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anhua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作为一门蕴含了极强教育性的综合学科,如何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的理念与初中地理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本文拟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进行阐述,思考未来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渗透德育教育的举措,以期能够对未来初中地理教学予以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教育;渗透举措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348
  随着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原有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在本质意义上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成长对于初中地理课堂的需求,将德育教育的理念、思维渗透到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去就成为了未来初中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贴合初中学生的切实需求,针对性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去就成为了未来初中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1]。
  一、初中地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思想动荡的时期,尤其是在现阶段网络发展的背景下,错综繁杂的虚拟网络社会很容易引导思想、价值观念尚未成型的初中生走入歧途,由此,面向初中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2]。基于这一背景下,我国展开针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研究、实践已经开展的十数年的时间,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德育教育效果,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实际德育教育的效果仍旧有限,如何结合初中生成长的现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就成为了现阶段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初中地理学科作为初中教育环节一门蕴含了较强生活教育价值的学科,如何通过这一学科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知识中蕴含的德育精神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地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贴合以往初中地理教学的经验,本文如果在未来初中地理教学环节如果想更加切实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教师们就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推动原有初中地理课程的完善,同时彰显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思维:
  (一)挖掘教材内容,凸显教材中的德育
  纵观以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课堂中德育知识理解深度不够也是以往初中地理教学中影响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未来初中地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环节,教师们也应从地理教材内容出发,结合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渗透与之相适配的德育知识,以此升华学生的感悟、获得预期德育教育的效果。以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为例,可以发现教材中蕴含了很多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内容,基于这一特性,在未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环节,教师们就应从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入手,转变原有的初中地理教学观念,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以此实现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效果。比如,在进行湘教版初中地理“走进国家”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环节,教师就可以从这一课程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入手,引导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程的开展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和对其他国家不同文化的尊重,以此实现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实现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
  (二)贴合学生生活,组织地理调研活动
  通过对以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蕴含了很多生活性的地理知识,由此,在未来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环节,教师们也应紧握初中地理這一生活性的特色,组织学生们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初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首先,就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课程内容出发,组织学生们开展多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提升学生们对于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感悟,联通学生的地理与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实现预期的德育教育渗透目标。比如,在进行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探寻我身边的地区差异”为主题开展社会地理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到生活中去了解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其次,教师也可以对地方现有地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学生们前往当地的地理、文俗馆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地理实践中获得德育教育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优化,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已经成为了未来初中地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由此,在未来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地理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为学生们构建适合其成长的地理、德育教育融合模式,以此帮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温育伟.德育教育如何融入农村中学地理教学[J].文教资料,2019(31):206-207.
  [2]梁颖思.基于Google Earth的“WWWH”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5):70-7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335  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发展。同时学习小组又是我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  制定学习小组评价标准的作用:  1.激发学生强烈的目标意识:学习小组有自己科学可行的团队目标,并能在具体的行动中得到逐一落实(有布置有及时地检查)。有强烈的竞争策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教育的一部分,但许多中学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有一个好的成绩,只重视语数外等高考科目的教学,信息技术这门不参与高考的科目被忽视了。这种态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不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没有端正的态度。再结合其他许多因素,可以看到,在各个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太好。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信息技术课上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策略。  关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學课程改革已有十余年,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广大教师的创造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也使得化学脱离了简单的经验形态。高中化学课程应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化学理论,还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课堂教学时间、实验活动、过程方法、教学内容、师生关系五
期刊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340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4个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见,一方面,新课程要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如何通过实施议题式学科课程,使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政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33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站在更高层次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邱县第二中学附属小学结合校情实际,以一张思维导图为切入点,不断进行实践与创新,及时调整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落实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实际行动解答了深化课改下“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让学习更有“吸
期刊
摘要:良好的书写习惯是需要在儿童时期就进行培养和养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于农村小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视。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发展将起到极大地积极作用。本文就将根据这一情况,积极探讨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建议,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养成;注意事项;主要方法  中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普遍会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整体教学,其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地提高,能够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实践进行相应地讲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345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论”,其内容包含了理论和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所面临的教学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改观,新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新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创新教学策略,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内容及形式融入课堂教学环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综合提升。对于语文老师个人来说,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除了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之外,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将教学理念的创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五、六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关于《传接球接射门》一课的教学设计,并以实际的教学现状作为研究的案例,系统的计划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希望能够为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来参考与指导。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增加球类项目的教学内容是现代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关键词:《传接球接射门》;小学体育;足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4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341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功能。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姿、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个性化的美术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获取真、善、美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一、营造轻松氛围,展现学生个性  进行个性化的美术创作,需要孩子们抛弃任何的心理负担,毫无顾忌地创造,表达个性化的具有生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