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京承高速驶入白马路,即可到达顺义区马坡镇,这里也是顺义新城所在地。也正因为如此,来到马坡镇,你会有“城在镇里,镇在城中,城即是镇,镇即是城”的感觉,说它是 “城在镇里”是因为大街小巷洁净整齐,雅致安逸。说它是“镇即是城”是因为这里市场繁荣,经济活跃,各色企业或工业园区林立主要道路两旁。让人感觉到平静中蕴含着繁荣,闲暇中彰显着富足,这就是马坡镇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马坡镇十分重视环境,以“环境立镇”,坚持环境建设“一把手负责制”,把环境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的重要抓手,加强长效管理,全力提升地区环境建设水平。早在2011年,马坡镇就确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如今,在不断完善的环境建设机制的基础上,马坡镇更加注重环境建设与文化的结合。在庙卷村,我们看到了较为宽敞的农村道路旁盛开的花朵及绵长的山水文化墙,村里兴建的影剧院、健身广场、乒乓球室、台球室、图书阅览室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市民文明学校及“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的言行也使得村民的精神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不断提升。村里亮了、绿了、美了,村民们享受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村里投资建设的文体设施丰富了村民们的物质文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实了村民们的精神文明。
未来马坡镇以产业布局为主体,优美靓丽的环境为马坡镇增加了底气、吸引了人气、汇聚了商气。好的环境显然能够吸引产业入驻,而产业入驻以后的管理,加上地区原有的环境需要,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担当”,马坡镇在克服各项难题的基础上又是怎样做到了“长效管理”呢?为探其究竟,本刊记者邀约城市管理专家一同走进马坡,专访马坡镇党委书记贾文禹,为您解答马坡镇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秘诀”。
重视源于责任
思想统一,高度重视。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马坡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环境立镇”的发展思路,逐年加大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环境建设水平,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老百姓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围绕市容环境、秩序环境、设施环境和生态环境“四大环境”开展环境建设,镇域环境日新月异。
从上至下的“一把手负责制”确保了马坡镇环境建设取得成效。首先,镇一级成立了全镇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书记、镇长全面抓,一名副镇长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其次,村一级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目前已有13个村成立了环境建设小组。
在马坡,全镇党员干部认识统一,把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发扬了“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马坡精神,有意识、有行动、有办法、有创新,更有成效。在办法多于问题的马坡,顺义区里及镇里制定的各项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不光如此,善于创新的马坡人,也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明确到人,将“环境立镇”的理念切实转化为全镇干部群众的行动力。
长效始于机制
众所周知,城市管理工作有着反复性、可变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刚刚清理完的小广告会在一夜之间再次出现,清理后的垃圾死角有可能悄悄反弹,修复的道路因为暴雨、暴晒、大车碾压可能导致破损,马坡镇城乡环境结合的特殊性更加大了其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难度。那么为什么马坡镇能克服这些问题并做到环境建设的常态化与长效化管理呢?
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人和资金。除了从上至下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与大量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马坡镇环境管得好,还得益于有一支专门的、专业的环境管理队伍,迅速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并解决问题,极大地缩短了环境问题处理的周期,马坡镇的环境是经得住检查的,干净整洁是常态。
专业保洁做到了环境清理无死角。企业化是马坡镇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创新,2002年,马坡镇在顺义区率先成立了环卫保洁公司,负责镇域内的垃圾清运,2013年,马坡镇又建立了镇级环卫保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保洁服务中心”)。镇一级专职保洁队伍36人,统一实行企业化管理,有效保证了全镇15条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五无”(无白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废弃物、无污水横流和物小广告)。21个行政村也都各自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村级保洁员负责保洁各村属地责任区域,受保洁服务中心与村委会双重管理。村级保洁员除了要做到保持街道、绿地及公共场所干净整洁之外,还充当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角色,负责指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几年来,马坡镇用环境建设的实际成果证明了这项举措的优越性。在各项制度与方法有效协调推动下,垃圾分类依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在镇里有效地运转着,并得以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地得到落实。
巡查监督保证了环境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马坡镇发挥了城管分队的巡查作用,城管分队的9名检查员、20名协管员每天不间断对分管的网格责任区进行巡查,发现环境问题及时上报并协调保洁员处理。镇里的“环境整治突击队”不定时突击检查各村环境脏乱点、垃圾填埋场等问题多发区,发现问题及时联系镇环境办,确保第一时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治。
如果说专业的管理队伍及企业化管理模式保证了环境建设的常态化,那么完善健全的机制则使得环境管理得以真正长效化。与传统的“人管人”相比,制度管理的优越性正在于此。
多年来,马坡镇不断完善健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从日常作业、管理等方面明确责任人,细化责任范围,制定责任标准,实施了定人、定岗、定责任、定时段、定考核、定奖惩的“六定责任制”。针对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公路维护等项工作,制定完善了保洁队伍及道路养护队伍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和检查制度,告别了“人管人”的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此外,精细管理与社区化管理保障了环境建设全覆盖。
早在2011年,马坡镇就确立了以村为点,以公路、铁路、河道为线,以全镇为面,点线面相结合“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环境建设精细化管理体系。在环境建设中,注重发挥“面”单元的组织协调作用、“线”单元的枢纽联络作用以及“点”单元的基础支撑作用。 各村依托社区化管理,通过对上楼人口收取物业费等措施,减少了村庄管理成本和环境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外来人口的增速,营造了良好的镇域综合环境。
考核与奖惩是促进环境建设的有力手段。马坡镇全面落实“催办销账”考核机制,每月发布各村脏乱点曝光片(光盘)、简报,实行环境建设挂销账制度,并纳入年终考核。
一是加强各村环境考核。提高环境建设在各村年终考核打分中的比例,与各村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对村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确保不留死角。二是加强对各专业队伍的考核。设立环境监督员,每天对分管网格责任区进行不间断巡查,监查内容包括市容整洁问题、环境卫生问题、环境设施问题,及时行使行政处罚权,并上报相关信息。三是完善环境督察机制。镇党委书记、镇长带队定期进行环境拉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各村年初上报的整治任务、日常巡查时发现的脏乱点及区里下发的整治任务,建立统一的环境台帐,要求各村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治;对台账任务逐项检查,逐一销账。
此外,马坡镇建立了拉练奖励机制。全面实行“周销账、月排队、季检查”的评比模式,每季度根据各村台账完成、日常检查、拉练检查、公厕管理等情况的综合评比结果,分类对支部书记进行奖励,拉练结束后镇政府对全镇21个村给予一次性416000万元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日常环境建设。每村设立一名环境卫生负责人,每季度进行考核,全额奖励1000元,对于工作不积极的村酌情扣除部分奖励。
贾文禹书记向我们介绍到,马坡镇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提升老百姓的环境意识,各村因村制宜,分别建立了符合村里特色的利益导向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卓有成效。例如,石家营村对按规定将垃圾分类完成较好的家庭每天奖励1元钱;白各庄村给垃圾分类家庭每年每户600元的奖励,并采取村民收集白色垃圾换取洗衣粉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马卷、良正卷等村每季度由村委会对村民家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对合格家庭给予奖励;其它村分别制定评选标准和奖励办法,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利益导向与发挥各项奖励的激励作用,马坡镇从长远考虑,注重将环境建设与文化相结合,注重村民们精神文明的提升,通过举办文明培训与各类文化活动,设立“村规民约”、道德祠堂等,使得村民的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以提升,也进而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村民素质增一分,市容环境美十分,村民意识的提高是环境管理得以长效的真正内涵。
管理长于精细
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多年来,马坡镇不断创新,加大投入,围绕“四大环境”(市容环境、秩序环境、设施环境、生态环境)不断推进环境建设精细化管理。
在各条街巷上,我们看到马坡镇的广告牌匾统一以“MP”(马坡的拼音首字母)开头。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对付非法小广告,马坡镇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马坡镇建立了小广告巡查小组、保洁员和城管三方协同联动机制,严格管控小广告,小广告在马坡镇域内没有生存的空间。为营造良好的秩序环境,马坡镇对市场和校园周边开展了环境秩序整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镇域市场和主要大街、校园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整治,防止流动商贩挤街占道影响市场周边正常经营秩序,加强对无照经营行为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于设施环境,马坡镇所在的顺义区在北京市位列远郊区县之首,马坡镇在顺义区也在前列。在马坡转运站(金马环卫中心),我们看到一辆辆干净的封闭式垃圾运输车从转运站的大门开了进来,在转运站内停放着几辆同样规格的运输车,垃圾运输车旁边的空地上,几名工人正在维修破旧的分类垃圾桶。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马坡镇目前共有垃圾压缩运输车、封闭式垃圾清运车、灰土清运车、虎头铲各类垃圾清运车11辆,负责辖区13个未拆迁村、4个居民区(包括回迁小区)、254家企事业单位、30个公厕的日常保洁及垃圾清运工作。每日清晨出动所有清运组车辆清运垃圾,下午出动3辆车按分组进行巡查,发现垃圾桶内存在积存垃圾进行二次清运,确保桶内垃圾不外溢,无积存垃圾。成立维修小组,对破损、丢失轱辘的垃圾桶进行修理、更换,去年13个村已新增垃圾桶51个、完成了186个垃圾桶的修补、喷漆工作。
目前,全镇林木覆盖率已达到29.5%,森林覆盖率达到18.7%,提前完成了与区政府签订的“2011年至2015年绿化目标责任书”任务。再有,为了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强企事业单位及施工工地垃圾和扬尘处理,以“优质燃煤替代一批”和“炊事气化解决一批”为目标,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工程落实得力,优质燃煤和炉具配送工作全部完成。
今年11月,北京将迎来APEC系列会议,马坡也不遗余力对APEC沿线的进行了整体环境美化绿化。全镇投资近600万元,对京密路沿线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多种乔灌木及花卉色带草皮的栽种铺设使得沿线整洁美观、绿色生态。
贾文禹书记表示,近年来,马坡镇的环境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得益于上级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项长效机制的建立,得益于新城建设及重大活动的举办,更得益于历届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及“环境立镇”的理念。然而,环境建设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环境建设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下一步,马坡镇将完成环境建设标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明确细化整治建设和管护管控标准,制定完善科学有效的环境管控机制、强化属地监管考核,不断提升镇域环境水平。
马坡镇十分重视环境,以“环境立镇”,坚持环境建设“一把手负责制”,把环境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的重要抓手,加强长效管理,全力提升地区环境建设水平。早在2011年,马坡镇就确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如今,在不断完善的环境建设机制的基础上,马坡镇更加注重环境建设与文化的结合。在庙卷村,我们看到了较为宽敞的农村道路旁盛开的花朵及绵长的山水文化墙,村里兴建的影剧院、健身广场、乒乓球室、台球室、图书阅览室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市民文明学校及“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的言行也使得村民的精神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不断提升。村里亮了、绿了、美了,村民们享受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村里投资建设的文体设施丰富了村民们的物质文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实了村民们的精神文明。
未来马坡镇以产业布局为主体,优美靓丽的环境为马坡镇增加了底气、吸引了人气、汇聚了商气。好的环境显然能够吸引产业入驻,而产业入驻以后的管理,加上地区原有的环境需要,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担当”,马坡镇在克服各项难题的基础上又是怎样做到了“长效管理”呢?为探其究竟,本刊记者邀约城市管理专家一同走进马坡,专访马坡镇党委书记贾文禹,为您解答马坡镇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秘诀”。
重视源于责任
思想统一,高度重视。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马坡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环境立镇”的发展思路,逐年加大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环境建设水平,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老百姓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围绕市容环境、秩序环境、设施环境和生态环境“四大环境”开展环境建设,镇域环境日新月异。
从上至下的“一把手负责制”确保了马坡镇环境建设取得成效。首先,镇一级成立了全镇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书记、镇长全面抓,一名副镇长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其次,村一级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目前已有13个村成立了环境建设小组。
在马坡,全镇党员干部认识统一,把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发扬了“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马坡精神,有意识、有行动、有办法、有创新,更有成效。在办法多于问题的马坡,顺义区里及镇里制定的各项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不光如此,善于创新的马坡人,也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明确到人,将“环境立镇”的理念切实转化为全镇干部群众的行动力。
长效始于机制
众所周知,城市管理工作有着反复性、可变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刚刚清理完的小广告会在一夜之间再次出现,清理后的垃圾死角有可能悄悄反弹,修复的道路因为暴雨、暴晒、大车碾压可能导致破损,马坡镇城乡环境结合的特殊性更加大了其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难度。那么为什么马坡镇能克服这些问题并做到环境建设的常态化与长效化管理呢?
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人和资金。除了从上至下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与大量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马坡镇环境管得好,还得益于有一支专门的、专业的环境管理队伍,迅速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并解决问题,极大地缩短了环境问题处理的周期,马坡镇的环境是经得住检查的,干净整洁是常态。
专业保洁做到了环境清理无死角。企业化是马坡镇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创新,2002年,马坡镇在顺义区率先成立了环卫保洁公司,负责镇域内的垃圾清运,2013年,马坡镇又建立了镇级环卫保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保洁服务中心”)。镇一级专职保洁队伍36人,统一实行企业化管理,有效保证了全镇15条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五无”(无白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废弃物、无污水横流和物小广告)。21个行政村也都各自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村级保洁员负责保洁各村属地责任区域,受保洁服务中心与村委会双重管理。村级保洁员除了要做到保持街道、绿地及公共场所干净整洁之外,还充当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角色,负责指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几年来,马坡镇用环境建设的实际成果证明了这项举措的优越性。在各项制度与方法有效协调推动下,垃圾分类依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在镇里有效地运转着,并得以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地得到落实。
巡查监督保证了环境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马坡镇发挥了城管分队的巡查作用,城管分队的9名检查员、20名协管员每天不间断对分管的网格责任区进行巡查,发现环境问题及时上报并协调保洁员处理。镇里的“环境整治突击队”不定时突击检查各村环境脏乱点、垃圾填埋场等问题多发区,发现问题及时联系镇环境办,确保第一时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治。
如果说专业的管理队伍及企业化管理模式保证了环境建设的常态化,那么完善健全的机制则使得环境管理得以真正长效化。与传统的“人管人”相比,制度管理的优越性正在于此。
多年来,马坡镇不断完善健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从日常作业、管理等方面明确责任人,细化责任范围,制定责任标准,实施了定人、定岗、定责任、定时段、定考核、定奖惩的“六定责任制”。针对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公路维护等项工作,制定完善了保洁队伍及道路养护队伍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和检查制度,告别了“人管人”的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此外,精细管理与社区化管理保障了环境建设全覆盖。
早在2011年,马坡镇就确立了以村为点,以公路、铁路、河道为线,以全镇为面,点线面相结合“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环境建设精细化管理体系。在环境建设中,注重发挥“面”单元的组织协调作用、“线”单元的枢纽联络作用以及“点”单元的基础支撑作用。 各村依托社区化管理,通过对上楼人口收取物业费等措施,减少了村庄管理成本和环境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外来人口的增速,营造了良好的镇域综合环境。
考核与奖惩是促进环境建设的有力手段。马坡镇全面落实“催办销账”考核机制,每月发布各村脏乱点曝光片(光盘)、简报,实行环境建设挂销账制度,并纳入年终考核。
一是加强各村环境考核。提高环境建设在各村年终考核打分中的比例,与各村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对村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确保不留死角。二是加强对各专业队伍的考核。设立环境监督员,每天对分管网格责任区进行不间断巡查,监查内容包括市容整洁问题、环境卫生问题、环境设施问题,及时行使行政处罚权,并上报相关信息。三是完善环境督察机制。镇党委书记、镇长带队定期进行环境拉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各村年初上报的整治任务、日常巡查时发现的脏乱点及区里下发的整治任务,建立统一的环境台帐,要求各村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治;对台账任务逐项检查,逐一销账。
此外,马坡镇建立了拉练奖励机制。全面实行“周销账、月排队、季检查”的评比模式,每季度根据各村台账完成、日常检查、拉练检查、公厕管理等情况的综合评比结果,分类对支部书记进行奖励,拉练结束后镇政府对全镇21个村给予一次性416000万元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日常环境建设。每村设立一名环境卫生负责人,每季度进行考核,全额奖励1000元,对于工作不积极的村酌情扣除部分奖励。
贾文禹书记向我们介绍到,马坡镇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提升老百姓的环境意识,各村因村制宜,分别建立了符合村里特色的利益导向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卓有成效。例如,石家营村对按规定将垃圾分类完成较好的家庭每天奖励1元钱;白各庄村给垃圾分类家庭每年每户600元的奖励,并采取村民收集白色垃圾换取洗衣粉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马卷、良正卷等村每季度由村委会对村民家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对合格家庭给予奖励;其它村分别制定评选标准和奖励办法,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利益导向与发挥各项奖励的激励作用,马坡镇从长远考虑,注重将环境建设与文化相结合,注重村民们精神文明的提升,通过举办文明培训与各类文化活动,设立“村规民约”、道德祠堂等,使得村民的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以提升,也进而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村民素质增一分,市容环境美十分,村民意识的提高是环境管理得以长效的真正内涵。
管理长于精细
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多年来,马坡镇不断创新,加大投入,围绕“四大环境”(市容环境、秩序环境、设施环境、生态环境)不断推进环境建设精细化管理。
在各条街巷上,我们看到马坡镇的广告牌匾统一以“MP”(马坡的拼音首字母)开头。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对付非法小广告,马坡镇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马坡镇建立了小广告巡查小组、保洁员和城管三方协同联动机制,严格管控小广告,小广告在马坡镇域内没有生存的空间。为营造良好的秩序环境,马坡镇对市场和校园周边开展了环境秩序整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镇域市场和主要大街、校园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整治,防止流动商贩挤街占道影响市场周边正常经营秩序,加强对无照经营行为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于设施环境,马坡镇所在的顺义区在北京市位列远郊区县之首,马坡镇在顺义区也在前列。在马坡转运站(金马环卫中心),我们看到一辆辆干净的封闭式垃圾运输车从转运站的大门开了进来,在转运站内停放着几辆同样规格的运输车,垃圾运输车旁边的空地上,几名工人正在维修破旧的分类垃圾桶。贾文禹书记告诉我们,马坡镇目前共有垃圾压缩运输车、封闭式垃圾清运车、灰土清运车、虎头铲各类垃圾清运车11辆,负责辖区13个未拆迁村、4个居民区(包括回迁小区)、254家企事业单位、30个公厕的日常保洁及垃圾清运工作。每日清晨出动所有清运组车辆清运垃圾,下午出动3辆车按分组进行巡查,发现垃圾桶内存在积存垃圾进行二次清运,确保桶内垃圾不外溢,无积存垃圾。成立维修小组,对破损、丢失轱辘的垃圾桶进行修理、更换,去年13个村已新增垃圾桶51个、完成了186个垃圾桶的修补、喷漆工作。
目前,全镇林木覆盖率已达到29.5%,森林覆盖率达到18.7%,提前完成了与区政府签订的“2011年至2015年绿化目标责任书”任务。再有,为了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强企事业单位及施工工地垃圾和扬尘处理,以“优质燃煤替代一批”和“炊事气化解决一批”为目标,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工程落实得力,优质燃煤和炉具配送工作全部完成。
今年11月,北京将迎来APEC系列会议,马坡也不遗余力对APEC沿线的进行了整体环境美化绿化。全镇投资近600万元,对京密路沿线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多种乔灌木及花卉色带草皮的栽种铺设使得沿线整洁美观、绿色生态。
贾文禹书记表示,近年来,马坡镇的环境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得益于上级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项长效机制的建立,得益于新城建设及重大活动的举办,更得益于历届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及“环境立镇”的理念。然而,环境建设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环境建设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下一步,马坡镇将完成环境建设标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明确细化整治建设和管护管控标准,制定完善科学有效的环境管控机制、强化属地监管考核,不断提升镇域环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