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超声预测因素分析

来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至2019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拟行导管消融术的PAF患者560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心耳血栓组(27例)和无血栓组(53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统计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其预测效力.结果 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窦性心律比例(18.52%vs.64.17%,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2.52±7.82)%vs.(57.14±5.42)%,P=0.005]、左心耳充盈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filling velocity,LAA-FV)[(25.70±8.40)cm/s vs.(47.03±13.83)cm/s,P<0.001]和左心耳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emptying velocity,LAA-EV)[(26.07±8.44)cm/s vs.(54.60±13.57)cm/s,P<0.001]更低,而心力衰竭患者比例(18.52%vs.5.44%,P=0.019)、左心耳口径(left atrial appendage orifice diameter,LAA-O)[(20.10±2.96)mm vs.(17.02±2.47)mm,P<0.001]、左心耳深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depth,LAA-D)[(29.97±3.39)mm vs.(26.77±3.49)mm,P<0.001]、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10.45±2.43)mm vs.(9.18±1.60)mm,P=0.013]、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le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9.87±1.93)mm vs.(8.92±1.20)mm,P=0.017]、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47.69±3.49)mm vs.(41.97±5.05)mm,P<0.001]、左心房横径(transverse left atrial diameter,LADt)[(45.76±2.48)mm vs.(41.20±4.63)mm,P<0.001]、左心房长径(longitudinal left atrial diameter,LADl)[(58.73±4.68)mm vs.(52.54±5.55)mm,P<0.001]、右心房横径(transverse right atrial diameter,RADt)[(42.80±3.22)mm vs.(38.80±4.47)mm,P<0.001]、右心房长径(longitudinal right atrial diameter,RADl)[(55.11±4.19)mm vs.(50.39±5.21)mm,P<0.001]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A-EV(OR=0.800,95%CI:0.723~0.886,P<0.001)和LAA-O(OR=1.584,95%CI:1.042~2.407,P=0.031)是P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ROC以LAA-EV[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66,95%CI:0.940~0.993,P<0.001]38.5 cm/s为截断值预测血栓形成的特异性为96.3%,敏感性为90.6%.以LAA-O(AUC=0.793,95%CI:0.710~0.877,P<0.001)18.35 mm为截值预测的特异性为72.2%,敏感性为77.8%.联合LAA-O和LAA-EV预测时AUC提高至0.977(95%CI:0.957~0.997,P<0.001).结论 LAA-EV是P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因素,结合LAA-O可进一步提高预测血栓形成的效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美国国家急诊技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NAEMT)院前创伤生命支持(Prehospital Trauma Life Support,PHTLS)培训课程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9?2020年全程参与佛山市中医院PHTLS培训中心的37名学员的一般情况、培训和考核成绩.结果:37名学员中,36名顺利通过了笔试.来自三甲医院的学员均一次性通过了笔试,平均成绩为(83.93±5.46)分,明显高于来自其他等
目的:探讨两种输血方案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急诊收治于重症医学科的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TEG指导的成分输血方案,对照组采用1:1:1高比例的RBC:FFP:PLT输血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达标用时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的血制品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高比例组复苏达标时的MAP、SBP、Hb、PLT值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两种输血方案均能取得显著疗效,可根据血液资源充足与否灵活选用.
目的:描述并比较使用及未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诊疗方式及诊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救治的1041例AIS患者.结果:与自行入院者相比,救护车运送入院者年龄较更高,患者出现言语不清的症状更多,入院NIHSS得分更高,从发病到入院时间(time from onset to hospital admission,OTD
目的:了解心衰患者症状、NT?proBNP和生活质量的横断面现状,并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通过登录中国心衰中心网站,提取本单位录入的2017年1月-2020年5月的住院或门诊心衰患者数据,并录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主要包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症状、检验结果、生活质量等.结果:不同疲劳乏力组患者的NT?proBNP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气短/呼吸困难组患者的NT?proBNP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疲劳乏力组、不同气短/呼吸困难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P<0.05).气
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异常,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细胞因子分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力,构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系统,并打破了机体免疫稳态,导致脓毒症早期诊断困难、后期病情难以逆转.国内外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脓毒症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各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ean platelet volume to lymphocyte ratio,MPVLR)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PCI治疗的ACS患者241例,根据随访1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n=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缺血缺氧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新生儿.近年来,成人HIE发病率增高,可引起长期神经功能缺陷,如脑瘫、癫痫等,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但该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发现,缺血缺氧会引起脑实质和外周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发生.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Treg)在抑制炎症、组织修复、防止病灶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新的Treg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心肺复苏后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为主,Treg细胞在成人
期刊
冠心病是一个广泛的疾病类别,包括多种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冠心病影响供应心肌的血管系统,可归因于覆盖冠状动脉内膜的粥样斑块的形成.在高度发达和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是长期的主要死因.在我国,冠心病是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为常见疾病,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合并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和胸闷[1 ,2].因此,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需加强护理干预,以缓解其病情.本文主要从发病、危险因素对CHD的影响途径、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
期刊
蘑菇中毒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公共卫生安全,据报道,因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人数中,蘑菇中毒的人数排在第一位.不同地区发布的蘑菇数量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就不同,其中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云南,一年的蘑菇中毒事件将近占全国总数的40%[1,2].其中亚稀褶红菇属于红菇属,是我国常见的、能导致患者死亡的毒蘑菇之一[3,4].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判断血清Gal-3、GDF-15浓度用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综合科就诊的CHF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