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野与中国故事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在《离岸芳华》这个集子里的小说,包括了北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比利时)华文作家的十三篇作品。虽然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角度看,区域分布好像不够“广泛”,作家数量似乎也有些“迷你”,但所选作品的水准,却相当出色——可以说是海外华文小说的一次“闪亮”呈现。
  十三篇小说出自十位作家之手(张翎、凌岚和施玮都各有两篇),十位作家中有九位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走出国门的“新移民”作家,因此这个集子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被视为海外“新移民文学”作家的小说选集。
  对于什么是“新移民文学”,我在《跨区域跨文化的新移民文学》一文中,曾经进行过界说和概括。具体来说,“新移民文学”主要是指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走出国门,在海外以汉语(中文、华文)进行创作的作家的作品所形成的文学。为什么叫“新移民文学”?是因为这一文学的创作主体基本上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中国大陆走向海外的移民,为了将他们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老移民”,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以中国台港地区华人为主的“留学生移民”区别开来,学术界通常将他们称为“新移民”。虽然“新移民”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因为“新移民”究竟到什么时候不算“新”了,大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新移民”具有这样的特点:(1)以1978年为出国的时间起点;(2)有大陆背景,与大陆(历史、现实、精神、情感)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以“新移民”为主体的“新移民作家”,也就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在海外主要用汉语写作;他们的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都会与中国大陆的历史、社会和现实发生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这些‘新移民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深度介入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作品主要在中国大陆发表、出版,作家常常在大陆获奖,以至于有些学者干脆将他们‘收编’进中国大陆当代文学,认为‘新移民文学’就是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一部分。”
  “新移民文學”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开的花结的果——因为“新移民文学”作家群中的代表性人物如严歌苓、查建英、张翎、陈河、陈谦等,出国前在大陆就已经是颇有成就的作家;而那些到了海外才走向文学创作的众多成员,也在大陆基本完成了文学教育,有些还接受了大陆的文学训练(作家班学员)并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大陆文学观念的熏染乃至灌输。即便到了国外,他们也非常关注大陆文坛的动态,与大陆文学界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使得“新移民文学”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影响痕迹(受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影响较深),并带有非常强烈的中国当代文学“气质”——具有强烈的历史感、现实性和代入感。
  “新移民文学”这种既可以说是从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中脱胎而来,又与其有所区别,既有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影响的印记,又有自己新生出来的特点的性质,就使得它事实上是个跨区域跨文化存在的文学世界。说它跨区域,是指它实际“存在”于中国大陆和海外的“两边”,既寄生于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之“内”,又独立在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之“外”。说它跨文化,是指它看上去似乎与大陆当代文学的“文化”气质相仿佛(“新移民作家”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大陆的文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同龄的大陆当代作家有一种“同根性”),但它毕竟“生产/生长”在异质文化环境之下,直接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在文学写作的纯粹性和自我要求方面,在文学写作的超然态度和大胆突破方面,在文学观念受异质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方面,“新移民文学”都自有一种有别于大陆当代文学的文化特性,也就是说,“新移民文学”的文化特性,跨占/兼具了“大陆文化”与海外“异质文化”两种文化内涵,并升华出不同于两种文化中任何一种的新文化。
  对“新移民文学”的这种总体认识,不见得适用于“新移民文学”的所有作品。不过,以这样的认识来比照这个集子中的文本,我发现,这样的概括基本上可以涵盖出自“新移民作家”之手的十二篇小说,同时也部分适用于赵淑侠的那篇小说。而这种涵盖的最突出体现,就是以海外视野,写中国故事。
  以海外视野写中国故事,“对应的”就是上文所说的“他们(新移民作家)的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都会与中国大陆的历史、社会和现实发生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这个集子中,张翎的《都市猫语》和《玉莲》、谢凌洁的《辫子》、施玮的《日食》和《校庆》,都是纯粹道地的中国故事(《校庆》牵涉到一点“海外”,不过“主体”还是落在中国);而江岚的《夏天来到的时候》、凌岚的《冰》和《离岸流》、陈九的《纽约春迟》、陆蔚青的《楚雅如的寂寞》、陈谦的《我是欧文太太》、曾晓文的《卡萨布兰卡百合》,则是海外位置/经历与中国故事的交织。这些小说或直接描写中国历史/当下社会,或间接涉及中国背景/文化心理;作家们的海外视野,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海外视野”,是指这些作家在采用中国题材/素材和代入中国形象的时候,具有一种“外看”的立场和“回顾”的姿态,再加上这些作家“在文学写作的纯粹性和自我要求方面,在文学写作的超然态度和大胆突破方面,在文学观念受异质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方面”,“有一种有别于大陆当代文学的文化特性”,因此这些作品虽然写的都是中国故事,但它们却因了“海外视野”而具有一种“海外特性”,具有一种不同于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独特“气质”。
  这种由“海外视野”而导致的“海外特性”,在这个作品集中,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渗入(别样的)海外元素


  张翎的《都市猫语》乍一看就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当代社会都市小人物之间的爱情故事,从总体上看似乎非常“当代”。可是在小说的结尾赵小芬给茂盛留下的“那条黑色的、缝着蕾丝、钉着一朵红玫瑰的内裤”,以及“难熬的时候看一眼,说不定好受些”的叮嘱,使小说于不动声色之间具有了一种“海外”(洋)气——那是一种对精神分析学理论有着充分了解之后的人性洞察和别样解读。她的《玉莲》同样也是一个“当代文学”的故事(写法),然而在这个“当代”小说的结尾,玉莲那句“你说现在这些兵,哪能和那时候比呢?”所体现出的为了爱情奔赴大西北受尽苦难却无怨无悔的野性,似乎就与北美西部的那种冒险精神有了某种关联。谢凌洁的《辫子》和施玮的《日食》,写的虽然都是中国故事,可是那种跨越现实和幻境/历史的神奇世界,则令这两篇小说带有了某种无拘无束的形式创新色彩——这也是海外作家采用/借助“中国故事”进行形式突破的一种尝试/努力方向,并因此使小说隐性地具有了“海外”特性:大概只有在海外的作家,才会有这样的想象放飞、奇思妙想。

二、在“海外环境”下展示中国故事


  这里所说的“海外环境”,是指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景是在“海外”。在海外场景下展示中国故事,是海外华文文学体现海外视野/特性时比较常见的一种呈现方式,《离岸芳华》这个小说选集也不例外。当然,尽管都是在海外“场景”中叙述中国故事,但每个作家,每篇作品的立意、诉求和“说法”卻不尽相同。就这个小说选集而言,江岚的《夏天来到的时候》写的是海外“新一代华人”与中国老人之间动人的亲情故事:“我”(马克·李,奶奶口中的“铁蛋”)对奶奶赴美带孙子孙女的处境未必了解,可是在奶奶滞美难归(从小带“我”,后来又带“我妹妹”,后来又等绿卡)并客死异乡之后,“我”对奶奶的深厚感情终于爆发——“奶奶,我已经开始想您了”,“我的眼泪,终于还是流了下来”。这篇小说以儿童视角,写一对成长背景、生活经历迥异的祖孙之间既有文化代沟又有血脉亲情的感情故事,题材新鲜,写法动人。
  凌岚的《冰》和《离岸流》、陈九的《纽约春迟》、陆蔚青的《楚雅如的寂寞》、陈谦的《我是欧文太太》、曾晓文的《卡萨布兰卡百合》,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后走出国境的中国人——海外新移民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各种“奇遇”:《冰》中的林里和涂途曾是夫妇,现在不是夫妇又“貌似”夫妇一起出游,然而豪华的邮轮之旅并不能融化掉他们之间的精神/情感冰墙;《离岸流》借助一次抢劫、一次流产和一个未出生的小生命的海葬,揭示出海外华人的真实处境——离岸流,那“一股看不见的流动”,“会不停地朝远离海岸的方向”推动他们;在陈九、陆蔚青、陈谦、曾晓文乃至赵淑侠的小说中,读者看到的,也是同样“一股看不见的流动”,将作品中的人物“不停地朝远离海岸的方向推”——那是一种个人在“海外”空间和“历史”时间中,无法把握的方向。
  海外“位置”使这个小说集中的作者们都具有了海外视野——他们不仅因置身于海外世界而能看到、体会到一个新的世界,而且还能以一种海外角度、海外“语境”来思考所看到的世界和面临的问题。这样的海外视野,使得他们的小说创作具有了一种别具“风味”的海外特色。这种或许可以称之为“离岸流”的海外特色,在我看来正是这个小说集,乃至整个海外华文文学,最富魅力也是最具价值的地方。
  在当今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不断“崛起”并开始产生世界影响之际,当中国大陆的文学期刊、出版社和各种文学奖项向着海外华文文学开放、拥抱的时候,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事实上对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对“新移民文学”)产生了巨大的磁吸效应。当此时也,海外华文文学是不断地被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吸引”并最终“融入”其中,成为其“海外支流”?还是保持自己的“海外特色”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离岸流”文学之路?这是每个海外华文作家(尤其是“新移民作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我从《离岸芳华》这个集子中看到的和想到的。亲爱的读者,你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摘自1月15日《中华读书报》)
其他文献
2019年出现了一个流行词——“社畜”。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另一个词——“鬼畜”。这两个词,都来自日本。  “社畜”,大意就是白领阶层过着一种被压榨、无休止、泯灭个性的畜生一般的社会生活,事实上就是人的极端工具化。  而“鬼畜”,则是一种对正儿八经存在的事物的玩世不恭的解构方式,在中国主要是视频混剪解构,其代表性的实体是B站。  作为严肃探讨,我们可以对“鬼畜”毫不在意,但不能对“社畜”视而不见。因
煞费苦心的侯小强和盛大文学推出这么个活动,其实就是要把“娱乐”变得“严肃”。然而,任何创新和改革总是会遭遇一些不理解,总需要勇气和毅力。    专业作家进入网络阵地?以往对网络避而远之的“文坛精英”能否适应网络生涯?读惯了奇幻、武侠等类型通俗作品的网络读者能否接受传统作家的“调门”?有创新就有争议,“盛大文学”在争议中完成新的蜕变。  点击进入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主页,马上就会看到,“全国30省作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以体现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严厉打击。同一天,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凝结着我国法治实践的智慧和经验,符合我国实际,能够有序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在原来法治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国家整体法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相得益彰,适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必须把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利放在
世界法治文明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可以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在我国,我们党始终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在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而法治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制度自信、制度认同不断增强,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得以更好发挥,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判断一种制度优劣,一个重要方面
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危机——  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等地发生,人类被迫面临一种未知病毒的汹涌侵袭。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惧风雨、全面动员,在全国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这是一幅风雨同舟的画卷——  在抗击病魔的全球战“疫”中,国际社会守望相助、携手并肩,合奏出一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乐章。抗疫前线大国担
闲暇之时,翻阅有关对联的书籍,不禁发现有些对联或颂扬医生高尚医德,或赞美医生高超医术,或赞叹药店主人重义轻利,现采撷几副对联,与大家品赏,并以此致敬年初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这是清代名医程道州所撰的对联。联语自然妥帖,犹如叙事一般。在程道州看来,只要人家能健康,自己贫困无所谓。读联知其人,其高尚医德尽在联中流露,令人敬意。  但愿世间人无病;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对联合国来说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此前,美国拒绝了伊朗外长扎里夫赴美出席1月9日在纽约举行的以维护《联合国宪章》为主题的安理会会议的签证,此举引起国际媒体高度关注。  首先,“拒签”成了美国的“特殊武器”。  过去一年,美国已多次利用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特殊地位”迟发或拒发签证,以选择性地阻挠一些国家的官员到美国参加国际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俄罗斯、古巴、伊朗的领导人和
一  这是庚子年的冬春交替,这是庚子年的乍暖还寒。  凛冬仍未过去,残雪和病毒藏匿在阴影里,“立春”的蓬勃朝气和“雨水”的葱茏丰泽却扑面而来。久违的阳光澄澈、明润,倾泻在空旷的街道、空旷的广场、空旷的楼宇、空旷的园林,以及空旷的人间,如同一场魔幻剧,散发着饱经沧桑的痛彻、久经忧患的悲悯。一座城市被按下暂停键,陡然间安静如斯,一个民族擦去悲伤的泪水,同病毒加速竞赛,一个国家在灾难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都加强了卫生检疫工作,平时很少有人关注的卫生检疫开始重新被人重视。中国的卫生检疫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人是如何拿回卫生检疫权的?本文讲述了上海海港检疫所的前世今生,介绍有关情况,以飨读者。中国检疫机构的开端  14世纪,欧洲第二次鼠疫大流行,期间欧洲人口的1/4约2500万死于鼠疫,意大利、英国死于鼠疫的差不多是各自国家总人口的一半。  鼠疫让欧洲人充分认识到海港作为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