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没学前班”系误读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德国没有学前班”的新闻。相关信息来自《生命时报》一位驻德国特约记者的报道,称“德国《教育法》明文规定,幼儿园不得开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前教育’”。
  从众多评论中,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看过这条微博的网友开始相信:德国幼儿园不教孩子学习知识。该说法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此前一位留德学者撰文称德国的小孩子天天玩,该文作者说和德国人聊天后才发现德国宪法中明文禁止学前教育。在网上仔细看罢相关内容,学德语多年且一直比较热衷于德国政策法令研究的笔者感到一丝诧异。“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完全是不求甚解导致的误读:一些人缺乏对学前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形成判断的根据主要是一些零碎的见闻和先入为主的成见。对德国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德国孩子在幼儿园也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对此,一些有孩子在德国上幼儿园的中国妈妈也已纷纷举出实例证明。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一误读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屡屡让人心生共鸣,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一方面,德国人在教育上至少“看起来”比较成功。另一方面,很多国人对目前国内的教育不满,尤其觉得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压力过大。正是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上和土壤里,该报道得以像“心灵鸡汤”般滋润着大众干涸的心田。
  实际上,德国学前教育阶段的自由度大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关于学前教育,德国自2004年后的大环境是不断加大幼儿教育投入。但他们的重视和我们的重视不太一样。比如他们并不重视孩子们学了多少可以增加考试分数的知识,而是重在培养一个孩子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应该对周围的世界以及他人有多少了解,重在孩子从小被培养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去用小脑袋思考问题。
  而反观我们的一些行为,在很多环节上并没有真正营造出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而只是把学校教育的一些知识和内容提前放到学前教育阶段。对于天赋好一些的孩子等于是让他们抢跑了,而对于身心成熟相对迟缓的孩子,则令他们疲于应付。也许,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深入思考的东西。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24日)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也在加速教育改革要求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根本,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创新。我们要在学校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来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学正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
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性炎症疾病,也是主要受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复杂性疾病[1].在过敏性反应过程中以体内分泌大量白细胞介素4(IL-4)、IL-5等细胞因子,产生大量IgE产物,聚集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大量炎症性细胞为主要特征[2-3].初始辅助性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活化后分化成2种表型和功能不同的亚型Th1和Th2细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