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一天中午,小小班文文在趁人不备的情况下对小朋友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下子咬了三个同伴。事后,我们了解到文文的父母因忙于工作,经常把文文交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带。小不点非常讨人欢喜,因此爷爷对文文宠爱有加,对文文的一些坏习惯总是不加以制止,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干。前一段时间,文文的姑姑来了,姑姑对侄儿特别喜爱,抱起文文轻轻地“啃”了下他的脸。成人表示爱抚的动作给文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他以为这是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不善言辞的文文为了对好朋友表现出亲近、喜欢,就用“咬一口”的方式连咬了三个孩子。
思考:
在这一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亲近的现象,但在这背后还有不少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文为什么会用这个方式值得我们思考。那其他小朋友的攻击行为呢,是不是都是这个原因?近些年来,网上关于“儿童暴力”的视频屡见不鲜,人性丑恶的一面本不该在孩子面前上演,但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了幼儿中间。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持拒绝态度,而且由于他爱惹是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受教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限制。研究表明: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家长和教师们应尽快改变某些观念,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加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治。
攻击行为一般鉴定为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我们要深入思考成因及找到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孩子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相关,所以通常男孩子比女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由于他们心理上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理解能力弱,因而判断能力易受外界的干扰,容易形成错误的概念。案例中的文文就是受其生理、心理年龄的影响,对他的好朋友采取了与众不同的“亲近”方式,并认为这是一种友善的表现。
二、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对他暴打一顿,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并往往把这种抵触情绪进行转移,发泄到别的孩子身上。更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外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常常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要是哪个小朋友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或者是不用怕,告诉爸爸,让爸爸收拾他。”还有冷漠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这样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再有的孩子在家中一直都是被溺爱的,家长对他平时的打人、咬人、抓人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加以制止。特别是现在隔代亲的情况尤其严重,老人对孩子的打骂行为还给予了肯定与表扬,致使孩子认为此行为是英雄的表现,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得到认可的,如案例中的文文就是这样的例子。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案例中的文文就是误认为“啃”是一种亲近方式。如果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人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严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一般而言,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以正面疏导为主,而不宜再以刺激等去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
第一,创设良好的幼儿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是很必要的。例如:为孩子提供较为宽敞的而不是提供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能让孩子放开手脚尽情地游戏和玩耍。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等),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动画片、图画书等。提供足够量的玩具,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作为孩子的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应以正面疏导为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切忌无端地指责或取笑孩子。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纠正其攻击性倾向。例如,可设法让幼儿明确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角色游戏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
第三,给予榜样示范。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时教给他们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四,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作出“不一致反应”,即对其攻击性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而对被攻击的对象却给予充分的关注。孩子有可能以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成人可以用不予理睬其攻击性行为和言语的方法使其达不到目的,同时用温柔、亲切的态度安抚被攻击对象。成人这种一冷一热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提供了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综上所述,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给予关爱,特别是在平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这样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幼儿园)
一天中午,小小班文文在趁人不备的情况下对小朋友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下子咬了三个同伴。事后,我们了解到文文的父母因忙于工作,经常把文文交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带。小不点非常讨人欢喜,因此爷爷对文文宠爱有加,对文文的一些坏习惯总是不加以制止,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干。前一段时间,文文的姑姑来了,姑姑对侄儿特别喜爱,抱起文文轻轻地“啃”了下他的脸。成人表示爱抚的动作给文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他以为这是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不善言辞的文文为了对好朋友表现出亲近、喜欢,就用“咬一口”的方式连咬了三个孩子。
思考:
在这一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亲近的现象,但在这背后还有不少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文为什么会用这个方式值得我们思考。那其他小朋友的攻击行为呢,是不是都是这个原因?近些年来,网上关于“儿童暴力”的视频屡见不鲜,人性丑恶的一面本不该在孩子面前上演,但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了幼儿中间。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持拒绝态度,而且由于他爱惹是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受教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限制。研究表明: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家长和教师们应尽快改变某些观念,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加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治。
攻击行为一般鉴定为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我们要深入思考成因及找到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孩子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相关,所以通常男孩子比女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由于他们心理上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理解能力弱,因而判断能力易受外界的干扰,容易形成错误的概念。案例中的文文就是受其生理、心理年龄的影响,对他的好朋友采取了与众不同的“亲近”方式,并认为这是一种友善的表现。
二、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对他暴打一顿,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并往往把这种抵触情绪进行转移,发泄到别的孩子身上。更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外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常常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要是哪个小朋友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或者是不用怕,告诉爸爸,让爸爸收拾他。”还有冷漠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这样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再有的孩子在家中一直都是被溺爱的,家长对他平时的打人、咬人、抓人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加以制止。特别是现在隔代亲的情况尤其严重,老人对孩子的打骂行为还给予了肯定与表扬,致使孩子认为此行为是英雄的表现,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得到认可的,如案例中的文文就是这样的例子。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案例中的文文就是误认为“啃”是一种亲近方式。如果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人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严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一般而言,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以正面疏导为主,而不宜再以刺激等去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
第一,创设良好的幼儿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是很必要的。例如:为孩子提供较为宽敞的而不是提供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能让孩子放开手脚尽情地游戏和玩耍。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等),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动画片、图画书等。提供足够量的玩具,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作为孩子的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应以正面疏导为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切忌无端地指责或取笑孩子。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纠正其攻击性倾向。例如,可设法让幼儿明确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角色游戏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
第三,给予榜样示范。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时教给他们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四,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作出“不一致反应”,即对其攻击性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而对被攻击的对象却给予充分的关注。孩子有可能以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成人可以用不予理睬其攻击性行为和言语的方法使其达不到目的,同时用温柔、亲切的态度安抚被攻击对象。成人这种一冷一热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提供了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综上所述,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给予关爱,特别是在平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这样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