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寺奇遇
前往汴京的大道可谓是车水马龙,小杰克的两条腿可赶不上人家的马车快,等他来到汴京城外,城门已经关闭了。
小杰克人生地不熟,如果夜宿郊外可是很危险的,正当他左右为难时,从不远处传来了“当——当——”的钟声。小杰克循声望去,发现城外山上有一座古寺,“哈哈,天无绝人之路,都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我正好游玩古寺,顺便借宿一晚。”
小杰克缓步走近古寺,只见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晚霞之中。
“阿弥陀佛,本寺只接待香客,不接待游客。”不知不觉已到了古寺门口,一名小沙弥拦住小杰克,有礼貌地说道。
小杰克一听,慌忙解释道:“小师傅,我远道而来,本来要去京城游玩,可惜路上耽误了时间,错过了入城时间,现在城门已关,就请师傅行个方便,让我借宿一晚。”
“阿弥陀佛……”小沙弥为难地搔搔头,又赶紧双手合十念佛号,不知所措。
这时寺里传来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智能,先不忙扫地。我跟你说啊,在南方有一间寺院,寺院有大小和尚100人。如果厨房蒸100个馒头作为晚饭,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结果正好分完。你知道这个寺院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吗?”
只听一个清脆的声音急急答道:“方丈,小和尚3人才分一个馒头,他们肯定吃不饱啊……”
“智能,你就知道吃哟!”
“方丈,我知道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小杰克在寺门外大声道。
“门外何人?快快请进。”方丈道。
小沙弥急忙把寺门打开。方丈白须白眉,身披袈裟,手握权杖,正站在大雄宝殿门口。方丈上下打量了小杰克一番,笑道:“从小施主的穿着打扮来看,你不是我大宋子民吧?”
“对,我是漂洋过海来的。”小杰克不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来历,他怕说出来后,会被和尚们当成怪物扭送官府。
方丈接着说:“小施主说知道刚才问题的答案,说来听听。”
小杰克知道方丈所说的这道题,书面记录最早见于明代《算法统宗》,没想到宋代已有出现。于是他答道:“把1个大和尚与3个小和尚看作一组,那每组得分4个馒头,100个大小和尚正好被平均分成25组,说明有25个大和尚,75个小和尚。”
“咦!”方丈愣了一下,继而兴奋地大喊:“妙!解得妙啊!小施主真是天才!来来来小施主,随我到藏经阁去,经书中还有一妙题,需要施主帮忙解答。”
小杰克随着方丈,穿过几座大殿和花木扶疏的禅房,来到山后幽静的藏经阁。
方丈从满屋的经书中抽出一卷,缓缓展开,道:“《算经十书》中说有一寺院,共有99位僧侣,其中有80人种地,同时有73人做寺院的杂活,还有9人是既不种地也不做杂活的诵经长老,那么在这个寺院中既种地又做杂活的僧侣有多少人?”
小杰克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几个圈,只用两分钟就算出既种地又做杂活的僧侣有63人。
老方丈称赞道:“你这个画圈圈的方法好啊。”
“画圈圈?”小杰克乐得合不拢嘴。
小杰克解释道:“这是集合图,也叫韦恩图,是英国数学家韦恩创造的解题方法,就是把某一确定范围内的事物看作一个集合。这道题目用集合法解最简单:99-9=90(人),得出种地与做杂活的人数;90-80=10(人),得出只做杂活的人数;再73-10=63(人),就可得出既种地又做杂活的人数了。”
“英国?韦恩?”小杰克这么一解释,方丈更糊涂了。
小杰克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方丈的两个疑问,便假装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方丈通情达理地说:“小施主,你远道而来,肯定已经很累了,我们明天再探讨吧。”
方丈特意安排小杰克和自己同住一屋。受到如此礼遇,小杰克当然很高兴。
晚上寺院僧侣们做完了晚课,都进入了梦乡,只有小杰克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
“笃——笃笃……”
屋外传来打更声,小杰克暗暗听着,一慢两快,已经三更了。
小杰克知道打更是古代报时的一种方法,一更相当于现在晚上7时到9时,二更相当于9时到11时,三更相当于11时到1时,后面以此类推。
“已经三更了,很晚了,快点睡吧!”小杰克强迫自己进入梦乡,可是无论他怎样辗转反侧,都睡不着。
忽然,有人轻敲窗户,还急切地低着嗓门喊:“方丈方丈,有盗贼来寺里偷香火钱,正在分赃呢。”方丈被惊醒,坐起来问道:“你听清他们偷了多少两银子,有几个盗贼吗?”窗外和尚说:“没听清,好像他们说四两一分多四两,半斤一分少半斤。”方丈为难道:“不知人数,这可如何安排抓贼?”杰克接过话问道:“方丈,现在一斤相当于多少两呢?”方丈答道:“一斤等于16两。”杰克胸有成竹地说:“方丈你放心,他们有3个人,共偷了16两银子。”
方丈听说只有3个盗贼,立刻安排了十多位武僧前去抓贼。不到半个时辰,盗贼便被抓来了。果然盗贼只有3人,他们偷了16两香火钱。
处罚过盗贼,二人重新躺下后,方丈问小杰克:“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杰克解释道:“他们说每人分4两银子就多出4两,每人分8两银子就少8两,就是说第二种分法需要的银子比第一种分法需要的银子多出4+8=12(两),由于分银子的人数是不变的,所以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得8-4=4(两),由于每人多分4两就比第一种分法超出12两,所以分银子的人数是12÷4=3(人),推算出他们一共盗得4×3+4=16(两)银子。”
方丈对小杰克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
黑暗中,小杰克不好意思地笑笑,一抬头,看见窗外寺塔上红灯点点,立即想到明代《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那首著名的诗,便轻声吟诵起来:“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问问塔尖几盏灯?”
“3盏。”方丈毫不犹豫地答道。
“啊!方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小杰克吓了一跳。
方丈笑道:“我们寺里的塔灯就是这么悬挂的。”
“哦,原来如此,真是巧啊!”小杰克恍然大悟。
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小杰克,快走!博物馆要关门了!”琼斯博士用力推了一下小杰克,“真是搞不懂你,看一幅画竟然看了一天。我要是不回来找你,你准备在这看到明天啊?”
“啊,方丈……”小杰克犹如大梦初醒,喊了一声。
琼斯博士已经走远了,他头也不回地大喊:“小杰克,快点!”
小杰克赶紧追上去,和琼斯博士一起离开了北京故宫博物馆。
(完)
前往汴京的大道可谓是车水马龙,小杰克的两条腿可赶不上人家的马车快,等他来到汴京城外,城门已经关闭了。
小杰克人生地不熟,如果夜宿郊外可是很危险的,正当他左右为难时,从不远处传来了“当——当——”的钟声。小杰克循声望去,发现城外山上有一座古寺,“哈哈,天无绝人之路,都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我正好游玩古寺,顺便借宿一晚。”
小杰克缓步走近古寺,只见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晚霞之中。
“阿弥陀佛,本寺只接待香客,不接待游客。”不知不觉已到了古寺门口,一名小沙弥拦住小杰克,有礼貌地说道。
小杰克一听,慌忙解释道:“小师傅,我远道而来,本来要去京城游玩,可惜路上耽误了时间,错过了入城时间,现在城门已关,就请师傅行个方便,让我借宿一晚。”
“阿弥陀佛……”小沙弥为难地搔搔头,又赶紧双手合十念佛号,不知所措。
这时寺里传来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智能,先不忙扫地。我跟你说啊,在南方有一间寺院,寺院有大小和尚100人。如果厨房蒸100个馒头作为晚饭,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结果正好分完。你知道这个寺院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吗?”
只听一个清脆的声音急急答道:“方丈,小和尚3人才分一个馒头,他们肯定吃不饱啊……”
“智能,你就知道吃哟!”
“方丈,我知道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小杰克在寺门外大声道。
“门外何人?快快请进。”方丈道。
小沙弥急忙把寺门打开。方丈白须白眉,身披袈裟,手握权杖,正站在大雄宝殿门口。方丈上下打量了小杰克一番,笑道:“从小施主的穿着打扮来看,你不是我大宋子民吧?”
“对,我是漂洋过海来的。”小杰克不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来历,他怕说出来后,会被和尚们当成怪物扭送官府。
方丈接着说:“小施主说知道刚才问题的答案,说来听听。”
小杰克知道方丈所说的这道题,书面记录最早见于明代《算法统宗》,没想到宋代已有出现。于是他答道:“把1个大和尚与3个小和尚看作一组,那每组得分4个馒头,100个大小和尚正好被平均分成25组,说明有25个大和尚,75个小和尚。”
“咦!”方丈愣了一下,继而兴奋地大喊:“妙!解得妙啊!小施主真是天才!来来来小施主,随我到藏经阁去,经书中还有一妙题,需要施主帮忙解答。”
小杰克随着方丈,穿过几座大殿和花木扶疏的禅房,来到山后幽静的藏经阁。
方丈从满屋的经书中抽出一卷,缓缓展开,道:“《算经十书》中说有一寺院,共有99位僧侣,其中有80人种地,同时有73人做寺院的杂活,还有9人是既不种地也不做杂活的诵经长老,那么在这个寺院中既种地又做杂活的僧侣有多少人?”
小杰克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几个圈,只用两分钟就算出既种地又做杂活的僧侣有63人。
老方丈称赞道:“你这个画圈圈的方法好啊。”
“画圈圈?”小杰克乐得合不拢嘴。
小杰克解释道:“这是集合图,也叫韦恩图,是英国数学家韦恩创造的解题方法,就是把某一确定范围内的事物看作一个集合。这道题目用集合法解最简单:99-9=90(人),得出种地与做杂活的人数;90-80=10(人),得出只做杂活的人数;再73-10=63(人),就可得出既种地又做杂活的人数了。”
“英国?韦恩?”小杰克这么一解释,方丈更糊涂了。
小杰克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方丈的两个疑问,便假装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方丈通情达理地说:“小施主,你远道而来,肯定已经很累了,我们明天再探讨吧。”
方丈特意安排小杰克和自己同住一屋。受到如此礼遇,小杰克当然很高兴。
晚上寺院僧侣们做完了晚课,都进入了梦乡,只有小杰克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
“笃——笃笃……”
屋外传来打更声,小杰克暗暗听着,一慢两快,已经三更了。
小杰克知道打更是古代报时的一种方法,一更相当于现在晚上7时到9时,二更相当于9时到11时,三更相当于11时到1时,后面以此类推。
“已经三更了,很晚了,快点睡吧!”小杰克强迫自己进入梦乡,可是无论他怎样辗转反侧,都睡不着。
忽然,有人轻敲窗户,还急切地低着嗓门喊:“方丈方丈,有盗贼来寺里偷香火钱,正在分赃呢。”方丈被惊醒,坐起来问道:“你听清他们偷了多少两银子,有几个盗贼吗?”窗外和尚说:“没听清,好像他们说四两一分多四两,半斤一分少半斤。”方丈为难道:“不知人数,这可如何安排抓贼?”杰克接过话问道:“方丈,现在一斤相当于多少两呢?”方丈答道:“一斤等于16两。”杰克胸有成竹地说:“方丈你放心,他们有3个人,共偷了16两银子。”
方丈听说只有3个盗贼,立刻安排了十多位武僧前去抓贼。不到半个时辰,盗贼便被抓来了。果然盗贼只有3人,他们偷了16两香火钱。
处罚过盗贼,二人重新躺下后,方丈问小杰克:“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杰克解释道:“他们说每人分4两银子就多出4两,每人分8两银子就少8两,就是说第二种分法需要的银子比第一种分法需要的银子多出4+8=12(两),由于分银子的人数是不变的,所以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得8-4=4(两),由于每人多分4两就比第一种分法超出12两,所以分银子的人数是12÷4=3(人),推算出他们一共盗得4×3+4=16(两)银子。”
方丈对小杰克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
黑暗中,小杰克不好意思地笑笑,一抬头,看见窗外寺塔上红灯点点,立即想到明代《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那首著名的诗,便轻声吟诵起来:“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问问塔尖几盏灯?”
“3盏。”方丈毫不犹豫地答道。
“啊!方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小杰克吓了一跳。
方丈笑道:“我们寺里的塔灯就是这么悬挂的。”
“哦,原来如此,真是巧啊!”小杰克恍然大悟。
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小杰克,快走!博物馆要关门了!”琼斯博士用力推了一下小杰克,“真是搞不懂你,看一幅画竟然看了一天。我要是不回来找你,你准备在这看到明天啊?”
“啊,方丈……”小杰克犹如大梦初醒,喊了一声。
琼斯博士已经走远了,他头也不回地大喊:“小杰克,快点!”
小杰克赶紧追上去,和琼斯博士一起离开了北京故宫博物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