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离经之血便是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成为中医药研究脑血管病的热点之一。但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临床试验的規范性也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重复性,导致研究结果难以得到推广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脑出血临床疗效较好,临床研究时有报道,现对此类中药的临床运用作一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活血化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住院病人,选2006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2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未死亡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3~72岁,平均为49.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9例,脑叶出血5例,丘脑2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15~80ml,其中<30ml36例,选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脑出血病人为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在51.2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1例,脑叶出血4例,丘脑出血5例;出血量均在15~30ml;加用活血化瘀治疗时间为出血后24小时应用。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静滴胞二磷胆碱0.5g/d,以促进脑功能恢复,口服保护剂尼莫地平20mg/次,每日3次,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选用20%的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压高者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依那林控制血压,血糖高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药,基本方为川芎10g,田七5g,桃仁10g,大黄10g,丹参10g,天麻10g,红花6g,水蛭3g,临床随症加减,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牛夕,阴虚加龟板鳖甲,痰涎壅胜加菖蒲、浙贝、胆南星、竹茹。肢麻加黄七、地龙、土别虫,一天一剂,15天一疗程。
  1.3疗效评估
  是依据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上制定的标准两组患者15天后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复查头部CT MRI。治愈:意识清楚,无言语障碍,肌力Ⅳ级~Ⅴ级,生活能自理,头部CT、 MRI显示血肿消失或缩小;显效:言语功能,肢体功能明显恢复,生活基本自理,头部CT MRI显示血肿缩小,显效:言语功能;肢体功能明显恢复,肌力Ⅱ级~Ⅳ级,生活基本自理,头部CT示血肿缩小,有效: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减轻,肌力恢复Ⅰ级~Ⅱ级,生活部份自理,头部CT示血肿无明显变化;无效:颅脑神经症状,肌力,生活自理无变化,头部CT示血肿无变化并伴有水肿。
  2.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6.6%,总有效率为9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愈显率62.5%,总有效率81.25%(P<0.05).
  3.讨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论基础有:①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血”,唐容川说:“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生化之机,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新血不生”。(《血证论》)。②实验室检查初步提示,脑出血期,血液处于浓、粘、凝、聚状态,说明脑出血期存在着瘀血这一病理改变,有应用活血化瘀的客观依据。③脑出血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于血管壁的变化,与凝血机制障碍无关。有人用实验证实,脑出血数小时后即不再有血液进入血肿,所以现代医学临床认为止血药物对于脑出血并无重要意义,而这就为中医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出血,提供了可靠性。现代医学证实,脑出血基本病理改变为脑实质出血后形成局部血肿,导致继发病理代谢产物,脑水肿和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并确认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因此,提出脑出血急性期有较为确切的疗效,是因为活血化瘀药能对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不仅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机体高凝状态,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血肿周围组织血液循环,防治继发性心脏缺血性损害,改善脑水肿,较好地提高疗效,降低病残率,而且安全可靠,至于给药时间及病例选择,有待进一步探究。
  脑出血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有许多益处,有助于颅内血肿的吸收和脑水肿的尽快清除, 可防治脑出血后继发的缺血性进程, 可消除脱水剂的诸多弊端。但仍需加强活血化瘀药物的种类及应用剂量的研究, 切实找出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标准安全剂量范围, 以指导临床应用。
  使用活血化瘀药而不引起再出血或出血加剧的依据有以下几种理论支持:
  (1)脑出血后立即形成血肿,CT显示发病2~3小时血肿已形成,一般不再扩大,6~7小时仅为单纯性血肿,所以可以用活血化瘀治疗。
  (2)有实验证明,部分活血化瘀药应用于人体后体内血流有重新分布趋势,脑血流量减少,有利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止血。
  (3)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
  (4)有人列举了近年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报道,所治病例均经过明确诊断,并设西医西药对照组,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在治疗上均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则,同时结合临床辨证,结果疗效均明显高于西医西药对照组,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因使用活血化瘀药而致再出血的情况[1]。
  4.结论
  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医学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脑出血还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近年来在中医药急诊探索中,以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并取得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确切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出血必成瘀血,必须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以突出中医特色。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了颅内应激状态,使中风症状缓解。
  根据以上理论应用中药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脑出血,确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总之,应用活血化瘀药时机宜早不宜迟,早期、足量应用是治疗的核心[2,3],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有许多益处:有助于颅内血肿的吸收和脑水肿的尽快清除[4];可防治脑出血后继发的缺血性进程。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出血的实验性研究也逐渐增加,但关于活血化瘀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安全性问题,仍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5]。
  参考文献:
  [1]李如奎,赵虹,张云云,等.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5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6(10):462.
  [2]贾文魁,范江平,蔺寿民,等.不同剂量的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治疗中风急症95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7,26(10):35-36.
  [3]王合森,赵习德.脑出血急性期的活血化瘀治疗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0(11):694-696.
  [4]李文伟,蔡定芳.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9(9):556-558.
  [5]谢道珍,杨卫斌,窦淑荣,等.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235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04,34(2):92-9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阳虚湿盛型眩晕证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门诊阳虚湿盛型晕动症患者86例,以五苓散为主方并随证加减化裁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6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结论:以五苓散为主方随证加减用于阳虚湿盛型眩晕证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五苓散 眩晕证 阳虚湿盛  眩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眩晕即眼花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59例基于对照组加用痰热清,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低血压预防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对出现的低血压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经预防性护理后,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0例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3月 -2014 年5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6 例。随机针刺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 。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29.79%、31.03%和54.90%,总有效率分别为76.60%、74.14%和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患者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小板升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28-62)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痛,B超及CT表现为不规则类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膀胱镜提示膀胱内肿块,表面光滑,其中一例病理活检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 结果:术后病理: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至今3例存活,无复发。 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期刊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509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型,分析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本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94%(48/5095),过敏反应所占比例52.08%(25/48)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1/3)明显高于其他成分,输注洗涤红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施单纯的骨窗加压包扎的患者有52例,实施局部穿刺骨窗加压的有16例,实施置管后持续引流的有14例,其余26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积液消失。在患者出院后随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