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在动力。教育教研的着力点为课程改革,课程改革 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研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必须开展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
1.农村小学在教研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一些教师素质低,业务不精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日常接触的教师中发现,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差,上课写错别字、出现知识差错;还有个别的抱着原有的文凭认为有些知识就够了。孰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如不加强学习,就将成为一潭"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就得不断地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现在新课标已经颁布实施几年了,但是,大部份老师对新课标的内容和理念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实施好新课标了。
1.2 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1.3 普遍教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听课中经常看到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如在教"象"时说:"大象的象,记住了吗?……"。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仍然使用,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个性被扼杀,课堂上教不会,课下搞题海战术,其结果使学生苦学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课堂效率低。
1.4 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
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批无改,有日期无批语。作业.使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批改作业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质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但总结不出来或不总结,而只重视教,教学经验性的成型的东西特别少。一个教师课上的再好,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进行反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教研部门和学校也缺乏对教师教研成果的奖励措施。
2.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那么农村小学教育教研该任何开展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2.1 抓理论学习
理论不是万能的,但要研究,没有理论是万万不行的。学校的教育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因此学校就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使每一位老师能够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精髓和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研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通过评议,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为听课老师提供学习研讨机会,引以为鉴。为此,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以提高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①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课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②课例教学为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听课老师来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2.3 抓总结提炼
抓总结提炼对教师升华认识很有好处。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用它去指导平时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校本教研是一种活动,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落实校本教研就是一股动力,就是学校求实创新的发展之路。尤其是我们教育教研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更应该在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中为自己谋出路。
1.农村小学在教研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一些教师素质低,业务不精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日常接触的教师中发现,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差,上课写错别字、出现知识差错;还有个别的抱着原有的文凭认为有些知识就够了。孰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如不加强学习,就将成为一潭"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就得不断地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现在新课标已经颁布实施几年了,但是,大部份老师对新课标的内容和理念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实施好新课标了。
1.2 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1.3 普遍教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听课中经常看到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如在教"象"时说:"大象的象,记住了吗?……"。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仍然使用,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个性被扼杀,课堂上教不会,课下搞题海战术,其结果使学生苦学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课堂效率低。
1.4 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
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批无改,有日期无批语。作业.使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批改作业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质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但总结不出来或不总结,而只重视教,教学经验性的成型的东西特别少。一个教师课上的再好,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进行反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教研部门和学校也缺乏对教师教研成果的奖励措施。
2.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那么农村小学教育教研该任何开展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2.1 抓理论学习
理论不是万能的,但要研究,没有理论是万万不行的。学校的教育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因此学校就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使每一位老师能够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精髓和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研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通过评议,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为听课老师提供学习研讨机会,引以为鉴。为此,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以提高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①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课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②课例教学为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听课老师来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2.3 抓总结提炼
抓总结提炼对教师升华认识很有好处。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用它去指导平时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校本教研是一种活动,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落实校本教研就是一股动力,就是学校求实创新的发展之路。尤其是我们教育教研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更应该在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中为自己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