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画艺术界,擅长书法者有之,擅长绘画者有之,擅长篆刻者有之,但三门功夫皆擅长且颇有建树者可谓凤毛麟角,这里介绍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擅长书法、绘画和篆刻,而且擅长摄影,在四个艺术领域造诣颇深,成就斐然,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就是我国书画界泰斗之一的刘炳森先生之长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院副院长:
第一章 出身名门多磨难
刘学思艺术上多才多艺,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里就不得不先介绍他的父亲、我国著名书画界泰斗之一的刘炳森先生。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邮,幼年自号刘五先生。祖籍天津武清。1937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夏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同年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他的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以隶书见长,书风凝重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在中国当代书坛独树一帜,被称为“刘体隶书”。
刘炳森先生才情并茂,文学修养颇高,撰写了大量的散文、游记和随笔,合编为《紫垣秋草》。2005年2月15日。刘先生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他文集的字里行间仍然洋溢着一位人民艺术家热爱生活、坦诚真挚的情怀。
刘先生生前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理事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他生病与去世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同志以不同方式进行慰问和悼念,在艺术上和政治上均达到了少有的高峰。
刘学思的广泛爱好受到刘炳森先生的积极影响,有遗传因素,主要靠后来的努力,他说父亲更是全才,不仅书法、绘画让人叹为观止,而且懂音乐。会唱歌,钢琴、手风琴也能演奏,还喜欢文学,写了很多受人推崇的文学作品。
出自名门的刘学思的少年时代并没有比同龄人更多的优越感,也没有华美的光环,反而是灾难重重,伤痛累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远抚慰不平的创伤。
1959年5月的一天,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海自洼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刘学思来到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爷爷英年早逝,父亲在北京上大学,他一出生就只有和孤苦的妈妈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海自洼,人见人愁,鬼见鬼怕。有水就淹。无雨就旱,靠天吃饭,贫困和饥荒让祖孙三代孤儿寡母度日如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缺少劳动力。刘学思很小就替大人分担家务,拾柴禾。捡粪挑水,种地收获。做奶奶和妈妈的小帮手。常常放学回家看到柴禾不多了,就放下书包,背起草筐。拿起耙子。到农田拾柴、耧草。数九寒天。刺骨的西北风把小手冻裂冻破。鲜血沾着柴禾。他忍着疼痛塞进草筐。
夏天对穷苦的孩子来讲是比较幸福的日子,不用担心挨冻,可是炙热的滋味也不好受。七、八月份。天气炎热,他像所有的农家孩子一样,不穿上衣。只穿一条短裤。连鞋也不舍得穿。家里穷得买油盐的钱都没有,学费书本费更交不上。在暑假里可以割草,割草晒干,晒干换钱买书买本子。不舍得买现成的本子。就去小卖部买来大张白纸,用刀子裁成本子大小,用线缝起来写字算数。
他习惯使用左手,是左撇子,现在他刻字就是用左手。吃饭也是左手拿筷子,凡是用大力气的活儿他常用左手,可他写字、画画都是用右手。左手割草却很不方便,市场上不卖左手使用的镰刀。他就又砍又削,又锤又敲。自己动手改做了一把左手镰刀。这左手镰刀开始还真不听使唤。一不小心就把小手割破,就是把手割破,他也是用干土做消炎药,随便洒洒止止血,又钻进玉米地里,玉米地里草多,天太热人们很少去。
夏天的玉米棵已经半人高,里面热气蒸腾。玉米叶长满了毛刺,他赤背裸臂被划拉得火辣辣疼,还有飞虫叮咬,浑身奇痒难忍。汗水流进眼里也没有毛巾擦,身上的汗水把短裤全部湿透了。水洗过一样。他赤脚下地,小小心心也常常被蒺藜扎破、石子硌破。为了多割草,付出的是流血流汗的代价。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虽累虽苦,却也其乐融融,他引以自豪的是有一个令村人羡慕的在北京工作的爸爸。
儿童属于嬉戏的年龄。捉迷藏、打坷垃仗等团体游戏很开心。缺少玩具,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他喜欢剪纸。用写过字的纸剪制出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连环人形、喜字和小狗、小猫、小鸡等。有时去湿地弄来软泥巴,模仿着捏制用旧物品换来的泥玩具。这些成了他儿时最初的艺术萌芽,但在当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拥有这样多技艺的行家里手。
天有不测风云。他人生中最惨痛的岁月在1966年。随着十年浩劫的开始而到来了。
夏末秋初的一天,他刚上一年级,放学走到院子里,就听到只有一个多月大的妹妹在炕上无力地啼哭。没人照看她。屋里是一片狼藉,破破烂烂,乱七八糟,不见了好多东西,奶奶和妈妈也不知去向。
他费力地抱着哇哇大哭的妹妹到街上找大人,远远看见街西头走过来一支队伍。走在前面的竟是他的奶奶和妈妈,胳膊被反绑着,裤子全都湿透了,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满是白乎乎的浆糊。他哭喊着冲向奶奶和妈妈,却被领队的人用力推到一边,呵斥他,不让他靠前半步。这就是所谓的“游街”、“批斗”。他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哭叫着,没有人理会他!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泪水模糊了视线,他悲痛伤心到了极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两个连生活都不能顾及的纤弱女人到底犯了什么罪?到底能犯什么罪?
他的天终于塌了下来。年老体衰的奶奶经受不住精神摧残,贫病交加,不久撒手人寰。妈妈也受到严重的刺激和沉重的打击与折磨,精神也失常了,哭笑无常,疯疯癫癫,什么也不知道去做,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刚刚七岁的刘学思,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了照顾妈妈和妹妹的重任。那时联系很不方便,他的父亲刘炳森先生,独自在北京认真地工作,还不知道家里的变故。
是富农的成分把他妈妈逼成了精神病还要再被批斗、游街。没有吃,没有喝,朝不保夕。他竟也成了富农的孩子,成了被人鄙视的“狗崽子”。遭白眼,受冷落。孤苦无助。他没有一个小伙伴,在村里饱受欺凌,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以承受的伤痛。
艰苦生活的磨练。让小小年纪的学思变得坚强起来,形成了纯朴、善良、坚韧、执着的性格,他像石缝里的小草一样顽强,傲视人世间的雨雪风霜。他也有幸过早地认识了那个疯狂的时代,过早地阅历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他相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好心人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真不敢想象是怎么活过来的。”他感慨地说,“一直到进北京之前,我们天天都在黄连水里泡着。从头到脚都是苦的。”
第二章:砺志成才勤登攀 1971年,刘学思12岁时,和妈妈、妹妹一起来到北京,与炳森先生一起住在简陋拥挤的故宫西角楼宿舍,生活还是艰辛。但毕竟一家人团聚了,离开农村老家那个是非之地也是精神上的解脱。“不回去。不回去,有口凉水喝也不回去了!”还在生病中的妈妈坚决地说。
户口把学龄阶段的学思挡在校门之外。没有北京户口,在农村读完四年级,就算小学毕业了。他辍学在家,照顾着病中的妈妈。还帮助照看五岁的妹妹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弟弟学惟。不能去学校学习文化课,就在家里、在校外接受得天独厚的书法、绘画、篆刻艺术教育。
去不了正式学校,家就是他的课堂。父亲自然而然就是他的老师。炳森先生的同学朋友很多,而且大都是搞书画的,他们一起聊天、探讨,也常常以书画为题。在耳闻目染中,少年的学思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正式拿起毛笔,在家练起了毛笔字,先后临习了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和《东方画赞碑》等帖子。初步掌握了颜体的书写要领,并且一直坚持练习、研究、探索至今。
美术馆是少年学思常去的第二课堂。每到周末。炳森先生都要带学思去。美术馆经常安排美术作品展览,当时的作品多数以反映“大好形势”为主题。也不乏高手大师的佳作,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作品展览,给学思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他留连忘返,每幅作品都要驻足很久观看,一个展览厅就观赏半天,还有父亲做义务讲解员。
故宫是学思失学时的乐园。炳森先生在故宫从事古画复制工作,又居住在故宫,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让学思接触到更多的书画作品。他常随炳森先生去绘画馆,宋、元、明、清的书画作品常年展出,那些书画的神韵让学思萌生了强烈的欲望,他立志将来一定也要写一笔好字、画一手好画供人们观赏!练习写大字、画画更刻苦认真了,三伏天在家,风扇也没有,蚊虫叮咬也不顾。别人外出乘凉,他就在灯下光着肩膀不停地写写画画。
有心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文革期间,他常看的文艺演出是八个样板戏和两个芭蕾舞,有一次。他看了芭蕾剧《红色娘子军》,回家后,舞台上的场景历历在目,灰色的军装,绿色的椰林。清澈的万泉河,参差的远山……他情不自禁准备纸笔画了出来。从此他看见什么都喜欢画上几笔。在画画中寻找乐趣。
画幻灯片是他最早让成年人赞许的得意杰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张幻灯片,灯光透过放大镜把画面映到了墙上。很是精彩。他就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幻灯机。晚上捉几十只土鳖卖到药店,换回几毛钱买来小人书和胶片,用细细的毛笔在很小的透明胶片上画上小人书的内容,趁人们乘凉的时候在院里放映,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前来观看。人们对他的手艺赞叹不已,夸奖他将来一定有出息。
北京市少年富对他的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4岁时,他开始到少年宫学习素描、色彩,成了优秀的小学员。北京一家少年杂志编辑部向他约稿,他画了一幅名为《红小兵拾麦穗》的素描。登载在少年刊物上,展露了他的艺术天赋。小朋友们把他看成了小画家。投来羡慕的目光。上了初中。学校的板报宣传主要由他领头去做。
1974年,学思一家的生活有了新的转机。那就是他们娘儿四个都有了北京户口,学思也顺利地进入了初中。在初中阶段,他能靠画笔挣来一点点收入,帮助养家糊口了。一家五口人仅靠炳森先生每月48块5的工资,生活艰窘,债台高筑,为了还债。家里节衣缩食,妈妈帮助别人画泥玩具。一个可以挣2分钱,开始画得不好,常常退回来返工。懂事的他看到妈妈很辛苦,也帮着画泥玩具,开始画简单的小动物,后来画杂技中的人、动物等。他有基本功,很快手法就娴熟了,动作如龙飞凤舞。额外的收入也使家境慢慢好转。
1978年,19岁的学思高中毕业,由于十年动乱的原因,他没能考大学,在家里正式学习中国画。他学习的起点很高,先从宋、元绘画人手,临习了大量古人先贤的佳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临了几十遍,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名家大作也临习了很多,同时还学习了工笔人物和花鸟画。
董寿平、白雪石两位山水画大师是炳森先生的老师,学思在父亲的带领下拜见二位老先生,请教山水画的技法。学思对董寿平先生的山水画特别痴迷,把家里挂的董先生的黄山松临摹了无数遍。接着又临其画册。白雪石先生的漓江山水也让学思视为珍宝,每次临摹都细心体会用笔、用线和山石的皴法。以至于后来他忍饥挨饿在桂林生活了十多天。亲眼目睹那壮美秀丽的大好河山,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
经刘炳森、董寿平、白雪石等大师的指导,通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学思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书法也有了很大长进。1980年他考入了北京西城职业学校附属中国画专科班,昂首阔步踏入艺术的殿堂。
大学期间,他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绘画专业知识,有幸聆听了蒲松窗、秦岭云、张世简、金鸿均、崔松石等名家大师授课,一系列的专业学习,名师大家手把手的辅导,使学思的绘画水平大幅度快速提高。
京郊写生是对学思难忘的考验和锻炼。他和同学们经常去十渡,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每个人常常带上两个凉馒头和一块咸菜,一画就是一天,渴了就喝山中的泉水,如果不是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谁都不会反复去野外写生。有一次他们在山里画了一天。傍晚下山时又渴又饿。筋疲力尽。连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学思竟别出心裁,唱起了热情的歌曲,同学们和着他的歌声。顺着山间的小路,高高兴兴下山了,越走越起劲儿,疲劳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1982年学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字幕组。从事电影字幕的书写和美术设计工作。工作之余,仍坚持写字作画,他的作品受到老一辈电影艺术家谢添、李会堂等先生的喜爱。在电影部门工作,一周看几场电影,工作环境的宽松舒适,加上娱乐设施齐备,不知不觉地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他不愿意这样无所事事。混天聊日。为了钟爱的书画事业。他决心东渡日本,寻找新的起点和高度,探索新的艺术之路。
他东渡日本缘于一次展览带来的震撼。工作期间,有一次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正殿,展出了著名日本画大师东山魁夷的作品。清一色风景画,大部分是日本风光,也有一些中国黄山风景。其色调和谐统一。整体感强,画面新颖独特。使用的颜料也特殊,不是水粉水彩,也不是丙稀、油画色,是用很多细小的彩色沙粒堆画上去的。后来知道是矿物原色加上朱膘胶。可以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这次画展深深打动了刘学思。他太喜欢东山魁夷画中那份恬静的感觉了,由此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开始努力学习日语,为留学做准备。
经过14年刻苦学习,刘学思的绘画、书法已小有名气。1985年夏,他与刘炳森、康默如(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在日本广岛、德岛、福岛和仙台等地举办了三人书画巡展,将要赴日本学习的刘学思在日本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年秋。他如愿以 偿,办好手续赴日留学,开始了长达10年的海外学习、创作生活。他在日本师从京都教育大学美术系的乌头尾精教授,传统的文化功底,中外结合的技法,逐步形成了刘学思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第三章 和谐家庭树口碑
著名书画泰斗启功先生题写的刘炳森先生书斋名“瑞德堂”,绝妙地反映了刘炳森先生高尚的人格情怀。忠厚朴实的家风。正直诚信的为人。凡是与他相处的人,都能体会到他人格的魅力。
学思12岁到北京时,仅仅依靠炳森先生40多元微薄收入养活全家五口人,四个人都没有北京户口,没有供应的粮票,吃饭都成了问题。幸亏炳森先生人缘好,同学朋友拿节省的粮票接济他们,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学思的小学老师对学思很是同情,也尽其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学思的妈妈初到北京,精神病仍然很重。身体状况也很差。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炳森先生从不嫌弃,一米八多的个头,一表人材,单位好。事业顺利,看似不和谐不般配,其实炳森先生很善良本分,耐心陪伴着精神失常的妻子,不厌其烦地开导她,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致。炳森先生知道妻子在乡下含辛茹苦拉扯两个孩子受尽了太多的苦难,在家境贫寒、社会动荡、生活穷困潦倒的岁月里。从不悲观失望,以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维持着一家人酸甜苦辣的生活,给学思少年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看来,父亲是最伟大、令他最敬佩的人。
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学思深有感触,艺术上影响很大。书法、绘画都得到言传身教;在人格上的影响更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让他终生难忘。
炳森先生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学思说,父亲从不打骂子女,更不讽刺挖苦。但是很威严。对做错事的孩子,是批评的。更多的是耐心教育。至于他的威望,与他交往的人都佩服他为人处世厚道,真诚实在,不然在生活困难时也不会得到那么多热心人的帮助。更让人佩服的是他的谦虚,尽管是名人。却没有名人的大架子。从不狂妄。就是对清洁工、电梯工都是主动打招呼,对于慕名求字的人。他总是尽量满足要求。
男大当婚。转眼间刘学思26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庭再和美,也不能跟着父母过一辈子。可能是对书画太执着,为人处世不灵活,老实厚道。不善言谈,总是不能打动姑娘的芳心,成了大龄青年,也没能处好对象,不乏介绍的。往往见上一两次面就拜拜了。
良缘天赐。在去日本之前的1985年夏天,一位亲戚介绍了张桂珍女士,没想到身材苗条、仪态颇佳的她对学思一见钟情,学思更是如同见了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一桩美好婚姻被红线牢牢地拴住了。
1986年暑假,刘学思回北京与张桂珍完婚,同年秋,二人一同奔赴日本。在妻子的协助下。刘学思继续他的学业。
为了能在日本生活,在绘画事业上更上层楼,刘学思每天都要画到很晚。两个人生活加上学费开支很大,他只好画很多色纸画,托朋友帮着卖,有时自己亲自去卖,挣钱维持生活和学习。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刘学思夫妇俩拿着十几张色纸画乘电车到神户去卖,性格内向、顾及面子的学思不好意思张口,妻子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干脆在人多的地方,铺上一块布,把画整齐地摆在上面。学思则躲在很远的地方看,有很多人围观,都点头称赞,但很少有人买,后来还是妻子找到一家画廊把画卖掉了。卖色纸画只能赚取生活费,只是被动打工,离更快更大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他意识到只有努力创作,才能实现新突破、新跨越,他要通过举办画展打开新局面。
学思在家静心作画,妻子背着画四处找画廊联系举办个人画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和夷犹轩画廊的老板苍本先生谈妥。约定三个月后在夷犹轩举办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
此后的三个月里,学思白天学习,晚上创作,每晚都画到两三点。30余幅作品在画展前顺利完成,每幅画都配上精美的镜框,画展如期举办。出乎意料的是,画展第一天,一多半的作品都预订了出去。更令学思夫妻俩惊喜的是,京都的大沼喜郎先生在展览会上也答应帮助在京都国际饭店画廊办展览。大沼喜郎是一位专营和服材料的企业家。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喜欢收藏中国古董、陶器和绘画,对才华横溢的刘学思倍加欣赏。
一年后,在大沼喜郎的帮助下。刘学思如期在京都国际饭店举办了个人画展。大沼先生在京都地区德高望重,很有影响力,开幕式上。大沼先生邀请了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参加。次日,《京都新闻》就登载了展览会的盛况,京都的许多杂志纷纷刊登了学思画展的报道。三四天后,关西电视台又对他进行了专访,在京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中国年轻的实力派画家,在日本京都一炮走红。
1988年京都大学毕业后,刘学思来到一家书画用品公司一一天义堂工作,做公司的勤务,向顾客介绍商品兼做进口中国产品的联络工作。
这时候,他在搞好绘画的同时,又迷恋上了篆刻。他在北京读初中的时候就喜欢篆刻。那时候只是用手比划比划,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他没有料到在异国他乡正式拿起了刻刀。
他特别推崇我国著名篆刻家大康先生(原名康殷)的印章,金石味道浓厚,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大康先生的印谱,学思临习过好多遍。学思还有幸接触到在日本从事文化交流的上海著名篆刻家陈茗屋先生,陈先生现场给日本朋友进行刻章演示。学思悄悄地记住了他的刀法,“我的篆刻一方面是自己揣摩。一方面是‘偷’学来的。”一向文雅腼腆的刘学思诙谐地说。他刻的印章,字体流畅,典雅大方,古色古香,很受日本书法家们的欢迎,都以得到他刻的印章引以自豪。
摄影是他最近几年喜欢上的另一门姊妹艺术,为把大好河山定格下来,丰富绘画素材。借助摄影独特的艺术形式,走遍我国的许多名山大川。用画家的眼光取景定位,摄影作品如同绘画一样栩栩如生,《刘学思摄影作品集》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眼光和高超的摄影技艺。
刘学思艺术上蒸蒸日上,离不开妻子的默默支持。妻子也是日本立命馆大学的高材生,学习的是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在经营轴承的日本精工进出口公司工作,业务相当出色。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照顾孩子,料理家务。谈到妻子,刘学思动情地说:“我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妻子的奉献是分不开的,我的这个‘军功章’,有妻子的一大半。”
得益于炳森先生严格的家教,学思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儿子刘博大出生在日本,2岁回国上学后听不懂汉语授课,加上生性调皮,小学成绩都是勉强及格。同样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小博大也喜欢画画,他喜欢的不是中国画,而是西洋现代油画。小时候有了一些绘画基础,仅仅经过高三一年的专业学习,博大就顺利地通过了2007年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课考试,并以文化课在北京录取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目前他也在川美附近搞了一个自己的画室,像刘学思早年一样,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刚上初一的女儿刘博文。文雅内秀,“女儿性格脾气随学思,心里什么都有,就是不善于表达。”张桂珍说,博文也喜欢画画,目前也参加了素描班学习。
忠厚人家长,书香门第久。在人们看来,他们一家的确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人才辈出,成就非凡。2001年在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举办的父子四人书画展。展出了炳森先生、刘学思和他的妹妹刘秀彤、弟弟刘学惟的书画作品。
刘学思之妹刘秀彤,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是专业美工。
刘学思之弟刘学惟,大学毕业后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成为业务骨干。
第四章 硕果累累乐奉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优秀的家庭教育,众多大师高手的指教,加上个人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刘学思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当代出类拔萃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摄影家。
刘学思的山水画汲取了中国宋元山水画的精华,既有优秀的民族绘画传统,又体现了他鲜明独特的个人审美趣向。具有沉厚、酣畅、典丽、润泽的艺术特色,有机融合了日本绘画的表现手法,鲜活生动,层次分明。出神入化,富于个性。启功先生生前看了刘学思的绘画。又听说他爱好书法和篆刻,十分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学思勤奋好学,稳重诚实,是刘家后继有人。也是中国书画的后起之秀,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学思的堂弟在天津经营书画店…炳森书苑,一天范曾大师偶尔在书苑看到了刘学思的作品,十分高兴。特地打来长途电话,详细询问学思的绘画情况。说是看到学思的绘画非常高兴,并以一个长者的身份鼓励他再接再厉,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字如其人,他的书法以颜体出道,吸收消化了颜体书法特点,厚重丰盈,端庄大气。今年4月,《北京日报》在北京野生动物园组织了植树造林活动。准备刻石纪念,刘学思应邀写下三个大字“读者林”,字体圆润饱满,苍劲有力,大方流畅,成了野生动物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刘学思现在头衔很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书画艺术院副院长。东方白马书画院副院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其作品被多家文物单位和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并用于国际间的交流。
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展览,199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林思齐艺术中心举办的父子三人书画展,200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刘炳森、刘学思书画联展,2001年在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举办的父子四人书画展,2002年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运河巡回书画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全国环保书画邀请展,均大获成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著名画家宋涤先生对学思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思很谦虚,和书画好友田添(著名画家田士光之孙子)等人交往密切,互相学习、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刘学思与刘炳森先生一样行善积德,乐于助人。刘炳森先生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达300多万元,资助22位贫困儿童上学,向家乡小学捐款,为村民捐款修桥,设立以恩师何二水名字命名的“何二水教育奖励金”,向中国人民大学捐款用于书法教育。是书画界的楷模。学思以父亲为榜样,身体力行,一方面开拓事业。一方面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为社会做着无私的奉献。
1987年,刘学思的画展在京都国际饭店举办后,声名大振,许多日本友人纷纷慕名上门学习绘画、书法和篆刻,他没有拒绝,条件简陋,就只好在家里挤出个教室。利用休息日、晚上传授中国水墨画、书法、篆刻。传播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交流。
刘学思大学毕业后,在日本京都已是颇有名气,他的绘画、书法和篆刻作品在当地很受欢迎。鉴于他的影响。每日文化中心建成新大楼后,文化中心负责人亲自找到他,邀请他去作教师。每日文化中心开设文化沙龙。举办篆刻班和水墨画班,利用刘学思的名声扩大影响。从此,刘学思在每日文化中心从事两个班教学长达8年之久,直到1995年回国。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刘学思没有停止钻研学习,悟出了许多新知识、新道理,使他的绘画、书法、篆刻技艺日臻成熟和完美。
回国后,刘学思没有放弃教学事业,在外企举办的国际教学中心兼职教了6年书法、篆刻和水墨画,教学对象仍然是日本人。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不仅使他桃李满园,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丰富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刘学思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自己却很节俭。俭以养德,他说,有在农村生活的痛苦经历,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1982年5月。他跟着炳森先生的朋友去桂林。仅仅带了80元钱,他住在朋友家。借了辆自行车,用两个周的时间,转遍了整个桂林,画了大量的速写,南国风光让他留连忘返。山峰、民居、竹林,山山水水装满了画夹,吃总是拣最便宜的,甚至吃半饱,最后一天只吃了一顿饭。一方面为了多看景多画画,另一方面还要留着返京的50元车票钱。最后还是囊中羞涩,不得不跟朋友借了10元钱,在火车上站了三天二夜才回到北京。
他对自己省了又省,但对朋友却是十分慷慨大方。他爱人的同学生孩子,恰好赶在晚上lO点多。急着用钱。一个电话打过来。刘学思夫妇二话没说,在家里把钱全找出来,一共2000多元。又急忙开车送到医院,交给朋友。他有个要好的同学干事业资金不足,刘学思更是热情相助数万元之多。
作为书画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刘学思常常参加一些捐助活动。近几年先后参加了2003年北京晨报发起的抗非典大型书画义卖活动。2005年由中华慈善总会、首都文明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大型书画义卖活动,2006年由北京晚报、北京慈善总会举办的大型书画义卖巡回展。现场绘画、写字、篆刻,奉献自己的佳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播撒自己的一份爱。
资助贫困学生是刘学思的又一项义举。2007年9月。一位山东的书画好友向他介绍当地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面临失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生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了刘学思,他毫不犹豫地拿出2000元钱。让朋友转交给贫困学生。为濒临失学的孩子献上一颗火红的爱心。
刘学思资助他人的事迹举不胜举,对此他却看得很平常。他待人诚恳,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进取;他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也曾有作难的经历。在困难时也受到了帮助。初到北京时。炳森先生的朋友在他们家揭不开锅的时候救济粮票;在日本福山。家境条件一般的美智子夫人对中国学生特别关照,对刘学思也特别热情,在他困难时送给他吃的、穿的、用的。以致于20多年过去了他还念念不忘。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思说。作为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要创作出令人民满意的艺术作品,也要以实际的行动去回报社会。作品重要,人品更重要,人们室内悬挂的作品不仅要有书画的墨香,更重要的还要散发作者高尚人格的醇香。
艺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已近天命的刘学思走过了坎坷的人生之路,辛苦的艺术之路,凭一腔热爱艺术的执着之心。用勤奋的双手描绘着一个个灿烂辉煌的蓝图,在绘画、书法、篆刻和摄影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我国书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感恩无限,作为一个秉承了德艺双馨、书香门第的掌门传人,是艺术创作的高手和多面手,刘学思在创作人民喜爱的作品的同时。也用感恩的心来积极回报社会。观音有千手,可以多方救助人于危难,他也在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善事义举,传承“瑞德”的家风,成为我国艺术界光辉的典范。
第一章 出身名门多磨难
刘学思艺术上多才多艺,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里就不得不先介绍他的父亲、我国著名书画界泰斗之一的刘炳森先生。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邮,幼年自号刘五先生。祖籍天津武清。1937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夏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同年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他的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以隶书见长,书风凝重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在中国当代书坛独树一帜,被称为“刘体隶书”。
刘炳森先生才情并茂,文学修养颇高,撰写了大量的散文、游记和随笔,合编为《紫垣秋草》。2005年2月15日。刘先生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他文集的字里行间仍然洋溢着一位人民艺术家热爱生活、坦诚真挚的情怀。
刘先生生前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理事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他生病与去世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同志以不同方式进行慰问和悼念,在艺术上和政治上均达到了少有的高峰。
刘学思的广泛爱好受到刘炳森先生的积极影响,有遗传因素,主要靠后来的努力,他说父亲更是全才,不仅书法、绘画让人叹为观止,而且懂音乐。会唱歌,钢琴、手风琴也能演奏,还喜欢文学,写了很多受人推崇的文学作品。
出自名门的刘学思的少年时代并没有比同龄人更多的优越感,也没有华美的光环,反而是灾难重重,伤痛累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远抚慰不平的创伤。
1959年5月的一天,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海自洼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刘学思来到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爷爷英年早逝,父亲在北京上大学,他一出生就只有和孤苦的妈妈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海自洼,人见人愁,鬼见鬼怕。有水就淹。无雨就旱,靠天吃饭,贫困和饥荒让祖孙三代孤儿寡母度日如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缺少劳动力。刘学思很小就替大人分担家务,拾柴禾。捡粪挑水,种地收获。做奶奶和妈妈的小帮手。常常放学回家看到柴禾不多了,就放下书包,背起草筐。拿起耙子。到农田拾柴、耧草。数九寒天。刺骨的西北风把小手冻裂冻破。鲜血沾着柴禾。他忍着疼痛塞进草筐。
夏天对穷苦的孩子来讲是比较幸福的日子,不用担心挨冻,可是炙热的滋味也不好受。七、八月份。天气炎热,他像所有的农家孩子一样,不穿上衣。只穿一条短裤。连鞋也不舍得穿。家里穷得买油盐的钱都没有,学费书本费更交不上。在暑假里可以割草,割草晒干,晒干换钱买书买本子。不舍得买现成的本子。就去小卖部买来大张白纸,用刀子裁成本子大小,用线缝起来写字算数。
他习惯使用左手,是左撇子,现在他刻字就是用左手。吃饭也是左手拿筷子,凡是用大力气的活儿他常用左手,可他写字、画画都是用右手。左手割草却很不方便,市场上不卖左手使用的镰刀。他就又砍又削,又锤又敲。自己动手改做了一把左手镰刀。这左手镰刀开始还真不听使唤。一不小心就把小手割破,就是把手割破,他也是用干土做消炎药,随便洒洒止止血,又钻进玉米地里,玉米地里草多,天太热人们很少去。
夏天的玉米棵已经半人高,里面热气蒸腾。玉米叶长满了毛刺,他赤背裸臂被划拉得火辣辣疼,还有飞虫叮咬,浑身奇痒难忍。汗水流进眼里也没有毛巾擦,身上的汗水把短裤全部湿透了。水洗过一样。他赤脚下地,小小心心也常常被蒺藜扎破、石子硌破。为了多割草,付出的是流血流汗的代价。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虽累虽苦,却也其乐融融,他引以自豪的是有一个令村人羡慕的在北京工作的爸爸。
儿童属于嬉戏的年龄。捉迷藏、打坷垃仗等团体游戏很开心。缺少玩具,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他喜欢剪纸。用写过字的纸剪制出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连环人形、喜字和小狗、小猫、小鸡等。有时去湿地弄来软泥巴,模仿着捏制用旧物品换来的泥玩具。这些成了他儿时最初的艺术萌芽,但在当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拥有这样多技艺的行家里手。
天有不测风云。他人生中最惨痛的岁月在1966年。随着十年浩劫的开始而到来了。
夏末秋初的一天,他刚上一年级,放学走到院子里,就听到只有一个多月大的妹妹在炕上无力地啼哭。没人照看她。屋里是一片狼藉,破破烂烂,乱七八糟,不见了好多东西,奶奶和妈妈也不知去向。
他费力地抱着哇哇大哭的妹妹到街上找大人,远远看见街西头走过来一支队伍。走在前面的竟是他的奶奶和妈妈,胳膊被反绑着,裤子全都湿透了,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满是白乎乎的浆糊。他哭喊着冲向奶奶和妈妈,却被领队的人用力推到一边,呵斥他,不让他靠前半步。这就是所谓的“游街”、“批斗”。他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哭叫着,没有人理会他!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泪水模糊了视线,他悲痛伤心到了极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两个连生活都不能顾及的纤弱女人到底犯了什么罪?到底能犯什么罪?
他的天终于塌了下来。年老体衰的奶奶经受不住精神摧残,贫病交加,不久撒手人寰。妈妈也受到严重的刺激和沉重的打击与折磨,精神也失常了,哭笑无常,疯疯癫癫,什么也不知道去做,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刚刚七岁的刘学思,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了照顾妈妈和妹妹的重任。那时联系很不方便,他的父亲刘炳森先生,独自在北京认真地工作,还不知道家里的变故。
是富农的成分把他妈妈逼成了精神病还要再被批斗、游街。没有吃,没有喝,朝不保夕。他竟也成了富农的孩子,成了被人鄙视的“狗崽子”。遭白眼,受冷落。孤苦无助。他没有一个小伙伴,在村里饱受欺凌,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以承受的伤痛。
艰苦生活的磨练。让小小年纪的学思变得坚强起来,形成了纯朴、善良、坚韧、执着的性格,他像石缝里的小草一样顽强,傲视人世间的雨雪风霜。他也有幸过早地认识了那个疯狂的时代,过早地阅历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他相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好心人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真不敢想象是怎么活过来的。”他感慨地说,“一直到进北京之前,我们天天都在黄连水里泡着。从头到脚都是苦的。”
第二章:砺志成才勤登攀 1971年,刘学思12岁时,和妈妈、妹妹一起来到北京,与炳森先生一起住在简陋拥挤的故宫西角楼宿舍,生活还是艰辛。但毕竟一家人团聚了,离开农村老家那个是非之地也是精神上的解脱。“不回去。不回去,有口凉水喝也不回去了!”还在生病中的妈妈坚决地说。
户口把学龄阶段的学思挡在校门之外。没有北京户口,在农村读完四年级,就算小学毕业了。他辍学在家,照顾着病中的妈妈。还帮助照看五岁的妹妹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弟弟学惟。不能去学校学习文化课,就在家里、在校外接受得天独厚的书法、绘画、篆刻艺术教育。
去不了正式学校,家就是他的课堂。父亲自然而然就是他的老师。炳森先生的同学朋友很多,而且大都是搞书画的,他们一起聊天、探讨,也常常以书画为题。在耳闻目染中,少年的学思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正式拿起毛笔,在家练起了毛笔字,先后临习了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和《东方画赞碑》等帖子。初步掌握了颜体的书写要领,并且一直坚持练习、研究、探索至今。
美术馆是少年学思常去的第二课堂。每到周末。炳森先生都要带学思去。美术馆经常安排美术作品展览,当时的作品多数以反映“大好形势”为主题。也不乏高手大师的佳作,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作品展览,给学思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他留连忘返,每幅作品都要驻足很久观看,一个展览厅就观赏半天,还有父亲做义务讲解员。
故宫是学思失学时的乐园。炳森先生在故宫从事古画复制工作,又居住在故宫,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让学思接触到更多的书画作品。他常随炳森先生去绘画馆,宋、元、明、清的书画作品常年展出,那些书画的神韵让学思萌生了强烈的欲望,他立志将来一定也要写一笔好字、画一手好画供人们观赏!练习写大字、画画更刻苦认真了,三伏天在家,风扇也没有,蚊虫叮咬也不顾。别人外出乘凉,他就在灯下光着肩膀不停地写写画画。
有心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文革期间,他常看的文艺演出是八个样板戏和两个芭蕾舞,有一次。他看了芭蕾剧《红色娘子军》,回家后,舞台上的场景历历在目,灰色的军装,绿色的椰林。清澈的万泉河,参差的远山……他情不自禁准备纸笔画了出来。从此他看见什么都喜欢画上几笔。在画画中寻找乐趣。
画幻灯片是他最早让成年人赞许的得意杰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张幻灯片,灯光透过放大镜把画面映到了墙上。很是精彩。他就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幻灯机。晚上捉几十只土鳖卖到药店,换回几毛钱买来小人书和胶片,用细细的毛笔在很小的透明胶片上画上小人书的内容,趁人们乘凉的时候在院里放映,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前来观看。人们对他的手艺赞叹不已,夸奖他将来一定有出息。
北京市少年富对他的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4岁时,他开始到少年宫学习素描、色彩,成了优秀的小学员。北京一家少年杂志编辑部向他约稿,他画了一幅名为《红小兵拾麦穗》的素描。登载在少年刊物上,展露了他的艺术天赋。小朋友们把他看成了小画家。投来羡慕的目光。上了初中。学校的板报宣传主要由他领头去做。
1974年,学思一家的生活有了新的转机。那就是他们娘儿四个都有了北京户口,学思也顺利地进入了初中。在初中阶段,他能靠画笔挣来一点点收入,帮助养家糊口了。一家五口人仅靠炳森先生每月48块5的工资,生活艰窘,债台高筑,为了还债。家里节衣缩食,妈妈帮助别人画泥玩具。一个可以挣2分钱,开始画得不好,常常退回来返工。懂事的他看到妈妈很辛苦,也帮着画泥玩具,开始画简单的小动物,后来画杂技中的人、动物等。他有基本功,很快手法就娴熟了,动作如龙飞凤舞。额外的收入也使家境慢慢好转。
1978年,19岁的学思高中毕业,由于十年动乱的原因,他没能考大学,在家里正式学习中国画。他学习的起点很高,先从宋、元绘画人手,临习了大量古人先贤的佳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临了几十遍,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名家大作也临习了很多,同时还学习了工笔人物和花鸟画。
董寿平、白雪石两位山水画大师是炳森先生的老师,学思在父亲的带领下拜见二位老先生,请教山水画的技法。学思对董寿平先生的山水画特别痴迷,把家里挂的董先生的黄山松临摹了无数遍。接着又临其画册。白雪石先生的漓江山水也让学思视为珍宝,每次临摹都细心体会用笔、用线和山石的皴法。以至于后来他忍饥挨饿在桂林生活了十多天。亲眼目睹那壮美秀丽的大好河山,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
经刘炳森、董寿平、白雪石等大师的指导,通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学思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书法也有了很大长进。1980年他考入了北京西城职业学校附属中国画专科班,昂首阔步踏入艺术的殿堂。
大学期间,他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绘画专业知识,有幸聆听了蒲松窗、秦岭云、张世简、金鸿均、崔松石等名家大师授课,一系列的专业学习,名师大家手把手的辅导,使学思的绘画水平大幅度快速提高。
京郊写生是对学思难忘的考验和锻炼。他和同学们经常去十渡,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每个人常常带上两个凉馒头和一块咸菜,一画就是一天,渴了就喝山中的泉水,如果不是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谁都不会反复去野外写生。有一次他们在山里画了一天。傍晚下山时又渴又饿。筋疲力尽。连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学思竟别出心裁,唱起了热情的歌曲,同学们和着他的歌声。顺着山间的小路,高高兴兴下山了,越走越起劲儿,疲劳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1982年学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字幕组。从事电影字幕的书写和美术设计工作。工作之余,仍坚持写字作画,他的作品受到老一辈电影艺术家谢添、李会堂等先生的喜爱。在电影部门工作,一周看几场电影,工作环境的宽松舒适,加上娱乐设施齐备,不知不觉地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他不愿意这样无所事事。混天聊日。为了钟爱的书画事业。他决心东渡日本,寻找新的起点和高度,探索新的艺术之路。
他东渡日本缘于一次展览带来的震撼。工作期间,有一次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正殿,展出了著名日本画大师东山魁夷的作品。清一色风景画,大部分是日本风光,也有一些中国黄山风景。其色调和谐统一。整体感强,画面新颖独特。使用的颜料也特殊,不是水粉水彩,也不是丙稀、油画色,是用很多细小的彩色沙粒堆画上去的。后来知道是矿物原色加上朱膘胶。可以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这次画展深深打动了刘学思。他太喜欢东山魁夷画中那份恬静的感觉了,由此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开始努力学习日语,为留学做准备。
经过14年刻苦学习,刘学思的绘画、书法已小有名气。1985年夏,他与刘炳森、康默如(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在日本广岛、德岛、福岛和仙台等地举办了三人书画巡展,将要赴日本学习的刘学思在日本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年秋。他如愿以 偿,办好手续赴日留学,开始了长达10年的海外学习、创作生活。他在日本师从京都教育大学美术系的乌头尾精教授,传统的文化功底,中外结合的技法,逐步形成了刘学思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第三章 和谐家庭树口碑
著名书画泰斗启功先生题写的刘炳森先生书斋名“瑞德堂”,绝妙地反映了刘炳森先生高尚的人格情怀。忠厚朴实的家风。正直诚信的为人。凡是与他相处的人,都能体会到他人格的魅力。
学思12岁到北京时,仅仅依靠炳森先生40多元微薄收入养活全家五口人,四个人都没有北京户口,没有供应的粮票,吃饭都成了问题。幸亏炳森先生人缘好,同学朋友拿节省的粮票接济他们,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学思的小学老师对学思很是同情,也尽其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学思的妈妈初到北京,精神病仍然很重。身体状况也很差。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炳森先生从不嫌弃,一米八多的个头,一表人材,单位好。事业顺利,看似不和谐不般配,其实炳森先生很善良本分,耐心陪伴着精神失常的妻子,不厌其烦地开导她,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致。炳森先生知道妻子在乡下含辛茹苦拉扯两个孩子受尽了太多的苦难,在家境贫寒、社会动荡、生活穷困潦倒的岁月里。从不悲观失望,以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维持着一家人酸甜苦辣的生活,给学思少年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看来,父亲是最伟大、令他最敬佩的人。
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学思深有感触,艺术上影响很大。书法、绘画都得到言传身教;在人格上的影响更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让他终生难忘。
炳森先生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学思说,父亲从不打骂子女,更不讽刺挖苦。但是很威严。对做错事的孩子,是批评的。更多的是耐心教育。至于他的威望,与他交往的人都佩服他为人处世厚道,真诚实在,不然在生活困难时也不会得到那么多热心人的帮助。更让人佩服的是他的谦虚,尽管是名人。却没有名人的大架子。从不狂妄。就是对清洁工、电梯工都是主动打招呼,对于慕名求字的人。他总是尽量满足要求。
男大当婚。转眼间刘学思26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庭再和美,也不能跟着父母过一辈子。可能是对书画太执着,为人处世不灵活,老实厚道。不善言谈,总是不能打动姑娘的芳心,成了大龄青年,也没能处好对象,不乏介绍的。往往见上一两次面就拜拜了。
良缘天赐。在去日本之前的1985年夏天,一位亲戚介绍了张桂珍女士,没想到身材苗条、仪态颇佳的她对学思一见钟情,学思更是如同见了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一桩美好婚姻被红线牢牢地拴住了。
1986年暑假,刘学思回北京与张桂珍完婚,同年秋,二人一同奔赴日本。在妻子的协助下。刘学思继续他的学业。
为了能在日本生活,在绘画事业上更上层楼,刘学思每天都要画到很晚。两个人生活加上学费开支很大,他只好画很多色纸画,托朋友帮着卖,有时自己亲自去卖,挣钱维持生活和学习。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刘学思夫妇俩拿着十几张色纸画乘电车到神户去卖,性格内向、顾及面子的学思不好意思张口,妻子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干脆在人多的地方,铺上一块布,把画整齐地摆在上面。学思则躲在很远的地方看,有很多人围观,都点头称赞,但很少有人买,后来还是妻子找到一家画廊把画卖掉了。卖色纸画只能赚取生活费,只是被动打工,离更快更大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他意识到只有努力创作,才能实现新突破、新跨越,他要通过举办画展打开新局面。
学思在家静心作画,妻子背着画四处找画廊联系举办个人画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和夷犹轩画廊的老板苍本先生谈妥。约定三个月后在夷犹轩举办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
此后的三个月里,学思白天学习,晚上创作,每晚都画到两三点。30余幅作品在画展前顺利完成,每幅画都配上精美的镜框,画展如期举办。出乎意料的是,画展第一天,一多半的作品都预订了出去。更令学思夫妻俩惊喜的是,京都的大沼喜郎先生在展览会上也答应帮助在京都国际饭店画廊办展览。大沼喜郎是一位专营和服材料的企业家。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喜欢收藏中国古董、陶器和绘画,对才华横溢的刘学思倍加欣赏。
一年后,在大沼喜郎的帮助下。刘学思如期在京都国际饭店举办了个人画展。大沼先生在京都地区德高望重,很有影响力,开幕式上。大沼先生邀请了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参加。次日,《京都新闻》就登载了展览会的盛况,京都的许多杂志纷纷刊登了学思画展的报道。三四天后,关西电视台又对他进行了专访,在京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中国年轻的实力派画家,在日本京都一炮走红。
1988年京都大学毕业后,刘学思来到一家书画用品公司一一天义堂工作,做公司的勤务,向顾客介绍商品兼做进口中国产品的联络工作。
这时候,他在搞好绘画的同时,又迷恋上了篆刻。他在北京读初中的时候就喜欢篆刻。那时候只是用手比划比划,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他没有料到在异国他乡正式拿起了刻刀。
他特别推崇我国著名篆刻家大康先生(原名康殷)的印章,金石味道浓厚,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大康先生的印谱,学思临习过好多遍。学思还有幸接触到在日本从事文化交流的上海著名篆刻家陈茗屋先生,陈先生现场给日本朋友进行刻章演示。学思悄悄地记住了他的刀法,“我的篆刻一方面是自己揣摩。一方面是‘偷’学来的。”一向文雅腼腆的刘学思诙谐地说。他刻的印章,字体流畅,典雅大方,古色古香,很受日本书法家们的欢迎,都以得到他刻的印章引以自豪。
摄影是他最近几年喜欢上的另一门姊妹艺术,为把大好河山定格下来,丰富绘画素材。借助摄影独特的艺术形式,走遍我国的许多名山大川。用画家的眼光取景定位,摄影作品如同绘画一样栩栩如生,《刘学思摄影作品集》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眼光和高超的摄影技艺。
刘学思艺术上蒸蒸日上,离不开妻子的默默支持。妻子也是日本立命馆大学的高材生,学习的是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在经营轴承的日本精工进出口公司工作,业务相当出色。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照顾孩子,料理家务。谈到妻子,刘学思动情地说:“我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妻子的奉献是分不开的,我的这个‘军功章’,有妻子的一大半。”
得益于炳森先生严格的家教,学思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儿子刘博大出生在日本,2岁回国上学后听不懂汉语授课,加上生性调皮,小学成绩都是勉强及格。同样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小博大也喜欢画画,他喜欢的不是中国画,而是西洋现代油画。小时候有了一些绘画基础,仅仅经过高三一年的专业学习,博大就顺利地通过了2007年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课考试,并以文化课在北京录取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目前他也在川美附近搞了一个自己的画室,像刘学思早年一样,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刚上初一的女儿刘博文。文雅内秀,“女儿性格脾气随学思,心里什么都有,就是不善于表达。”张桂珍说,博文也喜欢画画,目前也参加了素描班学习。
忠厚人家长,书香门第久。在人们看来,他们一家的确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人才辈出,成就非凡。2001年在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举办的父子四人书画展。展出了炳森先生、刘学思和他的妹妹刘秀彤、弟弟刘学惟的书画作品。
刘学思之妹刘秀彤,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是专业美工。
刘学思之弟刘学惟,大学毕业后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成为业务骨干。
第四章 硕果累累乐奉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优秀的家庭教育,众多大师高手的指教,加上个人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刘学思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当代出类拔萃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摄影家。
刘学思的山水画汲取了中国宋元山水画的精华,既有优秀的民族绘画传统,又体现了他鲜明独特的个人审美趣向。具有沉厚、酣畅、典丽、润泽的艺术特色,有机融合了日本绘画的表现手法,鲜活生动,层次分明。出神入化,富于个性。启功先生生前看了刘学思的绘画。又听说他爱好书法和篆刻,十分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学思勤奋好学,稳重诚实,是刘家后继有人。也是中国书画的后起之秀,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学思的堂弟在天津经营书画店…炳森书苑,一天范曾大师偶尔在书苑看到了刘学思的作品,十分高兴。特地打来长途电话,详细询问学思的绘画情况。说是看到学思的绘画非常高兴,并以一个长者的身份鼓励他再接再厉,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字如其人,他的书法以颜体出道,吸收消化了颜体书法特点,厚重丰盈,端庄大气。今年4月,《北京日报》在北京野生动物园组织了植树造林活动。准备刻石纪念,刘学思应邀写下三个大字“读者林”,字体圆润饱满,苍劲有力,大方流畅,成了野生动物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刘学思现在头衔很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书画艺术院副院长。东方白马书画院副院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其作品被多家文物单位和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并用于国际间的交流。
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展览,199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林思齐艺术中心举办的父子三人书画展,200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刘炳森、刘学思书画联展,2001年在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举办的父子四人书画展,2002年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运河巡回书画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全国环保书画邀请展,均大获成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著名画家宋涤先生对学思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思很谦虚,和书画好友田添(著名画家田士光之孙子)等人交往密切,互相学习、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刘学思与刘炳森先生一样行善积德,乐于助人。刘炳森先生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达300多万元,资助22位贫困儿童上学,向家乡小学捐款,为村民捐款修桥,设立以恩师何二水名字命名的“何二水教育奖励金”,向中国人民大学捐款用于书法教育。是书画界的楷模。学思以父亲为榜样,身体力行,一方面开拓事业。一方面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为社会做着无私的奉献。
1987年,刘学思的画展在京都国际饭店举办后,声名大振,许多日本友人纷纷慕名上门学习绘画、书法和篆刻,他没有拒绝,条件简陋,就只好在家里挤出个教室。利用休息日、晚上传授中国水墨画、书法、篆刻。传播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交流。
刘学思大学毕业后,在日本京都已是颇有名气,他的绘画、书法和篆刻作品在当地很受欢迎。鉴于他的影响。每日文化中心建成新大楼后,文化中心负责人亲自找到他,邀请他去作教师。每日文化中心开设文化沙龙。举办篆刻班和水墨画班,利用刘学思的名声扩大影响。从此,刘学思在每日文化中心从事两个班教学长达8年之久,直到1995年回国。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刘学思没有停止钻研学习,悟出了许多新知识、新道理,使他的绘画、书法、篆刻技艺日臻成熟和完美。
回国后,刘学思没有放弃教学事业,在外企举办的国际教学中心兼职教了6年书法、篆刻和水墨画,教学对象仍然是日本人。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不仅使他桃李满园,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丰富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刘学思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自己却很节俭。俭以养德,他说,有在农村生活的痛苦经历,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1982年5月。他跟着炳森先生的朋友去桂林。仅仅带了80元钱,他住在朋友家。借了辆自行车,用两个周的时间,转遍了整个桂林,画了大量的速写,南国风光让他留连忘返。山峰、民居、竹林,山山水水装满了画夹,吃总是拣最便宜的,甚至吃半饱,最后一天只吃了一顿饭。一方面为了多看景多画画,另一方面还要留着返京的50元车票钱。最后还是囊中羞涩,不得不跟朋友借了10元钱,在火车上站了三天二夜才回到北京。
他对自己省了又省,但对朋友却是十分慷慨大方。他爱人的同学生孩子,恰好赶在晚上lO点多。急着用钱。一个电话打过来。刘学思夫妇二话没说,在家里把钱全找出来,一共2000多元。又急忙开车送到医院,交给朋友。他有个要好的同学干事业资金不足,刘学思更是热情相助数万元之多。
作为书画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刘学思常常参加一些捐助活动。近几年先后参加了2003年北京晨报发起的抗非典大型书画义卖活动。2005年由中华慈善总会、首都文明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大型书画义卖活动,2006年由北京晚报、北京慈善总会举办的大型书画义卖巡回展。现场绘画、写字、篆刻,奉献自己的佳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播撒自己的一份爱。
资助贫困学生是刘学思的又一项义举。2007年9月。一位山东的书画好友向他介绍当地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面临失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生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了刘学思,他毫不犹豫地拿出2000元钱。让朋友转交给贫困学生。为濒临失学的孩子献上一颗火红的爱心。
刘学思资助他人的事迹举不胜举,对此他却看得很平常。他待人诚恳,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进取;他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也曾有作难的经历。在困难时也受到了帮助。初到北京时。炳森先生的朋友在他们家揭不开锅的时候救济粮票;在日本福山。家境条件一般的美智子夫人对中国学生特别关照,对刘学思也特别热情,在他困难时送给他吃的、穿的、用的。以致于20多年过去了他还念念不忘。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思说。作为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要创作出令人民满意的艺术作品,也要以实际的行动去回报社会。作品重要,人品更重要,人们室内悬挂的作品不仅要有书画的墨香,更重要的还要散发作者高尚人格的醇香。
艺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已近天命的刘学思走过了坎坷的人生之路,辛苦的艺术之路,凭一腔热爱艺术的执着之心。用勤奋的双手描绘着一个个灿烂辉煌的蓝图,在绘画、书法、篆刻和摄影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我国书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感恩无限,作为一个秉承了德艺双馨、书香门第的掌门传人,是艺术创作的高手和多面手,刘学思在创作人民喜爱的作品的同时。也用感恩的心来积极回报社会。观音有千手,可以多方救助人于危难,他也在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善事义举,传承“瑞德”的家风,成为我国艺术界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