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医学认为,燥痹的发生多以阴虚津亏为本,气、阳为其所累,燥、瘀、痹、毒为其标象,病变脏腑累及五脏,治疗上多主张以益气养阴、增液润燥、解毒化瘀为法。彭江云教授在精研“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提出“上热下寒”一病机说,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元,同时兼顾脾胃,临证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燥痹;干燥综合征;上热下寒;清上温下;名医经验;彭江云
彭江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临证辨治燥痹多从温阳、潜阳入手,重视“扶正固本、扶阳存阴”,遣方用药时擅以附子为君配伍取效。
燥痹西医学称之为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以唾液腺、泪腺为主的外分泌腺并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唾液腺和泪腺腺体分泌功能受损,SS临床常以持续性口干、眼干为特殊表现,同时可伴有关节疼痛等其他系统受累的症状。中医学文献对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篇》,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国医大师路志正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于1989年提出“燥痹”一说[1-2]。
1 发病机制
燥痹病因复杂,病机多端,古代众多经典对燥痹病机的论述集中于“燥邪为患”和“阴亏津枯”两个方面,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竭,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近现代医家认为,燥痹的病因病机主要以“阴虚津亏”为本,气、阳为其所累,燥、瘀、痹、毒为其标象,病变脏腑累及五脏,治疗上多主张以益气养阴、增液润燥、解毒化瘀
为法[3]。
彭江云教授认为,燥痹临床虽多以诸窍干燥为主要表现,但并非见燥象就属阴虚燥热,临证时须细细揆度,若见燥而畏寒、不欲饮、大便溏、小便清、舌淡或紫暗、尺部脉沉弱者,当属“上热下寒证”。此证病机彭江云教授遵郑钦安之说:坎者为水,属阴,一点真阳寓于二阴之中,为相火,相火居于坎中二阴“禀位守命”,正如龙藏于深渊之中;离为火,属阳,一点真阴藏于二阳之中,为君火,君火居于上,相火居于下,子时一起,真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生,降心火下交于肾,一升一降,往来不穷,为人生立命之根[4]。若坎中寒水过盛僭越相火潜藏之位,相火无位以立,飞升于上,而成虚火上冲之势,煎灼居于高位之离中真阴,真阴受损,津液枯竭孔窍失润,则呈现出一派“上热下寒”之象。此种机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以龙做喻“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2 临床辨治
2.1 证候表现 口、眼、鼻腔干燥,口干喜热饮或渴不思饮,或伴有关节疼痛,畏寒,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或青紫,苔薄少津,尺部脉沉弱。
2.2 治则治法 清上温下,引火归元,兼理脾胃。
2.3 方 药 潜阳封髓丹(附片、砂仁、龟板、黄柏、甘草)加减。临证若见牙龈肿痛者,加露蜂房以解毒消肿止痛;伴关节疼痛者,可因疼痛部位的不同加减祛风除湿的药物,如痛在上肢者加羌活、秦艽、威灵仙,痛在下肢者加独活、怀牛膝,痛在腰背者加杜仲、狗脊、续断;同时适当配伍白豆蔻、石菖蒲、薏苡仁等理气健脾之品,时时谨记顾护后天气血生化之源。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49岁,因口、眼、鼻腔干燥1年于2016年12月2日就诊。患者自述1年前无诱因每至夜间常感口干,饮不解渴,曾自行用石斛、麦冬泡水代茶饮,症状无明显缓解,并逐渐出现眼、鼻腔干燥,患者随后至当地某三甲医院就诊,抗核抗体谱检查提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唇腺活检示唇腺萎缩,小导管扩张,有灶淋巴细胞浸润,确诊为SS。予硫酸羟氯喹片每次
0.1 g,每日2次,口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滴眼液滴眼,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刻下症见:口、眼、鼻腔干燥,以夜间为甚,口干喜饮暖水但饮不解渴,双上肢肌肉酸痛,畏寒,夜间手足烘热,头项汗出,胃脘痞闷,纳呆,梦多,小便调,大便稀溏,每日
1次,舌质淡紫边有齿痕,苔中根微黄腻少津,脉沉细弦,双尺部弱。辅助检查:C-反应蛋白(CRP)9.12 mg·L-1,红细胞沉降率(ESR)20.0 mg·L-1。
中医诊断:燥痹,证属下元虚弱,虚火上冲,上热下寒。治法:清上温下,引火归元。给予潜阳封髓丹加减,处方:附子配方颗粒30 g、龟板10 g、砂仁10 g、黄柏15 g、细辛6 g、肉桂15 g、炙补骨脂15 g、炒薏苡仁30 g、石菖蒲10 g、白豆蔻10 g、淮山药15 g、炙远志10 g、酸枣仁10 g、大枣10 g、甘草10 g、生姜3片。10剂,水煎服,附子配方颗粒以药汁冲服,每日3次。
2016年12月28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口、眼、鼻腔干燥症状较前好转,欲饮暖水,饮后稍舒,畏寒、夜间手足烘热、无汗、双上肢酸痛、胃脘胀闷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去炙远志、酸枣仁,加羌活、威灵仙以增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之力,继服10剂。
2017年1月12日三诊,患者诉晨起时感口干,饮暖水后可解,已无眼鼻干燥及肢体、胃脘不适,畏寒不明显,夜间已无烘热,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CRP
2.95 mg·L-1,ESR 11.0 mg·L-1。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易前方为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养阴,复虚火耗灼之气津,连服10剂收效。
按语:彭江云教授认为,燥痹的治疗当遵循《黄帝内经》“燥者润之”的原则,但切忌认为“润”就等于堆砌养阴润燥之品。正如冬三月阳气闭藏,水冰地坼,树木凋零,立春三阳始布,阳气生发,大地回暖,冰雪消融,涓涓流水滋润万物复生,亦是“润”也。燥痹上热下寒证是由下元阴盛,虛火上冲所致,下寒者,宜温之,虚火者,乃由相火上冲所致,宜引火归元使虚火归位以为“清”,而不宜苦寒清热之法,同时顾护脾胃,一则使津液化生有源;二则脾胃枢机运转,气机升降有序,有助于引火下归于肾。因此,上热下寒证治宜清上温下,引火归元,同时还需兼顾脾胃。 本例患者病程1年有余,又逢七七之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素体阴阳俱虚,加之平素服用性属寒凉的滋阴生津之品,一则寒凉败胃,攻伐阳气;二则滋腻碍脾,脾运失健,日久则使得真阳受损,津液失于温煦非但不能布散,反而停聚内生阴寒,逼迫虚火上冲,诸干燥病情不解反加重。就诊时虽以口、鼻、眼干燥,头项汗出等看似上焦热盛阴伤之症为主,但又见怕冷、脘痞、大便稀溏等下元虚寒之象,尤其患者喜热饮但饮不解渴一症,若患者纯属阴亏津枯,饮后方渴解,仔细考量,当属下元阴盛阳虚,气化不行,阴津不能上承滋润口舌,加之虚火灼阴所致;每至夜间手足烘热则是因夜半天地阳气潜藏,人体一身之阳失天地之阳助而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而此时人身之阴又得天地之阴所助,阴盛逼虚阳向上、向外越,故见夜间手足烘热,头项汗出;阳虚卫外不固,风寒湿邪内侵痹阻肢体关节,则关节肌肉酸痛;脾肾阳虚,火不暖土,中焦失运,则脘痞、纳呆、便溏;虚热上扰,元神不安则梦多,结合舌质淡紫边有齿痕,苔中根微黄腻少津,脉沉细弦尺部弱,四诊合参,证属阴寒内盛,下元不藏,虚火上冲,上热下寒。治以清上溫下、引火归元为法,方选潜阳封髓化裁。
潜阳封髓丹是由《医理真传》中潜阳丹与封髓丹合方而成[5],全方由附片、砂仁、龟板、黄柏、甘草组成。方中附子辛热,补坎中真阳;砂仁辛温宣中宫阴邪,纳气归肾又能通达三焦津液;龟板甘寒,通阴助阳,益坎中之阴;黄柏苦泻相火,色黄入脾调节水火之枢,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至于奋扬又能坚肾阴,与龟板相合,以防大剂辛温伤阴;甘草甘平,调和上下,补土伏火。彭江云教授在原方中加温热之肉桂、补骨脂温肾助阳,引火归元;细辛交通心肾,引上浮之阳热归于肾,与附子合用温阳通经之力尤甚;石菖蒲、白豆蔻辛温,薏苡仁甘淡以健脾化湿行气助运;山药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益气养阴;炙远志、酸枣仁与石菖蒲合用交通心肾以安神;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化阳,顾护中焦以资脾源。
二诊时患者干燥症状较前好转,查其舌色由淡紫转淡红,苔色已转白,苔质由腻转薄,齿痕已消,脉弦,说明下寒得温,气化以复,上热渐清,眠安,故去养心安神之炙远志,加羌活、威灵仙以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三诊,患者干燥等症状渐解,气化以复,此时再以补中益气汤和生脉散益气养阴以充受虚火灼伤之气阴,而又无阴柔之品碍阳复之虑。
4 小 结
燥痹虽以一派津液枯竭之象为主证,但断不可只拘泥于甘寒滋阴润燥之法。若辨证属上热下寒者当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元之法,待气化恢复后再予益气养阴法收效,此乃景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义。同时需时刻谨记顾护脾胃,不忘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临证时唯有仔细揆度,分清标本缓急,治有先后轻重,章法不乱,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5 参考文献
[1] 钱丹琪,姜泉,杜羽.路志正教授燥痹理论形成之古籍溯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5):48-52.
[2] 李满意,娄玉钤.燥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5):57-63.
[3] 刘志,丁炜.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124-127.
[4] 郑钦安.中医火神三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8.
[5] 吴生元.扶阳存津擅用温通大法—吴生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32.
收稿日期:2017-10-12;修回日期:2018-03-22
【关键词】 燥痹;干燥综合征;上热下寒;清上温下;名医经验;彭江云
彭江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临证辨治燥痹多从温阳、潜阳入手,重视“扶正固本、扶阳存阴”,遣方用药时擅以附子为君配伍取效。
燥痹西医学称之为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以唾液腺、泪腺为主的外分泌腺并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唾液腺和泪腺腺体分泌功能受损,SS临床常以持续性口干、眼干为特殊表现,同时可伴有关节疼痛等其他系统受累的症状。中医学文献对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篇》,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国医大师路志正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于1989年提出“燥痹”一说[1-2]。
1 发病机制
燥痹病因复杂,病机多端,古代众多经典对燥痹病机的论述集中于“燥邪为患”和“阴亏津枯”两个方面,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竭,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近现代医家认为,燥痹的病因病机主要以“阴虚津亏”为本,气、阳为其所累,燥、瘀、痹、毒为其标象,病变脏腑累及五脏,治疗上多主张以益气养阴、增液润燥、解毒化瘀
为法[3]。
彭江云教授认为,燥痹临床虽多以诸窍干燥为主要表现,但并非见燥象就属阴虚燥热,临证时须细细揆度,若见燥而畏寒、不欲饮、大便溏、小便清、舌淡或紫暗、尺部脉沉弱者,当属“上热下寒证”。此证病机彭江云教授遵郑钦安之说:坎者为水,属阴,一点真阳寓于二阴之中,为相火,相火居于坎中二阴“禀位守命”,正如龙藏于深渊之中;离为火,属阳,一点真阴藏于二阳之中,为君火,君火居于上,相火居于下,子时一起,真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生,降心火下交于肾,一升一降,往来不穷,为人生立命之根[4]。若坎中寒水过盛僭越相火潜藏之位,相火无位以立,飞升于上,而成虚火上冲之势,煎灼居于高位之离中真阴,真阴受损,津液枯竭孔窍失润,则呈现出一派“上热下寒”之象。此种机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以龙做喻“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2 临床辨治
2.1 证候表现 口、眼、鼻腔干燥,口干喜热饮或渴不思饮,或伴有关节疼痛,畏寒,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或青紫,苔薄少津,尺部脉沉弱。
2.2 治则治法 清上温下,引火归元,兼理脾胃。
2.3 方 药 潜阳封髓丹(附片、砂仁、龟板、黄柏、甘草)加减。临证若见牙龈肿痛者,加露蜂房以解毒消肿止痛;伴关节疼痛者,可因疼痛部位的不同加减祛风除湿的药物,如痛在上肢者加羌活、秦艽、威灵仙,痛在下肢者加独活、怀牛膝,痛在腰背者加杜仲、狗脊、续断;同时适当配伍白豆蔻、石菖蒲、薏苡仁等理气健脾之品,时时谨记顾护后天气血生化之源。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49岁,因口、眼、鼻腔干燥1年于2016年12月2日就诊。患者自述1年前无诱因每至夜间常感口干,饮不解渴,曾自行用石斛、麦冬泡水代茶饮,症状无明显缓解,并逐渐出现眼、鼻腔干燥,患者随后至当地某三甲医院就诊,抗核抗体谱检查提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唇腺活检示唇腺萎缩,小导管扩张,有灶淋巴细胞浸润,确诊为SS。予硫酸羟氯喹片每次
0.1 g,每日2次,口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滴眼液滴眼,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刻下症见:口、眼、鼻腔干燥,以夜间为甚,口干喜饮暖水但饮不解渴,双上肢肌肉酸痛,畏寒,夜间手足烘热,头项汗出,胃脘痞闷,纳呆,梦多,小便调,大便稀溏,每日
1次,舌质淡紫边有齿痕,苔中根微黄腻少津,脉沉细弦,双尺部弱。辅助检查:C-反应蛋白(CRP)9.12 mg·L-1,红细胞沉降率(ESR)20.0 mg·L-1。
中医诊断:燥痹,证属下元虚弱,虚火上冲,上热下寒。治法:清上温下,引火归元。给予潜阳封髓丹加减,处方:附子配方颗粒30 g、龟板10 g、砂仁10 g、黄柏15 g、细辛6 g、肉桂15 g、炙补骨脂15 g、炒薏苡仁30 g、石菖蒲10 g、白豆蔻10 g、淮山药15 g、炙远志10 g、酸枣仁10 g、大枣10 g、甘草10 g、生姜3片。10剂,水煎服,附子配方颗粒以药汁冲服,每日3次。
2016年12月28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口、眼、鼻腔干燥症状较前好转,欲饮暖水,饮后稍舒,畏寒、夜间手足烘热、无汗、双上肢酸痛、胃脘胀闷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去炙远志、酸枣仁,加羌活、威灵仙以增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之力,继服10剂。
2017年1月12日三诊,患者诉晨起时感口干,饮暖水后可解,已无眼鼻干燥及肢体、胃脘不适,畏寒不明显,夜间已无烘热,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CRP
2.95 mg·L-1,ESR 11.0 mg·L-1。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易前方为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养阴,复虚火耗灼之气津,连服10剂收效。
按语:彭江云教授认为,燥痹的治疗当遵循《黄帝内经》“燥者润之”的原则,但切忌认为“润”就等于堆砌养阴润燥之品。正如冬三月阳气闭藏,水冰地坼,树木凋零,立春三阳始布,阳气生发,大地回暖,冰雪消融,涓涓流水滋润万物复生,亦是“润”也。燥痹上热下寒证是由下元阴盛,虛火上冲所致,下寒者,宜温之,虚火者,乃由相火上冲所致,宜引火归元使虚火归位以为“清”,而不宜苦寒清热之法,同时顾护脾胃,一则使津液化生有源;二则脾胃枢机运转,气机升降有序,有助于引火下归于肾。因此,上热下寒证治宜清上温下,引火归元,同时还需兼顾脾胃。 本例患者病程1年有余,又逢七七之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素体阴阳俱虚,加之平素服用性属寒凉的滋阴生津之品,一则寒凉败胃,攻伐阳气;二则滋腻碍脾,脾运失健,日久则使得真阳受损,津液失于温煦非但不能布散,反而停聚内生阴寒,逼迫虚火上冲,诸干燥病情不解反加重。就诊时虽以口、鼻、眼干燥,头项汗出等看似上焦热盛阴伤之症为主,但又见怕冷、脘痞、大便稀溏等下元虚寒之象,尤其患者喜热饮但饮不解渴一症,若患者纯属阴亏津枯,饮后方渴解,仔细考量,当属下元阴盛阳虚,气化不行,阴津不能上承滋润口舌,加之虚火灼阴所致;每至夜间手足烘热则是因夜半天地阳气潜藏,人体一身之阳失天地之阳助而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而此时人身之阴又得天地之阴所助,阴盛逼虚阳向上、向外越,故见夜间手足烘热,头项汗出;阳虚卫外不固,风寒湿邪内侵痹阻肢体关节,则关节肌肉酸痛;脾肾阳虚,火不暖土,中焦失运,则脘痞、纳呆、便溏;虚热上扰,元神不安则梦多,结合舌质淡紫边有齿痕,苔中根微黄腻少津,脉沉细弦尺部弱,四诊合参,证属阴寒内盛,下元不藏,虚火上冲,上热下寒。治以清上溫下、引火归元为法,方选潜阳封髓化裁。
潜阳封髓丹是由《医理真传》中潜阳丹与封髓丹合方而成[5],全方由附片、砂仁、龟板、黄柏、甘草组成。方中附子辛热,补坎中真阳;砂仁辛温宣中宫阴邪,纳气归肾又能通达三焦津液;龟板甘寒,通阴助阳,益坎中之阴;黄柏苦泻相火,色黄入脾调节水火之枢,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至于奋扬又能坚肾阴,与龟板相合,以防大剂辛温伤阴;甘草甘平,调和上下,补土伏火。彭江云教授在原方中加温热之肉桂、补骨脂温肾助阳,引火归元;细辛交通心肾,引上浮之阳热归于肾,与附子合用温阳通经之力尤甚;石菖蒲、白豆蔻辛温,薏苡仁甘淡以健脾化湿行气助运;山药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益气养阴;炙远志、酸枣仁与石菖蒲合用交通心肾以安神;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化阳,顾护中焦以资脾源。
二诊时患者干燥症状较前好转,查其舌色由淡紫转淡红,苔色已转白,苔质由腻转薄,齿痕已消,脉弦,说明下寒得温,气化以复,上热渐清,眠安,故去养心安神之炙远志,加羌活、威灵仙以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三诊,患者干燥等症状渐解,气化以复,此时再以补中益气汤和生脉散益气养阴以充受虚火灼伤之气阴,而又无阴柔之品碍阳复之虑。
4 小 结
燥痹虽以一派津液枯竭之象为主证,但断不可只拘泥于甘寒滋阴润燥之法。若辨证属上热下寒者当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元之法,待气化恢复后再予益气养阴法收效,此乃景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义。同时需时刻谨记顾护脾胃,不忘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临证时唯有仔细揆度,分清标本缓急,治有先后轻重,章法不乱,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5 参考文献
[1] 钱丹琪,姜泉,杜羽.路志正教授燥痹理论形成之古籍溯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5):48-52.
[2] 李满意,娄玉钤.燥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5):57-63.
[3] 刘志,丁炜.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124-127.
[4] 郑钦安.中医火神三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8.
[5] 吴生元.扶阳存津擅用温通大法—吴生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32.
收稿日期:2017-10-12;修回日期:201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