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探讨

来源 :中国经贸·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团贷款是由多家银行或金融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提供一笔融资额度的贷款方式。本文认为用“银团贷款”对企业的资产和债务进行重组是化解流动性风险是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对用“银团贷款”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条件,主要流程和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流动性危机解决途径做了初步的探讨和提示。
  关键词:银团贷款;流动性;风险
  一、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条件和流程
  笔者认为,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流动性风险,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主业经营稳定,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即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挪用贷款资金、恪守信用。可以与贷款相对应的资产——即使不能满足银行对抵押的要求,至少要资债相抵(笔者认为这是底线)。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经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银行认可的偿还计划。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得到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并提供必要的组织、沟通和协调的支持。专业的组织协调机构和专业、敬业的人才,在企业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流动性风险的过程中,对建立企业和银行的直接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至关重要。除以上各项基本条件以外,企业、银行的工作效率也往往会成为银团组建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为在此其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意外”都有可能成为那片最先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思路是对企业进行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即通过对企业资产和债务的重组,解决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形成的过度负债、短贷长投等问题,关键点是通过化解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为企业的存续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证,为银行能够实施风险管控、稳定收益,资产保全提供保证。根据银团贷款的基本流程,在对A企业集团流动性风险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防止债权银行对企业的逼债如果银行不断查封企业的实业,导致生产受损,不但银行将会形成巨额的不良资产,更有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但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介入不能提供担保,或是施加压力。只能发挥沟通与协调的作用,防止事态失控向着非理性的方向发展。银行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他们需要向上级、向投资者负责。但对于银行来说,要想全额收回本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企业一个宽限期。如果银行都同时对企业进 行逼债,即使是运转正常的企业也会无法承受,何况本身就存在流动性风险的企业,甚至很多受牵连的企业都有可能面临破产,银行可收回的资产也要大打折扣。因此,各债权银行首先停止对企业逼债是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风险企业整体状况调查、评估由各债权银行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风险企业进行摸底调查。重点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实际情况;行业、政策环境评价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抵押与担保能力分析以及风险规避。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企业的财务报表、预测财务发展趋势、产业和产品的发展、评估未来现金流,包括最佳情况(Best Case)和最差情况(WorstCase)。最终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调查评估报告书》。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须全面配合联合调查组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负责并签订承诺书——这是组建银团最基本的程序,也是未来企业和银团贷款协议中根本的违约条款。
  第三阶段:组建银团的可行性评估各债权银行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完成对风险企业的调查评估后,由政府相关部门或牵头行组织各债权银行对风险企业能否进行资产和债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如果能够初步确认风险企业具备资产和债务重组的基本条件,同时该企业(企业集团)的营运价值与破产清算相比具有明显价值优势。即银团组建有利于企业持续运营,有利于保证各债权银行的付息乃至还本。可以初步确认该企业(或企业集团)具备用“银团贷款”模式解决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条件,组建银团具有可行性。此时,可由相关协调部门召集各债权银行对银团组建的可行性进行具体探讨、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工作部署。在此基础上,由各债权行履行正常的审批手续。一般而言,协调组织部门通常为各级银监局和各级政府,这样的安排有利于企业(或企业集团)、银行和政府对相关事宜的沟通、协调和处理,有利于加快工作进展和工作效率。
  第四阶段:资产和债务重组方案的制定、贷款的谈判各债权行获得上级管理部门的批准以后,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资产和债务重组方案制定的具体操作阶段——包括聘请独立技术顾问、独立法律顾问、独立市场顾问等专业人士;确定银团贷款合同以及牵头行、代理行、参与行和开户行;确定资产重组的目标和原则、制定重组的整体方案、明确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方案预期效益等。与资产重组方案相关联的是债务重组的原则和方式、债务调整方案和债务偿还方案等。在资产和债务重组方案统一的基础上,由企业和银行就“银团贷款”的合同进行协商、谈判。银团贷款的合同一般包括共同条款协议、贷款人协议、各种贷款协议、牵头行承诺协议、抵押协议、权益转让协议等,核心是共同条款协议。资产和债务重组方案的制定、贷款谈判阶段是贷款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
  第五阶段:合同执行牵头行(主办行)、代理行及合同相关各方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提款条件、承诺、违约、保险、代理行等各项条款,行使相关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包括合同中关于变更和其他事件发生的相关条款。企业按照“银团贷款”协议、资产和负债重组的要求落实实施方案,并履行相关义务。事实上,在合同执行阶段,企业和牵头行、代理行以及其他债权行的工作往往并行或交叉进行,并须在银团贷款合同规定的时点完成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工作——这一点也往往作为此类银团贷款合同规定的有效条件之一。
  二、思考
  严格而言,银行、企业(或企业集团)银团贷款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资产和债务重组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企业(或企业集团)流动性风险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其主要意义在于:通过防止债权行对企业的集体逼债,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通过银团贷款合同改善企业的负债结构——用中长期贷款置换短期贷款解决企业短贷长投问题;通过资产和债务的重组解决资产和债务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要通过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有效监管规范企业的运作,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企业、银行和政府实现多赢奠定良好的基础和过程保证。因此,用“银团贷款”模式进行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对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是暂时的,阶段性的。更确切的讲,是暂时锁定和控制了风险,是初步改善了企业的资产结构,是为企业真正解决流动性风险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企业流动性风险的解决,根本上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和企业家能否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因素进行彻底的反思并付诸于真正的行动是决定性的。否则,就极有可能重新陷入过度自信并强化自我意识,就有可能依旧依赖于原有的思维路径和发展路径。若如此,当危机再一次爆发,将是不可挽回的。只有企业真正改善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作,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才有劫后重生的可能。
  个别企业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对那些以资本运作为取向的中国企业家是一个警醒:当你的管理能力、资金驾驭能力、资金的来源不匹配的话,过度的扩张会带来无法承受的信用风险,将使整个庞大产业毁于一旦,企业在扩张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主业,企业发展要实事求是。一些企业流动性风险的爆发也提示我们,各级政府及其领导人应强化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意识,尤其要防范金融风险,日益临近的金融风险要求我们的政府领导人不仅要有追求或保持社会稳定的心态,更要具备金融方面的专业素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重点是对业已存在流动性风险的企业进行“拯救”的思路进行了探讨。所做的研究是初步的,探索性的,有些分析结论可能会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不完全恰当的,但无论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对转型期中国企业流动性风险形成因素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企业集团用“银团贷款”模式对企业资产和债务重组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案例将给政府、市场、企业、社会都留下某些“借鉴”。事实上,每一次成功的“拯救”都是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机会,这或许是本文探讨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周黎安 李宏彬 陈 烨:《相对绩效考核:中国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学报》,2009第1卷第1辑.
  [2]孙 铮 刘凤委 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3]黄少安 张 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4]陆正飞 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其他文献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是开展会计监督工作的最重要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往往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保障体系。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开始有意识狠
本文研究了在Hilbert空间中与极大单调算子族相联系的抽象的二阶发展方程的反周期问题, 给出了关于算子族{A(t):0≤t≤T}的新的假设,并在此假设下证明了反周期解的存在性与惟
设G是一个2连通简单图,具有阶n和连通度k.Bauer 等人已证明:如果对任意三点独立集S=u,v,w,都有d(u)+d(v)+d(w)≥n+k,则G是Hamilton图.本文改进了这个结果.如果一个独立集S中
摘要:材料、人工与费用是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下,近年来材料价格、能源费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工业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为提高竞争实力,实现长远发展,企业必须苦练内功,降低生产与管理环节的成本费用,提高产品盈利能力。笔者作为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从比价采购、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销售管理、生产组织等方面论述工业企业降本增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成本费用;
美国的商业伦理与实践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基因。美国的商业精神始终贯穿着美国文化的根基。研究美国商业伦理必须以其文化根脉作为发轫。只有将美国的商业伦理和商业精神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