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弱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力求对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性
一、引言
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低效提问、无效提问。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善于把握提问机会,提问方式单一,致使简单、低效的提问较多,追问、深问较少,课堂提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有限,从而限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1. 提问设计简单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的问题难度较高,与学生发展轨道偏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例如,一位教师讲解《哦,香雪》一课时,他首先围绕课文题目中的“哦”展开,要求学生仔细品味“哦”的含义。在不了解课文内容、人物角色的情况下,学生无法体会到其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只能借助自己的经历和语境进行分析。在上课之初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较难回答;如果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深入学习之后再提出来,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
2. 提问目的不清晰
(1)随意性提问
部分教师上课前没有做好准备,提问设计不合理,想到什么问什么,提问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比较随意、盲目,前后问题缺乏有机联系,提问效果较差。
例如,有位教师讲《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当提起马丁·路德·金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时,教师随口提问学生:“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个奖?”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面面相觑,无从回答。这种随意性提问显然打破了教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惩治式提问
提问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并没有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而是突出惩治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课堂上当教师发现某位学生开小差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教师会突然停下来直接问他:“你知道谁是《棋王》的主人公吗?”教师的提问不仅与教学内容无关,而且声调十分严厉。学生很可能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场面十分窘迫,教师趁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中断课堂教学批评学生,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连贯性,也挤占了宝贵的课上时间,同时还会让被批评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引起全班学生思维涣散,开小差。这样的做法会加剧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恐惧性,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3. 忽视问题的解决过程
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回答是否与答案一致,忽视学生回答过程中的表现。很多时候,正确的答案并不能说明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内容。学生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有的在分析过程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并不是通过积极思考推敲出问题结果,而是根据个人直觉臆测出来的,一旦问题变换就不知道如何进行变通。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对策
1. 设计问题
(1)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问题,重点考虑:
提问的主题是什么?
如何设置提问的时间节点?
采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
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这样的效果?
如何将提问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上述问题,教师要精心准备才能够保证提问收到预期的效果。
(2)编拟问题
①教学难点、重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是教学中的重要节点,主要涉及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对一些重点段落内容的分析,这些往往决定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如果能够把握这些提问,则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例如,讲解高中语文《老王》一课,全文重点、难点是结尾部分,这是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比如:作者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没有亏待老王,但是在文章末尾时却说“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抓住矛盾设置交叉点。在语文课文中,本来就有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容,其实这往往是作者别具匠心的所在,在这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消除他们对课文的疑虑,还可以加深他們对课文内容、作者用意的理解。例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课文,其标题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停留在题目上面,但作者恰恰是在这个题目中体现出其写作用意,这是理解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主要方式。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在课堂上提问:纪念的目的是为了不忘却,题目写成“忘却的记念”是否存在矛盾?为什么?针对这些地方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思考,领悟作者的写作用意,把握文章的出发点。
2. 教师提问中的有效介入
(1)缩小思考范围
相同的问题可以采取灵活的提问方式来限制答案范围,一般来说,根据答题思路和范围,可以将提问分为宽问题和窄问题两种。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和内容,使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教师的提问意图。
(2)问题具体化
①提示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和要点。例如,在讲解《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有些学生往往会对文章结尾的比较很重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并从这些描写中总结出贝尔曼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总是不顾自己的利益,优先考虑他人。但是也有些学生对贝尔曼的言行产生了质疑,指出贝尔曼这一角色前后反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将文章细节凸显出来,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叶柄附近的颜色是深绿的,而叶子的边缘已经出现了枯黄色”,作者为什么要对叶子的颜色进行如此细致的描写?说明他是一个十分细心的绘画者。由于琼珊就是画家,因此他必须要将画画得十分逼真,否则会被琼珊看穿。从颜色的使用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贝尔曼是认真在帮助琼珊的。
②拓展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入“三一八”事件作为铺垫,之后再开始讲解课文。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情感高度关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洪松舟,卢正芝. 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8(2).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性
一、引言
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低效提问、无效提问。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善于把握提问机会,提问方式单一,致使简单、低效的提问较多,追问、深问较少,课堂提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有限,从而限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1. 提问设计简单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的问题难度较高,与学生发展轨道偏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例如,一位教师讲解《哦,香雪》一课时,他首先围绕课文题目中的“哦”展开,要求学生仔细品味“哦”的含义。在不了解课文内容、人物角色的情况下,学生无法体会到其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只能借助自己的经历和语境进行分析。在上课之初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较难回答;如果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深入学习之后再提出来,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
2. 提问目的不清晰
(1)随意性提问
部分教师上课前没有做好准备,提问设计不合理,想到什么问什么,提问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比较随意、盲目,前后问题缺乏有机联系,提问效果较差。
例如,有位教师讲《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当提起马丁·路德·金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时,教师随口提问学生:“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个奖?”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面面相觑,无从回答。这种随意性提问显然打破了教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惩治式提问
提问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并没有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而是突出惩治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课堂上当教师发现某位学生开小差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教师会突然停下来直接问他:“你知道谁是《棋王》的主人公吗?”教师的提问不仅与教学内容无关,而且声调十分严厉。学生很可能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场面十分窘迫,教师趁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中断课堂教学批评学生,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连贯性,也挤占了宝贵的课上时间,同时还会让被批评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引起全班学生思维涣散,开小差。这样的做法会加剧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恐惧性,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3. 忽视问题的解决过程
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回答是否与答案一致,忽视学生回答过程中的表现。很多时候,正确的答案并不能说明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内容。学生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有的在分析过程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并不是通过积极思考推敲出问题结果,而是根据个人直觉臆测出来的,一旦问题变换就不知道如何进行变通。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对策
1. 设计问题
(1)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问题,重点考虑:
提问的主题是什么?
如何设置提问的时间节点?
采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
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这样的效果?
如何将提问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上述问题,教师要精心准备才能够保证提问收到预期的效果。
(2)编拟问题
①教学难点、重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是教学中的重要节点,主要涉及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对一些重点段落内容的分析,这些往往决定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如果能够把握这些提问,则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例如,讲解高中语文《老王》一课,全文重点、难点是结尾部分,这是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比如:作者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没有亏待老王,但是在文章末尾时却说“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抓住矛盾设置交叉点。在语文课文中,本来就有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容,其实这往往是作者别具匠心的所在,在这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消除他们对课文的疑虑,还可以加深他們对课文内容、作者用意的理解。例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课文,其标题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停留在题目上面,但作者恰恰是在这个题目中体现出其写作用意,这是理解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主要方式。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在课堂上提问:纪念的目的是为了不忘却,题目写成“忘却的记念”是否存在矛盾?为什么?针对这些地方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思考,领悟作者的写作用意,把握文章的出发点。
2. 教师提问中的有效介入
(1)缩小思考范围
相同的问题可以采取灵活的提问方式来限制答案范围,一般来说,根据答题思路和范围,可以将提问分为宽问题和窄问题两种。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和内容,使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教师的提问意图。
(2)问题具体化
①提示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和要点。例如,在讲解《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有些学生往往会对文章结尾的比较很重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并从这些描写中总结出贝尔曼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总是不顾自己的利益,优先考虑他人。但是也有些学生对贝尔曼的言行产生了质疑,指出贝尔曼这一角色前后反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将文章细节凸显出来,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叶柄附近的颜色是深绿的,而叶子的边缘已经出现了枯黄色”,作者为什么要对叶子的颜色进行如此细致的描写?说明他是一个十分细心的绘画者。由于琼珊就是画家,因此他必须要将画画得十分逼真,否则会被琼珊看穿。从颜色的使用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贝尔曼是认真在帮助琼珊的。
②拓展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入“三一八”事件作为铺垫,之后再开始讲解课文。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情感高度关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洪松舟,卢正芝. 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