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哪里都有“存在”而没有绝对的“虚无”?造物主存在吗?我们的宇宙真实吗?我们有自由意志吗?……这些常人听起来玄而又玄的问题,对于学习哲学的学生来说却是司空见惯。
哲学是什么?如果你翻开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它会告诉你“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如果你打开的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它会告诉你“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或者在网上搜一搜,你还能发现更多关于哲学的不同解释。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你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哲学专业主要学习什么呢?首先,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因为只有对哲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后,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读老庄,读柏拉图,读康德,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哲学。该专业的学生还要接受逻辑思维的训练,学习逻辑符号学和高等数学,甚至物理学也会有所涉足。此外,由于很多哲学文献都是用英文甚至德文撰写的,因此掌握一门相关的外语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诚然,在很多人看来,学习哲学可能没什么用,但正如庄子所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所锻炼出来的思维和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能让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得与众不同,即使他们从事的不是与哲学相关的工作。
《求学》解读:在我国,开设哲学专业的院校有很多,主要集中在重点综合性大学及师范类、政法类、民族类大学,普通本科院校与独立院校开设得比较少。近年来,在院校的第一志愿报考哲学专业的考生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确。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本科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想法,那就适合报考哲学专业。
你有没有想过,在科学家们掌握了克隆技术后,为什么克隆人项目遭到了大众的强烈反对?为什么我们既要孝敬长辈又要保护弱小?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伦理学可以帮助你。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或道德现象的科学。“伦理”的英文翻译为“ethic”,而“ethic”的另一个含义就是道德,所以伦理学一般又被称作道德哲学。伦理学可以称得上是一门“窄而精”的学科,原因便在于无论哲学的研究范围何其广阔,道德哲学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对于整个哲学来讲自然显得比较“窄”。但也正因为如此,该专业的专家们才可以集中精力埋首研究道德哲学,而不用分心去研究诸如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其他哲学领域的问题。
伦理学的主要课程有伦理学基本理论、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外伦理文化比较、思想品德教育和应用伦理学等。
《求学》解读:目前我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伦理学专业,择校上的单一也就导致了该专业的报考门槛较高。在就业方面,由于伦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伦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
宗教到底是什么?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又做出了怎样的回应?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是宗教学所探讨的问题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宗教学, 顾名思义, 是一门关于诸宗教或宗教现象的学问。它和伦理学一样,也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首先要清楚的是,宗教学并非单纯地研究某一宗教,或者引导你去信仰某个宗教。上述定义中提到的“诸宗教”,意思是宗教学是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诸多宗教为研究对象,探讨宗教普遍本质及宗教一般发展规律的学问。换句话说,学习宗教学的人,是“立于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而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宗教学的课程又有哪些呢?一般有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等。虽然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学生在研究学习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与之相关的文献和参考资料,而这些文章大多数都会以原始文献形式(无简体中文翻译)呈现,这对于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古文阅读能力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
《求学》解读:从设立宗教学本科专业开始,该专业就一直很冷门。开设宗教学专业的学校一般不直接招收高考生,有的学校可能是两年才招一次生。大部分学校都是从哲学院中其他专业招收或者调剂学生过来专门学习宗教学。不过别担心,相比于入学的冷清,宗教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由于目前国际宗教交流频繁,加上寺院招收专业的管理员也越来越多,因此宗教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可谓是一片大好。每年该专业保送读研和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占了很大比例,其他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都可以顺利找到工作。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轰动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发展而成的。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出现的,又在何时出现?人类的文明在何时产生?……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人们渐渐把目光投向了人类学。
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类本质的学科。
之所以说人类学“宽而泛”,是因为“人类”这个研究主体实在太过庞大了。如果单从字义表面来看,所有有关人类的事和物都是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不过人类学家对人类学进行了划分和界定,主要包括以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问题为主的体质人类学,亦称自然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人类学;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
从上文可以看出,人类学已经超出了“人文”的范畴,涉及遗传学、生理学等自然学科。其实不必感到奇怪,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交叉性或跨学科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学对于我们认识不同社会文化中多样的生活方式,了解人类文化的变迁轨迹,增进不同民族和宗教间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求学》解读:厦门大学是最早开设人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但在1993年停办,又在2007年复办。既然停办,那么可见该专业在当时“冷”得不行。可既然这么“冷”,为何又要复办呢?这说明人类学又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人类学专业研究的范围很广,这就使得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学的东西比较全,适应工作的能力也比较强。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文化、民政、宣传、政策研究等工作,以及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担任相关职务。
中国有56个民族,如何让各族人民既团结和睦,又保持其民族特色?民族与民族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我想,民族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在国际学界,民族学又称“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是研究民族、族群及其社会和文化的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社会、文化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民族的发展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于2007年成立,它每年都会举行专题会议,讨论民族发展问题。比如2016年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的主题开展了18个专题会议,探讨“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国内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求学》解读:民族知识和文化主要以文字形式展现,所以民族学专业的学生接触到各国、各民族的文字也是常有的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语言学习能力。民族学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进行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也就是说,民族学专业的实践与调查是很频繁的。加上民族学需要研究和学习的問题相对繁杂,如果考生不是对民族学专业有兴趣而且有毅力学习的话,建议谨慎报考。
与金融类专业相比,人文类专业要“冷”一些。但时代瞬息万变,今日的“冷门”专业,明日未必没有机会成为“热门”。不论哪个时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文的存在。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这些最终都需要专业的人士去解决。
除此之外,人文学科的交叉性也让毕业生在择业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一般来说,高校设置的专业和人才市场招聘的职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两者之间无法完全“对号入座”。比如,新闻媒体行业就是新闻系学生的天下?显然不是。在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这几个专业中,都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他们所受的逻辑训练,使他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同样,科技企业也不是理科生的天下,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正是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强项。
哲学是什么?如果你翻开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它会告诉你“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如果你打开的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它会告诉你“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或者在网上搜一搜,你还能发现更多关于哲学的不同解释。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你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哲学专业主要学习什么呢?首先,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因为只有对哲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后,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读老庄,读柏拉图,读康德,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哲学。该专业的学生还要接受逻辑思维的训练,学习逻辑符号学和高等数学,甚至物理学也会有所涉足。此外,由于很多哲学文献都是用英文甚至德文撰写的,因此掌握一门相关的外语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诚然,在很多人看来,学习哲学可能没什么用,但正如庄子所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所锻炼出来的思维和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能让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得与众不同,即使他们从事的不是与哲学相关的工作。
《求学》解读:在我国,开设哲学专业的院校有很多,主要集中在重点综合性大学及师范类、政法类、民族类大学,普通本科院校与独立院校开设得比较少。近年来,在院校的第一志愿报考哲学专业的考生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确。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本科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想法,那就适合报考哲学专业。
你有没有想过,在科学家们掌握了克隆技术后,为什么克隆人项目遭到了大众的强烈反对?为什么我们既要孝敬长辈又要保护弱小?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伦理学可以帮助你。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或道德现象的科学。“伦理”的英文翻译为“ethic”,而“ethic”的另一个含义就是道德,所以伦理学一般又被称作道德哲学。伦理学可以称得上是一门“窄而精”的学科,原因便在于无论哲学的研究范围何其广阔,道德哲学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对于整个哲学来讲自然显得比较“窄”。但也正因为如此,该专业的专家们才可以集中精力埋首研究道德哲学,而不用分心去研究诸如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其他哲学领域的问题。
伦理学的主要课程有伦理学基本理论、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外伦理文化比较、思想品德教育和应用伦理学等。
《求学》解读:目前我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伦理学专业,择校上的单一也就导致了该专业的报考门槛较高。在就业方面,由于伦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伦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
宗教到底是什么?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又做出了怎样的回应?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是宗教学所探讨的问题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宗教学, 顾名思义, 是一门关于诸宗教或宗教现象的学问。它和伦理学一样,也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首先要清楚的是,宗教学并非单纯地研究某一宗教,或者引导你去信仰某个宗教。上述定义中提到的“诸宗教”,意思是宗教学是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诸多宗教为研究对象,探讨宗教普遍本质及宗教一般发展规律的学问。换句话说,学习宗教学的人,是“立于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而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宗教学的课程又有哪些呢?一般有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等。虽然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学生在研究学习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与之相关的文献和参考资料,而这些文章大多数都会以原始文献形式(无简体中文翻译)呈现,这对于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古文阅读能力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
《求学》解读:从设立宗教学本科专业开始,该专业就一直很冷门。开设宗教学专业的学校一般不直接招收高考生,有的学校可能是两年才招一次生。大部分学校都是从哲学院中其他专业招收或者调剂学生过来专门学习宗教学。不过别担心,相比于入学的冷清,宗教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由于目前国际宗教交流频繁,加上寺院招收专业的管理员也越来越多,因此宗教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可谓是一片大好。每年该专业保送读研和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占了很大比例,其他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都可以顺利找到工作。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轰动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发展而成的。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出现的,又在何时出现?人类的文明在何时产生?……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人们渐渐把目光投向了人类学。
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类本质的学科。
之所以说人类学“宽而泛”,是因为“人类”这个研究主体实在太过庞大了。如果单从字义表面来看,所有有关人类的事和物都是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不过人类学家对人类学进行了划分和界定,主要包括以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问题为主的体质人类学,亦称自然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人类学;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
从上文可以看出,人类学已经超出了“人文”的范畴,涉及遗传学、生理学等自然学科。其实不必感到奇怪,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交叉性或跨学科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学对于我们认识不同社会文化中多样的生活方式,了解人类文化的变迁轨迹,增进不同民族和宗教间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求学》解读:厦门大学是最早开设人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但在1993年停办,又在2007年复办。既然停办,那么可见该专业在当时“冷”得不行。可既然这么“冷”,为何又要复办呢?这说明人类学又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人类学专业研究的范围很广,这就使得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学的东西比较全,适应工作的能力也比较强。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文化、民政、宣传、政策研究等工作,以及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担任相关职务。
中国有56个民族,如何让各族人民既团结和睦,又保持其民族特色?民族与民族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我想,民族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在国际学界,民族学又称“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是研究民族、族群及其社会和文化的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社会、文化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民族的发展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于2007年成立,它每年都会举行专题会议,讨论民族发展问题。比如2016年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的主题开展了18个专题会议,探讨“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国内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求学》解读:民族知识和文化主要以文字形式展现,所以民族学专业的学生接触到各国、各民族的文字也是常有的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语言学习能力。民族学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进行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也就是说,民族学专业的实践与调查是很频繁的。加上民族学需要研究和学习的問题相对繁杂,如果考生不是对民族学专业有兴趣而且有毅力学习的话,建议谨慎报考。
与金融类专业相比,人文类专业要“冷”一些。但时代瞬息万变,今日的“冷门”专业,明日未必没有机会成为“热门”。不论哪个时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文的存在。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这些最终都需要专业的人士去解决。
除此之外,人文学科的交叉性也让毕业生在择业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一般来说,高校设置的专业和人才市场招聘的职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两者之间无法完全“对号入座”。比如,新闻媒体行业就是新闻系学生的天下?显然不是。在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这几个专业中,都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他们所受的逻辑训练,使他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同样,科技企业也不是理科生的天下,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正是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