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上好英语课,笔者认为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互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重视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从而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使英语教学有效进行。
【关键词】英语课;教学活动;创设;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65-02
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动机;怎样导入新课的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认知新知识;采用何种方式巩固知识。经过摸索,我认为采用活动教学法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互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重视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这种方法可促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交流互动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感知丰富。
一、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
我们可以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模式。铃声响起,老师走进教室说“Stand up, please.” 陈旧呆板的开场白。“It’s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或“How are you?”这样的课前过渡,不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时机。课堂上利用简洁、风趣、鼓励的言语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上课应情绪饱满,讲课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学生答对,教师常说:“Good, Thank you”;学生说错,老师会说“I’m afraid that’s not quite right”; 学生想放弃回答,老师鼓励说“Try it again. Don’t worry.” “Come on, you can do better than that.”,“Have a guess if you don’t know.”; 当学生表示感谢时,我们能幽默的道上“It’s my pleasure. Best friends must share everything”。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课堂上师生一起表演、讨论、做游戏,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学生们情绪高,兴致勃勃的参与教学活动。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有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二、在课前仔细研究教材
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各种各样,深浅不一,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顺序,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使活动成为他们愿做的,能做的。中专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学生会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对不善言语的同学,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对基础差不好学,学习态度差的学生,要多给他们设计一些能做到的较浅的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常将课堂活动、家庭作业分为易、中、难三个档次,并分设三个分数,让同学们自由选择1-2项完成(分层次教学)。如单词部分:分为读单词、拼读单词、单词造句。课文可分为:读课文,翻译课文、复述课文。刚开始一半的同学只选择易题,而且更多的是在老师点名下完成;学习一个月后有一半的同学选择易、中两项题,往往安排的课堂活动时间,家庭作业抽查时间都不能满足同学们参与教学活动,答题加分的要求,学习热情高涨。到学期末只有六分之一的同学选择做易题。要想使同学们从懒散(不愿)学习——应付(被动)学习——要(主动)学习,首先就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让同学们不对学习材料厌烦、恐惧,对学习感兴趣;其次要帮助同学们寻找闪光点,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不断进取。
三、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词汇的学习包括:音(发音)、形(拼写)、义(意义)、用(语用)。词汇的学习应做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各感官参与,反复刺激,才能够记得牢,用得好。
词汇的学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介绍、猜测、解释、比较、归类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图表、图画、讲解故事等,让学生理解词义,并反复运用。如Water Cycle(水循环),就可以利用图画(大自然)介绍单词,再用这些单词用箭头连接形成一个图,然后用这个循环图讲解水的循环,既让学生学习新词汇,又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然后用这些词汇再引导学生复述水的循环,反复地运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新词汇。词汇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当老师,查阅词典、语法书,讲解词义,了解它的固定搭配,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还可采用难度不同的游戏记忆单词:读单词比赛(易),趣味词汇游戏(中),补全单词比赛(难)。趣味词汇游戏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如做打靶、赛跑(拼对单词前进一步,反之退后一步)游戏等。既使教辅材料丰富多彩,也同时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
四、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充分得到听、说训练
著名的英语语言家,L.G.Alexander 认为:“ 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有听才有说,有说才有读,有读才有写。”一语点出了说的重要。英语教学要坚持学生学习实践第一的原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教师的作用如同导演一样,但导演不是演员,戏只能由演员演。口语课上,老师应减少讲授内容,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多给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语言进行情境交流。首先可通过简笔画、猜测游戏、生活问答等活动来呈现课堂内容,然后可通过模仿句型造句,句子接龙、复述对话等,逐渐加深练习。在熟悉了语言形式和内容后,进入交际练习, 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可自找搭档,也可分组比赛。设置情境对话,可自导自演,也可抽题决定,活动的安排要灵活多样,有难有易,让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并要多指导。难度较大的活动练习多给学生时间准备,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对表演最差一组可惩罚唱一分钟英文歌。所以平时教唱一些英文歌,如“Time after Time”、“雪绒花”。这种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到不是负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五、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预读前活动,可用导入式方法,从几个实例出发,慢慢引入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插图、标题设问。比如在讲授《月球》,可先用文中插图提出问题让同学讨论:What is the moon like? 当然同学们的回答有对有错,争论激烈,为了检验自己的答案,学生很快主动进入新课情境。这一设问很好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阅读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讨论回答问题、寻找主题句、分析语篇结构、重要词、短语运用、模仿记者采访等活动。如要求学生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针对每一段内容提问,或判断对错。如 The Moon: 第一段提问,“is the moon nearer to us than any other heavenly objects? Is the sun bigger and father then the earth?”, 第二段提问,“Are there mountains and lakes on the moon? Is there anything with life on the moon? How do you know?”第三段提问,“How much would you weight on the moon?”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每一段学习内容,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便情绪高涨地进入新境地。学生讨论时,应多开展几人为一组的讨论,这样可减小个人完成任务,回答问题的心理紧张感。老师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让学生在组内进行相互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来回走动,以便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在对文章有初步理解,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每一段中重要的短语、句型讲解,并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再指导学生将每段提问、主题句串在一起复述课文。
在课文教学中,还应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传递教学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语言材料,补充知识。英语学习不应是安静的一言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英语课;教学活动;创设;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65-02
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动机;怎样导入新课的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认知新知识;采用何种方式巩固知识。经过摸索,我认为采用活动教学法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互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重视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这种方法可促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交流互动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感知丰富。
一、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
我们可以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模式。铃声响起,老师走进教室说“Stand up, please.” 陈旧呆板的开场白。“It’s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或“How are you?”这样的课前过渡,不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时机。课堂上利用简洁、风趣、鼓励的言语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上课应情绪饱满,讲课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学生答对,教师常说:“Good, Thank you”;学生说错,老师会说“I’m afraid that’s not quite right”; 学生想放弃回答,老师鼓励说“Try it again. Don’t worry.” “Come on, you can do better than that.”,“Have a guess if you don’t know.”; 当学生表示感谢时,我们能幽默的道上“It’s my pleasure. Best friends must share everything”。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课堂上师生一起表演、讨论、做游戏,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学生们情绪高,兴致勃勃的参与教学活动。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有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二、在课前仔细研究教材
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各种各样,深浅不一,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顺序,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使活动成为他们愿做的,能做的。中专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学生会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对不善言语的同学,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对基础差不好学,学习态度差的学生,要多给他们设计一些能做到的较浅的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常将课堂活动、家庭作业分为易、中、难三个档次,并分设三个分数,让同学们自由选择1-2项完成(分层次教学)。如单词部分:分为读单词、拼读单词、单词造句。课文可分为:读课文,翻译课文、复述课文。刚开始一半的同学只选择易题,而且更多的是在老师点名下完成;学习一个月后有一半的同学选择易、中两项题,往往安排的课堂活动时间,家庭作业抽查时间都不能满足同学们参与教学活动,答题加分的要求,学习热情高涨。到学期末只有六分之一的同学选择做易题。要想使同学们从懒散(不愿)学习——应付(被动)学习——要(主动)学习,首先就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让同学们不对学习材料厌烦、恐惧,对学习感兴趣;其次要帮助同学们寻找闪光点,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不断进取。
三、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词汇的学习包括:音(发音)、形(拼写)、义(意义)、用(语用)。词汇的学习应做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各感官参与,反复刺激,才能够记得牢,用得好。
词汇的学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介绍、猜测、解释、比较、归类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图表、图画、讲解故事等,让学生理解词义,并反复运用。如Water Cycle(水循环),就可以利用图画(大自然)介绍单词,再用这些单词用箭头连接形成一个图,然后用这个循环图讲解水的循环,既让学生学习新词汇,又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然后用这些词汇再引导学生复述水的循环,反复地运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新词汇。词汇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当老师,查阅词典、语法书,讲解词义,了解它的固定搭配,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还可采用难度不同的游戏记忆单词:读单词比赛(易),趣味词汇游戏(中),补全单词比赛(难)。趣味词汇游戏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如做打靶、赛跑(拼对单词前进一步,反之退后一步)游戏等。既使教辅材料丰富多彩,也同时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
四、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充分得到听、说训练
著名的英语语言家,L.G.Alexander 认为:“ 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有听才有说,有说才有读,有读才有写。”一语点出了说的重要。英语教学要坚持学生学习实践第一的原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教师的作用如同导演一样,但导演不是演员,戏只能由演员演。口语课上,老师应减少讲授内容,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多给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语言进行情境交流。首先可通过简笔画、猜测游戏、生活问答等活动来呈现课堂内容,然后可通过模仿句型造句,句子接龙、复述对话等,逐渐加深练习。在熟悉了语言形式和内容后,进入交际练习, 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可自找搭档,也可分组比赛。设置情境对话,可自导自演,也可抽题决定,活动的安排要灵活多样,有难有易,让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并要多指导。难度较大的活动练习多给学生时间准备,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对表演最差一组可惩罚唱一分钟英文歌。所以平时教唱一些英文歌,如“Time after Time”、“雪绒花”。这种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到不是负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五、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预读前活动,可用导入式方法,从几个实例出发,慢慢引入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插图、标题设问。比如在讲授《月球》,可先用文中插图提出问题让同学讨论:What is the moon like? 当然同学们的回答有对有错,争论激烈,为了检验自己的答案,学生很快主动进入新课情境。这一设问很好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阅读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讨论回答问题、寻找主题句、分析语篇结构、重要词、短语运用、模仿记者采访等活动。如要求学生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针对每一段内容提问,或判断对错。如 The Moon: 第一段提问,“is the moon nearer to us than any other heavenly objects? Is the sun bigger and father then the earth?”, 第二段提问,“Are there mountains and lakes on the moon? Is there anything with life on the moon? How do you know?”第三段提问,“How much would you weight on the moon?”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每一段学习内容,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便情绪高涨地进入新境地。学生讨论时,应多开展几人为一组的讨论,这样可减小个人完成任务,回答问题的心理紧张感。老师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让学生在组内进行相互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来回走动,以便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在对文章有初步理解,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每一段中重要的短语、句型讲解,并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再指导学生将每段提问、主题句串在一起复述课文。
在课文教学中,还应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传递教学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语言材料,补充知识。英语学习不应是安静的一言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学习效果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