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有幸运的时候。1932年4月,红军打下福建漳州,毛泽东到漳州龙溪中学图书馆里,翻阅了整整一上午。当时参与此事的漳州中心县委秘书长曾志回忆:“我同他一同去龙溪中学翻书,在图书馆里他一边翻一边说,这个好,那个好,找了好多书,恐怕有好几担书,是用汽车运回中央苏区的。”挑的这些书中,可能就有《资本论》《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以下简称《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下简称《“左派”幼稚病》)《反杜林论》等。毛泽东1957年在北京见到曾志,还对她讲:从1932年开始,我从漳州及其他一些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马列著作找出来,读了这本,就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硬是读了两年书。
毛泽东当时如此迫切地研读马列理论,还有更深一层的缘由。
毛泽东领导红军长期战斗在落后的边远山区,革命队伍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党员比重占绝对优势。党的政策和工作方式怎样适应这种现实,如何解释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这种马列书上没有谈到过的革命路径,迫切需要理论工具。
此外,一批缺少中国革命实际经验的知识分子型的青年革命家,先后从苏联回国,在党内的地位扶摇直上,俨然以马列主义理论和苏俄革命经验的“护法师”自居。中央领导层形成的这种精神气氛,逐步蔓延到各个根据地,把毛泽东等人根据中国革命实际作出的实践创新,视为“旁门左道”。毛泽东本人从1931年秋天开始,越来越严重地受到中央领导层“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逐步失去对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实际领导权。受排挤和打击的理由,除了具体政策上的分歧,主要是被戴上了几顶帽子:“右倾”“富农路线”“狭隘经验主义”“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
客观地讲,毛泽东当时读马列经典确实不算多,与从莫斯科回来的那批年轻革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在争论中,那些教条主义者搬出的一套套理论,也确实唬住了不少人。比如,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广昌战役失利后,张闻天和博古之间发生了争论。据李德(布劳恩)回忆,他们争论的用语是:“洛甫(张闻天)说,在地形条件和兵力对比不利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应该作战。博古反唇相讥,说洛甫采取了1905年莫斯科起义以后普列汉诺夫对列宁采取的态度,当时普列汉诺夫有一句典型的孟什维克名言,‘人们根本就不应该拿起武器’。”这简直是不挨边的事情,但却是当时中央领导层非常习惯的主流话语。没有留过学的,自然被排斥在这样的氛围之外。这是“左”倾错误统治能够在中央盛行达三年多时间的重要原因。
在这批教条主义者眼里,毛泽东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
李德在回忆录里的说法,很有意思。他说:毛泽东喜欢引用民间的形象比喻,引用中国历史上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格言。有人告诉他,毛泽东的一些政治主张和策略原则,是从太平天国起义的口号中吸收过来的。毛泽东根据《孙子兵法》提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但又说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暴露了毛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维方法”。
毛泽东是不是一点不懂和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呢?李德承认,“毛也用一些他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术语,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是很肤浅的。这是我对他的印象,博古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还说了几条理由:毛从来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不懂外语;中国又非常缺少马克思主义著作,有限的几本至多也是第二手的,原著更是屈指可数。糟糕的是,毛用折中主义的方法,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加进其他的内容。例如他常常讲无产阶级,但是他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产业工人,而且包括所有最贫穷的阶层——雇农、半佃户、手工业者、小商贩、苦力,甚至乞丐。他的阶级划分,不是从‘社会生产的一定历史地位’及其同生产资料一定的关系出发,而是从收入和生活水准出发。这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庸俗歪曲,在实践中影响很深。”
中国的产业工人数量实在少,毛泽东扩大对无产阶级这个概念的运用范围,是根据中国实际的必要创新,却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庸俗歪曲”。身处这样的思想氛围,他不能不感到尴尬,内心也实在不服。唯其如此,他迫切渴望从马列经典著作中寻求理论指导,寻求解释诸如在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的队伍中,无产阶级是否只指产业工人这类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一旦得到马列书籍,研阅之急切,不难想见。
三本经典送来一场“及时雨”
逆境中读书,是可贵的机遇。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比顺境中的阅读更深刻、更具体的感受和启发。
打下漳州所得的马列著作,就像一场及时雨,使毛泽东初步获得经典理论武器。在这些书中,当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简称《两种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简称《“左派”幼稚病》)。
据《反杜林论》的译者吴亮平回忆,他1932年11月在中央苏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一看见我就说:‘你是吴亮平,《反杜林论》不就是你翻译的吗?’我说,是。他说:‘这本书我看过好几遍了。今天碰到你,很高兴。’然后,他又讲了《反杜林论》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一本书。”此后,他多次同吴亮平探讨《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不仅注重书的内容,而且说吴的译文“还比较像中国语言”,对译得较好处做了肯定。例如该书哲学篇第11节末,吴亮平用了“太过沉溺于杯中”,毛泽东说:“这样好,有味。”长征到达陕北后,他还对吴亮平讲:“你看,我把这本书(指《反杜林论》)带过来了。”
的确,在马恩著作中,毛泽东读得比较频繁的厚本书,当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他不光在战争年代阅读,新中国成立后,还多次阅读《反杜林论》,外出视察也带上它。在1964年和1970年,两次批示印发大字本马列经典著作时,都特意叮嘱,要把《反杜林论》多分装几册来印,以方便老同志阅读。他读过的《反杜林论》,有精装本,平装本,还有大字本。所读次数,不好统计。
《反杜林论》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哲学编”第一次连贯地阐明了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这三大规律。“政治经济学编”对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提出生产和分配是统一的,分配从属于生产。“社会主义编”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提出一切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只有到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去寻找,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会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并对整个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毛泽东当时读《反杜林论》,比较重视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论述,这是他当时比较缺乏的。否则就不会被别人贬为“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了。
初读《反杜林论》的收获,比较多地反映在他到陕北后的一些论述当中。比如,1937年七八月间为“抗大”师生讲授《辩证唯物论》,基本概念和观点也主要依据《反杜林论》,并大量引用了该书的论述句子,诸如关于辩证法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关于思想逻辑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关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关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等等。他的哲学名著《矛盾论》,就是由其《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一节改写而成。为说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论》里又大段引用了《反杜林论》“哲学编”第12节“辩证法·量与质”中的论述。
读列宁的《两种策略》和《“左派”幼稚病》,情况又有不同。这两本书对毛泽东当时认识中国革命实践的是是非非,直接有用,读起来特别“解渴”。
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各阶级都在考虑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问题,不同政党和派别也都在考虑自己的策略。列宁这年写的《两种策略》,完整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是极其有利的,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要和农民联盟,争取领导权。书中还阐述了实行民主共和制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等问题。
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之初,认为世界革命很快就会到来,主张实行进攻的理论和战略,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斗争。与此同时,欧美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教条主义地搬用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实行关门主义,不利用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去争取大多数,拒绝去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反对议会斗争,反对任何妥协,否定党的组织纪律,等等。列宁1920年发表《“左派”幼稚病》,批评了这股“左”倾思潮。
1933年,毛泽东把《两种策略》送给彭德怀读,附信说:“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两种策略》主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怎样看待和怎样参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书中提出的争取领导权,同农民组成联盟等策略,恰恰是此前国共合作推进大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没有处理好的问题,由此犯了右倾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
不久,毛泽东又将《“左派”幼稚病》送给彭德怀,又附信说:“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两种策略》),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左派”幼稚病》所反对的诸如关门主义这样一些“左”倾思潮,在1933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层颇为泛滥,“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正走向高潮。初读列宁这两本书所得的启发,表明他是联系中国当时的革命实际来领会其要义的。
不少人回忆,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在担架上或宿营时,仍时常阅读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三本经典。即使如此,在遵义会议上,有人对他的理论水平还是不以为然。中央政治局委员凯丰就说他照着《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来指挥打仗,“并不高明”。言下之意,你虽然能打仗,但在军事上依然没有马列主义的“味道”,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此事对毛泽东刺激不小,成为他到陕北后那样发愤“研究一点学问”的重要动力。
毛泽东当时如此迫切地研读马列理论,还有更深一层的缘由。
毛泽东领导红军长期战斗在落后的边远山区,革命队伍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党员比重占绝对优势。党的政策和工作方式怎样适应这种现实,如何解释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这种马列书上没有谈到过的革命路径,迫切需要理论工具。
此外,一批缺少中国革命实际经验的知识分子型的青年革命家,先后从苏联回国,在党内的地位扶摇直上,俨然以马列主义理论和苏俄革命经验的“护法师”自居。中央领导层形成的这种精神气氛,逐步蔓延到各个根据地,把毛泽东等人根据中国革命实际作出的实践创新,视为“旁门左道”。毛泽东本人从1931年秋天开始,越来越严重地受到中央领导层“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逐步失去对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实际领导权。受排挤和打击的理由,除了具体政策上的分歧,主要是被戴上了几顶帽子:“右倾”“富农路线”“狭隘经验主义”“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
客观地讲,毛泽东当时读马列经典确实不算多,与从莫斯科回来的那批年轻革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在争论中,那些教条主义者搬出的一套套理论,也确实唬住了不少人。比如,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广昌战役失利后,张闻天和博古之间发生了争论。据李德(布劳恩)回忆,他们争论的用语是:“洛甫(张闻天)说,在地形条件和兵力对比不利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应该作战。博古反唇相讥,说洛甫采取了1905年莫斯科起义以后普列汉诺夫对列宁采取的态度,当时普列汉诺夫有一句典型的孟什维克名言,‘人们根本就不应该拿起武器’。”这简直是不挨边的事情,但却是当时中央领导层非常习惯的主流话语。没有留过学的,自然被排斥在这样的氛围之外。这是“左”倾错误统治能够在中央盛行达三年多时间的重要原因。
在这批教条主义者眼里,毛泽东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
李德在回忆录里的说法,很有意思。他说:毛泽东喜欢引用民间的形象比喻,引用中国历史上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格言。有人告诉他,毛泽东的一些政治主张和策略原则,是从太平天国起义的口号中吸收过来的。毛泽东根据《孙子兵法》提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但又说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暴露了毛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维方法”。
毛泽东是不是一点不懂和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呢?李德承认,“毛也用一些他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术语,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是很肤浅的。这是我对他的印象,博古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还说了几条理由:毛从来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不懂外语;中国又非常缺少马克思主义著作,有限的几本至多也是第二手的,原著更是屈指可数。糟糕的是,毛用折中主义的方法,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加进其他的内容。例如他常常讲无产阶级,但是他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产业工人,而且包括所有最贫穷的阶层——雇农、半佃户、手工业者、小商贩、苦力,甚至乞丐。他的阶级划分,不是从‘社会生产的一定历史地位’及其同生产资料一定的关系出发,而是从收入和生活水准出发。这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庸俗歪曲,在实践中影响很深。”
中国的产业工人数量实在少,毛泽东扩大对无产阶级这个概念的运用范围,是根据中国实际的必要创新,却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庸俗歪曲”。身处这样的思想氛围,他不能不感到尴尬,内心也实在不服。唯其如此,他迫切渴望从马列经典著作中寻求理论指导,寻求解释诸如在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的队伍中,无产阶级是否只指产业工人这类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一旦得到马列书籍,研阅之急切,不难想见。
三本经典送来一场“及时雨”
逆境中读书,是可贵的机遇。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比顺境中的阅读更深刻、更具体的感受和启发。
打下漳州所得的马列著作,就像一场及时雨,使毛泽东初步获得经典理论武器。在这些书中,当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简称《两种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简称《“左派”幼稚病》)。
据《反杜林论》的译者吴亮平回忆,他1932年11月在中央苏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一看见我就说:‘你是吴亮平,《反杜林论》不就是你翻译的吗?’我说,是。他说:‘这本书我看过好几遍了。今天碰到你,很高兴。’然后,他又讲了《反杜林论》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一本书。”此后,他多次同吴亮平探讨《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不仅注重书的内容,而且说吴的译文“还比较像中国语言”,对译得较好处做了肯定。例如该书哲学篇第11节末,吴亮平用了“太过沉溺于杯中”,毛泽东说:“这样好,有味。”长征到达陕北后,他还对吴亮平讲:“你看,我把这本书(指《反杜林论》)带过来了。”
的确,在马恩著作中,毛泽东读得比较频繁的厚本书,当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他不光在战争年代阅读,新中国成立后,还多次阅读《反杜林论》,外出视察也带上它。在1964年和1970年,两次批示印发大字本马列经典著作时,都特意叮嘱,要把《反杜林论》多分装几册来印,以方便老同志阅读。他读过的《反杜林论》,有精装本,平装本,还有大字本。所读次数,不好统计。
《反杜林论》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哲学编”第一次连贯地阐明了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这三大规律。“政治经济学编”对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提出生产和分配是统一的,分配从属于生产。“社会主义编”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提出一切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只有到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去寻找,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会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并对整个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毛泽东当时读《反杜林论》,比较重视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论述,这是他当时比较缺乏的。否则就不会被别人贬为“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了。
初读《反杜林论》的收获,比较多地反映在他到陕北后的一些论述当中。比如,1937年七八月间为“抗大”师生讲授《辩证唯物论》,基本概念和观点也主要依据《反杜林论》,并大量引用了该书的论述句子,诸如关于辩证法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关于思想逻辑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关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关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等等。他的哲学名著《矛盾论》,就是由其《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一节改写而成。为说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论》里又大段引用了《反杜林论》“哲学编”第12节“辩证法·量与质”中的论述。
读列宁的《两种策略》和《“左派”幼稚病》,情况又有不同。这两本书对毛泽东当时认识中国革命实践的是是非非,直接有用,读起来特别“解渴”。
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各阶级都在考虑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问题,不同政党和派别也都在考虑自己的策略。列宁这年写的《两种策略》,完整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是极其有利的,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要和农民联盟,争取领导权。书中还阐述了实行民主共和制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等问题。
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之初,认为世界革命很快就会到来,主张实行进攻的理论和战略,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斗争。与此同时,欧美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教条主义地搬用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实行关门主义,不利用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去争取大多数,拒绝去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反对议会斗争,反对任何妥协,否定党的组织纪律,等等。列宁1920年发表《“左派”幼稚病》,批评了这股“左”倾思潮。
1933年,毛泽东把《两种策略》送给彭德怀读,附信说:“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两种策略》主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怎样看待和怎样参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书中提出的争取领导权,同农民组成联盟等策略,恰恰是此前国共合作推进大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没有处理好的问题,由此犯了右倾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
不久,毛泽东又将《“左派”幼稚病》送给彭德怀,又附信说:“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两种策略》),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左派”幼稚病》所反对的诸如关门主义这样一些“左”倾思潮,在1933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层颇为泛滥,“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正走向高潮。初读列宁这两本书所得的启发,表明他是联系中国当时的革命实际来领会其要义的。
不少人回忆,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在担架上或宿营时,仍时常阅读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三本经典。即使如此,在遵义会议上,有人对他的理论水平还是不以为然。中央政治局委员凯丰就说他照着《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来指挥打仗,“并不高明”。言下之意,你虽然能打仗,但在军事上依然没有马列主义的“味道”,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此事对毛泽东刺激不小,成为他到陕北后那样发愤“研究一点学问”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