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从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兴趣中学习数学。所以,如果教师只知道一味地让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引导他们爱上学习,提升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热情,同时让教学活动脱离教师单方面授课的枯燥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356
引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数学课堂承担着德育教育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学生德育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
一、导学故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导学故事的设计,通过故事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导学数学故事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也要简短,因此,故事的内容要体现出主要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提炼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小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6—10之间的数字,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降低学生对数字的理解难度。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故事情境进行引导:周三老师安排了3个人打扫教室卫生,后续又安排了1个人清扫黑板,2个人负责桌面卫生,问一共安排了几个人,如何用数字进行表示。这一个导学故事内容非常的简单而且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找到故事情节的内容,找到实际人数应该是3+1+2的结论,学生在学习时有的用加法,有的用摆小木棍的方式有的用数指头的方式得到了6的结论,此时教师用6的数字进行表示,在屏幕上将故事中的6的数字展示并详细说明,让学生了解到6的实际意义。在后续7—10的数字学习时,教师都可以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小故事进行导入,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总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实施数学故事的有效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故事的简短和有效性,既要贴合数学实际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帮助教师实现快速导学的效果。
二、用数学故事演绎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由于小学生自律能力较差,且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程开始的十五分钟后,学生极其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无心学习数学,从而使得学习效率下降。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单靠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适当进行肢体活动,以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数学情境,并让学生在演绎中学习,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演绎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除法》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让学生进行分组演绎,学生可以演绎的角色有教师、小花、水果店老板。教师根据角色为学生讲解故事:“老师给小花100块钱,让小花去水果店买水果回来分给全班同学,班上有30名同学,小花到了水果店之后询问老板水果价钱,老板说苹果5元1斤,1斤有3个苹果,那么,100块最多可以买多少斤苹果呢?若是小花要买够全班的苹果数量需要买多少斤呢?班上学生每位学生必须要得到一个苹果,那100块钱最后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教师可以让扮演水果店老板的学生回答100块钱可以买多少斤(20斤)苹果,让扮演教师的学生回答最后两个问题,让扮演小花的同学回答30个苹果是多少斤(10斤)。让学生在演绎中将故事中的相关问题回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演绎中培养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深化认知
在数学里,有美不胜收的故事;在故事里,有美不胜收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讲数学故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有大数学观,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将数学故事学习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引领学生课后进行广泛的数学故事阅读。学习斐波那契数列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花瓣中的数学知识:水仙花3瓣,凤仙花5瓣,翠雀花8瓣,金盏花13瓣,紫苑花21瓣,雏菊花34瓣、55瓣或89瓣,了解自然界中存在着神奇的斐波那锲数列;学习《比》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黄金比》,了解金字塔、五角星、人体等地方蕴含的黄金比……数学的历史,也是不计其数的数学家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历史。他们有的为了维护真理而献身,为了证明一条几何定律而被罗马士兵杀害的阿基米德;为中国的的数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写下数学巨著《数书九章》的秦九韶……这一个个数学家的故事,丰富着学生的课后生活,影响学生的心智、个性、态度乃至完整人格的形成。学生在学习数学家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更受到数学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的熏陶。为了巩固学生课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借助阅读故事报告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分享故事阅读的收获和感受,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还可以进行数学故事手抄报比赛等各种课外活动,为数学故事走进学生生活创设一个广阔的平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应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既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踊跃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黄彪.基于数学故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10):46-49.
[2]沈祥芹.小学数学故事教学法的实施[J].小学生(中旬刊),2019(02):30.
[3]徐金鑫.巧用数学故事,发展学生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8(12):81.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航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356
引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数学课堂承担着德育教育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学生德育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
一、导学故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导学故事的设计,通过故事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导学数学故事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也要简短,因此,故事的内容要体现出主要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提炼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小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6—10之间的数字,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降低学生对数字的理解难度。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故事情境进行引导:周三老师安排了3个人打扫教室卫生,后续又安排了1个人清扫黑板,2个人负责桌面卫生,问一共安排了几个人,如何用数字进行表示。这一个导学故事内容非常的简单而且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找到故事情节的内容,找到实际人数应该是3+1+2的结论,学生在学习时有的用加法,有的用摆小木棍的方式有的用数指头的方式得到了6的结论,此时教师用6的数字进行表示,在屏幕上将故事中的6的数字展示并详细说明,让学生了解到6的实际意义。在后续7—10的数字学习时,教师都可以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小故事进行导入,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总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实施数学故事的有效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故事的简短和有效性,既要贴合数学实际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帮助教师实现快速导学的效果。
二、用数学故事演绎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由于小学生自律能力较差,且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程开始的十五分钟后,学生极其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无心学习数学,从而使得学习效率下降。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单靠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适当进行肢体活动,以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数学情境,并让学生在演绎中学习,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演绎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除法》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让学生进行分组演绎,学生可以演绎的角色有教师、小花、水果店老板。教师根据角色为学生讲解故事:“老师给小花100块钱,让小花去水果店买水果回来分给全班同学,班上有30名同学,小花到了水果店之后询问老板水果价钱,老板说苹果5元1斤,1斤有3个苹果,那么,100块最多可以买多少斤苹果呢?若是小花要买够全班的苹果数量需要买多少斤呢?班上学生每位学生必须要得到一个苹果,那100块钱最后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教师可以让扮演水果店老板的学生回答100块钱可以买多少斤(20斤)苹果,让扮演教师的学生回答最后两个问题,让扮演小花的同学回答30个苹果是多少斤(10斤)。让学生在演绎中将故事中的相关问题回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演绎中培养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深化认知
在数学里,有美不胜收的故事;在故事里,有美不胜收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讲数学故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有大数学观,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将数学故事学习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引领学生课后进行广泛的数学故事阅读。学习斐波那契数列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花瓣中的数学知识:水仙花3瓣,凤仙花5瓣,翠雀花8瓣,金盏花13瓣,紫苑花21瓣,雏菊花34瓣、55瓣或89瓣,了解自然界中存在着神奇的斐波那锲数列;学习《比》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黄金比》,了解金字塔、五角星、人体等地方蕴含的黄金比……数学的历史,也是不计其数的数学家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历史。他们有的为了维护真理而献身,为了证明一条几何定律而被罗马士兵杀害的阿基米德;为中国的的数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写下数学巨著《数书九章》的秦九韶……这一个个数学家的故事,丰富着学生的课后生活,影响学生的心智、个性、态度乃至完整人格的形成。学生在学习数学家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更受到数学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的熏陶。为了巩固学生课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借助阅读故事报告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分享故事阅读的收获和感受,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还可以进行数学故事手抄报比赛等各种课外活动,为数学故事走进学生生活创设一个广阔的平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应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既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踊跃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黄彪.基于数学故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10):46-49.
[2]沈祥芹.小学数学故事教学法的实施[J].小学生(中旬刊),2019(02):30.
[3]徐金鑫.巧用数学故事,发展学生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8(12):81.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