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飘逝的青涩情怀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远地走过来一位提着一大包行李的女孩。
  大二时,我们被学生会派往火车站迎接新生。到达火车站接待点时,酷热难当,个个挥汗如雨。尽管我们有些抱怨,但还是有些期待。作为一所理科院校,男女生人数严重失调,所以“迎新”时我们男生有所期待是很正常的。
  接过她的行李,我有些淡淡的失望。假如她楚楚动人, 就像老狼的《同桌的你》,此文写到这里就变成一篇老套的爱情小说的开头了。
  一路上攀谈,方知这位学妹芳名“小可”,和我来自同一省份同一地区。帮她办完入学手续,我根据花名册上的分配表领着她到了宿舍,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我就离开了。尽管后来小可几次打电话主动约我,我总推辞太忙走不开。
  快期末了,因为平时我的“社会活动”太多,只有依靠有限的时间突击了,结果还是有一门功课挂了“红灯”。第二学期开学时,因为补考,那段日子过得很压抑,在同学面我前几乎抬不起头来,我有些后悔当初自己的“不务正业”。
  那个学期,学广播台每个周末开办了以Enya 的《The memory of trees》为前奏的节目———“回首爱情”, 发表一些反映校园风花雪月的优美文章,女主持是“小柯”。一个细雨菲菲的傍晚,我孤独如秋天的树,落寞地走在校园的白桦树林。耳边忽然响起Enya的《The memory of trees》的歌声,节目前奏过后,想不到我不久前写的《听歌心情》配着优美的背景音乐被朗诵出来,我有些感激。想不到我信手拈来的心情主张配上音乐和小柯好听的声音居然那么优美,听来特别的婉转悠扬,我数天阴晦的心情顿时开朗许多。一颗迷茫的心立刻被它紧紧地抓住,无法释怀。几周的节目听下来,我发现我竟然喜欢上了声音甜美的小柯,虽然我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终于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拨通了小柯的广播台的电话。我问她:“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子,但我并不知道她的样子,也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我该怎么办?”小柯呵呵一笑:“你怎么这么奇怪,未曾谋面,何来喜欢? 如果她不漂亮呢?”“即使她不漂亮,我也喜欢。”我几乎不假思索,但我内心还是相信,声音这么悦耳的女孩,她的样子也一定很可爱。“我为这位女孩感到庆幸,庆幸她有你这样一位特殊的朋友。看来我要祝福你们了,但是你最好不要因为恋爱而耽搁了学习。”最后小柯说道。
  我仿佛找到了某种动力,以不同笔名给小柯栏目频频投稿,学习也更刻苦了。
  又一个周末,音乐响起,但没有了《The memory of trees》的前奏,我打电话进去,小柯抱歉地说,这首歌曲的CD 磁盘被划坏了,现在暂用别的歌曲作为前奏。
  于是,我跑遍了整个城市, 到处找寻这首歌,但好长的时间里,我寻找的结果只有深深的失望。我都要放弃了,可音乐一直在心头流淌,不肯退去。
  那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树影婆娑。逛街路上,我不经意地走进新开的一家音像店,想稍歇一下,却怎么也想不到,我找寻了千百次的《Thememory of trees》正静静地躺在一个角落里。我简直狂喜,可当我伸手去拿时,最后的一张CD 却被另一个女孩捷足先登了。我一看,原来是我的老乡小可。她看着我急切的眼神,又把它递给我:“你也喜欢Enya ?”我点头。“说起来, 我还欠你曾帮我当搬运工的人情呢,本来我也很需要它,既然你喜欢你就先拿去吧。”我有些犹豫,但还是接过CD, 简单道了声“谢谢”就转身跑回了学校宿舍,留下她惆怅的身影。
  写上了“小柯,我期待下一次‘树的回忆’”的话附在一张小卡片上,用一个信封把CD 包好,放在了广播台的投稿箱里。
  周末,《The memory of trees》如约而至,“回忆”在校园的上空飘过,很抒情。小柯在节目结尾对“好心人”表达了诚挚的感激,听得出她对此事毫不知情,我在心里偷偷笑了。
  第二个学期期末,我拿到了奖学金。我想应该是向她表白的时候了,于是我在投稿信箱中投进了一封情书,并约她周末节目后在广播台旁的喷泉池见面。
  周末,我带着一束玫瑰花来到喷泉池。节目结束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怎么会是小可?我世俗地落荒而逃……
  这以后,我再也没有向广播台投稿,就连校园广播也很少听了。
  两年后,我快毕业了,校园广播台想做一个“青春无悔”的节目——有关毕业生的专题节目,每天请一位毕业生嘉宾一起做主持,我也在被邀之列。
  我做嘉宾那天,主持人是位漂亮的女孩子,声音也似曾相识。
  看着我带过去的串词稿子上的笔迹,她脸微微一红, 小心翼翼地问:“你是不是曾送我一张Enya 的CD?”原来,她就是小柯。
  小可和小柯是好朋友,小可那天是帮小柯买CD;而那天小可只是去帮小柯整理稿件,但小柯因为有事情耽搁了一下,最后小柯下来的时候,只看见被丢弃在喷泉池旁的玫瑰……
  原来青春并不都是无悔的。
  再次见到小柯已是第二年的秋天。我回母校看考研信息。在去行政楼的路上碰到她,尽管一年多没见面,我还是一眼认出了她。她问我工作怎么样,我说不好不坏,现在想考研。一直到我离校,我始终有些想着她, 想去跟她说声再见,又怕到时伤感, 终于没去。
  后来每次回母校, 每次路过广播台,我都会抬起头望一下。广播依旧,只是那曾熟悉的声音不在了,充满怀旧的旋律总会使我想起那“白衣飘飘”年代的小柯和小可以及我永远不会回来的青涩情怀。
其他文献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父母的喜好常常成为孩子的喜好,父母的一些性格常成为孩子的性格,这就是老话说的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种现象不难解释,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镜子,天生模仿能力强的孩子肯定会“继承”父母的一些习性。如果这些习性是积极健康的,做父母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发扬光大”,但如果是消极的不健康的习性呢?比如有一位父亲一生气就踹门,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儿子一生气也踹门,这是
期刊
有人说女孩子升入高中智力就会下降,有一阵子我对这话深信不疑,因为它不幸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突然之间,那些伴我多年的鲜花、笑脸和掌声纷纷离我远去,骤然而来的冷落使我无所适从,我甚至开始厌学逃课。  高二时班上新来了一位英语老师,姓陈,是刚从师大分配来的,陈老师长着一张稚气的娃娃脸,他第一次跟我们见面就博得了满堂彩。有位调皮男生站在讲台跟他比试了一下,论身高、体重、发型,那男生更像一位为人师表的先生。
期刊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比较耐看的妈妈怎么会嫁给才、财都不突出的爸爸?  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小职员,母亲的女同学嫁的先生个个都非富即贵,母亲却一直跟着父亲住在那60平米的房子里,快乐地生活着。父母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供我们兄妹念书上了,家中的生活始终是紧巴巴的。当我带男朋友回来却没地方住时,曾在心里暗暗抱怨过父亲的窝囊。父亲太老实,不会多捞钱,没有能力给我们买个三室两厅,让我们回来都有个地方落脚。  
期刊
“花心”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就没有性要求了,有性要求的老人会被认为是可笑的或是病态。尤其是那些丧偶的“空巢”老人,深感夕阳无限好,想找个老伴结为黄昏恋,携手共度晚年,却遭到儿女、晚辈的重重阻扰和反对。有的健康的老夫妻为了照顾已长大的儿女或为了接受儿女们的赡养而天隔一方、长期分居,自愿当保姆、守“空巢”,从而失去了爱的自由和性的要求。医学证实,性生活伴随着人的终身,性仍然是老年夫妇的
期刊
在所有的亲戚里,表姐应该是个美满的女人—美丽、聪明、事业、爱情她样样拥有。大概她太幸运了,所以有一天,厄运降临了。  那次意外发生在表姐婚后的第二年,她出差返回,暗夜行车,透过车窗可以看见外面的绵密细雨。离家已不远,突然,迎面冲过来一辆大卡车,灯光罩住表姐的“蓝鸟”,劈头盖脸之即,表姐感觉像是飞了起来,最后听到的声音是自己的惊叫。  从昏迷中苏醒后,表姐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丈夫担忧而憔悴的脸,看见她醒
期刊
2005 年5 月2 日,大表姐刚过完50 岁生日,便因患肺癌病故。生前孑然一身,她只给我们留下一大摞厚厚的日记本和那一生为之追寻却无法得以实现的爱情。  听母亲说,大表姐年轻时是我们这方圆几百里出了名的美女,高挑的个头,瓜子脸,一副金丝边眼镜下透着独特的气质。中学时代大表姐是学校校花,而她的许多美文常在学校的校报和广播上发表,因此也是出了名的才女。毕业后分配到工厂不到半年,大表姐就被调到办公室做
期刊
每天晚上,当我独自一人散步时常常听到不远处传来的笛声,它有时悠扬有时欢快,仿佛给这个燥热的夜晚注入了一泓清泉,让人陶醉其中。那笛声仿佛和我有了某种默契,我不禁去猜测那位吹笛人的模样,他或她,一定是位举止大方而优雅的人。  今晚,我在晚饭后走出闷热的屋子,暴雨之后的路面依旧有些湿漉漉的,阵阵凉风带着些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我依旧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走向热闹的街市。在顺着原路返回时,我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笛子
期刊
那天上午,我刚从外面办完事回来,就听同事说公司经理在找我。因为我是新人,刚到公司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经理找我自然是引人注目的。而我刚想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经理却走了进来,拍着我的肩膀问:“你是学文学的,在大学里搞过宣传策划活动?”我点点头。  经理又说:“那你就搞一个公司的产品宣传方案吧,请尽快交给我。”既然是经理的吩咐,我便想也没想就应承下来。  经理走后,旁边的同事便凑了过来,神秘地对我说:“
期刊
老张经过一个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对以前老觉得有人针对自己、整夜不睡觉、乱发脾气的病态表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最近一段日子他总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看东西模模糊糊,可去眼科根本查不出什么。老张觉得自己跟去了上甘岭似的,干的要命,口干得嘴唇都裂了,吃东西也咽不下去,大便解不出,小便解着也觉得费劲。可说干吧还流口水,有时看着电视就流出来了,挺大的人真是很狼狈。一到下午,老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期刊
最近几十年不见的老同学聚会,席间,我和老刘聊了起来。老刘嫁了个部级高官,现在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就一个女儿还上了名牌大学, 现在外企工作收入不菲,可谓春风得意。  不过,谈到女儿,老刘好像有点儿忧心忡忡,她说:“我女儿什么都好,就是过得太仔细了,工作认真负责点儿无可厚非,可生活这么仔细就太累了。”“你也想太多了,人家妈妈都嫌自家孩子马大哈做事粗心,你家闺女仔细点儿你倒愁起来了,放轻松点儿吧!”我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