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新闻发布会日前举行,会上有关部门公布了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7-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但同时大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据了解,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是自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995所学校。调研统计人数为348495人,监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20年来持续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
调研结果显示,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出现好转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1.12、1.03、0.76厘米。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出现好转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有所提高,7-18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平均增长0.49、0.04、0.53厘米。城市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耐力素质显现止“跌”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
与2005年相比,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与2005年相比,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48、0.46、0.34、0.91秒。
力量素质(握力)继续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握力分别平均提高0.43、0.42、0.36、0.16千克。
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例如: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1、0.79、1.55、1.12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5、0.80、2.02、1.15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71、0.59、1.26、0.94厘米;19~22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84、0.55、1.34、0.64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27、2.07、0.34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63、0.29、0.97、0.43厘米。
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
调研结果显示,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例如,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89、84、94、81毫升;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137、102、185、123毫升。
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且基本没有重、中度营养不良。例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22岁年龄组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比2005年分别降低0.02-0.27个百分点;低体重检出率比2005年分别降低0.78-2.8个百分点。另外,乡村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也继续下降,例如7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比2005年分别下降3.19、3.86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比2005年分别下降1.97、0.10个百分点。
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继续下降。例如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的粪蛔虫卵检出率比2005年分别下降4.48、5.24个百分点;9岁年龄组比2005年分别下降3.86、4.87个百分点。
2010年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特别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自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教育部按照要求,会同体育、卫生等部门积极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措施,包括先后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等;二是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课间体育锻炼制度等;三是连续3年,每年召开全国性学校体育卫生经验交流会议、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四是将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改善(包括师资、场地器材等)纳入相关教育工程和国培计划,同步予以加强。
但调查同时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还存在不少问题。
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2000年-2005年),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如与2005年相比,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 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另外,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
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调研结果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上升。7-12岁小学生为40.89%,13-15岁初中生为67.33%,16-18岁高中生为79.20%,19-22岁大学生为84.72%,分别比2005年上升9.22、9.26、3.18、2.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
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56、1.2、2.59、3.47个百分点。
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率比2005年分别上升8.04、8.78、3.70、3.95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比2005年分别上升8.90、3.94、6.64、8.05个百分点。
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大学生人群身体素质继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体育锻炼时间不足。据调查,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中小学生。
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等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学生超体重与肥胖人数的增加,既与全社会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相对滞后、人们普遍缺乏营养科学知识有关,也与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特别是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直接相关,更与体力活动严重不足有密切关系。
中小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幅度还不够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有调查显示,虽然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有所加强,但学校不按课时要求开足体育课、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有效落实,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针对调研结果显示的问题,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表示,教育部将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把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以及国培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大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改善与配备力度,加强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和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认真落实眼保健操制度和视力定期监测制度等,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实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对城市学生的营养宣传教育和营养指导,努力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据了解,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是自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995所学校。调研统计人数为348495人,监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20年来持续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
调研结果显示,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出现好转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1.12、1.03、0.76厘米。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出现好转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有所提高,7-18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平均增长0.49、0.04、0.53厘米。城市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耐力素质显现止“跌”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
与2005年相比,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
与2005年相比,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48、0.46、0.34、0.91秒。
力量素质(握力)继续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握力分别平均提高0.43、0.42、0.36、0.16千克。
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例如: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1、0.79、1.55、1.12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5、0.80、2.02、1.15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71、0.59、1.26、0.94厘米;19~22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84、0.55、1.34、0.64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27、2.07、0.34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63、0.29、0.97、0.43厘米。
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
调研结果显示,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例如,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89、84、94、81毫升;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137、102、185、123毫升。
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且基本没有重、中度营养不良。例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22岁年龄组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比2005年分别降低0.02-0.27个百分点;低体重检出率比2005年分别降低0.78-2.8个百分点。另外,乡村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也继续下降,例如7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比2005年分别下降3.19、3.86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比2005年分别下降1.97、0.10个百分点。
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继续下降。例如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的粪蛔虫卵检出率比2005年分别下降4.48、5.24个百分点;9岁年龄组比2005年分别下降3.86、4.87个百分点。
2010年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特别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自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教育部按照要求,会同体育、卫生等部门积极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措施,包括先后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等;二是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课间体育锻炼制度等;三是连续3年,每年召开全国性学校体育卫生经验交流会议、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四是将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改善(包括师资、场地器材等)纳入相关教育工程和国培计划,同步予以加强。
但调查同时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还存在不少问题。
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2000年-2005年),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如与2005年相比,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 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另外,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
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调研结果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上升。7-12岁小学生为40.89%,13-15岁初中生为67.33%,16-18岁高中生为79.20%,19-22岁大学生为84.72%,分别比2005年上升9.22、9.26、3.18、2.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
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56、1.2、2.59、3.47个百分点。
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率比2005年分别上升8.04、8.78、3.70、3.95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比2005年分别上升8.90、3.94、6.64、8.05个百分点。
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大学生人群身体素质继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体育锻炼时间不足。据调查,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中小学生。
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等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学生超体重与肥胖人数的增加,既与全社会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相对滞后、人们普遍缺乏营养科学知识有关,也与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特别是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直接相关,更与体力活动严重不足有密切关系。
中小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幅度还不够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有调查显示,虽然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有所加强,但学校不按课时要求开足体育课、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有效落实,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针对调研结果显示的问题,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表示,教育部将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把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以及国培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大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改善与配备力度,加强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和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认真落实眼保健操制度和视力定期监测制度等,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实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对城市学生的营养宣传教育和营养指导,努力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