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将宫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案例,参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研讨组34例患者行官腔镜手术,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研讨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官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发现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作为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官腔镜;传统开腹手术;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23-01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特别是40-50岁女性发病率占该年龄段人数的一半以上,常伴有月经过多,贫血、子宫出血及腰腹部疼痛等症状出现。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症状出现最早,经常伴有子宫异常出血,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方式。本文就我院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官腔镜手术之后,将其疗效予以分析比对,旨在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案例,参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研讨组34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人选患者经螺旋CT、彩超、宫腔镜等检查完全符合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肌瘤直径在5厘米及以下,子宫并无子宫内膜或宫颈等恶性病变情况。
参照组:年龄23.8-49.2岁,平均(33.32±5.27)岁,其中13例无生育史,21例有生育史,14例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研讨组:年龄24.1-48.7岁,平均(32.96±5.46)岁。其中15例无生育史,19例有生育史,16例单发肌瘤,18例多发肌瘤。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可靠。
1.2方法:参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送相关病理检测。研讨组34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为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常规手术区域消毒,首先通过宫口扩张棒扩张宫口,一般在11毫米左右,之后以浓度为5%的甘露醇注射液或是葡萄糖注射液实施持续灌流冲洗。将电切镜放于宫腔,此时对肌瘤大小、数量、位置等情况仔细观察。对于无蒂的黏膜下肌瘤应当切开肌瘤表面的包膜再取出切碎的肌瘤;对于体积较大的带蒂黏膜下肌瘤经表面切割后切断取出,对于深埋子宫肌壁间的肌瘤可以同时使用宫缩素促其突出,再切除。手术期间持续以B超对于切割深度进行监测,防止有漏切或子宫穿孔情况发生。手术完成后以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仔细冲洗,同时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将透明质酸钠贴覆或喷涂于子宫创口表面,这样可预防术后粘连,最后放置引流管。常规术后静脉滴注缩宫素与生理盐水,并连续使用3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5项手术指标作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方式,t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研讨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女性在40-50岁期间为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峰期,有一半以上此年龄段的妇女患上子宫肌瘤,但因有些患者的症状较为隐匿未及时发现,实际的发生率往往更高。黏膜下子宫肌瘤通常是指肌瘤朝向宫腔并突出于宫腔,肌瘤覆盖有黏膜,是子宫体肌瘤的一种,发生率15%左右。它虽不属于恶性肿瘤,但容易引发子宫异常出血,治疗往往需切除子宮。随着近年来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施术者镜下操作水平的提升,大多数手术都是通过腔镜方式实施。宫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它能够为施术者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广阔的手术视野,保持腹腔内最佳、最稳定的环境,尽量降低对腹腔的干扰,同时对于临近的器官也保护的作用。宫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于患者而言是极为有利的选择,已逐步成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术式,它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且复发率相对更低,同时免除了开腹切除子宫之苦。
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研讨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综上,通过宫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发现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作为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官腔镜;传统开腹手术;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23-01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特别是40-50岁女性发病率占该年龄段人数的一半以上,常伴有月经过多,贫血、子宫出血及腰腹部疼痛等症状出现。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症状出现最早,经常伴有子宫异常出血,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方式。本文就我院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官腔镜手术之后,将其疗效予以分析比对,旨在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案例,参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研讨组34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人选患者经螺旋CT、彩超、宫腔镜等检查完全符合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肌瘤直径在5厘米及以下,子宫并无子宫内膜或宫颈等恶性病变情况。
参照组:年龄23.8-49.2岁,平均(33.32±5.27)岁,其中13例无生育史,21例有生育史,14例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研讨组:年龄24.1-48.7岁,平均(32.96±5.46)岁。其中15例无生育史,19例有生育史,16例单发肌瘤,18例多发肌瘤。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可靠。
1.2方法:参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送相关病理检测。研讨组34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为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常规手术区域消毒,首先通过宫口扩张棒扩张宫口,一般在11毫米左右,之后以浓度为5%的甘露醇注射液或是葡萄糖注射液实施持续灌流冲洗。将电切镜放于宫腔,此时对肌瘤大小、数量、位置等情况仔细观察。对于无蒂的黏膜下肌瘤应当切开肌瘤表面的包膜再取出切碎的肌瘤;对于体积较大的带蒂黏膜下肌瘤经表面切割后切断取出,对于深埋子宫肌壁间的肌瘤可以同时使用宫缩素促其突出,再切除。手术期间持续以B超对于切割深度进行监测,防止有漏切或子宫穿孔情况发生。手术完成后以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仔细冲洗,同时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将透明质酸钠贴覆或喷涂于子宫创口表面,这样可预防术后粘连,最后放置引流管。常规术后静脉滴注缩宫素与生理盐水,并连续使用3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5项手术指标作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方式,t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研讨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女性在40-50岁期间为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峰期,有一半以上此年龄段的妇女患上子宫肌瘤,但因有些患者的症状较为隐匿未及时发现,实际的发生率往往更高。黏膜下子宫肌瘤通常是指肌瘤朝向宫腔并突出于宫腔,肌瘤覆盖有黏膜,是子宫体肌瘤的一种,发生率15%左右。它虽不属于恶性肿瘤,但容易引发子宫异常出血,治疗往往需切除子宮。随着近年来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施术者镜下操作水平的提升,大多数手术都是通过腔镜方式实施。宫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它能够为施术者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广阔的手术视野,保持腹腔内最佳、最稳定的环境,尽量降低对腹腔的干扰,同时对于临近的器官也保护的作用。宫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于患者而言是极为有利的选择,已逐步成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术式,它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且复发率相对更低,同时免除了开腹切除子宫之苦。
对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并予以统计,研讨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综上,通过宫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发现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作为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