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辨析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概念,分析当前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现状,认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缺少主题建设、产业融合度不强等因素制约了特色小镇的产业开发。基于此,提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策略:打造“特、众”的山地户外运动服务体系;发展多产业融合的体育旅游新业态;构建品牌“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驱动模式;建设智慧体育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标志系统;丰富“畅、真、舒、奇”的山地户外运动内涵;健全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山地户外运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产业融合;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G 80-05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of characteristic town, discusses the curr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of characteristic tow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is restricted by such factors as the lack of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town and the low degre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creating a“special, public”mountain outdoor sports product system; constructing a new form of sports tourism with multi-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the brand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events and festival sports activities” drive development model; setting up a smart sports tourism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smart sign system; enrich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smooth, true, leisure and wonderful”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and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for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ith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characteristic towns; sports tourism;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 town; sports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隨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体育与旅游等成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产业领域,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等的扶持。2016 年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1];2017年发布了《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2]。随后,第1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生,其中有多个特色小镇将山地户外运动作为特色。与此同时,其他地方也在开发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虽然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概念明确、定位准确、充分市场化有助于对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推动作用。本研究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对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策略,以期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为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   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

  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是以山地户外运动为核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它应符合我国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定义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2]。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的创新创业平台[3]。对以上界定分析发现,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质是产业开发,强调通过特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打造新兴产业空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明确提出了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建设要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我国为满足人们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所呈现的是一种新的业态,是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因此,本文将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定义为:以创造产业价值和满足人们体育旅游和体育休闲消费需求为前提,以山地户外运动为核心,融合旅游、文化、农业等多业态,在一定空间区域内聚集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旅游、商业、文娱演出6大要素,并形成产业要素有机融合的山地户外运动空间区域、产业基地。在产业布局上,特色小镇产业链的核心是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由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凸显产业链的特色,并形成上游产业链和下游产业链的规模化集聚,是体现产业“特而强”的核心部分。在产业功能上,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是“山地户外运动体验+”的多功能聚集区,具有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旅游、商业、文娱演出6个产业要素功能,满足人们休闲、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实现“聚而合”功能的叠加。在产业空间上,以餐饮业、旅游住宿业、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文娱演出业有效聚集的村、鎮为产业空间中心,建立山地户外运动体验区,形成商业、消费者、当地居民等共享的产业要素有机融合的“小而美”的空间。

2   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现状


  2.1  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总体情况
  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早先开始进行体育小镇建设的省,江苏省以“体育+旅游”为切入点,提出依托自然资源开展山地户外运动,打造健康新业态。随后,我国相继有96个运动休闲小镇立项,带动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个山地资源富集区的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本文课题组通过网络查询、电话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国家体育总局已经立项的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开发程度总体不平衡。根据其产业开发进程大致可以分为4类:第1类是概念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这类小镇重申报、轻建设,以概念规划立项,但后续推进力度需加大;第2类是零散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这类小镇系统性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第3类是地产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这类小镇主要进行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房地产项目开发,没有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第4类是示范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这类小镇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开发上已初具规模,配套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并且有一定的有益经验,产业链基本形成,但数量较少。
  2.2  示范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情况
  为了总结示范性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开发经验,本文课题组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取了××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攀岩特色体育小镇等8个已初具规模的示范性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见表1),并主要围绕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开发模式、山地户外运动项目、配套设施等情况对小镇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从表1可见:首先,示范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主要模式是“体育+旅游”,辅以文化产业、餐饮业、农业等业态的融合。其次,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众多,攀岩、登山、露营、自行车、户外拓展培训是开发最多的项目;部分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将攀岩或航空运动项目作为主体项目,同时配合其他大众休闲户外运动项目;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是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体育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赛事级别高、特色较为鲜明。第三,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了多样的、多种风格的宾馆及酒店,餐饮方面主要是当地特色食品;各类体育赛事、民俗文化活动也是重要的产业配套项目。
  2.3  制约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因素
  本文课题组调研中发现,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开发有待对开发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制定产业开发标准,在产业开发中出现了产业融合不充分、文化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及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的协同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特色小镇发展进程。首先,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开发缺少主题建设,虽然开展了很多项目,但具有差异性、多层次的“特色商品”发掘不充分。其次,聚集了体育、文化、旅游、农业等多种业态,但产业链“合力”需加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综合产业形态的形成受到制约。第三,户外运动文化特点体现不充分,仅突出民俗特色文化活动不能有效满足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对“休闲”的体验需求。第四,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了体育旅游游客的运动体验,例如道路、体育旅游网站等建设不足。第五,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涉及体育、工商、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部分地方政府缺少统筹协同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的协调不畅。同时,特色小镇建设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存在过度房地产化的倾向。

3   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策略


  从国外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开发的有关经验来看,山地户外运动是旅游度假目的地吸引游客的主要方面,对于激发当地体育旅游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呈现出的是一种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我国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而山地户外运动已逐渐成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特色之一;因此,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要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产业开发,打造“以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为核心、多业态融合”的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度假目的地。
  3.1  打造“特、众”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体系
  山地户外运动作为特色小镇产业链中的核心部分,其开发有2个重要方面:一是消费人群的需求;二是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特色。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显示,家庭休闲度假成为2016年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4]。家庭休闲度假的兴起使山地户外运动参与人群呈现出年龄结构多层次化和运动技术水平各异的特点,体验型、娱乐型山地户外运动项目需求将大量增加。而在产业特色方面,国外的体育特色小镇通常凭借山地资源优势,以一个主题性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或赛事为主,与多个不同难度等级运动项目相匹配,开发满足不同需求和体验层次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体系[5]。
  因此,在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特色引领、主题聚焦、难度分级、多元发展”4个原则。首先,必须依托最具独特性、聚集性的资源设计“特色”项目,这是区别于其他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标志性项目,既可以是一项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也可以是一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以此实现特色引领。其次,要围绕“特色”项目进行“主题化”开发,在一定空间区域内形成商品聚集,增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品牌辨识度。第三,按照极限运动、高难度运动、中难度运动、低难度运动、休闲运动5个等级[6],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主题项目,满足全年龄段和不同运动技术等级人群的参与需求。第四,适度开发主题之外的其他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实现多元化项目供给,满足休闲度假人群的娱乐、探险体验的消费需求。例如新西兰的某特色小镇依托山地资源,以“极限运动”为主题,开展探险、蹦极等多种极限运动项目,同时开发了高山滑雪、漂流、山地自行车等大众参与型项目,形成了极限、高、中、低4种不同参与难度等级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体系,每年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和户外休闲旅游度假人群超过200万。
  3.2  发展多产业融合的体育旅游新业态
  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是人们体育旅游度假的目的地,其主体消费商品是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和体育赛事,但从体育、文娱演出、旅游住宿等综合服务中人们获得舒适的度假体验。同时,户外运动项目和体育赛事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相对有限,因此,需要融合旅游、文化、农业等多个产业领域,打通山地户外运动的上游和下游产业链,使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与当地的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相融合[7],形成涵盖餐饮、旅游住宿、交通、旅游、商业、文娱演出6大要素的多业态体育旅游产业链。例如某省某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开发山地自行车、攀岩、房车露营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外,还建设了自行车租赁站、精品度假宾馆、溶岩美术馆、蕉叶餐厅、磐石会议中心等,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示范特色小镇。
  笔者结合国内、外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开发经验,将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链划分为核心产业、核心延伸产业、复合产业3个产业圈层,构建了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链(见表2)。

  3.3  构建品牌“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驱动模式
  体育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是当下部分旅游城市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要建立“体育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的品牌驱动模式,通过举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吸引体育旅游消费人群。例如××市××县从2003年开始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较有影响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3大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之一,并且使赛事举办地××县的知名度得到了较大提升,吸引了大量的体育旅游消费者,实现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带动了××县的旅游、体育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虽然可以增加人流量,但对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中的企业在人员、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围绕特定的主题举办小规模、高级别的特色体育赛事,突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目标消费人群。例如云南昭通大山包举办世界翼装飞行大赛,每年从国际知名翼装飞行选手中选出近50人参赛,引起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大量游客[8]。
  3.4  建设智慧体育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标志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在公共交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消防安全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9] 。例如××省××市××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智慧信息亭等方式,建立了小镇智能化服务系统。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同样要建立智慧体育旅游服务系统。这是体育旅游目的地提升游客良好体验的重要信息平台,主要包括智慧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标志系统。
  1)智慧网络平台具备2大功能,即产品和服务供给方数据采集和游客信息服务。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和服务供给方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消费信息,从而提高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和服务质量及开展针对性的销售活动,提高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和服务供需的匹配度。同时在游客信息服务方面,实现游客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可穿戴装备就能完成消费品信息查询、旅游和活动路线导航等,并可以根据参与户外运动项目的游客对运动项目难度等级的需求推送运动项目活动方案,同时可向游客同步反馈心率、运动负荷,并能够实现游客進行运动项目相关信息分享等。   2)智慧標志系统。国外一些国家在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开发中建立了标志系统,包括山地户外运动项目难度、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简介、路线地图和食品饮品补给站,以保障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消费者畅快地参与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由此,我国的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在活动空间范围要安装醒目的标志和标牌,可用不同颜色进行运动项目难度的区分,并通过智慧标志系统对运动项目注意事项、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地理位置信息、体能要求及运动技术要求附加说明,同时可向游客显示其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呈现的场景,使游客得到畅快的消费体验,构建智慧体育旅游标志系统。
  3.5  丰富“畅、真、舒、奇”的山地户外运动文化的内涵
  山地户外运动文化是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内涵,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要有特色文化标志[10],才能赋予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以独特的文化内涵[11]。关于山地户外运动文化的特点,有研究者认为是一种休闲生活状态,一种在余暇时间进行的独特的休闲或游憩体验活动,一种与自然景观相关联、与城市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状态[12]。李舒平等提出户外运动是一种探险性质的体验活动[12]。由此,笔者认为,山地户外运动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山地户外运动体验、享受大自然、悠闲、新奇4个方面,概括为“畅、真、舒、奇”。在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畅、真、舒、奇”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形成山地户外运动特有的内涵。
  “畅”是畅快的山地户外运动体验,通过便捷的交通工具,使参与者快速参与到运动项目中,使住宿区与山地户外运动区紧密衔接,使参与者产生顺畅体验。例如在住宿区放置山地自行车、电瓶车等便捷交通工具,配套建设旅游观光车站、房车自驾营地,规划汽车自驾、自行车骑行、徒步环绕路线。
  “真”是指一种感受大自然的状态,从国外的旅游人群来看,山地户外运动元素一个是体验原生态,一个是体验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参与者是在参与山地户外运动过程中体验乡土风俗,游览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例如瑞士的一些特色小镇就是将自然景观和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度假进行了有机融合。在我国的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保持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乡土风俗,使人充分感受大自然。
  “舒”是指一种悠闲的状态,山地户外运动具有休闲功能,能使人获得“悠闲”体验。但是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在餐饮和住宿方面同样也影响参与者的“悠闲”体验,而这一因素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自然景观空间上保持原生态的同时,在餐饮和住宿服务方面要具有多元性、特色化、便捷性,使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的“悠闲”元素既具有多元性,又能凸显特色[13]。例如××山的民宿,在建筑外观上保持了原建筑的乡土风格,但在建筑内部的装修和装饰风格上却能给人带来舒适感体验。
  “奇”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寻,通过探险运动实现,在山地户外运动项目设计中,可适当引入国外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或创新国内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将挑战性和探险性元素融入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中,满足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奇”的体验。例如在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开发中可包括蹦极、滑翔伞、森林探险、探洞、徒步穿越、露营等探险运动项目或攀岩、攀冰、翼装飞行、跳伞、三角翼等极限运动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岩宿、洞宿、树屋等,满足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多样性的探险体验需求。
  3.6  健全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政府和企业的协同机制
  调查发现,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主体对我国相关政策信息获知渠道不畅,导致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主体对产业开发缺乏信心。在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在产业资源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方面要充分发挥作用[14]。首先,县级政府要结合国家体育旅游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统筹制定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其次,地方政府制定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政策措施,例如在土地使用、资源开发[15]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增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开发的吸引力。第三,地方政府要加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周边公共交通、道路引导标志及标牌等设施建设。第四,山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建立以县级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体育、旅游、农业、林业、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机制。第五,在山地户外运动服务供给方面,明确供给主体收益分配机制和运营方式,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16],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平台作用[17]。第六,健全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旅游安全管理。第七,建立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经济风险评估机制,分阶段对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项目进行评估,严防政府债务风险。

4   结束语


  特色小镇建设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要以体育旅游市场为主导,建设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促进体育旅游消费,从而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EB/OL].[2018-07-15].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7/t20160720_228237.html.
  [2]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8-07-15].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02334/content.html.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8-0715].http://www.ndrc.gov.cn/gzdt/201712/t20171205_869709.html.   [4]  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R].北京:国家旅游局,2017.
  [5]  四川省休闲运动科学管理学会.山地旅游与休闲运动开发:源自法国经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75-177.
  [6]  许军,杨强,杨洪,等.小金县山地户外旅游概念性规划[R].四川:小金县人民政府,2015.
  [7]  何春刚.体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推进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6(4):23.
  [8]  罗锐,许军.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8(1):92.
  [9]  易开刚,厉飞芹.基于价值网络理论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与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2):80.
  [10]  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6(2):10.
  [11]  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 2017(4):12.
  [12]  马欣祥,田庄.对户外运动概念的重新甄别与界定[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1):140.
  [13]  王国华.略论文化创意小镇的建设理念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4):8.
  [14]  何春刚.体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推进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23.
  [15]  李明. PPP模式介入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及范式研究:对若干体育小镇的考察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7,38(4):86.
  [16]  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
  [17]  陈宇峰,黄冠.以特色小镇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浙江实践[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2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许多同学不愿开口讲英语,其中焦虑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重点讨论焦虑原理,导致焦虑的原因及减轻焦虑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口语教学;焦虑;对策     一、引言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
期刊
摘 要:当前对于利用电波描记仪来评定年轻运动员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状况的信息不存在异议。研究目的是揭示青少年运动员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的年龄特征。14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作为实验组和23名没有从事过竞技运动的同龄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参加了研究。在完成用主要手和非主要手握压测力器手柄的时候,借助于肌电监视器记录下列肌群总的生物电活性: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肱肌和掌长肌。用手腕握压测力器手柄要求用最大用力
期刊
[作者简介]  黄正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绝对,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有着科学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反思并否定以往的只见物不见人片面发展观的产物,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
期刊
作者简介]亓爱兰,供职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泰安271000)  摘 要: 现代家教是人生系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又渗透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中。现代家教不仅指潜移默化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更是指贯彻家长教育思想的施教行为。现代家教,既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不要偏离学校的培养目标。配合学校教育,辅以科学家教,有利于青少年德智体更加全
期刊
[作者简介]  杨慧,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峄城区委党校,山东 枣庄277300)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要求,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作者简介]  孙松波 ,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山东省肥城市教育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室。  (山东省肥城市教育局,山东 肥城 271600)  摘 要:教育宣传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人长期从事教育宣传工作,对此有一定的研究与思考。本文从加强通联、写稿与发稿、注重学习等诸方面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对于教育通讯员或教师应该有所启迪。  关键词:教育宣传;通联;写稿;发稿;学习    教育
期刊
[作者简介]张希永,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李宏,贵州大学外语系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102249; 贵州大学外语系,贵州 贵阳550025)  摘 要:本文根据心理调查,探讨非专业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状况,分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英语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影响,以及
期刊
[作者简介]  郑德梅,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系讲师,硕士。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摘 要:  现代传媒事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传媒产业才会具有持久的竞争力。高校作为向传媒输送人才的主渠道之一,在培养传媒人才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传媒的快速发展。因此,探究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改革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
期刊
[作者简介]  杨泉良,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湛江师范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  制度约束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相互矛盾的,真正处理好新课标下制度约束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必须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自身必须具有文化内涵。二是执行制度的人必须具有与制度相应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遵循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并能够从制度中发掘出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
期刊
[作者简介]  孙乃龙 ,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253023)    摘 要:  网络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从原始的蛮荒到现代的文明,从奴隶的压迫到现代的自由,从封建的管制到现代的民主,人类社会的变革有而且只有一个永恒的方向--解放人类自己,让每一个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活得更美好,让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肯定,而不是反之。在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