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材”于“用教材教”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们不再照本宣科,出现了“用教材教”的新气象。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令人目不暇接。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对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作一番理性的审视:有些教师,在“用教材教”的处理与设计上,把教材当作话题的引料,只起引出话题的作用。“话题”一旦确定下来,就抛开教材,随意演绎。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与语文目标达成不和谐的音符,导致了语文课失却了语文味。
  
  (一)
  
  综合当前语文课中各种“用教材教”的偏差现象,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反思与纠正。反思是课改理念与实践的对话,如果没有反思,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就不可能走向成熟。其实,坚持“教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同时也是纠正偏差现象的应有对策。
  
  1、倡导者的表达缺乏科学性
  “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倡导者旨在拆解以文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消解单纯的知识传授、单边的教师讲解与单一的智力训练,建构多重、多边、多元的问答对话教学范型。这是对以往死扣教材的一种矫正,而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但其表达是模糊的。笔者无意对“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说法进行咬文嚼字,只是觉得如果否定“教教材”、倡导“用教材教”,那么,教材确实可以少教甚至不教了,所谓的拓展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2、实践者理解上的偏颇及运用上的矫枉过正
  有些教师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对立起来,这是舍本的思想。其实两者是统一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是拓展延伸之根,两者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和提升。教教材是必需的。
  (1)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必须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绝不能抛开教材,进行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所谓拓展。
  (2)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语文教学只有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深厚的资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只有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是学习语文的正确途径。如果脱离教材,任意去演绎、诠释、讲述、探讨,那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其结果既削弱了教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也流失了语文教材应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3)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和材料库。阅读教学是师生将语言符号“意化”和“物化”,也就是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读者语言的过程,这种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积累语文材料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是课文中的优秀范例,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当数量的字、词、句等语文模型,确保摄入语文材料中的绿色食物。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营养库,学生不断地从教材中汲取养料,并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所谓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其实是指在课内领悟掌握教材的表达方法,然后运用于课外,应用于实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因此,坚持“教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坚持“教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根本,同时也是纠正偏差现象应有的对策。
  
  (二)
  
  语文教师应咬定教材不放松。文本是一座“富矿”,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提取的信息源、材料库。如何“开采”它,利用它?这取决于教师。
  
  1、理解教材,教教材
  作为教师,应变换不同的阅读视角走进文本。“我”是读者,是作者的知音。为此,“我”力求理解、尊重、悦纳文本。理解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或者说,是为了把握作者的思想。通过理解,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在理解者的头脑中得到复现或重建,并通过反复地阅读、查阅资料,渐渐“入境始与亲”,或陶醉于作品优美的文字,或赞叹作者精妙的构思、奇特的遐想……“我”是作者的知音,“我”须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蓄备,设身处地与作者对话,倾听作者与“我”说什么,文本传递什么信息,文字承载的是何种情感,这些又是通过怎样的表达方法传递给读者的。这是求“真”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接受者、鉴赏者。“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我”是作者的知音,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我”应该调动自己的情感并与作品保持一致,并以作者的情感面对文本。时间、空间、阅历等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我”应该先走近作者,再走进文本。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字一词都是凄凄惨惨的哭声,一字一词均是点点滴滴的泪水。因为,《声声慢》是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此时,夫死、家破、国亡,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早期,闺阁时的欢笑早已离她而去,留下的只是凄凉与孤苦。这时候李清照的词,与学生喜欢的女词人早期的代表作《如梦令》,已截然不同,生活的悲苦,促使她借词消愁,却是愁上加愁。读她的词,其实是品她的泪。我无意钻进“知人论世”的框架,但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写作背景的确有利于走进文本,与作者共舞。
  “我”是教师,是学生的知音。作为语文教师,一个有特殊身份的读者,在自然阅读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为教学孩子而进行阅读,当一回学生的知音。为教学而进行的阅读必须以高质量的自然阅读为基础,要与自然阅读相沟通,要对学生的状态作出分析,对教学内容作出专业判断。把文本与学生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经验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去发现文本的特点、重点,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难点、障碍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努力把作者的体验、教师自身的体验转化为学生的体验。因此,“我”需要考虑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有哪些适合向孩子揭示,应领着孩子求解到何种程度。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先的意义价值外,编者又赋予它何种任务?学生的情感起点又在哪里?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能感动成年人的,不一定能感动青少年;能感动教师的,不一定能感动学生。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你在台上激动不已,而学生则无动于衷。如此,会出现教学中常见的“阴阳界”。这要求我们教师能真正“蹲下来”,从成年世界、成年情感、成年逻辑转到儿童意识、儿童情感、儿童思维,做学生的知音。拥有一颗重心,以儿童的审美与体验走进文本。
  
  2、开采教材,用教材教
  教教材是必须的,它让学生理解、感悟教材本身的内涵;用教材教则是必需的,它可发挥文本作为凭借的依托功能,使学生基于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
  (1)把教材读厚。不止一次看窦桂梅老师的课例了,每一次使我惊奇的,不是她纯熟的教学艺术,而是她总能把一篇短小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故事。她能从一个字读出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字。例如.她对《晏子使楚》的解读,课堂中引用了成语、格言、典故、外交官与历史学家的话,以及增补的两篇文章。广度决定深度。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把文本增厚一些,并把这些东西内化,化成对教学有用的资源,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不再是孤立的一棵树,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2)把教材读活。阅读的实质是重新建构的过程。每一次阅读的前后,读者的认知结构总会有所变化。为了使感悟更深刻,需要我们拓展或者超越文本。《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的落脚点应在“毁灭”两字上。王崧舟老师执教该课时,随着教学的推进,他适时地向学生出示了《圆明园之最》的拓展材料。浏览后,这个万园之园占地之大、珍藏之丰、价值之高,已印入学生的脑子里,为后文对“毁灭”的学习制造了情感的落差,让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并且,王老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充分放大补充文本的应有作用,从而在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自然融合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语文教学,第一选项是尊重教材,做教材的鉴赏者,做到坚持教教材;其次是开采教材,做教材的开发者,努力用教材教。作为语文教师追寻的应是“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和谐统一的境界,落花无痕般使用课外资源,使得课外资源“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体现在对这个世界的“阅读”中。当孩子们充分地调动五官,学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去感受,再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将所见、所闻与感受描述下来,童眼看世界,
义务教育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近两年了,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此想和一线教师谈一点体会。  这套教材的确有些新意,但总体看与以往教材并无本质区别,也不应该有本质区别。笔者认为,语文教材成熟之后,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摇摆过大,那就说明它还不成熟。成熟之后的任务是完善,是提高。目前这套教材是以前几套教材为基础的,集众家智慧,切合时代发展,稳中有进。因此,一线教师必须把握住它的“新”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词作品。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其教学的“路径”到底何在?从名师的经典课堂中,似乎不难寻觅到内中“拾级而上”的“三重门”。    一、初读:解诗意而知其蕴—— 一枝花开满庭芳    从“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这即使是对现代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此不
大自然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走近自然、探索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谓是古今中外绝大多数文学创作者的日常,其中名人名作不胜枚举。在17世纪的美国,“自然文学”得以自成一派,如梭罗的《瓦尔登湖》、爱默生的《论自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对于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以及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英美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内,其中的自然文学作品引起了
【设计理念】  依据课标提出的: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本预设着重围绕“假如我会变”,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展示他们的童心、童趣和梦想。    【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象编写出“我会变”的故事,内容具体,怎么想就怎么写,表达出自己的心愿、志趣和梦想。  2.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力求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字义,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聊“别称”入课  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祖国母亲也有自己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你知道,祖国母亲还有其他的名字吗?  (学生准备汇报课前收集资料)  生:神州。(神州大地)  生:华夏。(华夏民族)
书名: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研究  作者:郝晓辑  出版单位: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18060177  定价:48元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语文核心素养建构的具体功能。其中,综合文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文学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主持课题“农村县城高中本色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长期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在习作指导中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写,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修订本)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习作2”是要求学生写一次比赛活动的作文。课本通过一篇《决赛》的例文与“写作指导”对学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以下简称《概要》)可以算作最早出现的一部系统论述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也是20世纪前30年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概要》的正文包括6篇23章,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要》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诸多启示,本文拟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对课内课外的文本进行重组与整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