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苟”与“狗”同音,导致该姓人氏常常遭遇难堪和尴尬。2005年,河南省登封市40户苟姓居民改“苟”为“敬”,立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在陕西省商洛市,有一个叫石门沟村的地方,400多名苟姓村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也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敬”字。
在312国道商洛与丹凤之间的沙河子镇,沿乡村小路进入蜿蜒曲折的山峁大约两公里左右,依山傍水的山坡两旁,密密匝匝集居着400余户人家。
这个村现在叫石门沟村,是由从前的苟村、高砭、桃河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该村目前在册人口1590人,其中敬姓村民400余人。
其实,一年多以前,这些敬姓村民并不姓“敬”,而是姓“苟”。改姓第一人敬百善,原名苟百善,1948年生,商洛市疾病控制中心干部,石门沟村是他的老家。
2005年8月,苟百善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2005年5月,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张村、玉台等村的40多户苟姓村民,因不堪祖辈传承下来的姓氏给他们带来诸多尴尬和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集体上书登封市公安局,要求改苟姓为敬姓。登封市公安局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准许了唐庄乡苟姓人员申请。
登封市居民的成功改姓,让同样心怀改姓夙愿的苟百善看到了希望。同年9月13日,他向商州区公安分局递交了改姓申请。11月21日,申请获得批准,苟百善的身份证变成了敬百善,并成为陕西境内改苟为敬第一人。
敬百善告诉记者,这一天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个特殊日子,因为从这天起,人们不再称呼他“老狗”,而是“老敬”了。“那天,我把身份证上敬百善的名字读了一遍又一遍。”感慨之余,敬百善对记者说,“哎!改个姓氏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我还算好,有人帮忙,我们老家村里的人改姓,拖了几乎一年。”
在敬百善展示的改姓申请复印件上,记者看到数枚公章和相关领导的批示。“我们村里的村民和我一起递交的申请,可他们哪有时间去跑那么多的图章啊!”敬百善心直口快,他希望记者能如实报道他改姓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繁文缛节,以便给将来需要合理改姓的人们一些帮助。“我家乡的村民前后跑了10多个月,其间与公安机关发生了多次不愉快的事情,村民们坚持不给改姓就不办理第二代的身份证。直到2006年8月底,上面的批文下来了,户籍方面才花了3天时间,给村里的首批246人突击办理了敬姓身份证。”
由于改姓所遇到的困难,敬百善手头积累了厚厚一摞相关资料,有历史,有民法,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关部门一次次让他出具相关材料所收集来的。
商州区公安分局的批文显示,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对全区苟姓群众在自愿的情况下,应同意改为敬姓,以敬姓确立户籍。公安机关同时提醒大家,改姓后要及时变更学籍、毕业证、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福利、银行卡等各种证件和相关手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谈起为什么非要将苟姓改为敬姓,敬百善认为这已不仅仅限于发音不雅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事关敬氏一族的尊严问题,“只有在目前这种开明的社会,才有可能还我们敬姓族群原有的姓氏权。”
多难的传说
从《姓氏源流》等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苟姓出处有六:一,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国语》中说“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因那里多生长苟杞,所以用作姓,称为苟氏;二、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三、出自姬姓,为晋国公族苟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苟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四,出自敬姓,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有人认为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五、出自勾姓,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则加草字头成为苟姓;六、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随汉俗改为苟氏。
记者在采访中所听最多的说法是,苟姓祖先中有位敬姓大臣,因冲了当时后晋皇帝石敬瑭的名讳,同时因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致谗言陷害,为免遭屠戮子孙,保存敬氏血脉,只得忍辱负重,去掉反文,被迫改“敬”为“苟”。
敬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不过的姓氏,曾遭遇过多次改姓现象。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建立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便迫其改姓恭。侯景政权灭亡后,敬姓人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是,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了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再次被迫改姓。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敬姓又一次恢复本姓,但不久后汉归宋,他们又一次冲犯了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讳,于是又一次改敬姓文。
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曾初考过“敬”姓的来源,将其分为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这种看法与上述第一个出处比较接近。
敬姓石门沟
正月初八,记者在石门沟村采访,整个村落显得很冷清,鸡犬之声稀稀落落,打问之下,说村民大多外出走亲戚去了。
在泥泞的山坡上,记者路过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老者敬满堂,78岁,耳朵有些背。他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祖辈数代都生活在这里,先祖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的。当问起为什么村民集体要改苟姓为敬姓,老人只笑不答,小孙女在一旁则脆生生地说谁愿意姓苟,那是骂人咧。
敬百善的本家哥哥敬英贤,今年72岁。1974年,他在商州沙河子中学任教时,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唤他“苟老师”,令他十分苦恼,为此,他与老师们私下商议,改叫他为“敬老师”,交换条件是请每位老师吃一碗热豆腐。然而,“敬老师”的称谓只叫了一年左右,由于户籍等相关资料没有更改,在一次报销票据时无法拿到钱,不得已再次改回苟姓,被人“苟老师、苟老师”地叫着一直到退休。
石门沟村支书敬军富家有六口人,敬姓四人,父亲苟步蟾78岁,曾在商州区水电局任职,目前退休还乡;妻子杨盈43岁,在村里务农;大儿子敬毅人22岁,三年前去天津打工至今,二儿子敬季人18岁,在商洛中学就读;小女儿敬明敏12岁,在高砭小学读六年级。
对于改姓氏一事,敬军富颇为感慨。他上世纪80年代曾在西安打工多年,“工作没啥说的,就是自己的姓氏让人呼来叫去总觉着不是滋味。”
苟步蟾老人说他没有改姓是有原因的,“我的墓碑几年前就已刻好,最主要的是如果改姓,单位上的退休金,劳保等手续都要改动,非常麻烦。咳!”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得出老人不是不想改姓,而是出于手续上的繁琐,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目前,石门沟村除苟步蟾老人外,其他418位苟姓居民全部改姓成功,压在他们心头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改姓已经一年多,但每每谈及改姓的经历,大家还是那样滔滔不绝,乐此不疲,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返归敬姓的自豪之情。
在采访过程中,敬百善还让记者看了一首诗,他说这首自创诗是他单位的同事韩东学在他改姓前送给他的,对他坚定改姓的信念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取辱皆由石敬瑭,
千年苟姓少文章,
一朝避讳存余脉,
百代蒙羞换祭香。
问字呼名起尴尬,
随娘嗣父两彷徨,
从此不受窝囊气,
合族归宗禋祀长。
在陕西省商洛市,有一个叫石门沟村的地方,400多名苟姓村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也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敬”字。
在312国道商洛与丹凤之间的沙河子镇,沿乡村小路进入蜿蜒曲折的山峁大约两公里左右,依山傍水的山坡两旁,密密匝匝集居着400余户人家。
这个村现在叫石门沟村,是由从前的苟村、高砭、桃河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该村目前在册人口1590人,其中敬姓村民400余人。
其实,一年多以前,这些敬姓村民并不姓“敬”,而是姓“苟”。改姓第一人敬百善,原名苟百善,1948年生,商洛市疾病控制中心干部,石门沟村是他的老家。
2005年8月,苟百善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2005年5月,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张村、玉台等村的40多户苟姓村民,因不堪祖辈传承下来的姓氏给他们带来诸多尴尬和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集体上书登封市公安局,要求改苟姓为敬姓。登封市公安局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准许了唐庄乡苟姓人员申请。
登封市居民的成功改姓,让同样心怀改姓夙愿的苟百善看到了希望。同年9月13日,他向商州区公安分局递交了改姓申请。11月21日,申请获得批准,苟百善的身份证变成了敬百善,并成为陕西境内改苟为敬第一人。
敬百善告诉记者,这一天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个特殊日子,因为从这天起,人们不再称呼他“老狗”,而是“老敬”了。“那天,我把身份证上敬百善的名字读了一遍又一遍。”感慨之余,敬百善对记者说,“哎!改个姓氏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我还算好,有人帮忙,我们老家村里的人改姓,拖了几乎一年。”
在敬百善展示的改姓申请复印件上,记者看到数枚公章和相关领导的批示。“我们村里的村民和我一起递交的申请,可他们哪有时间去跑那么多的图章啊!”敬百善心直口快,他希望记者能如实报道他改姓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繁文缛节,以便给将来需要合理改姓的人们一些帮助。“我家乡的村民前后跑了10多个月,其间与公安机关发生了多次不愉快的事情,村民们坚持不给改姓就不办理第二代的身份证。直到2006年8月底,上面的批文下来了,户籍方面才花了3天时间,给村里的首批246人突击办理了敬姓身份证。”
由于改姓所遇到的困难,敬百善手头积累了厚厚一摞相关资料,有历史,有民法,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关部门一次次让他出具相关材料所收集来的。
商州区公安分局的批文显示,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格的原则,对全区苟姓群众在自愿的情况下,应同意改为敬姓,以敬姓确立户籍。公安机关同时提醒大家,改姓后要及时变更学籍、毕业证、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福利、银行卡等各种证件和相关手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谈起为什么非要将苟姓改为敬姓,敬百善认为这已不仅仅限于发音不雅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事关敬氏一族的尊严问题,“只有在目前这种开明的社会,才有可能还我们敬姓族群原有的姓氏权。”
多难的传说
从《姓氏源流》等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苟姓出处有六:一,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国语》中说“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因那里多生长苟杞,所以用作姓,称为苟氏;二、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三、出自姬姓,为晋国公族苟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苟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四,出自敬姓,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有人认为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五、出自勾姓,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则加草字头成为苟姓;六、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随汉俗改为苟氏。
记者在采访中所听最多的说法是,苟姓祖先中有位敬姓大臣,因冲了当时后晋皇帝石敬瑭的名讳,同时因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致谗言陷害,为免遭屠戮子孙,保存敬氏血脉,只得忍辱负重,去掉反文,被迫改“敬”为“苟”。
敬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不过的姓氏,曾遭遇过多次改姓现象。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建立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便迫其改姓恭。侯景政权灭亡后,敬姓人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是,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了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再次被迫改姓。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敬姓又一次恢复本姓,但不久后汉归宋,他们又一次冲犯了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讳,于是又一次改敬姓文。
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曾初考过“敬”姓的来源,将其分为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另一支则与帝舜的后代有关。这种看法与上述第一个出处比较接近。
敬姓石门沟
正月初八,记者在石门沟村采访,整个村落显得很冷清,鸡犬之声稀稀落落,打问之下,说村民大多外出走亲戚去了。
在泥泞的山坡上,记者路过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老者敬满堂,78岁,耳朵有些背。他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祖辈数代都生活在这里,先祖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的。当问起为什么村民集体要改苟姓为敬姓,老人只笑不答,小孙女在一旁则脆生生地说谁愿意姓苟,那是骂人咧。
敬百善的本家哥哥敬英贤,今年72岁。1974年,他在商州沙河子中学任教时,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唤他“苟老师”,令他十分苦恼,为此,他与老师们私下商议,改叫他为“敬老师”,交换条件是请每位老师吃一碗热豆腐。然而,“敬老师”的称谓只叫了一年左右,由于户籍等相关资料没有更改,在一次报销票据时无法拿到钱,不得已再次改回苟姓,被人“苟老师、苟老师”地叫着一直到退休。
石门沟村支书敬军富家有六口人,敬姓四人,父亲苟步蟾78岁,曾在商州区水电局任职,目前退休还乡;妻子杨盈43岁,在村里务农;大儿子敬毅人22岁,三年前去天津打工至今,二儿子敬季人18岁,在商洛中学就读;小女儿敬明敏12岁,在高砭小学读六年级。
对于改姓氏一事,敬军富颇为感慨。他上世纪80年代曾在西安打工多年,“工作没啥说的,就是自己的姓氏让人呼来叫去总觉着不是滋味。”
苟步蟾老人说他没有改姓是有原因的,“我的墓碑几年前就已刻好,最主要的是如果改姓,单位上的退休金,劳保等手续都要改动,非常麻烦。咳!”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得出老人不是不想改姓,而是出于手续上的繁琐,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目前,石门沟村除苟步蟾老人外,其他418位苟姓居民全部改姓成功,压在他们心头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改姓已经一年多,但每每谈及改姓的经历,大家还是那样滔滔不绝,乐此不疲,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返归敬姓的自豪之情。
在采访过程中,敬百善还让记者看了一首诗,他说这首自创诗是他单位的同事韩东学在他改姓前送给他的,对他坚定改姓的信念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取辱皆由石敬瑭,
千年苟姓少文章,
一朝避讳存余脉,
百代蒙羞换祭香。
问字呼名起尴尬,
随娘嗣父两彷徨,
从此不受窝囊气,
合族归宗禋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