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着一项巨大的综合性、系统性、创造性的工程——课程改革。它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推动着传统教育的变革和更新,尤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触动更为猛烈、深刻。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材内容、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素养,于是,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被兼收并蓄,形式繁多、内容丰富的新教材如雨后春笋,高学历综合型教师似澎湃春潮,语文改革风起云涌,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特别明显。究其因,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摸索太少,缺少把优秀教材、教师知能迅速传输到受教育者身上的最佳途径,教学方式仍然是“耳提面命、言传身教”。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开平时勤奋不断的学习积累,但最有效渠道仍须着眼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教材内容的筛选加工转化和创造只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要把死准备转化为活需要,把教师储备转化为学生具备,教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根本出路是在授—受、传—接方式上下一番苦工夫,即优化教学形式设计。以往人们仅仅把课堂看作知识传递的一种形式,却忽视了教师的策略和真挚情感在其中的作用,致使教学缺乏有效性。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因素应是四十五分钟教学过程 中教材、教师、学生、环节等诸变量的调控和优化组合,它的过程也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的深层次的科学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遵循学生从表及里、有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课内到课外的认知规律,最重要的步骤是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到他们领会、巩固、运用知识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这里简单概括为三个阶段:激趣诱因(引导)、寻点剖理(共振)、迁移扩展(放飞)。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堂课效果的优劣,直接受课堂学生心理气氛的影响。激趣诱因就是在讲授具体教学内容之前,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用极短的时间创造性地设置一种最良好的平等、轻松、和谐、热烈的施教气氛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和进一步学习的内动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激主动学习之趣,诱自觉探究之因,去除单调枯燥、沉默压抑、死气沉沉、漫不经心的局面。情绪轻松、气氛和谐、思维敏捷是开发智能的最佳期,也是积极参与潜能开发的有效手段和基本保证。这一环节要新颖别致有情趣,可借助贴近生活实际的悬念巧设、感情渲染、新旧衔接、相机诱导、故事过渡、模仿体验等相关观念的组合,造成心理上的渴求,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激情满怀地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刘兰芝如此贤惠,焦母为何还要驱谴她?学生对此问题的参与热情很高。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情感上的距离,产生教学活动的认同感,以便下一阶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但要注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激趣诱因,都不可游离教学目标 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浅易明晰。
物体在受到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共振。课堂师生双边脑力劳动过程也应力求和谐共振,才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寻点剖理就是选取师生对教学内容共有的最佳切入点,扩大师生间知识和情感认同的空间,师生能思路高度一致地信息交流、逐步提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教学中都得到发展。设计中要增强教与学的“交互性”,好比打乒乓球,有来有往,寻深入浅出之点,剖共同认知之理。具体方式有:①师生换位思考,有意识地消解对内容理解接受的悬殊,消解交流障碍。②要敢舍棄重难点,因为学生并非一无所知。③运用移觉手段,化难为易。将不直观的费解文字转化为可感的形象,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播放歌曲《懂你》,让学生形象与思维对接,感知主题。④选准切入点,精心设疑,引发争议。教师“引而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挑起兴奋点,激活思维;瞄准求知点,发展思维。⑤点到为止,仅在学生思维发出偏差时或难以达成共识时稍加点拨。此阶段要注意设计的层次性,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通过充分的讨论、争辩,师生交流进入深层次,思维充分展开,形成学生一步一思考一飞跃的参与过程。
把学生带进课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学生是否走完全程且顺利跳出是检验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尺。迁移扩展就是从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转换到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发展深化、巩固知识、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启迪创造,将新知熔化到更完整的旧知体系中去。它包括教学效果的验证、悬而未决问题的解决,也就是“会学”的检测,由学会到会学,即知识到能力的再认识,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的过程。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总结、归纳、强调、模仿,而是给学生创设悬疑、迁移、比较、探究、创造的条件。要注意初步性、渐进性、升华性,让学生能够沿着课堂刺激走得更远。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实践—理论—实践过程的设计,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撞击和传递的过程。要坚持深刻性、全面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正确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立足于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首先,要求教师真正转变身份,减少师生因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文化水平、角色位置造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其次,明确职责,把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作为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特点、目的、价值的教育,提高教学目标 的效度和期望值。再次,提高自身素养,强化自身魅力,以高尚的思想品格、渊博的文化知识、独到的教学方法、杰出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赢得学生自觉的配合。强化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教学,及时消除教学隔阂,化解教学矛盾。再次,要坚决防止牵强附会、不分主次、哗众取宠或无目的的实验、肢解,避免因自身设计失误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最后,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评定实际教学过程 和效果。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也是一种组织协调的导演调控艺术,更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本途径。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材内容、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素养,于是,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被兼收并蓄,形式繁多、内容丰富的新教材如雨后春笋,高学历综合型教师似澎湃春潮,语文改革风起云涌,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特别明显。究其因,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摸索太少,缺少把优秀教材、教师知能迅速传输到受教育者身上的最佳途径,教学方式仍然是“耳提面命、言传身教”。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开平时勤奋不断的学习积累,但最有效渠道仍须着眼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教材内容的筛选加工转化和创造只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要把死准备转化为活需要,把教师储备转化为学生具备,教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根本出路是在授—受、传—接方式上下一番苦工夫,即优化教学形式设计。以往人们仅仅把课堂看作知识传递的一种形式,却忽视了教师的策略和真挚情感在其中的作用,致使教学缺乏有效性。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因素应是四十五分钟教学过程 中教材、教师、学生、环节等诸变量的调控和优化组合,它的过程也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的深层次的科学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遵循学生从表及里、有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课内到课外的认知规律,最重要的步骤是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到他们领会、巩固、运用知识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这里简单概括为三个阶段:激趣诱因(引导)、寻点剖理(共振)、迁移扩展(放飞)。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堂课效果的优劣,直接受课堂学生心理气氛的影响。激趣诱因就是在讲授具体教学内容之前,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用极短的时间创造性地设置一种最良好的平等、轻松、和谐、热烈的施教气氛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和进一步学习的内动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激主动学习之趣,诱自觉探究之因,去除单调枯燥、沉默压抑、死气沉沉、漫不经心的局面。情绪轻松、气氛和谐、思维敏捷是开发智能的最佳期,也是积极参与潜能开发的有效手段和基本保证。这一环节要新颖别致有情趣,可借助贴近生活实际的悬念巧设、感情渲染、新旧衔接、相机诱导、故事过渡、模仿体验等相关观念的组合,造成心理上的渴求,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激情满怀地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刘兰芝如此贤惠,焦母为何还要驱谴她?学生对此问题的参与热情很高。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情感上的距离,产生教学活动的认同感,以便下一阶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但要注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激趣诱因,都不可游离教学目标 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浅易明晰。
物体在受到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共振。课堂师生双边脑力劳动过程也应力求和谐共振,才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寻点剖理就是选取师生对教学内容共有的最佳切入点,扩大师生间知识和情感认同的空间,师生能思路高度一致地信息交流、逐步提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教学中都得到发展。设计中要增强教与学的“交互性”,好比打乒乓球,有来有往,寻深入浅出之点,剖共同认知之理。具体方式有:①师生换位思考,有意识地消解对内容理解接受的悬殊,消解交流障碍。②要敢舍棄重难点,因为学生并非一无所知。③运用移觉手段,化难为易。将不直观的费解文字转化为可感的形象,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播放歌曲《懂你》,让学生形象与思维对接,感知主题。④选准切入点,精心设疑,引发争议。教师“引而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挑起兴奋点,激活思维;瞄准求知点,发展思维。⑤点到为止,仅在学生思维发出偏差时或难以达成共识时稍加点拨。此阶段要注意设计的层次性,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通过充分的讨论、争辩,师生交流进入深层次,思维充分展开,形成学生一步一思考一飞跃的参与过程。
把学生带进课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学生是否走完全程且顺利跳出是检验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尺。迁移扩展就是从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转换到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发展深化、巩固知识、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启迪创造,将新知熔化到更完整的旧知体系中去。它包括教学效果的验证、悬而未决问题的解决,也就是“会学”的检测,由学会到会学,即知识到能力的再认识,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的过程。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总结、归纳、强调、模仿,而是给学生创设悬疑、迁移、比较、探究、创造的条件。要注意初步性、渐进性、升华性,让学生能够沿着课堂刺激走得更远。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实践—理论—实践过程的设计,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撞击和传递的过程。要坚持深刻性、全面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正确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立足于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首先,要求教师真正转变身份,减少师生因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文化水平、角色位置造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其次,明确职责,把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作为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特点、目的、价值的教育,提高教学目标 的效度和期望值。再次,提高自身素养,强化自身魅力,以高尚的思想品格、渊博的文化知识、独到的教学方法、杰出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赢得学生自觉的配合。强化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教学,及时消除教学隔阂,化解教学矛盾。再次,要坚决防止牵强附会、不分主次、哗众取宠或无目的的实验、肢解,避免因自身设计失误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最后,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评定实际教学过程 和效果。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也是一种组织协调的导演调控艺术,更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