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海水养殖发展先后经历了藻、虾、贝、鱼、参五次养殖浪潮,奠定了庞大的水产养殖产业基础,为改善我国人民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海水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生产实践不断证明:每个养殖品种的开发、技术的建立、产业的跨越发展都无不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海水养殖疾病临床控制技术团队就是一支在我国水产科技界坚持科研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团队,在学科带头人王印庚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把论文写在海洋上,把成果送进车间里”,为我国的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产业需求有的放矢
2001年,正值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刚刚兴起,海水养殖疾病临床控制技术团体组建于此时,担负起海水养殖科技发展的重任。12年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开发专项等各类科研课题共计40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6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荣获省部级等技术成果奖11项,研究成果丰硕、产业经验丰富,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控领域知名的研究团队和疾病防控平台。
迈入21世纪,鲆鲽类和海参养殖成为我国主养品种,年产值高达300多亿元,成为沿海地区支柱性产业。为其产业稳定发展,团队率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并命名了40余种新的疾病种类,分离鉴定了病毒、细菌、寄生虫等20余种(株)病原。这些疾病的发现,建立了鲆鲽鱼类和刺参的疾病档案,填补了两大主养种类疾病研究的空白。在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也进行了病理学、微生态学、快速诊断、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为疾病的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他们急产业发展之所急,念养殖群众之所需,时时刻刻把“三农”放在自己的心间,把百姓的水产事业作为一项社会责任和最高使命。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团队也及时地把游泳性鱼类、贝类、对虾等其他重要养殖品种纳入病害研究的范畴。寒来暑往,他们少有节假日,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大菱鲆药残事件、冰冻灾害、高温热害、海上石油污染、海参暴发化皮病……他们的足迹踏遍我国南北各大养殖区,积累了大量的疫病信息和防治经验。通过养殖技术咨询和病害治疗,每年为养殖场减少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为水产养殖者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研有所用利泽社会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产业的现实生产力,为大生产服务。团队成员成长和发展足迹也自始至终遵循着这一方针。团队在科研创新上追求卓越,其技术和技术产品通过集成和开展临床应用,分别构建了鲆鲽类和刺参疾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与健康养殖工艺,相关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疾病综合控制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而在进行本职科研工作的同时,作为海水养殖病害防控学科的专业技术团队,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了各类海水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的技术转化、成果推广和科技培训等工作,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服务于养殖生产。团队所取得的多项专利实现了技术转让,通过企业开发出海水养殖系列专用药品、病原检测试剂盒、饲料消毒仪、养殖附着基等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产值数千万元。另外,选育出具有抵御高温特性的“高抗一号”刺参新品系,通过良种推广和扩大覆盖率,每年可增产增效3~5亿元。
用研究成果造福社会民生是团队长期以来坚持的信条。为此,团队率先建立了北方首个疾病远程会诊中心,包括养殖动物生物学数据库和病害信息数据库,通过检索和音视频实时传输,实现了实时快捷的面对面疾病诊断,每年可保障10000宗案例以上的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改观了我国现有的水产疾病诊断模式。常年接诊来自生产一线的各类疾病案例,并为其提供防治咨询或治疗方案。同时,团队成员还长期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公益性的疾病诊治和咨询,通过来样接诊、一线送诊、电话和网络远程咨询等途径已累计完成各类海水养殖疾病案例诊断和防治咨询超过1万次,技术信息覆盖率达85%以上。而由团队编写的多种培训资料与指南手册也在不断地免费向养殖人员发放和赠送,受益人员超过2万人次,真正把“常下乡,下长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任重道远,与党同行
在他们的研究领域里,填补了许多研究空白,取得了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企业突破了难以逾越的难关,给企业和产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无限希望;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他们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展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行进在科学道路上的开拓者,也是祖国发展里程中的先锋党员和精英战士。10多年来,他们辛勤的工作,也受到了养殖主管部门和养殖群众的高度评价。该团队被青岛市总工会命名为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王印庚博士被评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服务与推广标兵”、“青岛市侨界十大杰出人士”和“青岛市拔尖人才”;张正博士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成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海洋渔业强国是国人的追求与梦想,而对于海水养殖疾病临床控制技术研究团队来说,他们的“中国梦”属于那片蔚蓝的海洋。他们是产业稳定发展的捍卫者,在未来,他们任重道远,仍将在党的事业征途上继续探索与前行。
产业需求有的放矢
2001年,正值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刚刚兴起,海水养殖疾病临床控制技术团体组建于此时,担负起海水养殖科技发展的重任。12年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开发专项等各类科研课题共计40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6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荣获省部级等技术成果奖11项,研究成果丰硕、产业经验丰富,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控领域知名的研究团队和疾病防控平台。
迈入21世纪,鲆鲽类和海参养殖成为我国主养品种,年产值高达300多亿元,成为沿海地区支柱性产业。为其产业稳定发展,团队率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并命名了40余种新的疾病种类,分离鉴定了病毒、细菌、寄生虫等20余种(株)病原。这些疾病的发现,建立了鲆鲽鱼类和刺参的疾病档案,填补了两大主养种类疾病研究的空白。在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也进行了病理学、微生态学、快速诊断、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为疾病的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他们急产业发展之所急,念养殖群众之所需,时时刻刻把“三农”放在自己的心间,把百姓的水产事业作为一项社会责任和最高使命。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团队也及时地把游泳性鱼类、贝类、对虾等其他重要养殖品种纳入病害研究的范畴。寒来暑往,他们少有节假日,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大菱鲆药残事件、冰冻灾害、高温热害、海上石油污染、海参暴发化皮病……他们的足迹踏遍我国南北各大养殖区,积累了大量的疫病信息和防治经验。通过养殖技术咨询和病害治疗,每年为养殖场减少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为水产养殖者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研有所用利泽社会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产业的现实生产力,为大生产服务。团队成员成长和发展足迹也自始至终遵循着这一方针。团队在科研创新上追求卓越,其技术和技术产品通过集成和开展临床应用,分别构建了鲆鲽类和刺参疾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与健康养殖工艺,相关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疾病综合控制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而在进行本职科研工作的同时,作为海水养殖病害防控学科的专业技术团队,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了各类海水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的技术转化、成果推广和科技培训等工作,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服务于养殖生产。团队所取得的多项专利实现了技术转让,通过企业开发出海水养殖系列专用药品、病原检测试剂盒、饲料消毒仪、养殖附着基等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产值数千万元。另外,选育出具有抵御高温特性的“高抗一号”刺参新品系,通过良种推广和扩大覆盖率,每年可增产增效3~5亿元。
用研究成果造福社会民生是团队长期以来坚持的信条。为此,团队率先建立了北方首个疾病远程会诊中心,包括养殖动物生物学数据库和病害信息数据库,通过检索和音视频实时传输,实现了实时快捷的面对面疾病诊断,每年可保障10000宗案例以上的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改观了我国现有的水产疾病诊断模式。常年接诊来自生产一线的各类疾病案例,并为其提供防治咨询或治疗方案。同时,团队成员还长期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公益性的疾病诊治和咨询,通过来样接诊、一线送诊、电话和网络远程咨询等途径已累计完成各类海水养殖疾病案例诊断和防治咨询超过1万次,技术信息覆盖率达85%以上。而由团队编写的多种培训资料与指南手册也在不断地免费向养殖人员发放和赠送,受益人员超过2万人次,真正把“常下乡,下长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任重道远,与党同行
在他们的研究领域里,填补了许多研究空白,取得了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企业突破了难以逾越的难关,给企业和产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无限希望;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他们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展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行进在科学道路上的开拓者,也是祖国发展里程中的先锋党员和精英战士。10多年来,他们辛勤的工作,也受到了养殖主管部门和养殖群众的高度评价。该团队被青岛市总工会命名为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王印庚博士被评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服务与推广标兵”、“青岛市侨界十大杰出人士”和“青岛市拔尖人才”;张正博士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成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海洋渔业强国是国人的追求与梦想,而对于海水养殖疾病临床控制技术研究团队来说,他们的“中国梦”属于那片蔚蓝的海洋。他们是产业稳定发展的捍卫者,在未来,他们任重道远,仍将在党的事业征途上继续探索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