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片战火绵延百年的土地上又上演着新一轮的冲突,和平的曙光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到来?笔者前文《又一场黎巴嫩战争?——以色列“铸铅行动”及未来局势分析》已经对以色列1月9日前的军事行动以及后续走向做了分析,本文继续关注此后发生的事态并做一评述。
危机进程
自1月3日以色列发动针对加沙地带的地面进攻以来,在3天的时间里,以军已经实现了对加沙城的完全包围,封锁了加沙城内外进出通道;1月9日,以军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加沙城区发动进攻;1月13日凌晨,以军发动了自12月26日以来最猛烈的攻击,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下,以坦克部队为主要突击力量攻入加沙城人口稠密地区,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生激烈交火;1月14日,以军突入加沙城特尔哈瓦社区,这是以军深入加沙城最远的地点,距市中心只有1.6km的距离。1月15日,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城南部,继续向市中心推进;1月17日晚,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宣布,以军将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2时(北京时间18日8时)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单边停火。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表示:以军已经达成既定军事目标,已经同埃及达成协议,封锁哈马斯得到武器的渠道(主要是武器走私的“地道”)。
冲突双方的损失及战法分析
根据以色列方面的情报,加沙城中有几百名哈马斯武装分子被打死。这次军事进攻已经大大削弱了哈马斯武装的实力,1月11日,哈马斯火箭弹发射项目负责人阿米尔·曼西已经确认在以军行动中被打死,15日晚,以色列战机轰炸加沙城北部一栋住宅楼,炸死包括哈马斯当局内政部长西亚姆在内的3名高级领导人,西亚姆在哈马斯内部的地位仅次于两位高级领导人哈尼亚和扎哈尔,并被认为是3人中最为极端的一个。
据以军方面统计,以军的伤亡目前为13人,但据媒体13日报道:在加沙市北部贝特拉希亚,12名以军在由一名阿克萨烈士旅成员进行的自杀炸弹袭击中丧生,并有6人受重伤。不过该消息未得到以军证实。
笔者分析,以军到目前为止伤亡很小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以军在地面交火中主要使用坦克作为主要攻击力量,以军目前装备的梅卡瓦(Merkava)主战坦克素以防护力强著称于世,并最大限度发挥了其火力、突击力优势。此外,以军坦克部队在作战时以突破、穿插、渗透的战法为主,主要目的是消灭哈马斯军事设施,如火箭弹发射点、弹药储藏点、地下工厂和隧道,并不拘泥于杀伤哈马斯的有生力量,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伤亡和装备损失;另一方面,根据2006年黎巴嫩战争的经验,真主党武装大量使用预设的路边炸弹和自杀炸弹对以军坦克进行攻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共击毁击伤以军坦克数十辆。而哈马斯看来并未汲取“先进经验”,路边炸弹的使用很少,主要用反坦克火箭和手雷进行攻击,因而战果贫乏,目前尚未得到以军坦克被击毁的报道;再者就是以色列的空中优势,一些固定翼战机、武装直升机投入战斗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和掩护,而空中火力(加上地面炮兵火力)更是以军主要的火力打击方式之一。
反观哈马斯在以军开始地面进攻之后的作战情况却并不理想:一方面,装备上的巨大差距让哈马斯武装人员在作战之中几乎占不到便宜,设置“陷阱炸弹、化装为平民”的战术目前看效果也并不好。而据前线的以军士兵们称,他们奉上级命令——不要冒任何风险,可以向所有可疑目标开火。不过,这一做法也直接造成了许多不应该产生的平民伤亡,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九次特别会议1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紧急派出独立的国际调查团,调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犯下的侵犯人权和国际人道法的所有行为,包括滥杀平民。
和平的努力
从危机爆发的第一天起,国际上就一直为恢复加沙地区和平、制止流血事件而不懈努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呼吁以哈双方立即停止武装冲突,回到政治解决的路线上来;卡塔尔、毛里塔尼牙冻结了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两国更是宣布中断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在伦敦、柏林、布达佩斯、纽约……爱好和平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呼唤和平,拯救战火中的平民及儿童;甚至以色列国内自开战以来也发生了近600起与之有关的抗议活动,以色列警方逮捕近700名反战游行者,其中237名是未成年人。
但是恢复和平进程的努力并不顺利。1月9日,联合国通过敦促以哈双方停火的1860号决议,已经为冲突双方所拒绝。在埃及的斡旋下,冲突双方代表于11日在开罗进行谈判,谈判中,哈马斯代表对埃及提出的具体停火细则不满,拒绝了停火协议;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表示对埃方提出的长期停火协议不满意,他说:“除非哈马斯方面停止武器走私,停止向以方发射火箭弹,否则战斗还将继续下去。”以色列外长利夫尼甚至在11日表示,根本没有必要同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因为他们的一切言语都“没有任何意义”。
可喜的是,事态在14日出现了转机。据媒体报道:哈马斯表示已经恢复与埃及的会谈,经过埃及政府的积极努力,哈马斯在停火问题上出现了新变化,认为在有国际保障的情况下且哈马斯的“实质性意见”得到充分考虑时,有可能接受埃及方案;以色列国防部高级官员吉拉德也于15日赴开罗磋商停火方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也于当日到达开罗开展斡旋行动。
但截至1月16日,美国的态度还是令国际社会感到无奈而愤怒。众所周知,美国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之一。迫于国际压力,在安理会1月9日进行的1860号决议投票上,美国被迫投了弃权票,但美国总统布什1月10日在白宫的记者会上说,只有哈马斯停止用火箭攻击以色列,以及埃及帮助制止从其领土向加沙地带的军火偷运,才能实现持久的停火。另外,两条负面消息更是将美国推向了风口浪尖:首先,路透社在1月9日披露美国可能往以色列运送大量军火,而五角大楼则在10日否认了这3000吨军火将用于加沙冲突,只是运抵以色列用于存储;其次,英国《泰晤士报》早在1月5日就公开了以军所打炮弹散发大量白色烟雾的照片,认为这种炮弹极似白磷弹,《泰晤士报》记者在部署于加沙边境地带的以军炮兵阵地发现一种弹壳呈蓝灰色的炮弹。照片清晰显示,这正是美国制M825A1白磷弹,这些白磷弹的批号为PB-91J011-002A,表明该弹在1991年装配于美国潘恩布拉夫兵工厂(美制白磷弹均产自该工厂),而美联社说,以色列未在规范白磷弹使用的国际公约上签字。凡此种种,已经在全球很多地方引发了抗议浪潮,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1月12日表示:美国的罪行比以色列更大,呼吁全世界穆斯林停 止使用美元。据悉,马来西亚的2 000多家餐馆已经响应了马哈蒂尔的号召。
国际压力使新一届美国政府表现出了推动“和平”进程的努力——即将上任的奥巴马11日表示:就职后将立即处理以哈冲突,未来的国务卿希拉里则在13日表示,下一届美国政府将全力推动以哈和平进程,但她也坦称没有解决以哈冲突的特别方案。
1月17日晚,以色列终于宣布在当地时间1月18日2时实施单方面停火,这一行动获得了国际上的一致欢迎。笔者分析,这一举动至少说明了三点:以色列认为“铸铅行动”的军事目标已经达成或大部分达成;强大的国际压力以及巨大的平民伤亡已经损害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使其在外交上面临空前被动局面;若继续开展军事行动,即突入加沙市中心,作战成败还不好预测,如果不能像“铸铅行动”前期那般势如破竹,一旦作战进程拖长,则局势出现“雪崩”的几率非常大。
影响加沙局势的“变数”
以色列宣布单方面停火之后,能够影响加沙未来局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斡旋、奥巴马的上台、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变化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未来危机发展走势,但上述因素基本上属于比较确定或明朗的。笔者认为,决定加沙危机未来走向实际上还有以下几个“变数”,之所以称其为“变数”,是因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哈马斯高层的决策
已经有迹象表明,军事打击已经重创了哈马斯的政治凝聚力,以色列情报人员说:潜藏在加沙城的哈马斯领导人更渴望达成停火协议而不是遭到流放,这些信息均截获自哈马斯的电话通信中。此种说法尚无法得到证实,目前能够得到确认的是:埃及官员表示哈马斯在加沙的代表渴望达成停火协议,但是哈马斯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领导人则反对签署停战协议,号召血战到底。以色列宣布单方面停火之后,哈马斯发言人巴尔胡姆17日晚表示,哈马斯将继续抵抗,直到以军撤出加沙。他说,以色列应该“停止侵略并完全撤出加沙,开放口岸,解除封锁”,而卡桑旅则在奥尔默特发表停火声明后不到两分钟,即向以南部发射了6枚火箭弹。未来哈马斯高层的决策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还有待观察。
法塔赫的态度
笔者前文曾经分析过巴勒斯坦的两大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在政治上的分歧。目前来看,这一分歧有扩大的趋势。一名法塔赫官员1月11日在拉马拉对哈马斯提出强烈批评,称哈马斯应该为加沙地区发生的“灾难”负责,其领导人是“罪犯”;但最近的媒体也不断报道了属于法塔赫下属的武装人员参与抗击以军进攻的报道。这是否说明法塔赫整个派别的态度有所转变,还是仅仅属于其成员的个人行为,尚不好确认,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以军的军事行动继续升级,不排除法塔赫全面或部分支持哈马斯军事行动的可能,抑或是法塔赫上层继续坚持其反对哈马斯的路线,但其底层人员却以各种方式参加哈马斯的抵抗行动。以色列单方面停火后,法塔赫方面尚未对此表态。
黎伊叙三国的立场
黎巴嫩、伊朗、叙利亚三国的态度及其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表面上看,此三国传统上均可认为是支持哈马斯的,没有这三国的支持,哈马斯决达不到现有规模,也撑不到现在;但碍于不能直接卷入冲突,三国除了外交上的表态之外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在以色列开始“铸铅行动”第二、三阶段军事行动之后,黎伊叙三国的态度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黎巴嫩 黎巴嫩经历过2006年与以色列的战争,虽然主要是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的对抗,但黎巴嫩政府对以色列的态度也是“冷眼相向”的。据黎巴嫩媒体14日报道,继8日发射3枚火箭弹造成4名以色列人受伤之后,黎境内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又于当天上午从黎南部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2枚火箭弹,以军随后进行了还击,双方不断用炮火互相攻击,目前伤亡情况不详。以色列军用直升机当天就进入黎南部穆巴里亚地区上空盘旋。黎巴嫩政府声明:反对从黎巴嫩领土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做法,反对破坏黎巴嫩的安全和稳定局面,表示不希望卷入双方冲突。但事态的发展有时并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更何况这种“愿望”实际上并不怎么坚定。
伊朗 伊朗更是向来被以色列认为是哈马斯的“黑后台”,目前已经能够证实伊朗向哈马斯提供了大量武器,尤其是火箭弹和导弹。埃及政府官员也透露:伊朗官员威胁哈马斯,如果他们与以色列停火,伊朗将会停止向哈马斯提供武器装备以及资金。虽然伊朗反以的立场毋庸置疑,但分析之后,我们能够看出:伊朗更希望的是在哈马斯背后提供支持,培植其成为反以色列和美国的“急先锋”。但考虑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于2008年12月28日签署宗教法令并宣布:保护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抗击以色列进攻中牺牲的任何人都将被追认为“烈士”。当天就有数千人响应哈梅内伊的号召,表示希望去加沙参战。据笔者分析:伊朗可能是惟一从此次危机中得益的一方,一方面加沙危机的激烈程度转移了对伊朗的关注,同时伊朗也可以通过哈马斯达成其无法宣之于众的某种目的。进可支援哈马斯,退可以隐居幕后,实在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叙利亚 叙利亚境内长期流亡着哈马斯领导人和其政治领导机构,明里暗里的支持从来也没间断过,哈马斯的领导人经常表示:“哈马斯与叙利亚的关系是战略关系,是牢固的。”不过2008年8月,迫于美国压力,叙利亚令长期居住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尔离开叙利亚,多少令这种“牢固”关系蒙受了一些阴影。以色列“铸铅行动”开始之后,1月6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对来中东地区斡旋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如果以色列从加沙撤兵,哈马斯将参加和谈。”这一方面表明叙利亚方面不希望冲突升级,但在另一方面也表明:叙利亚与哈马斯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叙利亚与哈马斯在反美反以方面长期存在共同的利益,1月16日,阿萨德就在阿拉伯国家首脑紧急会议上宣布停止与以色列之间的非直接和谈。近期叙利亚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
和平何时到来
某种程度上说,以色列发动“铸铅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以色列南部城市不受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袭击,是为了“捍卫和平”;而哈马斯的目的究其根本也是为了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的“和平”生活(尽管其采取了非和平的手段)。以色列的手段是通过消灭哈马斯在加沙的存在来实现“和平”,哈马斯的手段是通过发射火箭弹和自杀炸弹攻击来实现“和平”,这两种“和平道路”实际上都是通过用“鲜血”来换取,如果此种“浴血的和平”是必要的代价的话,那么这种代价未免太大了。
加沙“浴血”二十余天,换来的是数千人的伤亡。很多评论人士认为:以色列的进攻将使哈马斯短期内遭受重创。但最终将受益。在和平环境中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不到5%,但在以色列的镇压下,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达到95%。1月19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以“为何以色列无法取胜”为题,文章表示:尽管对加沙的围攻可能惩罚了哈马斯,但是这并不会使以色列真正得到安全。
以色列单方面停火实际上十分耐人寻味:既没有宣布停火时限,也没有表示以军撤出加沙的时间表,更不是冲突双方的正式协定。随后的6枚火箭弹多少说明了哈马斯方面对以色列停火“诚意”的疑虑。流血何时才能终止,翘首以盼的和平何时才能真正到来,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 郑双雁
危机进程
自1月3日以色列发动针对加沙地带的地面进攻以来,在3天的时间里,以军已经实现了对加沙城的完全包围,封锁了加沙城内外进出通道;1月9日,以军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加沙城区发动进攻;1月13日凌晨,以军发动了自12月26日以来最猛烈的攻击,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下,以坦克部队为主要突击力量攻入加沙城人口稠密地区,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生激烈交火;1月14日,以军突入加沙城特尔哈瓦社区,这是以军深入加沙城最远的地点,距市中心只有1.6km的距离。1月15日,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城南部,继续向市中心推进;1月17日晚,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宣布,以军将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2时(北京时间18日8时)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单边停火。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表示:以军已经达成既定军事目标,已经同埃及达成协议,封锁哈马斯得到武器的渠道(主要是武器走私的“地道”)。
冲突双方的损失及战法分析
根据以色列方面的情报,加沙城中有几百名哈马斯武装分子被打死。这次军事进攻已经大大削弱了哈马斯武装的实力,1月11日,哈马斯火箭弹发射项目负责人阿米尔·曼西已经确认在以军行动中被打死,15日晚,以色列战机轰炸加沙城北部一栋住宅楼,炸死包括哈马斯当局内政部长西亚姆在内的3名高级领导人,西亚姆在哈马斯内部的地位仅次于两位高级领导人哈尼亚和扎哈尔,并被认为是3人中最为极端的一个。
据以军方面统计,以军的伤亡目前为13人,但据媒体13日报道:在加沙市北部贝特拉希亚,12名以军在由一名阿克萨烈士旅成员进行的自杀炸弹袭击中丧生,并有6人受重伤。不过该消息未得到以军证实。
笔者分析,以军到目前为止伤亡很小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以军在地面交火中主要使用坦克作为主要攻击力量,以军目前装备的梅卡瓦(Merkava)主战坦克素以防护力强著称于世,并最大限度发挥了其火力、突击力优势。此外,以军坦克部队在作战时以突破、穿插、渗透的战法为主,主要目的是消灭哈马斯军事设施,如火箭弹发射点、弹药储藏点、地下工厂和隧道,并不拘泥于杀伤哈马斯的有生力量,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伤亡和装备损失;另一方面,根据2006年黎巴嫩战争的经验,真主党武装大量使用预设的路边炸弹和自杀炸弹对以军坦克进行攻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共击毁击伤以军坦克数十辆。而哈马斯看来并未汲取“先进经验”,路边炸弹的使用很少,主要用反坦克火箭和手雷进行攻击,因而战果贫乏,目前尚未得到以军坦克被击毁的报道;再者就是以色列的空中优势,一些固定翼战机、武装直升机投入战斗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和掩护,而空中火力(加上地面炮兵火力)更是以军主要的火力打击方式之一。
反观哈马斯在以军开始地面进攻之后的作战情况却并不理想:一方面,装备上的巨大差距让哈马斯武装人员在作战之中几乎占不到便宜,设置“陷阱炸弹、化装为平民”的战术目前看效果也并不好。而据前线的以军士兵们称,他们奉上级命令——不要冒任何风险,可以向所有可疑目标开火。不过,这一做法也直接造成了许多不应该产生的平民伤亡,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九次特别会议1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紧急派出独立的国际调查团,调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犯下的侵犯人权和国际人道法的所有行为,包括滥杀平民。
和平的努力
从危机爆发的第一天起,国际上就一直为恢复加沙地区和平、制止流血事件而不懈努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呼吁以哈双方立即停止武装冲突,回到政治解决的路线上来;卡塔尔、毛里塔尼牙冻结了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两国更是宣布中断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在伦敦、柏林、布达佩斯、纽约……爱好和平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呼唤和平,拯救战火中的平民及儿童;甚至以色列国内自开战以来也发生了近600起与之有关的抗议活动,以色列警方逮捕近700名反战游行者,其中237名是未成年人。
但是恢复和平进程的努力并不顺利。1月9日,联合国通过敦促以哈双方停火的1860号决议,已经为冲突双方所拒绝。在埃及的斡旋下,冲突双方代表于11日在开罗进行谈判,谈判中,哈马斯代表对埃及提出的具体停火细则不满,拒绝了停火协议;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表示对埃方提出的长期停火协议不满意,他说:“除非哈马斯方面停止武器走私,停止向以方发射火箭弹,否则战斗还将继续下去。”以色列外长利夫尼甚至在11日表示,根本没有必要同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因为他们的一切言语都“没有任何意义”。
可喜的是,事态在14日出现了转机。据媒体报道:哈马斯表示已经恢复与埃及的会谈,经过埃及政府的积极努力,哈马斯在停火问题上出现了新变化,认为在有国际保障的情况下且哈马斯的“实质性意见”得到充分考虑时,有可能接受埃及方案;以色列国防部高级官员吉拉德也于15日赴开罗磋商停火方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也于当日到达开罗开展斡旋行动。
但截至1月16日,美国的态度还是令国际社会感到无奈而愤怒。众所周知,美国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之一。迫于国际压力,在安理会1月9日进行的1860号决议投票上,美国被迫投了弃权票,但美国总统布什1月10日在白宫的记者会上说,只有哈马斯停止用火箭攻击以色列,以及埃及帮助制止从其领土向加沙地带的军火偷运,才能实现持久的停火。另外,两条负面消息更是将美国推向了风口浪尖:首先,路透社在1月9日披露美国可能往以色列运送大量军火,而五角大楼则在10日否认了这3000吨军火将用于加沙冲突,只是运抵以色列用于存储;其次,英国《泰晤士报》早在1月5日就公开了以军所打炮弹散发大量白色烟雾的照片,认为这种炮弹极似白磷弹,《泰晤士报》记者在部署于加沙边境地带的以军炮兵阵地发现一种弹壳呈蓝灰色的炮弹。照片清晰显示,这正是美国制M825A1白磷弹,这些白磷弹的批号为PB-91J011-002A,表明该弹在1991年装配于美国潘恩布拉夫兵工厂(美制白磷弹均产自该工厂),而美联社说,以色列未在规范白磷弹使用的国际公约上签字。凡此种种,已经在全球很多地方引发了抗议浪潮,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1月12日表示:美国的罪行比以色列更大,呼吁全世界穆斯林停 止使用美元。据悉,马来西亚的2 000多家餐馆已经响应了马哈蒂尔的号召。
国际压力使新一届美国政府表现出了推动“和平”进程的努力——即将上任的奥巴马11日表示:就职后将立即处理以哈冲突,未来的国务卿希拉里则在13日表示,下一届美国政府将全力推动以哈和平进程,但她也坦称没有解决以哈冲突的特别方案。
1月17日晚,以色列终于宣布在当地时间1月18日2时实施单方面停火,这一行动获得了国际上的一致欢迎。笔者分析,这一举动至少说明了三点:以色列认为“铸铅行动”的军事目标已经达成或大部分达成;强大的国际压力以及巨大的平民伤亡已经损害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使其在外交上面临空前被动局面;若继续开展军事行动,即突入加沙市中心,作战成败还不好预测,如果不能像“铸铅行动”前期那般势如破竹,一旦作战进程拖长,则局势出现“雪崩”的几率非常大。
影响加沙局势的“变数”
以色列宣布单方面停火之后,能够影响加沙未来局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斡旋、奥巴马的上台、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变化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未来危机发展走势,但上述因素基本上属于比较确定或明朗的。笔者认为,决定加沙危机未来走向实际上还有以下几个“变数”,之所以称其为“变数”,是因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哈马斯高层的决策
已经有迹象表明,军事打击已经重创了哈马斯的政治凝聚力,以色列情报人员说:潜藏在加沙城的哈马斯领导人更渴望达成停火协议而不是遭到流放,这些信息均截获自哈马斯的电话通信中。此种说法尚无法得到证实,目前能够得到确认的是:埃及官员表示哈马斯在加沙的代表渴望达成停火协议,但是哈马斯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领导人则反对签署停战协议,号召血战到底。以色列宣布单方面停火之后,哈马斯发言人巴尔胡姆17日晚表示,哈马斯将继续抵抗,直到以军撤出加沙。他说,以色列应该“停止侵略并完全撤出加沙,开放口岸,解除封锁”,而卡桑旅则在奥尔默特发表停火声明后不到两分钟,即向以南部发射了6枚火箭弹。未来哈马斯高层的决策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还有待观察。
法塔赫的态度
笔者前文曾经分析过巴勒斯坦的两大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在政治上的分歧。目前来看,这一分歧有扩大的趋势。一名法塔赫官员1月11日在拉马拉对哈马斯提出强烈批评,称哈马斯应该为加沙地区发生的“灾难”负责,其领导人是“罪犯”;但最近的媒体也不断报道了属于法塔赫下属的武装人员参与抗击以军进攻的报道。这是否说明法塔赫整个派别的态度有所转变,还是仅仅属于其成员的个人行为,尚不好确认,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以军的军事行动继续升级,不排除法塔赫全面或部分支持哈马斯军事行动的可能,抑或是法塔赫上层继续坚持其反对哈马斯的路线,但其底层人员却以各种方式参加哈马斯的抵抗行动。以色列单方面停火后,法塔赫方面尚未对此表态。
黎伊叙三国的立场
黎巴嫩、伊朗、叙利亚三国的态度及其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表面上看,此三国传统上均可认为是支持哈马斯的,没有这三国的支持,哈马斯决达不到现有规模,也撑不到现在;但碍于不能直接卷入冲突,三国除了外交上的表态之外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在以色列开始“铸铅行动”第二、三阶段军事行动之后,黎伊叙三国的态度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黎巴嫩 黎巴嫩经历过2006年与以色列的战争,虽然主要是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的对抗,但黎巴嫩政府对以色列的态度也是“冷眼相向”的。据黎巴嫩媒体14日报道,继8日发射3枚火箭弹造成4名以色列人受伤之后,黎境内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又于当天上午从黎南部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2枚火箭弹,以军随后进行了还击,双方不断用炮火互相攻击,目前伤亡情况不详。以色列军用直升机当天就进入黎南部穆巴里亚地区上空盘旋。黎巴嫩政府声明:反对从黎巴嫩领土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做法,反对破坏黎巴嫩的安全和稳定局面,表示不希望卷入双方冲突。但事态的发展有时并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更何况这种“愿望”实际上并不怎么坚定。
伊朗 伊朗更是向来被以色列认为是哈马斯的“黑后台”,目前已经能够证实伊朗向哈马斯提供了大量武器,尤其是火箭弹和导弹。埃及政府官员也透露:伊朗官员威胁哈马斯,如果他们与以色列停火,伊朗将会停止向哈马斯提供武器装备以及资金。虽然伊朗反以的立场毋庸置疑,但分析之后,我们能够看出:伊朗更希望的是在哈马斯背后提供支持,培植其成为反以色列和美国的“急先锋”。但考虑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于2008年12月28日签署宗教法令并宣布:保护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抗击以色列进攻中牺牲的任何人都将被追认为“烈士”。当天就有数千人响应哈梅内伊的号召,表示希望去加沙参战。据笔者分析:伊朗可能是惟一从此次危机中得益的一方,一方面加沙危机的激烈程度转移了对伊朗的关注,同时伊朗也可以通过哈马斯达成其无法宣之于众的某种目的。进可支援哈马斯,退可以隐居幕后,实在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叙利亚 叙利亚境内长期流亡着哈马斯领导人和其政治领导机构,明里暗里的支持从来也没间断过,哈马斯的领导人经常表示:“哈马斯与叙利亚的关系是战略关系,是牢固的。”不过2008年8月,迫于美国压力,叙利亚令长期居住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尔离开叙利亚,多少令这种“牢固”关系蒙受了一些阴影。以色列“铸铅行动”开始之后,1月6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对来中东地区斡旋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如果以色列从加沙撤兵,哈马斯将参加和谈。”这一方面表明叙利亚方面不希望冲突升级,但在另一方面也表明:叙利亚与哈马斯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叙利亚与哈马斯在反美反以方面长期存在共同的利益,1月16日,阿萨德就在阿拉伯国家首脑紧急会议上宣布停止与以色列之间的非直接和谈。近期叙利亚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
和平何时到来
某种程度上说,以色列发动“铸铅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以色列南部城市不受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袭击,是为了“捍卫和平”;而哈马斯的目的究其根本也是为了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的“和平”生活(尽管其采取了非和平的手段)。以色列的手段是通过消灭哈马斯在加沙的存在来实现“和平”,哈马斯的手段是通过发射火箭弹和自杀炸弹攻击来实现“和平”,这两种“和平道路”实际上都是通过用“鲜血”来换取,如果此种“浴血的和平”是必要的代价的话,那么这种代价未免太大了。
加沙“浴血”二十余天,换来的是数千人的伤亡。很多评论人士认为:以色列的进攻将使哈马斯短期内遭受重创。但最终将受益。在和平环境中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不到5%,但在以色列的镇压下,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达到95%。1月19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以“为何以色列无法取胜”为题,文章表示:尽管对加沙的围攻可能惩罚了哈马斯,但是这并不会使以色列真正得到安全。
以色列单方面停火实际上十分耐人寻味:既没有宣布停火时限,也没有表示以军撤出加沙的时间表,更不是冲突双方的正式协定。随后的6枚火箭弹多少说明了哈马斯方面对以色列停火“诚意”的疑虑。流血何时才能终止,翘首以盼的和平何时才能真正到来,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 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