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文,悟诗情,提升思维品质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文悟情
  1、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形容李白、孟浩然心情的词语。
  2、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诗人情感的重点句子、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细读品味。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①“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a、话别前,什么场面打动了你?为什么?b、江边的景色如何?想不想看看这如画的美景呢?c、他们真的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满饮此杯吧!”’a、自由读,看看能读懂些什么?b、学生交流。③“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不绝。’”a、他要告诉李白什么?b、指导朗读。④分角色朗读对话。⑤“岸边杨柳依依……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a、你体会到了什么?b、指导朗读,配乐。
  
  三、学诗解意
  ①出示古诗,师配乐范读。生齐读。②诗文对照,读懂古诗。③练说诗意。④师设疑:“同学们,据我所知,长江是水上交通要道,应该是白帆点点、千帆竞发,为什么在李白的眼里却只是‘孤帆’呢?”⑤指导读诗,背诵。
  
  四、积累拓展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为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老师再送你们两首送别诗。出示《赠汪伦》《别董大》,齐读。
  2、课前我们也收集了一些离别诗,能把你熟悉的诗歌或名句介绍给大家吗?
  3、的确,友情是弥足珍贵的。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找些离别诗,读一读,品一品,也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珍惜友情,珍惜亲情,做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潜心会文的过程,应给足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阅读品味。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地读。同时,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学有所得。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旨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
  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找出能统领全文感情的词语:“依依惜别”,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找到能表达这种情感的重点句、重点词,甚至是标点符号,读一读,品一品,再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用这种自读感悟的方式更容易体会诗人不忍分离的情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研讨了4段话。第一段话在第二小节中。当时,两位诗人心里的感慨很多,却又无从说起,也不愿说起。所以我抓住了一个“藏”字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藏”?怎样“藏”的?体会诗人借欣赏春景隐藏心中离别之情的含蓄。然后我选了4幅春景图片给学生欣赏,回到第一小节,理解词语“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再进一步体会诗人不忍分离的感情。二三段话就是人物的语言,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中,我抓住“您”“兄长和老师”“令人敬仰”“誉满天下”等词,并补充了李白的《赠孟浩然》,以及他们交往的一段背景,让学生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何日才能再见面”体会李白的不舍之情。而孟浩然的回答更让人动容,我指导学生理解了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后,体会孟浩然的用意。还抓住了一个古人描绘分别场景时很重要的道具——酒,从李白举杯饯别,孟浩然一饮而尽,体会两人深深的情谊。第四段话,讲的是孟浩然登船远去,李白依依不舍。这里继续秉承了文章一二自然段的风格,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大量四字叠词的运用,营造了诗意般的语境。我指导学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并从李白的视角出发,抓住“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思考他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高潮。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是因为诗人的情感经过离别前的酝酿和离别时的升华,终于喷薄而出了!因为诗人并没有为写这首诗而苦心经营、煞费苦心,而是“随即吟出”。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与诗句对应的段落,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通过“孤帆”的推敲感受李白的真情。然后,我又设计了“积累拓展”这个部分,老师先介绍两首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勾起学生对送别诗的回忆,然后让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离别诗或名句,以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
  在教学结束时,我让学生课后多找些离别诗,读读品品,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同时教育学生珍惜友情,珍惜亲情,做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抓住语言文字,即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初读课文 词语 练习 朗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都要整体感知课文,而“初读课文”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初读课文即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直接的反应,简单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这一环节
期刊
摘要: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积极的期待,为其树立短期目标意识。爱学生不仅爱学生的学习,更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才会用心灵唤醒心灵,赢得学生的信赖,激发学生的活力。还要遵循科学规律,注重帮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晕轮效应 目标意识 短期目标 习惯养成    [案例描述]    班里有个难缠又让我头疼的男孩小A。我对他良好态度的转变缘自一次偶然。前段时间学校参加广播操比赛,为了
期刊
摘要: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寻找教材兴趣点,促进学生积极性;科学组合学生,扩展互动交流的空间;设计活动环节,保持学生自主乐学的情绪;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拥有驾驭教材的权力,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堂 兴趣 组合 活动 角色 空间 情绪    品德与生活是依据国家教育部2002年和2006颁布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新教材。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
期刊
摘要:班级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堡垒。静态文化内涵的启迪是德育教育自我认知的奠基石。班级有了文化建设,德育才能深深地扎根。动态的班级管理让学生有自我管理的方向标。动态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从学校到班级到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家长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德育 熏陶 启迪 激励    时代赋予孩子新的人生观和认识观;教育的责任赋予教师新的教育观和班级管理方法;德育的教育赋予教师和学生新的自我约
期刊
摘要: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增强学生作文的欲望,体验习作的乐趣。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有利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还要让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体验习作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 生活 日记 积累 体验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  关键词:课堂提问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预设 生成 有效性    一、从预设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预设课堂提问时需要思考3个问题:第一是该
期刊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需要突围。教师要做儿童阅读行为的观察者、儿童阅读心理的破译者、儿童阅读方式的支持者。良好的阅读引导总是建立在真诚理解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儿童阅读必须采用儿童的方式,是“非正式”的学习。负责任的阅读教学必须从真性阅读出发。  关键词:真性阅读 假性阅读 陪读 阅读方式 优秀读者    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培养合格的“终身读者”奠定基础。如此,小学阅读就是培养优秀读者的起始
期刊
摘要:从小学新课标颁布之日起,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喜欢音乐课,让学生体验学海无涯“乐”作舟是音乐教学中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优化教学环境,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同时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快乐。  关键词:音乐 兴趣 感受 参与 环境 评价    爱乐,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具有爱乐天性的孩子们却不喜欢学校里的音乐课。聆听如此
期刊
摘要: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到:在教学中要营造课堂氛围,唤发学生乐学热情;引导自主探索,在探究活动中交流学习;强化参与意识,提倡合作交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和谐 课堂 兴趣 成功 信心    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的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地指导,引导他们搞好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撑起阅读的一方晴空。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计划 目标 要点 提示 方法    儿童的成长是一段彩色的阶梯,每一个年龄,需要不同的童书和不同的阅读方式。我们借助读书活动为四年级的学生寻找到了最适宜的童书——《爱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