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湘:舍鱼而取熊掌
傅增湘做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大藏书家。从辛亥革命后,傅增湘大规模地收藏古书,他经常流连于北京的琉璃厂、隆福寺书肆,又常到浙江、安徽等地访书,多得前辈藏书家旧藏。他的薪金,除生活费用外,几乎全部用于购书。有时绌于资金,往往借债买书,或卖旧换新。
一次,傅增湘偶然见到南宋淳熙年间宫廷写本《洪范政鉴》,梦寐不忘十余年。后来终于有一天,他碰上一位书商出售此书,但悬值绝高,出乎所料。为使十年之梦成真,傅增湘卖掉自己珍藏的日本、朝鲜古刻本三箧,得钱购下《洪范政鉴》,他还风趣地说这是“舍鱼而取熊掌”,被传为书林佳话。
孙犁:书衣文录
孙犁先生的藏书不仅数量多,且品位档次颇高。他爱书成癖,视书如命,甚至还有一种给书包书皮儿的嗜好。他说:“每逢我坐在桌子前面,包裹书籍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平静,很是愉快的。”
孙犁还爱在包好的书皮上附记一些文字,如书名、作者、卷数以至得书经过、该书简评或偶然感触等等。此类文字短小精练,言简意赅,颇耐玩味,先生名之以“书衣文录”。
之一:《宋词选》,1974年6月4日上午记。“某君需索宋词,即刻检出,恐其有失,软纸皮外,另加硬纸皮焉。”
之二:《战争与和平》,1974年7月4日灯下记。
“余进城后,少买外国小说,如此大著,尚备数种。此书且曾认真看完,然以年老,不复记其情节。书物归来,先为魏小姐借去,近家人又看。因借机洁修焉。
“余幼年,从文学见人生,青年从人生见文学。今老矣,文学人生,两相茫然,无动于衷,甚可哀也。
“此系残存之籍,修整如此,亦不易矣。”
余光中:“玩”书
书是用来被读的,而台湾诗人、散文家余光中,阅读之外,还要对书“欣赏把玩”。所谓读,即读书的内容;所谓玩,即玩书的外表装帧、插图之类。一般人买书,多视其内容来决定取舍。而余光中先生,看到精美华丽抑或装帧考究的书籍便一见倾心,也顾不得内容是怎样的。他曾经这样来形容自己“欣赏把玩”书籍的情形:“资深的书呆子通常有一种不可救药的毛病。他们坐在书桌前,并不一定要读哪一本书,或研究哪一个问题,只是喜欢这本摸摸,那本翻翻,相相封面,看看插图和目录,并且嗅嗅(尤其是新的书)怪好闻的纸香和油墨味。就这样,一个昂贵的下午用完了。”
赵淑敏:渴望书葬
台湾女士赵淑敏,一人独居四室,却有两间书房,就连客房、卧房也遭书籍“入侵”,无奈另外又加了一大间书库,可见她的藏书之多。
赵女士将书视为“最爱”,常常担心这些“最爱”被后代一元一斤当作破烂卖掉。她跟孩子们说,貂皮大衣当垃圾丢了都没关系,若是那样对待我的“最爱”,我会死不瞑目。因是心中的“最爱”,当然就到了同生死的境界,赵女士甚至渴望自己“葬身书海”:“人死假如能够书葬就好了,我的书一定可以将我好好葬埋。这想法当然得算奇特难行,可是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仍然坐拥书城,那将是一处多么可爱的永远的家!”
丛苏:读书到死
美籍华人丛苏在一篇题为《我与书癖》的文章中讲到这样一件事情:
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一本由于冷战而写的预言小说《海滩上》,后来拍成电影。故事大意是写第三次世界大战由核武器而导致人类濒临毁灭的悲剧。这部电影的上演还真的为60年代初期的美国社会罩上一层悲观灰色的黯云。当时有人向在校的大学生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如果世界末日将至,你只有两个钟头的时间好活,你要用那个时间做什么?”百分之八十的女生回答:“要赶紧跑到附近的男生宿舍里,去抓一个男生去爱去!”
人各有志,无可厚非。但对把人类最后的两个钟头消耗在床上的做法,丛苏先生是极为不满的。他的回答是:“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一些古典音乐(必要时,后三者可免),吾愿足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读书,可敬可慕。
戴逸如:书是种子。
戴逸如先生著有《天·人·书》,文图并茂,别具一格。戴先生在该书的“跋”中写道:
天造人,人造书,书造人。
天孕人,人孕书,书孕天。
人毁书,书毁天,天乃毁人。
作为漫画家的戴逸如,不乏机智与幽默,他将书籍喻为“种子”:“书是种子,以灵魂为果。一本卑劣的或高尚的书,能生产出一千颗卑劣的或高尚的灵魂之果。而平庸的书呢,它是发不了芽的瘪籽儿,无声无息地腐烂在泥土里了。”
闻一多:书房与废墟
闻一多先生学识精深,治学严谨,敢于创新,在47年的短暂生命历程中著述丰富。他的“书桌”与“书房”是乱得出了名的。闻家驷曾在《忆一多兄》一文中描述过其兄在家读书时的情景:“他嫌一般的书桌不够使用,于是便把裁缝做衣服用的案板拿来当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类书籍以及稿纸和稿本,重叠沓杂。每隔几天,总得有人替他整理一番。‘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从他青年时代起,就不是很有秩序的。”更有趣的是,一多先生还曾写过一首谐趣的新诗示友人,诗的题目就是《闻一多的书桌》,并把它收录在《死水》这部诗集里边。
而对闻一多的书房,梁实秋先生曾在《谈闻一多》一文中直言不讳地说那杂乱的情形使人如临废墟:“他的书房中参考图书不能用‘琳琅满目’四字来形容,也不能说是‘(獭)祭鱼’,因为那凌乱的情形使人有如入废墟之感。”
(摘自语文在线)
傅增湘做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大藏书家。从辛亥革命后,傅增湘大规模地收藏古书,他经常流连于北京的琉璃厂、隆福寺书肆,又常到浙江、安徽等地访书,多得前辈藏书家旧藏。他的薪金,除生活费用外,几乎全部用于购书。有时绌于资金,往往借债买书,或卖旧换新。
一次,傅增湘偶然见到南宋淳熙年间宫廷写本《洪范政鉴》,梦寐不忘十余年。后来终于有一天,他碰上一位书商出售此书,但悬值绝高,出乎所料。为使十年之梦成真,傅增湘卖掉自己珍藏的日本、朝鲜古刻本三箧,得钱购下《洪范政鉴》,他还风趣地说这是“舍鱼而取熊掌”,被传为书林佳话。
孙犁:书衣文录
孙犁先生的藏书不仅数量多,且品位档次颇高。他爱书成癖,视书如命,甚至还有一种给书包书皮儿的嗜好。他说:“每逢我坐在桌子前面,包裹书籍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平静,很是愉快的。”
孙犁还爱在包好的书皮上附记一些文字,如书名、作者、卷数以至得书经过、该书简评或偶然感触等等。此类文字短小精练,言简意赅,颇耐玩味,先生名之以“书衣文录”。
之一:《宋词选》,1974年6月4日上午记。“某君需索宋词,即刻检出,恐其有失,软纸皮外,另加硬纸皮焉。”
之二:《战争与和平》,1974年7月4日灯下记。
“余进城后,少买外国小说,如此大著,尚备数种。此书且曾认真看完,然以年老,不复记其情节。书物归来,先为魏小姐借去,近家人又看。因借机洁修焉。
“余幼年,从文学见人生,青年从人生见文学。今老矣,文学人生,两相茫然,无动于衷,甚可哀也。
“此系残存之籍,修整如此,亦不易矣。”
余光中:“玩”书
书是用来被读的,而台湾诗人、散文家余光中,阅读之外,还要对书“欣赏把玩”。所谓读,即读书的内容;所谓玩,即玩书的外表装帧、插图之类。一般人买书,多视其内容来决定取舍。而余光中先生,看到精美华丽抑或装帧考究的书籍便一见倾心,也顾不得内容是怎样的。他曾经这样来形容自己“欣赏把玩”书籍的情形:“资深的书呆子通常有一种不可救药的毛病。他们坐在书桌前,并不一定要读哪一本书,或研究哪一个问题,只是喜欢这本摸摸,那本翻翻,相相封面,看看插图和目录,并且嗅嗅(尤其是新的书)怪好闻的纸香和油墨味。就这样,一个昂贵的下午用完了。”
赵淑敏:渴望书葬
台湾女士赵淑敏,一人独居四室,却有两间书房,就连客房、卧房也遭书籍“入侵”,无奈另外又加了一大间书库,可见她的藏书之多。
赵女士将书视为“最爱”,常常担心这些“最爱”被后代一元一斤当作破烂卖掉。她跟孩子们说,貂皮大衣当垃圾丢了都没关系,若是那样对待我的“最爱”,我会死不瞑目。因是心中的“最爱”,当然就到了同生死的境界,赵女士甚至渴望自己“葬身书海”:“人死假如能够书葬就好了,我的书一定可以将我好好葬埋。这想法当然得算奇特难行,可是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仍然坐拥书城,那将是一处多么可爱的永远的家!”
丛苏:读书到死
美籍华人丛苏在一篇题为《我与书癖》的文章中讲到这样一件事情:
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一本由于冷战而写的预言小说《海滩上》,后来拍成电影。故事大意是写第三次世界大战由核武器而导致人类濒临毁灭的悲剧。这部电影的上演还真的为60年代初期的美国社会罩上一层悲观灰色的黯云。当时有人向在校的大学生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如果世界末日将至,你只有两个钟头的时间好活,你要用那个时间做什么?”百分之八十的女生回答:“要赶紧跑到附近的男生宿舍里,去抓一个男生去爱去!”
人各有志,无可厚非。但对把人类最后的两个钟头消耗在床上的做法,丛苏先生是极为不满的。他的回答是:“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一些古典音乐(必要时,后三者可免),吾愿足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读书,可敬可慕。
戴逸如:书是种子。
戴逸如先生著有《天·人·书》,文图并茂,别具一格。戴先生在该书的“跋”中写道:
天造人,人造书,书造人。
天孕人,人孕书,书孕天。
人毁书,书毁天,天乃毁人。
作为漫画家的戴逸如,不乏机智与幽默,他将书籍喻为“种子”:“书是种子,以灵魂为果。一本卑劣的或高尚的书,能生产出一千颗卑劣的或高尚的灵魂之果。而平庸的书呢,它是发不了芽的瘪籽儿,无声无息地腐烂在泥土里了。”
闻一多:书房与废墟
闻一多先生学识精深,治学严谨,敢于创新,在47年的短暂生命历程中著述丰富。他的“书桌”与“书房”是乱得出了名的。闻家驷曾在《忆一多兄》一文中描述过其兄在家读书时的情景:“他嫌一般的书桌不够使用,于是便把裁缝做衣服用的案板拿来当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类书籍以及稿纸和稿本,重叠沓杂。每隔几天,总得有人替他整理一番。‘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从他青年时代起,就不是很有秩序的。”更有趣的是,一多先生还曾写过一首谐趣的新诗示友人,诗的题目就是《闻一多的书桌》,并把它收录在《死水》这部诗集里边。
而对闻一多的书房,梁实秋先生曾在《谈闻一多》一文中直言不讳地说那杂乱的情形使人如临废墟:“他的书房中参考图书不能用‘琳琅满目’四字来形容,也不能说是‘(獭)祭鱼’,因为那凌乱的情形使人有如入废墟之感。”
(摘自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