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学习它的词义、句意、文章大意,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对这些方面有了充分了解,我们才会对文章主题有更深刻的把握。笔者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逍遥游》为例,谈談自己的实践思考。
想象丰富,夸张奇特。比喻形象,托物言志。文章构思精巧,将想象与现实、对话与阐理、嘲讽与剖析结合,引发读者深刻思考。首先以鹏的形体设喻,之后文章顺势转入阐理和表述。构思的精巧多彩,在于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使自然界的虫鱼鸟兽与社会上的高官、贤能、明君相映衬。善于运用动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使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制约,引人联想,深化主题,可以说是以喻引理,以喻阐理。庄子将这种超越物我界限的抽象哲理,以生动的比喻来阐明,鲲鹏之变是一个大的比喻,还有野马、尘埃、学鸠等小的比喻,在潜移默化中将抽象哲理形象化。《逍遥游》独具创造力的艺术风格成为文章亮点,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1.精读《逍遥游》,认识庄子,真正理解“逍遥”二字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满腹经纶,但在这蒙昧的时代里难遇伯乐知己。在《逍遥游》中,他挣开现实的牢笼,挣脱束缚和苦楚,倡导精神超脱,主张摒除名利之心,追求精神的自由。
古今中外的历史典籍中对于“逍遥”一词的理解有徜徉、彷徨、缓步行走、徘徊不进等义,也有典籍将逍遥解释为悠闲自得、安闲自在、潇洒玩味的生活状态。“逍遥”二字的含义一般是指悠闲自由、物我分离的生活状态,那种安适自得的情景,便是逍遥。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自在、无限洒脱。在《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此句意为:要想达到绝对的自由,就要去顺应天地本有的样子,去驾驭六气的变换,只有这样,才能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而变得逍遥。
2.《逍遥游》中蕴含的庄子的观点
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文章中提到的连自己的形骸也可以忘掉的“至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结合《逍遥游》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庄子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空想,其实质是一种消极避世、无理想、无寄托、无目标、空虚的主观幻境,是不存在的个人主观想象。
3.探索文章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积累,学会借助外力,树立远大的目标,恰当地处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作者在文章中极力渴望生存境遇中的绝对舒适,极力追寻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文章的隐喻中,大到展翅可以驰骋于九万里之上的大鹏鸟,小到毫不起眼的学鸠,细节之处描写得淋漓尽致。庄子在《逍遥游》中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对极具功名之心的人起着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但人总是要学会顺其自然,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生存的年代不同,责任不同,不能安于现状,只关心自己的自由与安逸,而要为了社会崛起而不断努力。作为一名老师,在文章的学习中,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保持内心纯净的同时展现自己。
在文言文的课程学习中,首先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义、句意,并在此基础上品味文学语言,分析文学形象,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逍遥游》以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为主题,是庄子本身苦闷心灵的释放。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鉴赏《逍遥游》是对庄子文学思想的反思和对其创作技巧的传承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义、句意,并在此基础上品味文学语言,分析文学形象,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在不断积累中提高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语文教师。
一、结构上,浅析《逍遥游》独具创造性的艺术技巧
想象丰富,夸张奇特。比喻形象,托物言志。文章构思精巧,将想象与现实、对话与阐理、嘲讽与剖析结合,引发读者深刻思考。首先以鹏的形体设喻,之后文章顺势转入阐理和表述。构思的精巧多彩,在于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使自然界的虫鱼鸟兽与社会上的高官、贤能、明君相映衬。善于运用动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使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制约,引人联想,深化主题,可以说是以喻引理,以喻阐理。庄子将这种超越物我界限的抽象哲理,以生动的比喻来阐明,鲲鹏之变是一个大的比喻,还有野马、尘埃、学鸠等小的比喻,在潜移默化中将抽象哲理形象化。《逍遥游》独具创造力的艺术风格成为文章亮点,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内容上,分析《逍遥游》中庄子的哲学主张 ,探索文章主题
1.精读《逍遥游》,认识庄子,真正理解“逍遥”二字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满腹经纶,但在这蒙昧的时代里难遇伯乐知己。在《逍遥游》中,他挣开现实的牢笼,挣脱束缚和苦楚,倡导精神超脱,主张摒除名利之心,追求精神的自由。
古今中外的历史典籍中对于“逍遥”一词的理解有徜徉、彷徨、缓步行走、徘徊不进等义,也有典籍将逍遥解释为悠闲自得、安闲自在、潇洒玩味的生活状态。“逍遥”二字的含义一般是指悠闲自由、物我分离的生活状态,那种安适自得的情景,便是逍遥。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自在、无限洒脱。在《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此句意为:要想达到绝对的自由,就要去顺应天地本有的样子,去驾驭六气的变换,只有这样,才能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而变得逍遥。
2.《逍遥游》中蕴含的庄子的观点
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文章中提到的连自己的形骸也可以忘掉的“至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结合《逍遥游》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庄子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空想,其实质是一种消极避世、无理想、无寄托、无目标、空虚的主观幻境,是不存在的个人主观想象。
3.探索文章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积累,学会借助外力,树立远大的目标,恰当地处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作者在文章中极力渴望生存境遇中的绝对舒适,极力追寻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文章的隐喻中,大到展翅可以驰骋于九万里之上的大鹏鸟,小到毫不起眼的学鸠,细节之处描写得淋漓尽致。庄子在《逍遥游》中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对极具功名之心的人起着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但人总是要学会顺其自然,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生存的年代不同,责任不同,不能安于现状,只关心自己的自由与安逸,而要为了社会崛起而不断努力。作为一名老师,在文章的学习中,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保持内心纯净的同时展现自己。
三、小结
在文言文的课程学习中,首先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义、句意,并在此基础上品味文学语言,分析文学形象,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逍遥游》以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为主题,是庄子本身苦闷心灵的释放。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鉴赏《逍遥游》是对庄子文学思想的反思和对其创作技巧的传承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义、句意,并在此基础上品味文学语言,分析文学形象,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在不断积累中提高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