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目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成了大学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提升方案,推进相关策略以构建实践层面的创新发展体系,推动资源整合以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度发展。结果表明,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工作现实意义非常突出。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56-02
  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就业创业水平。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需要落实各项文件和纲要的具体精神、创新发展举措,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有时代赋予深入创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相关政策导向的影响之下,教育工作者应从研究环境入手,深度揭示精神层面的行动要求。
  一、创业就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宏观影响因素
  从宏观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是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文化影响。关于创业政策的研究,国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系统化分析,很多专家学者也普遍认为创业政策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活动水平的主要因素,因为一项政策推进,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文化氛围,让更多人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发展所需要的优势条件。因此,如果从创业者和创业环境的角度来看创业政策体系会包括不同方面的内容,例如文化、教育和资金等。以文化环境为例,环境是体现一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与思想空间。文化环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良好的创业、就业文化环境,能够为人才发展提供合理的保障,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土壤和条件,以此为基础,引导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导向。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来源于整个创业文化环境的支撑[1]。美国硅谷的成功就是一次充分的证明。在硅谷式理念下,应用科技型和创造性思维来创造高附加值产业化产品,构建知识密集型人才为基础的创业模式。脸书(Facebook)创始者扎克伯格是硅谷式理念的典型代表,并且设置了独特的经营体系、盈利模式,符合双创要求的标准。
  (二)中观影响因素
  中观影响因素主要从学校和课程的角度进行评估,其中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是主要的影响条件。现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岗位工作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水准,同时要具有积极人格特质和精神品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其他国家可以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多数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例如马里兰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大学、加州旧金山分校、斯坦福大学、圣荷赛州立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创新创业文化教育方面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框架,相关课程的创设能够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例如营销能力课程、经济课程、管理课程和法律课程等[2]。
  目前,在专业性和个性化课程设计方面,很多传统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出现了明显矛盾,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和理论基础薄弱的劣势也制约了就业创业能力策略的制定。如何有效推进教育师资队伍的深度发展,依托专业教育开展新工程的建设工作,以此为基础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也是今后各项工作开展的主要保障。教师在这项工作当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他们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和教学作用程度,在授课环节当中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微观影响因素
  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层面的个人因素,例如他们的就业创业动机与态度。动机和态度本身是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喜好程度,且个体对事物认知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创业理念和创业态度作为个体内在的影响条件,学生对创业是否感兴趣和创业风险的认知水平将关系到最终的工作结果。换言之,创业态度决定创业倾向,创业倾向决定创业过程,创业过程决定创业能力。而创业理念和态度的形成与家庭原生环境之间密切相关,一些私营企业家或企业经理人员家庭的毕业生,在自主创业比例上是最高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市场营销、商业发展比较接近,可能会受到家庭文化与父母的影响,从而更接近市场环节的商业运营。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环境建设工作
  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核心,只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认识到创业的创新教育意义,才能推动传统教育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推进。对此学校需要正确定位创业教育的深度内涵,认识到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看待。在全面塑造大学生品质方面,就业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突出[3]。
  创业教育刚刚出现时很多高等教育者将其定位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现实需求,也旨在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理念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如果单纯地将创业教育作为助推就业的手段,将使得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各项教育环节陷入停滞局面,换言之,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不是緩解就业发展压力的权宜之计,过分追求结果会导致片面化的发展局面。创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体现,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创业创新的具体目标建设专业课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更新未来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行业工作能力,还需要通过知识传授改变学生的观念,突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充实未来的课程内容。
  (二)就业创业能力的专项训练
  创业就业能力的专项训练需要从教育引导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和指导的专项课程,目的在于培养一支结构合理和素质较高的后备人才队伍。例如,很多高校都邀请了企业的知名人士或风险投资专家在创业教育方面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层面的创业指导。大力倡导人才培训要求下的能力培养策略,能够造就一批未来的社会创业精英队伍。   对此,学校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很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方式,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某些实践活动当中,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或是到就业创业基地实习之后,能够帮助这些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环境,了解岗位需求。例如,高校可以引导毕业生进入具有学科特色的就业市场,依托校园就业信息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发挥院校的产学研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单位和校办企业等渠道让毕业生得到能力锻炼,聚集各类创业就业培训资源,面向高校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学校内部的系统培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创业实践体系平台构建
  从平台建设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于新的思想,来提升大学生的理念层次,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何创新训练载体、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是今后主要的工作目标,对此学校在加强专科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实践管理基础之上,要拓宽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训练的平台和空间,为学生安排具体的训练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到社会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进程中。回归工程实践要求建立高校和企业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拓宽基础教育的辐射幅度。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建设模拟体验平台,对已经具有创业构思或已经开展创业项目的部分大学生加强实践层面的体验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走向创业实践的发展道路。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创业诉求并加强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4]。
  (四)社会层面的体系建设与保障
  全面深化落实校内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建立社会层面的发展体系,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融入创新创业和就业理念,创设校园文化,形成和谐健康的发展格局。同时学校和企业需要寻求深度合作。因为企业本身是创新的主体,是创业成果的市场化导向,创新创业成果的市场转化过程中,需要依靠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关系开展定点帮扶,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和企业进行对接之后才能接纳企业订单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企业在借助低成本发展优势的前提下,将订单转移至学校,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成本节约和经济发展;同时,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也能在企业层面得到体现,促进创业就业的产业化运作;企业以资金入股的方式进行投资同样也是市场化运作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和政府部门还可以开展互动合作,目的在于借助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争取获得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在未来的工作当中,高校需要和地方政府协同开展创业研究工作,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着眼于产学研等多个方面拓展创业就业建设过程的合作,深化资源整合,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5]。
  参考文献:
  [1]阴法明,张威.“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机制实践研究———以南信院大学生创业工作坊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34):74-75.
  [2]闫蕾蕾.对基于双创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策略的几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14):163-165.
  [3]杨锋,毛治和,郭玉凤.“双創”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31-32.
  [4]车莹.“双创”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0):186-187.
  [5]何秋慧,李远辉,伍媚.生源地特征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93-95.
  (荐稿人:李忠岘,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美育与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学院内涵发展等方面都
课程思政是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系列思政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专业课程未来发展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之一,在传授语文课程与教学原理的同时,还承载着对师范生进行语文教育观、教师观和教学观的塑造工作.在新的时代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与民生稳定。本文首先提出当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通过调查研究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难点,提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专业培训师资团队、深化人才培育机制、建立创业互助团体等多条具体实践路径,以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之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摘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项目持续时间、项目中断背后的内因和外因以及促使项目持续运作的正面因素;再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提出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持续时间及效果的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項目实现更好的成果转化,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
摘要: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高校在财会专业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促进财会专业学生发展,促使财会专业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熟练的业务水平走向工作岗位。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高校财会专业教学也发生了质变和量变,财会专业的教学课程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对各种财会软件的掌握能力,促使高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企业
摘要: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和虚荣心理,而经济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又与他们就业面试的成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更难。本文从分析经济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入手,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探索如何帮助经济贫困大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品质,挖掘潜能,提升就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