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设计风格主要是指艺术设计中所运用的风格元素,也指艺术设计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个性,因此它所表现的就不再是大众日常生活所需,而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审美观念、素质层次及民族文化的总体需求和反应。正是因为如此,大众生活地域、文化的不同也衍生了不同的艺术原色,而设计者们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所受到的文化教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越来越频繁,这也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和思想得到了沟通,艺术设计风格也得到了融合。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风格;融合
艺术设计除部分的天然元素外,还包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性格气质、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审美理想等,这主要是由于设计者受到了国家民族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及政治、哲学、宗教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但因为文化的不同和审美需求的不同造就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也正是由于欣赏主体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年龄层次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也造成了审美需求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就成为了刺激和推动艺术设计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家的产物,必然有着艺术家个人的印记,例如一个艺术设计者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出他的性格、气质、才能和心理,所以说艺术家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都物化了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原则。一般来说,艺术风格可以分为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或继承了民族优秀的文化,还显示了当代的审美观念。
时代艺术风格主要反映特定时期的文化、审美观念与社会形态,也是时代文化、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设计上的物化表现。例如我国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其设计的装饰性就比较强,幻想成分也十分浓烈,其形象更为怪异,而且有着威猛逼人的气势。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从整体上讲,都具有造型生动、纹饰精细、铭文清晰、装饰华丽等特点,但如果仔细区分,仍然可以从青铜器的风格中发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表现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一般体积庞大厚重,流行一种“饕餮”兽面纹,它既像牛头,又像虎头,既像某种凶猛的野兽,又像令人恐怖的妖魔鬼怪,它显出一种神秘的威力,一种狰狞的美。它带有明显的奴隶社会的印记,象征着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权威和秩序,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才出现了“鼎”这样整齐、规范、条理、秩序的造型形式。除日常装饰品外,大众所需生活用品也被纳入了设计范围,例如明式家具就是代表性的作品。明式家具产生于明代私家园林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氛围里,许多私家园林的园主,本身就是能书善画的文人墨客。他们以文人的审美要求和标准对园林建筑内的家具设计风格进行整体规划,有的还亲自参与家具式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明式家具散发着浓浓的文人气息,更多了彰显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内涵。另外,明式椅子的造型也十分讲究,比例尺度的讲究和素雅朴质的美感,提升了家具自身的工艺品味。即在家具设计中,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以及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明式家具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占有使用,例如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来表示他们的威严。因此,每一个时代设计风格的形成,都与当时的文化历史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是发展的土壤,一个时代的艺术设计又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的面貌和特征。
放眼世界艺术设计,具有代表意义的有法国18世纪中期的洛可可风格。虽然其在建筑外形的设计上显得粗巧,具有繁琐的雕刻装饰,但充满了异国的情调和奇思妙想,也反映了法国大众追求自由舒展、轻松活泼的自然情调。在18世纪下半叶,随着启蒙主义思想的深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国蕴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这个新的时代,娇柔纤细的“洛可可”艺术已同时代氛围格格不入,人们呼唤能与新时代相吻合的新艺术的出现。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很早就对古希腊艺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在18世纪中叶发表了有关古希腊艺术论文《关于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里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以后又出版了《古代艺术史》一书,这些著述以及他有关古代艺术的美学思想在欧洲影响十分广泛。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推动下,意大利和其它地中海沿岸的古城一个个被发掘出来,尤其是18世纪中叶罗马庞贝古城的发掘,人们看到了带有理性严谨特点和倡导英雄主义精神的新的艺术样式。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掀起了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的热潮,出现了一场新的复古运动,这个运动在艺术史中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的起源是古代罗马艺术、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和17世纪以普桑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这些艺术都体现出一种宁静、典雅和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民族艺术风格是指具有强烈的民族元素的设计,主要是将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为基础而进行的艺术设计。民族的元素也是区分各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重点标准,因为这是由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元素决定的。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体现着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但也是源于现实的。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到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原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而法国后期画家的代表人物高更也是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放弃了职业和家庭来到了太平洋的岛屿上,在了解多国区域人土风情之后,创作出了富有原始情趣的民族绘画。
民族艺术风格主要表达的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并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在3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声誉。怀着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试着从家用产品着手,设计出不仅能够提供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更要有力地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漫长而寒冷的北欧严冬使斯堪的纳维亚人民偏爱自然的色彩与质感。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是对生活的设计,本着功能实用、美感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其设计已触经进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另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也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以中外园林为例,在中国文化环境和土壤中形成的苏州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协调、相融相合,讲究自然意境、借景畅情,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宛若天开的造园效果,被认为是东方自然型园林的代表。而西方的凡尔赛宫花园,体现出一种人加工自然的状况,被认为是西方规则型园林的代表。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风韵。
世界上生存着大量的人类,但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多种类的民族,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价值和审美观,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人与人之間的沟通也逐渐变得频繁,艺术设计的风格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因而也逐渐融合在了一起。不管是时代风格还是民族风格都进行了交叉性的融合,形成了更多新的艺术风格,丰富了大众的生活。综上所述,作为艺术设计的主流,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为提高大众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而走向了一起,同时也促进了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艺术学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赵炜.设计风格及融合性的艺术表现[J].美术大观,2011年11期.
[3]杨先艺.论艺术设计的风格及融合[N].网络学堂.
编校:王 姣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风格;融合
艺术设计除部分的天然元素外,还包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性格气质、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审美理想等,这主要是由于设计者受到了国家民族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及政治、哲学、宗教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但因为文化的不同和审美需求的不同造就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也正是由于欣赏主体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年龄层次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也造成了审美需求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就成为了刺激和推动艺术设计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家的产物,必然有着艺术家个人的印记,例如一个艺术设计者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出他的性格、气质、才能和心理,所以说艺术家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都物化了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原则。一般来说,艺术风格可以分为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或继承了民族优秀的文化,还显示了当代的审美观念。
时代艺术风格主要反映特定时期的文化、审美观念与社会形态,也是时代文化、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设计上的物化表现。例如我国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其设计的装饰性就比较强,幻想成分也十分浓烈,其形象更为怪异,而且有着威猛逼人的气势。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从整体上讲,都具有造型生动、纹饰精细、铭文清晰、装饰华丽等特点,但如果仔细区分,仍然可以从青铜器的风格中发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表现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一般体积庞大厚重,流行一种“饕餮”兽面纹,它既像牛头,又像虎头,既像某种凶猛的野兽,又像令人恐怖的妖魔鬼怪,它显出一种神秘的威力,一种狰狞的美。它带有明显的奴隶社会的印记,象征着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权威和秩序,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才出现了“鼎”这样整齐、规范、条理、秩序的造型形式。除日常装饰品外,大众所需生活用品也被纳入了设计范围,例如明式家具就是代表性的作品。明式家具产生于明代私家园林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氛围里,许多私家园林的园主,本身就是能书善画的文人墨客。他们以文人的审美要求和标准对园林建筑内的家具设计风格进行整体规划,有的还亲自参与家具式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明式家具散发着浓浓的文人气息,更多了彰显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内涵。另外,明式椅子的造型也十分讲究,比例尺度的讲究和素雅朴质的美感,提升了家具自身的工艺品味。即在家具设计中,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以及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明式家具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占有使用,例如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来表示他们的威严。因此,每一个时代设计风格的形成,都与当时的文化历史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是发展的土壤,一个时代的艺术设计又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的面貌和特征。
放眼世界艺术设计,具有代表意义的有法国18世纪中期的洛可可风格。虽然其在建筑外形的设计上显得粗巧,具有繁琐的雕刻装饰,但充满了异国的情调和奇思妙想,也反映了法国大众追求自由舒展、轻松活泼的自然情调。在18世纪下半叶,随着启蒙主义思想的深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国蕴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这个新的时代,娇柔纤细的“洛可可”艺术已同时代氛围格格不入,人们呼唤能与新时代相吻合的新艺术的出现。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很早就对古希腊艺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在18世纪中叶发表了有关古希腊艺术论文《关于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里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以后又出版了《古代艺术史》一书,这些著述以及他有关古代艺术的美学思想在欧洲影响十分广泛。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推动下,意大利和其它地中海沿岸的古城一个个被发掘出来,尤其是18世纪中叶罗马庞贝古城的发掘,人们看到了带有理性严谨特点和倡导英雄主义精神的新的艺术样式。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掀起了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的热潮,出现了一场新的复古运动,这个运动在艺术史中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的起源是古代罗马艺术、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和17世纪以普桑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这些艺术都体现出一种宁静、典雅和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民族艺术风格是指具有强烈的民族元素的设计,主要是将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为基础而进行的艺术设计。民族的元素也是区分各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重点标准,因为这是由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元素决定的。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体现着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但也是源于现实的。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到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原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而法国后期画家的代表人物高更也是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放弃了职业和家庭来到了太平洋的岛屿上,在了解多国区域人土风情之后,创作出了富有原始情趣的民族绘画。
民族艺术风格主要表达的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并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在3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声誉。怀着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试着从家用产品着手,设计出不仅能够提供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更要有力地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漫长而寒冷的北欧严冬使斯堪的纳维亚人民偏爱自然的色彩与质感。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是对生活的设计,本着功能实用、美感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其设计已触经进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另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也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以中外园林为例,在中国文化环境和土壤中形成的苏州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协调、相融相合,讲究自然意境、借景畅情,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宛若天开的造园效果,被认为是东方自然型园林的代表。而西方的凡尔赛宫花园,体现出一种人加工自然的状况,被认为是西方规则型园林的代表。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风韵。
世界上生存着大量的人类,但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多种类的民族,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价值和审美观,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人与人之間的沟通也逐渐变得频繁,艺术设计的风格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因而也逐渐融合在了一起。不管是时代风格还是民族风格都进行了交叉性的融合,形成了更多新的艺术风格,丰富了大众的生活。综上所述,作为艺术设计的主流,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为提高大众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而走向了一起,同时也促进了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艺术学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赵炜.设计风格及融合性的艺术表现[J].美术大观,2011年11期.
[3]杨先艺.论艺术设计的风格及融合[N].网络学堂.
编校:王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