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宝贵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 的现实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还存在部分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 认同度不高,部分高校对红色基因的挖掘和宣传程度不够等问题。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 教师队伍的红色基因素养,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课堂,融入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在思想政治课教育中 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9-0102-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部队和革 命老区,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深刻论述了让红色基 因代代相传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红色基因是在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熔铸于共产党人 血液里、肌体里的宝贵精神品质,是无数共产党人革命理 想和革命意志的真实写照。红色基因蕴含着优质丰富的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和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必然能 在振兴中华的征程中谱写一曲青春乐章。”[1] 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 渠道,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传承中国共产 党的优秀精神品质、挖掘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引导大学 生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增强大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价值

红色基因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精神品质,在 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锻造、沉积和 发展,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 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挚 爱,这是红色基因的根本和灵魂。红色基因的强大精神 动力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 政治理论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 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 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传承红色基因, 了解党史、国史、国情能够增强高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赓续红色基因,让大 学生勇于担负起历史使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 时代新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革命战争时期,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曾涌现出许多 赤子忠魂,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献出了自己 的青春和生命,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高校 教育者要善于用先烈的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发扬党的 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精神激发 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大學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 习积极性。

(二)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 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在祖国发展和民族繁荣的进程 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 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体现了习近 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关心和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 在 2019 年 5 月 4 日举行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 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 排在首位的就是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没有理 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 骨病”。
  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区域,转战地域广、时间 长、影响大,是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长征过程中,特 别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党和红军战士不但面临环境险 恶、缺医少药、断粮欠饷等内忧,还要面对敌人十万大军 狂轰滥炸、围追堵截的外患。可这些并没有击垮红军战 士,他们擦干眼泪,带着战友们牺牲的悲痛和充满未知的 明天,奋力突出重围,抱着必胜的决心,奔赴战场,为了摆脱敌军,四渡赤水、过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 穿越毛儿盖大草原,以顽强的意志将敌人抛诸于身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据统计,长征中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有 430 多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贵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有许多的青 年为救民族于危难,拯生灵于涂炭,抛头颅洒热血,他们 终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战场上,这些都是涵养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最充沛的养料。弘扬和传承贵州红 色基因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深刻体会今天美好生活的 来之不易,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 念。只有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汇聚起奋发向上 的磅礴力量,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传承红色基因 锤炼高尚品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 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涵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红色基因中重视国家民族利 益、追求人际和谐、恪守诚信、艰苦奋斗等高尚品德在抗 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中发挥得淋漓尽 致。但是,近年来社会上依然存在道德缺失现象,我们不 禁要问,为什么物质生活充裕后,文明素养和公德之心却 落在后面?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主要力量,青年一代 的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传 承红色基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将红色基因中的育人功能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更 好地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同时,青年大学生要以红色模范为典型,学习他们身上的 精神品质,以他们为楷模,不断向他们看齐。

艰苦奋斗是红色基因最亮丽的底色。1934 年 12 月,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黎平,生活极度困难,作为红军最 高领导核心的周恩来和普通战士一起吃野菜、分伙食。 因身体原因,党中央给周恩来特批的一副担架,但他坚持 选择戴一顶破斗笠,和战士们一起在泥泞的道路上行军, 从中可以看出周恩来率先垂范、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 红色基因中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唤醒大学生的情感意识, 启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借助红色基因中道德榜样的力 量引领大学生的榜样追随,有利于达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二、当前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约 因素

红色基因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但仍然有许多高校 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其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部分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同度不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 速,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思想的交锋、价值的多元 冲击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00 后”已经成为今天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是网络时代最活跃的群体。在人人 都可以“隐身”的网络世界,部分公众号、甚至某些“大 V” 为了“流量”肆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大学生因阅历 浅、分辨能力不强、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对网络信息真假 难辨,极易受到网络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大学生若 长期受到这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 的历史观,削弱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另外,当代青年大学 生生活条件优越,对革命战争年代難以产生直观感受和 体会,对红色基因孕育的革命精神和形成发展过程缺乏 深入了解,因此部分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同度不高,很难 产生“共鸣”,甚至表现出对红色基因的淡漠。

(二)部分高校对红色基因的挖掘和宣传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红色基因的教育还浮于表面,没有形成 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据不完全统计,自辛亥革命 以来,贵州记录在册的烈士约有 1.1 万余名,其中有姓名记载的约 1 万余人,没有姓名记载的约有 1 千多人,邓恩 铭、林青、张露萍、王若飞、旷继勋、周逸群等都是其中著 名的烈士。革命战争年代,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又孕育 了长征精神等精神坐标 [2]。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大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具体的教学 实践中只重视专业教学,对具有育人功能的红色基因没 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 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红色基因的育人功能意识 淡薄,对省内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及红色资源的了解不充 分、挖掘不深入,对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做 到运筹帷幄,教学形式单一,课堂上以理论灌输和说教为 主,很难利用红色基因中的鲜活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 和实践活动,致使红色基因难以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

(三)部分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现实生活中不乏回避历史,不愿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的大学生。具体到笔者所在的学院,地处贵州省遵义市 仁怀市,是一所区域性地方二本院校。这所学校由中国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筹办,是我国第一 所围绕酿酒产业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非营利性本科高 校。学校以酿酒工程为核心专业,以工学为主,生源绝大 多数来自贵州省,培养的大学生主要“立足茅台、服务酒 业、报效国家、走向世界”。因此,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应该 有过硬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更应树立起大局观,培养起深 厚的家国情怀。但是通过教学实践观察,笔者有一个深 刻的感受:工科学生审美形式单一,思想认识机械,人文 素养不高,对中国革命文化了解甚少,对自己所属区域的 红色基因更是知之甚少。作为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学校, 部分同学认为,只需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 的实践能力,不一定要了解国史国情,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对中国近代所受的屈辱和磨难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 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不关心。他们生活在被自己 隔绝起来的空间里,注重追求自己的“小确幸”,意识不 到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一致性。 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与当代大学生需承担的历史使命仍 有一定差距,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削弱了红色基因的育 人实效性。

三、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索

红色基因有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它不会 自发地产生育人功能,必须要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 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红色 基因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还要在实践中深入挖 掘红色基因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实现红色基因教育 价值的最大发挥。

(一)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加强教师队伍的红色基因 素养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是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 不容争辩的,但是每位教师对红色基因的掌握程度和运 用能力参差不齐。首先,学校应加强红色基因传承中所 需人才定期、定点、正规、专业的培训,提高教师红色基因 育人功能的意识。其次,高校教师要成为红色基因的传 承者和传播者,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红色文化知识,深入了 解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熟稔中国近代以来一 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拼搏努力 和伟大牺牲。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己对红色基因的挖 掘、理解和驾驭能力,将本地丰富的红色基因与所授课程 无缝融合,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案例诠释红色基因的革 命底色。第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行为举 止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以红色基因传 播者的身份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德施教。这不仅表现 在教师日常的行为规范中,更体现在教师认真提高自己 的教学技能,认真对待教学的态度。

(二)深入挖掘红色基因,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课堂 要让红色基因充分实现它的育人功能,必须全面推 进红色基因进课堂,积极构建以红色基因为辅的教学内

容体系,使课堂教学成为红色基因教育的主渠道。 一方面,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红色基因以故事、视频、图片等方式融入 课堂,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除了传统 的课堂讲授,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影视资料等方式演示 红色基因。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涉 及到红军长征部分,任课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四 渡赤水》电影,活灵活现地展示红色历史场景,品味红色 历史文化,感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打造红色基因校本教材。就贵州省 而言,能够反映省内丰富的红色基因的教材非常贫乏,有 条件的学校应给予教師一定经费保障,鼓励教师进行校 本教材的编写。

(三)深入挖掘红色基因,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实践教学 贵州红色教育实践资源丰富,2010 年,贵州省委党 史研究室开展了全省革命遗址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革命遗址底数,据统计,贵州省重要革命遗址共 2067 处。 其中,红军长征文化遗址共有 900 多处,约占遗址总数的45% 左右,与其他省区相比,也是最多的省份之一 [3]。一 方面,深入开展贵州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可组织师生 参观、瞻仰革命圣地,加深对贵州红色文化的认识,有条 件的高校可组织部分大学生重走“长征路”的部分路段; 可组织学生参观贵州革命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事件及活 动遗址、纪念建筑、重要人物故居,参观革命烈士墓、烈士 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另一方 面,丰富和完善红色基因的内容和形式,包括红色歌曲、 红色舞台剧、红色书画和红色舞蹈等。通过丰富多样的 形式将红色基因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对红色基 因入耳、入脑、入心。

四、结语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革命精神的结晶,充 分利用红色基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优势与价值,深 度挖掘和再释红色基因的当代价值,对提升大学生思想 道德素质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 此,作为高校教师,应结合贵州省优质的红色文化和红色 资源,探索出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和 渠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时效性。辉煌的革命历程使 贵州血脉中流淌着宝贵的红色基因,不仅是贵州高校思 政教育的宝藏,也已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进、拼搏创新、 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 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4-05-05.

[2] 中国新闻网贵州新闻网 . 贵州省共有以万余名记录在册烈 士 [EB/OL].http://www.sohu.com/a/306100007_100253945.

[3] 人民网贵州频道 . 贵州共有 2076 处重要革命遗址 [EB/OL]. http://gz.people.com.cn/GB/194827/15001366.html.
  作者简介:韩笑(1987—),女,汉族,贵州毕节人,茅台学 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责任编辑:王宝林)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过滤是跨文化文学交流、对话中,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受者有意无意地对交流信息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在内容、形式发生变异,文化过滤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功利性特征。以《红楼梦》蒙译本的熟语翻译为例,就存在语言过滤、意象替换、改写原文等过滤效应,造成一定的“文化误读”。要把好文化过滤的“度”,最大限度降低文化过滤的负面效应
期刊
摘要: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东莱左氏博议》是他通过整理《左传》阐发义理之说的著作,有大量与社会控制思想相关的论述。吕祖谦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理一心”同本的宇宙本体论、反视内观—认识论,其内在社会控制思想包括以心御气、以礼防欲、无间则仁,社会外在控制思想包括守嫡庶长幼之分、称物平施,本质是为南宋专制皇权实施愚民统治服务。  关键词:吕祖谦;社会控制;理心同体;反视内观  中图分类号:K24
期刊
摘要:在实体书店面临转型关键期的时代背景下,“方所”概念书店作为涵盖书籍出售、艺术展览、咖啡甜品售卖、美学体验以及服装销售等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为书店的存在提供着业态经营与文化传播的参考范本。成都方所书店作为公共空间体现着原始与现代糅合的设计风格,作为文化空间有助于个体与区域的互动,作为心灵空间承载着自我与本真的守望。此类新型实体书店作为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其传播活动的建构与表达,在实现自身理念传达
期刊
摘要:遵循“名从主人”和“等效翻译”两个原则在对广州沙湾古镇对外语言服务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其英语语言服务中存在双语译文的使用缺乏规范;沙湾古镇本土特色文化词汇翻译出现误译;针对外籍游客的语言服务辅助不足或欠佳等问题。对策是,规范景区双语译文的使用;恰当翻译景区特色文化词汇;完善语音设备类基础辅助媒介。关键词:语言服务;景点翻译;景区形象;文化词汇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天网监控的应用有效遏制了社会犯罪率上升,在惩罚犯罪和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从公共安全和人权保障的视角来看,天网监控依托现代科技,作为维护公共安全、惩罚犯罪的手段,在维持治安、预防犯罪,发现实体真实、准确打击犯罪,改变侦查方向、减少冤假错案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因其可能与个人隐私之间触发冲突,新闻媒体对监控数据的肆意使用以及作为电子证据存在的监控数据的证明力无法保
期刊
摘要:生态翻译学对促进职业学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重要方法。在职业学校翻译教学引入生态翻译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及教学成效,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在翻译教学引入运用生态翻译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生态理性、科学进行检测评价的原则,科学制定翻译教学计划,营造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灵活运用“翻译工作室”、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展
期刊
摘要:由于《物权法》第230条所规定的“债务人的动产”这一表述的不确定性,引发了该条与《<担保法>解释》第108条之间的解释困境,进而导致此类案件司法裁判的不统一。在比较法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在第三人之物上成立留置权的合法性,而学界虽众说纷纭,但通过梳理争议不难得出“留置权中的善意债权人应当得到保护”的结论。建议将留置物的范围扩张至他人所有的动产,规定此情形下“善意债权人”要件,并规
期刊
摘要:18世纪末,奴隶叙事的出现意味着非裔美国文学的开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一批美国非裔作家开始对战前奴隶叙事中的隐含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对蓄奴史进行新的文本探索,促成了奴隶叙事亚文类——新奴隶叙事的滥觞和发展,其中,在宗教文化方面,从奴隶叙事到新奴隶叙事的转变发生了质的变化。相比于奴隶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对西方白人基督上帝的明确信仰,新奴隶叙事在文本中加入了大量的非洲或起源于非洲的精神元素,从
期刊
摘要:《环绕上海》是美国一战退役士兵哈罗德,师克明于1922年出版的游记,作者试图以平民视角记录自己去政治化的、个人主义式的东方冒险,但无论是他的文字还是插图,包括对中国风景倾吐的情感倾向,其中都暗含有神秘与感伤主义的中式元素的选择,都透露出他看似个人化与去殖民化的探险背后无法摆脱的帝国话语的力量。虽然师克明直到结尾也没有得出“中国时尚”究竟为何,但在20世纪初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特殊背景下,师克明在
期刊
摘要:法治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标准,国家的正常运行需要以法治为准则和依据。法治与哲学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关联:哲学思想是法治理论的重要来源,为法治理论与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法治的维度比较宽泛,对法治文化内涵诸多解读不断接触到哲学之界,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又影响着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从哲学维度来看,法治文化有着真、善、美的内涵。法治与哲学相互作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法治;哲学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