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蕈俗称蘑菇,又叫菌子,是高等真菌类的低等植物,生长在树林里或草丛中,多数能吃,叫食用蕈,有的则有毒,叫毒蕈。我国野生蕈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食用蕈多达300余种,常见的毒蕈有60余种。食用蕈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年的夏秋时节,几乎各家各户都要品尝数次,有的是到集市购买,有的还要亲自上山采集。
时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采食野生蕈的好时节,预防野生蕈中毒虽为老生常谈,但每年都有中毒事故发生。有统计资料提示:因蕈中毒救治无效而死亡者,竟占食物中毒死亡总人数的一半有余,高达54.5%,可见危害之大,预防警钟仍须长鸣。何以预防呢?大量的中毒病例分析告诉我们,食用者是否掌握有识别与判断毒蕈的知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识别野生蕈是否有毒,首先应从观察其外观形态人手。一般而言,大多数食用蕈具有以下特征:1,色泽暗淡,多为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浅棕色或暗红色等;2,蕈面光滑,并常带有丝光;3,蕈柄较结实,下端多肥厚;4肉质厚韧,无明显的脉络。毒蕈则多为以下特征:1,颜色鲜美,多为大红大紫、碧绿艳黄;2,蕈盖上有斑点,庞状物,鳞片等;3,蕈柄上有蕈轮,根部有囊包;肉质薄脆,常有浆汁。上述这些外观形态的区别,主要是凭借采集者或购买食用者的经验认识来判断,因此,对难以辨认以及未曾食用过野生蕈,切莫冒然采食。此外,在民间流传有“怪味蕈有毒”,“虫吃蕈安全”之说,但经调查和实验,说明这不是完全可靠的。例如,豹斑毒伞往往有虫食并生蛆,可是只要误食一朵,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又如著名的食用蕈松茸,老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气味,但它却无毒,且极为营养。
同一种野生蕈,由于它生长环境条件不同,其食用的安全性相应也有差别,因此,在仔细识别外观形态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合毒。这里介绍以下几种简易的测试方法:1,水试法,取清水一盆,将待食蕈浸入水中,约一刻钟后观察,若水变浊,特别是出现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时,说明有毒,不可食用;2,葱试法:取一段葱白,在蕈盖上返复擦几下,如果见葱白变成青褐色时,说明有毒,不可食用;3,煮试法:取灯草少许,与蕈同煮,若见灯草明显变黄,则可能有毒:也可取白米少许,与蕈同煮,如米变黑,即说明有毒,不可食用。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烹调。首先,不论何种食用蕈都不要生吃与凉拌。其次,无论炒、煮、烧汤,都要加热充分,做到煮熟炒透,不要用急火快炒,也不要与肉片、肝、肚等同时爆炒,因为即使混有少许没有炒透的蕈,也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有些毒物可被加热分解或降低毒性,因此在食用烹调时,还可先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捞出后弃水回炒,就更为安全。另外,有的食用蕈中的化学物质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毒素,如墨汁鬼伞是无毒可食蕈,且味道鲜美,但该蕈含有胍啶能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有毒物质,从而引起中毒,因此,在享用野生食用蕈时及进食前后,最好不饮酒。
鸡肉药膳亦祛病
陆 林
鸡肉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益健脾、滋五脏、益精髓之功。
一、归参炖母鸡 母鸡一只,当归、党参各15克,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纳归、参、葱、姜、黄酒、精盐于鸡腹内,放沙锅中,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熬熟透即成。可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治疗久病体衰、反胃少食、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眼目昏花等症。
二、饴糖鸡 母鸡一只,生地黄30克,饴糖100克,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把生地、葱、姜、盐放入鸡腹中,灌入饴糖,缝合切口,将鸡脯朝上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熬至熟。可补虚养阴,治疗久病体弱、消瘦、低热、盗汗等症。
三、攒鸡儿 肥鸡1只,干面条100克,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放锅中,加葱、姜、盐、醋、清水各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鸡熟,捞出切为鸡丝;将鸡汤用武火烧沸后,加面条煮熟,盛入碗中,将鸡丝放在面条上即成。可补中益气、健脾开胃,适于大病初愈、手术后或疖毒恶疮恢复期,以及妇女产后虚损、气血不足诸症。
四、鸡汁粥 母鸡汤1000毫升,大米50克。将大米淘洗干净,鸡汤撇去表面浮油,同放锅中,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煮至粥熟即成,每日早、晚餐食用。可滋气血,安五脏。适用于精血亏损、肾气不足、产后失养及“人流”后气血亏虚等。
五、生地鸡 乌骨鸡一只,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生地切为细丝,与饴糖拌匀后,放入鸡腹中,用白线缝合,放人搪瓷碗中,上笼蒸熟即成。可强筋骨、益精髓、止盗汗,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腰背疼痛、不能久立、乏力少气、身重盗汗等症。
六、地黄甜鸡 地黄250克,母鸡一只,饴糖2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将母鸡宰杀后去毛杂,由鸡背部颈骨处剖至尾部,去内脏、爪、翅,洗净血水,放入沸水锅中略汆片刻,捞出待用;地黄洗净,切如米粒状;桂圆肉撕碎,与地黄、饴糖拌匀。塞入鸡腹中,将鸡腹向下放入大碗中;大枣去核洗净,放入盛鸡的碗内,并加米汤适量,封口,入笼蒸2~3小时,待鸡肉酥烂,取出加白糖适量调味。可温中益气、补津添髓,治疗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乏力、少气懒言、盗汗食少等。
时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采食野生蕈的好时节,预防野生蕈中毒虽为老生常谈,但每年都有中毒事故发生。有统计资料提示:因蕈中毒救治无效而死亡者,竟占食物中毒死亡总人数的一半有余,高达54.5%,可见危害之大,预防警钟仍须长鸣。何以预防呢?大量的中毒病例分析告诉我们,食用者是否掌握有识别与判断毒蕈的知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识别野生蕈是否有毒,首先应从观察其外观形态人手。一般而言,大多数食用蕈具有以下特征:1,色泽暗淡,多为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浅棕色或暗红色等;2,蕈面光滑,并常带有丝光;3,蕈柄较结实,下端多肥厚;4肉质厚韧,无明显的脉络。毒蕈则多为以下特征:1,颜色鲜美,多为大红大紫、碧绿艳黄;2,蕈盖上有斑点,庞状物,鳞片等;3,蕈柄上有蕈轮,根部有囊包;肉质薄脆,常有浆汁。上述这些外观形态的区别,主要是凭借采集者或购买食用者的经验认识来判断,因此,对难以辨认以及未曾食用过野生蕈,切莫冒然采食。此外,在民间流传有“怪味蕈有毒”,“虫吃蕈安全”之说,但经调查和实验,说明这不是完全可靠的。例如,豹斑毒伞往往有虫食并生蛆,可是只要误食一朵,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又如著名的食用蕈松茸,老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气味,但它却无毒,且极为营养。
同一种野生蕈,由于它生长环境条件不同,其食用的安全性相应也有差别,因此,在仔细识别外观形态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合毒。这里介绍以下几种简易的测试方法:1,水试法,取清水一盆,将待食蕈浸入水中,约一刻钟后观察,若水变浊,特别是出现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时,说明有毒,不可食用;2,葱试法:取一段葱白,在蕈盖上返复擦几下,如果见葱白变成青褐色时,说明有毒,不可食用;3,煮试法:取灯草少许,与蕈同煮,若见灯草明显变黄,则可能有毒:也可取白米少许,与蕈同煮,如米变黑,即说明有毒,不可食用。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烹调。首先,不论何种食用蕈都不要生吃与凉拌。其次,无论炒、煮、烧汤,都要加热充分,做到煮熟炒透,不要用急火快炒,也不要与肉片、肝、肚等同时爆炒,因为即使混有少许没有炒透的蕈,也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有些毒物可被加热分解或降低毒性,因此在食用烹调时,还可先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捞出后弃水回炒,就更为安全。另外,有的食用蕈中的化学物质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毒素,如墨汁鬼伞是无毒可食蕈,且味道鲜美,但该蕈含有胍啶能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有毒物质,从而引起中毒,因此,在享用野生食用蕈时及进食前后,最好不饮酒。
鸡肉药膳亦祛病
陆 林
鸡肉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益健脾、滋五脏、益精髓之功。
一、归参炖母鸡 母鸡一只,当归、党参各15克,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纳归、参、葱、姜、黄酒、精盐于鸡腹内,放沙锅中,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熬熟透即成。可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治疗久病体衰、反胃少食、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眼目昏花等症。
二、饴糖鸡 母鸡一只,生地黄30克,饴糖100克,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把生地、葱、姜、盐放入鸡腹中,灌入饴糖,缝合切口,将鸡脯朝上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熬至熟。可补虚养阴,治疗久病体弱、消瘦、低热、盗汗等症。
三、攒鸡儿 肥鸡1只,干面条100克,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放锅中,加葱、姜、盐、醋、清水各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鸡熟,捞出切为鸡丝;将鸡汤用武火烧沸后,加面条煮熟,盛入碗中,将鸡丝放在面条上即成。可补中益气、健脾开胃,适于大病初愈、手术后或疖毒恶疮恢复期,以及妇女产后虚损、气血不足诸症。
四、鸡汁粥 母鸡汤1000毫升,大米50克。将大米淘洗干净,鸡汤撇去表面浮油,同放锅中,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煮至粥熟即成,每日早、晚餐食用。可滋气血,安五脏。适用于精血亏损、肾气不足、产后失养及“人流”后气血亏虚等。
五、生地鸡 乌骨鸡一只,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生地切为细丝,与饴糖拌匀后,放入鸡腹中,用白线缝合,放人搪瓷碗中,上笼蒸熟即成。可强筋骨、益精髓、止盗汗,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腰背疼痛、不能久立、乏力少气、身重盗汗等症。
六、地黄甜鸡 地黄250克,母鸡一只,饴糖2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将母鸡宰杀后去毛杂,由鸡背部颈骨处剖至尾部,去内脏、爪、翅,洗净血水,放入沸水锅中略汆片刻,捞出待用;地黄洗净,切如米粒状;桂圆肉撕碎,与地黄、饴糖拌匀。塞入鸡腹中,将鸡腹向下放入大碗中;大枣去核洗净,放入盛鸡的碗内,并加米汤适量,封口,入笼蒸2~3小时,待鸡肉酥烂,取出加白糖适量调味。可温中益气、补津添髓,治疗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乏力、少气懒言、盗汗食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