建设为目的,利用沈阳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资源优势,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承办“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技能大赛,沈阳现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技能大赛与教学软件研发基地。
(3)遵循仿真、贴近岗位,围绕行业所需,全面降低实训装备成本。职业教育的特殊教学规律决定了其实训基地的装备必须围绕地区的支柱产业,按照我市主导产业,遵循现代化、多功能的建设标准,近3年已投资3个亿,除了建成20个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完备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时在研发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已完成30个专业的模拟仿真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教学软件与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特别在仿真实训教学上,近3年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政府节省上亿元装备资金。
2.建设校企一体性的实训基地
(1)建设体现企业前沿的教学工厂。把企业新产品试验的链条和设备,或生产产品的部分链条和设备,引进到学校的实训基地,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已建成一批学生、受训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教学工厂”,在满足企业产品生产的同时,也满足学生、受训者实践技能的培训需要。
(2)建设高标准的创新实训工作室。围绕着我市主导产业,按照企业、行业的标准,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金融、商贸物流、生物制药、服装、旅游、动漫及软件外包等专业,已建设成10个体现企业配合、行业技术发展前沿,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训工作室。
三、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沈阳市职业教育完成了资源整合,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高了职业教育质量。尤其是从2007年开展的“六大工程”之一的“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
就沈阳来看,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沈阳是一个工业化步伐较快的城市,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型企业,沈阳职业教育有多年引进先进职教国家的探索和实践,有与先进职教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的基础。为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对技能型人才质量需求,2010年9月“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沈阳试验区”正式启动,沈阳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大试点规划,其设立加快了沈阳校企合作的步伐,仅在启动仪式上就有九家企业与七所学校合作建立了创新实训室,提供了2 000多万元的实训设备。沈阳将继续在本辖区内,加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装备的投入,通过实训基地装备的改革和创新,力求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难题,破解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实现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走校企共建之路、创职教装备特色品牌,为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职业教育的同步发展提供经验。
3年来,全市职业学校在各类实训基地共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比武2 000余场,近10万余人次的学生和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学校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沈阳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推动下,正在为加快推进沈阳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未来实训基地装备的新思考
未来3年沈阳在继续加大对中职教育装备投入的同时,将加强中职教育装备的软件建设,强化管理,深化内涵。
1.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力度
计划每年投入2 50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其中1 500万元用于支持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提高与聘用兼职教师。1 000万元用于购买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新录用教师到企业实践实习岗位。用3年的时间,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双师”素质比例达到60%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良性的教师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2.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全市装备制造、汽车、化工、橡胶等10大职业教育集团作用,落实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与学生培养学历、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把实训基地建设引向专业的内涵建设中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加强对外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探索和研发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课程和新教材。通过开展合作,建立一批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围绕沈阳支柱产业优势,结合沈阳专业优势,在数控、机电一体化、化工、汽车制造与维修、IT、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引进工业化国家先进技术与理念,引进优秀职业教育师资、教材及技术资格认证体系,与重点高校联合,建立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对辽宁地区的企业高、中级技术工人开展培训;对职业教育师资开展培训;对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开展培训,并同时获得相应的国际机构资格认证。
一、三年前全市中职教育装备情况
中职学校的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装备必须适应中职学生技能操作需要,沈阳的实训基地装备硬件设施虽然三年前有一定投入,但与国内中职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学校还没有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
1.信息装备水平落后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将越来越多的企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及计算机控制等相关知识,已经很难适应走出校门后面对的工作 。因此,现阶段如何将我们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升级到与时代同步的程度已经刻不容缓。
2.实训装备标准落后于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主流的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培训和学习都要求较高的仪器和设备的配备,有些设备价值高达数百万,一方面需要国家拨款来购置这些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企业现代化的发展来提升职教装备的标准。
3.职教装备建设滞后于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沈阳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装备制造业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近几年,物流业、信息业发展也异常迅速。由于各中职学校本身资金缺乏、企业缺少投入热情,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低下、步伐缓慢,装备单一,导致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于沈阳经济区快速发展等问题的出现,表明解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装备落后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从2009年起至今,我市在职教基础装备工作上,按专业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出台相关政策,吸纳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实训装备的积极性,同时,每年多渠道统筹资金2亿元支持职业教育的整体升级。全市做到每年一大步,年年有创新,通过校企共同装备,为促进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1.建设校企双方共享的实训基地
(1)依托产业、校企共享,整合专业大类,双方共同制定装备标准。职业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职业教育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对于企业来讲,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技能型人才是保证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从政府层面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市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从根本上打破各专业传统自建实训基地的弊端,避免基地重复建设,做到优势专业突出建设,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校企双方以高起点、高标准共推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围绕着我市主导产业,依托六所万人规模职业学校,按照现代化、多功能职教园区的建设规划,已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金融、商贸物流、生物制药、服装、旅游、动漫及软件外包等专业,建成20个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完备的集学校教学、企业生产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2)依托市场,校企共建,集聚双方资源,合力共建实用型实训基地。我市实用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在充分考虑沈阳经济区市场状况以及各职校支柱专业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依托市场,突出专业重点,着眼于校企双方实用型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双方按协议共同出资建设资源共享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沈阳二产制造业相对集中,我们借鉴先进职业教育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机制,在区域内,对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做法进行试点。目前,六所万人职业学校均有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室。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软件研发与教材建设为目的,利用沈阳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资源优势,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承办“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技能大赛,沈阳现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技能大赛与教学软件研发基地。
(3)遵循仿真、贴近岗位,围绕行业所需,全面降低实训装备成本。职业教育的特殊教学规律决定了其实训基地的装备必须围绕地区的支柱产业,按照我市主导产业,遵循现代化、多功能的建设标准,近3年已投资3个亿,除了建成20个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完备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时在研发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已完成30个专业的模拟仿真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教学软件与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特别在仿真实训教学上,近3年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政府节省上亿元装备资金。
2.建设校企一体性的实训基地
(1)建设体现企业前沿的教学工厂。把企业新产品试验的链条和设备,或生产产品的部分链条和设备,引进到学校的实训基地,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已建成一批学生、受训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教学工厂”,在满足企业产品生产的同时,也满足学生、受训者实践技能的培训需要。
(2)建设高标准的创新实训工作室。围绕着我市主导产业,按照企业、行业的标准,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金融、商贸物流、生物制药、服装、旅游、动漫及软件外包等专业,已建设成10个体现企业配合、行业技术发展前沿,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训工作室。
三、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沈阳市职业教育完成了资源整合,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高了职业教育质量。尤其是从2007年开展的“六大工程”之一的“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
就沈阳来看,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沈阳是一个工业化步伐较快的城市,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型企业,沈阳职业教育有多年引进先进职教国家的探索和实践,有与先进职教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的基础。为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对技能型人才质量需求,2010年9月“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沈阳试验区”正式启动,沈阳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大试点规划,其设立加快了沈阳校企合作的步伐,仅在启动仪式上就有九家企业与七所学校合作建立了创新实训室,提供了2 000多万元的实训设备。沈阳将继续在本辖区内,加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装备的投入,通过实训基地装备的改革和创新,力求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难题,破解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实现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走校企共建之路、创职教装备特色品牌,为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职业教育的同步发展提供经验。
3年来,全市职业学校在各类实训基地共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比武2 000余场,近10万余人次的学生和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学校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沈阳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推动下,正在为加快推进沈阳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未来实训基地装备的新思考
未来3年沈阳在继续加大对中职教育装备投入的同时,将加强中职教育装备的软件建设,强化管理,深化内涵。
1.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力度
计划每年投入2 50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其中1 500万元用于支持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提高与聘用兼职教师。1 000万元用于购买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新录用教师到企业实践实习岗位。用3年的时间,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双师”素质比例达到60%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良性的教师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2.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全市装备制造、汽车、化工、橡胶等10大职业教育集团作用,落实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与学生培养学历、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把实训基地建设引向专业的内涵建设中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加强对外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探索和研发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课程和新教材。通过开展合作,建立一批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围绕沈阳支柱产业优势,结合沈阳专业优势,在数控、机电一体化、化工、汽车制造与维修、IT、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引进工业化国家先进技术与理念,引进优秀职业教育师资、教材及技术资格认证体系,与重点高校联合,建立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对辽宁地区的企业高、中级技术工人开展培训;对职业教育师资开展培训;对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开展培训,并同时获得相应的国际机构资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