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县城普通高中学生大多是县城初中和农村初中升上来的学生,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同时,作为不参加高考的学科,在高中学校里受重视程度不够。就如何在县城高中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来一线教学工作经验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提出一些想法。
关键词: 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改变策略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很尴尬的课程。因为不参加高考,所以在大多高中学校都不受重视,课程评价没有一个标准;同时国家和地方提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又作为一所学校的门面、窗口来展示,但展示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硬件,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学。
这种现象在城乡结合的县城尤为突出。笔者结合多年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经验,谈一谈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策略。
一、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课程定位、学科地位
目前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仍然是一门边缘学科,虽然在一些地区将之作为省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之一,但由于上机考试,试题编制难度较大,每年考试题库变化很小,造成平时上课就是做往年的考题练习,偏离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
同时,在现在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信息技术学科受重视程度不高。县城的普通高中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有很大的高考压力,不可能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
(二)城乡学生基础差异大。
高一信息技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这个问题在县城普通高中很突出。这个差异性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造成:
1.郊县的初中学校硬件条件、师资力量差异较大,县城里的初中学校明显好于乡镇初中学校;
2.信息技术在初中既不是中考科目,又不是会考科目,有些初中学校任意减少信息技术课时,甚至停课。能够按照课程要求开设的仅占少数。
3.家庭条件、环境因素。有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电脑,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就是空白。这部分学生占少数,大约10%左右;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了解一些基础操作,这部分学生占多数,大约90%左右。
(三)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模式仍旧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师讲完一个环节,学生按照教师做的,模仿做一遍,学生自主学习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学生喜欢电脑,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二、改变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策略
尽管存在着多方面的客观问题,但是信息技术成为一门新兴的基础性学科,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
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技术课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应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县城高中的学生来自于全县各初中,由于受初中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同学家里有计算机或参加过各种计算机辅导班,甚至有的参加过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而有的同学则从未接触过电脑,开机关机都不了解,一切从零开始。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比较明显,出现“起点不一,层次多,差距大”的现象,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对于学生的这种基础差异现象,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比较好。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的不同时期,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在高一上学期,学生信息基础的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基础知识和基础软件的掌握上。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块的差异性,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学生基础分层、教学分层和评价分层。
1.基础分层
高一开学对同学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情况将学生分成三层:
A层:掌握了Windows基本操作,熟练应用word对文字处理,学会使用因特网及部分常用软件;
B层:掌握了Windows基本操作,接触过word或常用软件,能上因特网的;
C层:学过一点Windows基本操作,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A层同学须指导B层、C层的同学,B层同学指导C层同学。在上机位置上,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2.教学分层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前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完成任务。
3.评价分层
因为每一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他们的考核标准也不同。
例如,对于C组学生来说,他们交上来的作业即便是课堂作业的整合,也能够合格;对于B组学生,他们的作业不能只是课堂练习的整合,必须通过独立思考、用已学的知识来完成一个自己设计的作品;对于A组学生,独立设计作品还不够,在作品中最好还能包含一些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知识点,要有创新点。 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有不同的教学评价,不同的教学评价由不同的教学目标来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就有违分层教学的本意了,因为那样做也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
分层教学做到了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必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分层教学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指导帮助。
分层教学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应用能力,为培养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就教学对象的层次性而言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任何机械地将学生人为定位分层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三)加强业务培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剧,教师作为站在时代前沿,必须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可以说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迫在眉睫。
这一点对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尤其重要。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信息技术师资队伍是提高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适时充电,对在职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并让学习回来的教师给其他教师做培训或报告,真正做到一个学习,全体受益。
在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但是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我们只有在了解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http://www.pep.com.cn/20021201/ca98470.htm.
[2]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7.
[3]李艺.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EB/OL].http://www.tjjy.om.cn/ xkjyxt/xxjs/jsjzhengwen/2002discuss2/3liyi.htm.
[4]李艺,钟柏昌.信息素养详解[ED/BO].http://www.ictedu.cn/experts/read.asp.
[5]张倩苇.2000(10) 学习的自我评价:含义、内容及其能力的培养. 教育导刊:17~19.
关键词: 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改变策略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很尴尬的课程。因为不参加高考,所以在大多高中学校都不受重视,课程评价没有一个标准;同时国家和地方提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又作为一所学校的门面、窗口来展示,但展示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硬件,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学。
这种现象在城乡结合的县城尤为突出。笔者结合多年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经验,谈一谈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策略。
一、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课程定位、学科地位
目前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仍然是一门边缘学科,虽然在一些地区将之作为省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之一,但由于上机考试,试题编制难度较大,每年考试题库变化很小,造成平时上课就是做往年的考题练习,偏离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
同时,在现在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信息技术学科受重视程度不高。县城的普通高中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有很大的高考压力,不可能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
(二)城乡学生基础差异大。
高一信息技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这个问题在县城普通高中很突出。这个差异性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造成:
1.郊县的初中学校硬件条件、师资力量差异较大,县城里的初中学校明显好于乡镇初中学校;
2.信息技术在初中既不是中考科目,又不是会考科目,有些初中学校任意减少信息技术课时,甚至停课。能够按照课程要求开设的仅占少数。
3.家庭条件、环境因素。有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电脑,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就是空白。这部分学生占少数,大约10%左右;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了解一些基础操作,这部分学生占多数,大约90%左右。
(三)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模式仍旧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师讲完一个环节,学生按照教师做的,模仿做一遍,学生自主学习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学生喜欢电脑,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二、改变县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策略
尽管存在着多方面的客观问题,但是信息技术成为一门新兴的基础性学科,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
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技术课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应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县城高中的学生来自于全县各初中,由于受初中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同学家里有计算机或参加过各种计算机辅导班,甚至有的参加过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而有的同学则从未接触过电脑,开机关机都不了解,一切从零开始。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比较明显,出现“起点不一,层次多,差距大”的现象,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对于学生的这种基础差异现象,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比较好。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的不同时期,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在高一上学期,学生信息基础的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基础知识和基础软件的掌握上。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块的差异性,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学生基础分层、教学分层和评价分层。
1.基础分层
高一开学对同学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情况将学生分成三层:
A层:掌握了Windows基本操作,熟练应用word对文字处理,学会使用因特网及部分常用软件;
B层:掌握了Windows基本操作,接触过word或常用软件,能上因特网的;
C层:学过一点Windows基本操作,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A层同学须指导B层、C层的同学,B层同学指导C层同学。在上机位置上,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2.教学分层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前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完成任务。
3.评价分层
因为每一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他们的考核标准也不同。
例如,对于C组学生来说,他们交上来的作业即便是课堂作业的整合,也能够合格;对于B组学生,他们的作业不能只是课堂练习的整合,必须通过独立思考、用已学的知识来完成一个自己设计的作品;对于A组学生,独立设计作品还不够,在作品中最好还能包含一些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知识点,要有创新点。 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有不同的教学评价,不同的教学评价由不同的教学目标来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就有违分层教学的本意了,因为那样做也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
分层教学做到了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必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分层教学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指导帮助。
分层教学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应用能力,为培养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就教学对象的层次性而言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任何机械地将学生人为定位分层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三)加强业务培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剧,教师作为站在时代前沿,必须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可以说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迫在眉睫。
这一点对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尤其重要。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信息技术师资队伍是提高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适时充电,对在职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并让学习回来的教师给其他教师做培训或报告,真正做到一个学习,全体受益。
在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但是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我们只有在了解县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http://www.pep.com.cn/20021201/ca98470.htm.
[2]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7.
[3]李艺.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EB/OL].http://www.tjjy.om.cn/ xkjyxt/xxjs/jsjzhengwen/2002discuss2/3liyi.htm.
[4]李艺,钟柏昌.信息素养详解[ED/BO].http://www.ictedu.cn/experts/read.asp.
[5]张倩苇.2000(10) 学习的自我评价:含义、内容及其能力的培养. 教育导刊: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