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已经出现要素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这推动了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在一些地区再集聚,并形成新的纺织产业集群。因此,科学地分析与评价纺织产业集群的集聚与扩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有效制定和实施集群发展政策,从而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聚;扩散;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产业,在地域上呈现出先聚集、后扩散的态势,在浙江、广东等东南部沿海城市形成多个纺织产业集群。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已经出现要素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这推动了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在一些地区再集聚,并形成新的纺织产业集群。因此,科学地分析与评价纺织产业集群的集聚与扩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有效制定和实施集群发展政策,从而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纺织产业作为轻工业,在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珍妮纺缈机的发明与应用成为当时工业革命开始的显著性标志。在近代的中国,纺织业发腰也有较早的历史,据有关学者哥究发现,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纺织业小农经济就出现了分解现象,花与物布具有广泛的商品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我国的民族工业也理末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发展迅速,沿海的几个城市出现了一批有名的纺织企业,如荣氏兄弟等在无锡的振新厂,上海的恒丰纱厂等在当时初具规模,成为当时纺织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这一时期的纺织业发展特点是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织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无锡、上海、广东南海等地。新中国成立前,纺织业在我国得到较快的发展,除了原来的无锡、上海等城市以外,武汉、杭州、北京等城市的紡织业也先后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时的纺织业集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城市的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纺织业也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上海无锡等地的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全国主要的纺织业基地,浙江,广东等地在原有的基础上,一些农村开始出现了小型的手工纺织作坊。
纺织业在广东、浙江、江苏南部等地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纺织行业充分发挥了低成本比较优势,迅速成为世界纺织品主要产地。棉、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服装出口多年来也始终保持世界第1位。
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纺织产业在空间分布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以长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图为辐射中心,在纺织产业大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围绕专业市场、出口优势形成了众多专业化的纺织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但解决了本地就业问题,还吸引到大量内陆省份剩余劳动力和国内外资本的流入,成为了吸引资源要素的洼地,形成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纺织产业初步出现了由东部沿海省份中心城市向其周边地区和中西部省份扩散的趋势。一些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形成新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但是从总体格局来看,沿海地区依旧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二、纺织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首先,无论是纺织面料,还是服装鞋帽,在空间上都是高度集聚的。从直观的图形观察就可以看出,与汽车产业相比,纺织行业的集聚在少数几个地区。其中纺织面料行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以及相邻的山东省,服装鞋帽业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纺织业集聚于沿海地区一方面是这些地区有纺织行业的历史传统,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出口贸易的需要。
其次,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趋势初步显现。按照产业转移理论,当一个地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挤效应之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推动产业转移。虽然从两个时点的空间分布情况比较来看、纺织业的生产区位是大致稳定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纺织面料行业中,广东已经从原先的第2象限退到了第4象限。而在服装帽中,上海也从原先的第1象限退到了第3象限。如果仔细考察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的行业比重变动、也能观察到一些产业转移的端倪。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运行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纺织生产规模开始收缩,同时,中部地区产量同比提高了30%左右。河南、湖南、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投资活跃省份,纺织产业集群正在中西部地区兴起。
最后,地方性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专业化程度高。我国的纺织产业表现出典型的集群化发展方式,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70%以上是在产业集群中生产的。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纺织工业高速发展中形成的众多纺织产业集群已成为纺织产业的重要基础,目前已在15个省区市,59个市(县)、74个镇形成了133个地方发展纺织产业集群。
从发展势头来看,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也明显高于行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以家纺行业为例,截至目前,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定,家纺行业共有以床品、布艺、绣品、毛巾、植绒、毯类等为特色产品的15个产业集群。这些家纺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地区,每个集群产值收入大多在100亿元以上,总体增长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一)历史传统
我国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具有原料资源优势等,在全国很多地方很早就开始了纺织业的生产活动。改革开放后,对市场的管制越来越少,群众的创业热情逐渐高涨,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企业或民营企业。一些具有悠久纺织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凭借对技术和市场的掌握和了解,大量的兴办纺织类乡镇企业以及家庭作坊,在当地逐渐形成了纺织产业聚集现象。而当地纺织业长久形成的知名度,又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客户以及消费者,为生产者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这类产业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凭借“先走一步”的优势,促使纺织业聚集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分析,可以发现悠久的织业历史和浓厚的织文化积累是一些地区形成纺织产业聚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国际产业转移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作为低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在当时开始由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适逢中国改革开放,大量港资、台资纺织企业开始到大陆投资。考虑到地理邻近、出口方便的原因,这些投资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到中国是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这也使得我国沿海地区防织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我国没有加入WTO之前,纺织业在出口方面受到各种限制,出口增长相对缓慢。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出口市场的限制逐渐减少,纺织业得以快速发展,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三)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纺织产业由于需要的投资少,技术简单,是民间资本较早进入的行业。而国有企业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机制的不灵活,逐步被民间资本所取代。但是这些国有企业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纺织专业技术和管理人オ,留下了大量的厂房、设备在民营经济发展初期起到了关键性的孵化和支撑作用。
(四)专业化市场
专业市场主要承担着批发、零售以及市场信息功能。同时,由于存在着专业产品市场,厂商能够直接面对大量云集的采购商与购买者。这种供求之间的大量信息聚集以及面对面接触,极大地增加了厂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加速资金周转的机会。专业市场的发展与产业集聚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由专业市场推动产业集聚的现象,在浙江表现得同样非常明显。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义乌当地及周边地区相关小商品生产厂家的聚集。绍兴柯桥轻纺市场以及“中国轻纺城”建立后,为当地带来了巨大人气和商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生产厂家进驻当地,促进了创业,使得当地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五)分权竞争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仍然掌着很大部分资源,政府的“有形之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权竞争的体制促使地方政府有很强地意愿出台种种措施,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纺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推动纺织业集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地方政府认识到产业集群对经济发限的重要性,也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手段,鼓励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了吸引资本流入,各个地方政府都把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之中,力争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外部环境。
二是制定并实施土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只是为产业的聚集发展提供了集聚空间。为了使产业项目以及企业切实落户到产业园区,各地政府还出台相关的系列土地、财政以及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于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政府予以优惠的用地政策。地方政府通过出台和实施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纺织企业的进驻,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是建设专业化公共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升级。在我国,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作坊式,让每一家企业都投入上百万元购买技术设备、建立研发队伍开发新品种、跟踪国际最新流行信息不太现实,他们财力有限难以承受。同时,鈁织业的国内以及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客观上又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为了弥补当地纺织企业研发能力的不足,很多地方政府,特別是在一些纺织业发达地区的纺织业集群中,由政府出资或由政府牵头投资兴建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建设公共创新平台。通过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创新服务;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本地区进一步促进了本地纺织业的集聚发展。
四是做好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引导从发达地区转出的纺织企业到本地落户。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纺织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势逐步明显,内陆不少地方政府都开始积极舞备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
四、政策建议
从我国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在鼓励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升级,还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政府部门都可以有积极的作为。根据以上的结论,可以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认识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规律。纺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分配产业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这是纺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世界纺织产业链中的国际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和增强竞争优势,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引导纺织产业升级和在中西部地区集聚发展的战略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通过产业扩散转移和在中西部地区的再集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差距。
(二)以系统思维制定纺织产业升级政策。产业升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具备良好的软、硬条件。因此要系统思维,统筹规划,深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互动合作,提高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设计能力;加强纺织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纺织产业的高端竞争力。未来纺织行业内的最大赢家必将是那些掌握高新技术、具有资本实力、品牌实力和市场控制力的跨国公司。
(三)加强纺织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经济滞后、社会相对贫困的地区,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西部地区将充分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经验教训,提高纺织业的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将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园区,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2018B16)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江浙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对策研究,江南論坛,2009(8):13-15
[2] 姜黎,郝淑丽,新常态下我国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纺织导报,2017(2):22-24
[3] 高军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式供应链与产业升级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0):56-57,《经济师》,2016(8):183-185
[4] 叶航,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5] 徐飞,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浙江工商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仕军(1983~)男,浙江慈溪人,研究生,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集聚,最优决策理论等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聚;扩散;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产业,在地域上呈现出先聚集、后扩散的态势,在浙江、广东等东南部沿海城市形成多个纺织产业集群。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已经出现要素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这推动了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在一些地区再集聚,并形成新的纺织产业集群。因此,科学地分析与评价纺织产业集群的集聚与扩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有效制定和实施集群发展政策,从而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纺织产业作为轻工业,在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珍妮纺缈机的发明与应用成为当时工业革命开始的显著性标志。在近代的中国,纺织业发腰也有较早的历史,据有关学者哥究发现,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纺织业小农经济就出现了分解现象,花与物布具有广泛的商品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我国的民族工业也理末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发展迅速,沿海的几个城市出现了一批有名的纺织企业,如荣氏兄弟等在无锡的振新厂,上海的恒丰纱厂等在当时初具规模,成为当时纺织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这一时期的纺织业发展特点是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织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无锡、上海、广东南海等地。新中国成立前,纺织业在我国得到较快的发展,除了原来的无锡、上海等城市以外,武汉、杭州、北京等城市的紡织业也先后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时的纺织业集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城市的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纺织业也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上海无锡等地的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全国主要的纺织业基地,浙江,广东等地在原有的基础上,一些农村开始出现了小型的手工纺织作坊。
纺织业在广东、浙江、江苏南部等地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纺织行业充分发挥了低成本比较优势,迅速成为世界纺织品主要产地。棉、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服装出口多年来也始终保持世界第1位。
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纺织产业在空间分布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以长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图为辐射中心,在纺织产业大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围绕专业市场、出口优势形成了众多专业化的纺织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但解决了本地就业问题,还吸引到大量内陆省份剩余劳动力和国内外资本的流入,成为了吸引资源要素的洼地,形成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纺织产业初步出现了由东部沿海省份中心城市向其周边地区和中西部省份扩散的趋势。一些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形成新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但是从总体格局来看,沿海地区依旧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二、纺织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特征
首先,无论是纺织面料,还是服装鞋帽,在空间上都是高度集聚的。从直观的图形观察就可以看出,与汽车产业相比,纺织行业的集聚在少数几个地区。其中纺织面料行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以及相邻的山东省,服装鞋帽业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纺织业集聚于沿海地区一方面是这些地区有纺织行业的历史传统,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出口贸易的需要。
其次,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趋势初步显现。按照产业转移理论,当一个地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挤效应之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推动产业转移。虽然从两个时点的空间分布情况比较来看、纺织业的生产区位是大致稳定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纺织面料行业中,广东已经从原先的第2象限退到了第4象限。而在服装帽中,上海也从原先的第1象限退到了第3象限。如果仔细考察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的行业比重变动、也能观察到一些产业转移的端倪。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运行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纺织生产规模开始收缩,同时,中部地区产量同比提高了30%左右。河南、湖南、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投资活跃省份,纺织产业集群正在中西部地区兴起。
最后,地方性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专业化程度高。我国的纺织产业表现出典型的集群化发展方式,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70%以上是在产业集群中生产的。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纺织工业高速发展中形成的众多纺织产业集群已成为纺织产业的重要基础,目前已在15个省区市,59个市(县)、74个镇形成了133个地方发展纺织产业集群。
从发展势头来看,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也明显高于行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以家纺行业为例,截至目前,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定,家纺行业共有以床品、布艺、绣品、毛巾、植绒、毯类等为特色产品的15个产业集群。这些家纺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地区,每个集群产值收入大多在100亿元以上,总体增长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
(一)历史传统
我国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具有原料资源优势等,在全国很多地方很早就开始了纺织业的生产活动。改革开放后,对市场的管制越来越少,群众的创业热情逐渐高涨,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企业或民营企业。一些具有悠久纺织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凭借对技术和市场的掌握和了解,大量的兴办纺织类乡镇企业以及家庭作坊,在当地逐渐形成了纺织产业聚集现象。而当地纺织业长久形成的知名度,又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客户以及消费者,为生产者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这类产业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凭借“先走一步”的优势,促使纺织业聚集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分析,可以发现悠久的织业历史和浓厚的织文化积累是一些地区形成纺织产业聚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国际产业转移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作为低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在当时开始由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适逢中国改革开放,大量港资、台资纺织企业开始到大陆投资。考虑到地理邻近、出口方便的原因,这些投资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到中国是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这也使得我国沿海地区防织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我国没有加入WTO之前,纺织业在出口方面受到各种限制,出口增长相对缓慢。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出口市场的限制逐渐减少,纺织业得以快速发展,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三)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纺织产业由于需要的投资少,技术简单,是民间资本较早进入的行业。而国有企业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机制的不灵活,逐步被民间资本所取代。但是这些国有企业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纺织专业技术和管理人オ,留下了大量的厂房、设备在民营经济发展初期起到了关键性的孵化和支撑作用。
(四)专业化市场
专业市场主要承担着批发、零售以及市场信息功能。同时,由于存在着专业产品市场,厂商能够直接面对大量云集的采购商与购买者。这种供求之间的大量信息聚集以及面对面接触,极大地增加了厂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加速资金周转的机会。专业市场的发展与产业集聚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由专业市场推动产业集聚的现象,在浙江表现得同样非常明显。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义乌当地及周边地区相关小商品生产厂家的聚集。绍兴柯桥轻纺市场以及“中国轻纺城”建立后,为当地带来了巨大人气和商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生产厂家进驻当地,促进了创业,使得当地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五)分权竞争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仍然掌着很大部分资源,政府的“有形之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权竞争的体制促使地方政府有很强地意愿出台种种措施,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纺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推动纺织业集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地方政府认识到产业集群对经济发限的重要性,也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手段,鼓励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了吸引资本流入,各个地方政府都把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之中,力争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外部环境。
二是制定并实施土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只是为产业的聚集发展提供了集聚空间。为了使产业项目以及企业切实落户到产业园区,各地政府还出台相关的系列土地、财政以及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于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政府予以优惠的用地政策。地方政府通过出台和实施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纺织企业的进驻,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是建设专业化公共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升级。在我国,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作坊式,让每一家企业都投入上百万元购买技术设备、建立研发队伍开发新品种、跟踪国际最新流行信息不太现实,他们财力有限难以承受。同时,鈁织业的国内以及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客观上又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为了弥补当地纺织企业研发能力的不足,很多地方政府,特別是在一些纺织业发达地区的纺织业集群中,由政府出资或由政府牵头投资兴建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建设公共创新平台。通过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创新服务;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本地区进一步促进了本地纺织业的集聚发展。
四是做好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引导从发达地区转出的纺织企业到本地落户。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纺织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势逐步明显,内陆不少地方政府都开始积极舞备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
四、政策建议
从我国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在鼓励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升级,还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政府部门都可以有积极的作为。根据以上的结论,可以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认识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规律。纺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分配产业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这是纺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世界纺织产业链中的国际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和增强竞争优势,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引导纺织产业升级和在中西部地区集聚发展的战略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通过产业扩散转移和在中西部地区的再集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差距。
(二)以系统思维制定纺织产业升级政策。产业升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具备良好的软、硬条件。因此要系统思维,统筹规划,深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互动合作,提高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设计能力;加强纺织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纺织产业的高端竞争力。未来纺织行业内的最大赢家必将是那些掌握高新技术、具有资本实力、品牌实力和市场控制力的跨国公司。
(三)加强纺织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经济滞后、社会相对贫困的地区,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西部地区将充分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经验教训,提高纺织业的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将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园区,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2018B16)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江浙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对策研究,江南論坛,2009(8):13-15
[2] 姜黎,郝淑丽,新常态下我国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纺织导报,2017(2):22-24
[3] 高军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式供应链与产业升级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0):56-57,《经济师》,2016(8):183-185
[4] 叶航,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5] 徐飞,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浙江工商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仕军(1983~)男,浙江慈溪人,研究生,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集聚,最优决策理论等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