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之浅见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是否具有敏锐的语感,这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语感的训练,笔者认为应从字词中感受意,从课文中感悟理,从说话中体会情。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语感训练;培养说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朱作仁先生曾经说过: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能急,这是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年级开始语感培养尤为重要。
  一、学字词,感受意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把每一个词语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很难把词都讲得那么透彻,学生也很难理解透彻。怎样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词语和句子讲明白,让学生理解透彻呢?关键就是读,在读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与思维,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应有的知识,笔者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应该从音节开始学起,学生不能只为了学习音节而去学音节,为了学词而学词,在教授学生音节“yi”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头脑中呈现出衣服和医生等图像;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词语。如:“统一、依靠、依偎”等词语,并体会它们的意思。学习“国”字,应该让学生的脑子里呈现“国旗、国庆、祖国”等词。读到“国旗”时,脑海中应有“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句子的图像与内心的感受,像这一类的字词是可以讲清楚的。而教授“却、可是、而且、因为”等这一类无法讲明白的,但又要学生明白的词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多读!只有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多读,用心去理解和感受,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要理解“却”的含义,必须在读中理解与感受前半句“寒冷”和后半句“温暖”的含义,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受这两层意思。接着让学生模仿例句说几句话,加深学生的印象,体会用法,即使学生一时无法说出,教师也不要着急,可以多说几句让学生模仿,让他们感受“却”字在句中的重要作用。
  二、读课文,感悟理
  笔者接触过很多写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的朗读能力都比较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具备从一句话的开头预测整个句子的趋向的能力;所以无论说话、写话,还是听别人说话,看别人的文章,他们都很难发现其中的语病。预测能力强的人课文读错了,不等一句话读完就会感觉不对头、不顺当,立刻停下来再读。预测能力差的人就很难快速地发现,他们缺少这种感受力,语感也就比较差。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中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尽量少讲,甚至不讲;要让学生多练习,在反复的课文朗读中感悟其中的道理。张田若老师曾经说过:“一篇课文教完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多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多读。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好角度,在提问时都从狐狸的角度提,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狐狸很狡猾这一结论。这时如果要想再引回原句义就很难了。对于该文,教师可以从乌鸦的角度来设计以下问题:
  1.在狐狸的三次说话之后,乌鸦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教师可以根据这一问题出示板书)
  2.狐狸从问候到关心再到贊美,它的目的是什么?乌鸦在失去肉以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什么道理?(出示板书)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文章的寓意,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补充,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加深印象。(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对于这类课文教师要把握好角度,再去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对重点语句反复朗读,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寓意,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了语言的优美,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三、会说话,体会情
  叶圣陶老师指出: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的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将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它的意义和情味。读,是训练低年级语感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课后练习中常常有要求说话的题目,这是训练学生的最好方式。上课时,如果学生对某一个词语感受深刻,那么他们说起话来就会显得容易很多;但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所讲的完整句。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中《收稻谷》“毛主席从小就关心穷苦的人。”这句话中的“关心”,虽然它是个旧词,但我们要求学生对这次的感受要有与以前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爸爸关心我”等这一类句式,要多引导学生去想、去感受、去体会“关心”背后的事,对于这一“关心”我们不但要感激,还要报答父母的这一份爱。对于课后要求说话的加点词,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如此训练,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和阅读能力,甚至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培养语感的途径有很多种,光会读一篇文章,说几句话还不够,要让学生在读书、说话的过程中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感情。只有触动学生的情,学生才能有深刻的语感。只要我们从小学时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那么在今后,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84.
  [2]司徒秀霞.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J].语文月刊,2000(12).
  [3]穆继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8).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
  [5]张庆.提倡诵读[J].小学语文教师,2001(4).
  (责任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级特征,教师应从“情感、文本、插图、生活、乐趣”等方面启蒙、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习作启蒙——写话的志趣与能力。  【关键词】启蒙;点燃;挖掘;开发;拓展;呵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2011版《语文新课标》中,针对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启蒙年级”)的写话(“习作启蒙”)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
日前,国内多家媒体收到一份题为“国产洗衣机知名品牌缘何相继沦陷”的新闻统发稿。该稿末尾处注明:请署记者名或姜XX,据说源出自某上市公司的一次策划。该文章认为,小天鹅、荣事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感受,简单说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语文
古典名著《红楼梦》集中反映了中国封建贵族阶层的生活,书中所写的老爷太太、少爷奶奶、公子小姐们,无一不是过着锦衣纨祷、“饫甘餍肥”的寄生生活。《红楼梦》中人物醉态的精
日本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结果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与很少受到或者根本不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五倍。其实,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
【摘 要】小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是在有意识的教育影响中培养起来的,教师和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品质是道德心理面貌的综合反映,它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以道德认识为基础、以道德情感为动力、受道德意志的调控。知、情、意这三个基本要素在学生的品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协调一体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就应该促使小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上获得和谐、统一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