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事关TD-SCDMA(以下简称“TD”),大唐移动高层相继离职备受关注。唐如安(原大唐移动总裁)麾下多名旧部的离职,是“大唐企业史”一个章节的结束,却不是TD产业阵痛的开始。
3月中旬,大唐移动副总裁杨贵亮亲口证实,“已经递交辞职报告”,此事再次引发了业内对于大唐移动高层相继离职是否会导致TD产业化进程受到影响的担忧——自2007年底大唐移动原总裁唐如安被迫“下课”以来,包括杨贵亮在内,已经有至少3名副总裁级高管(大唐移动副总裁陆武、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李峰)和多名事业部总经理级人员(战略部总经理葛思静、合作部副总经理赵森等)相继“挂靴”。
然而,随着国资委等政府机构在2006年确定由中国移动作为TD试验网的主承建运营商以来,特别是2007年4月中国移动270亿的TD高额采购份额浮出水面,一直被视为 “中国TD发展中流砥柱”的大唐移动,就已经被笼罩在更具控制能力和更大规模提供能力的中国移动、中兴通讯等企业之下了。
大唐旧部为何潮动?
尽管大唐移动在运营上的战略线路之争,已经因为唐如安及其麾下的曲终人散而平息,但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大唐集团”)在何时将其纳入股市,仍然没有确定。
根据“惯例”,当市场对大唐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ST大唐有任何传言时,大唐电信总会出“奇招”来化解。3月19日,*ST大唐发布公告称,大唐集团在6个月内,没有整体上市的安排,也没有计划将*ST大唐置入其他公司的计划。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分析,这一回应显得“过于积极”。而且,鉴于*ST大唐曾经的一些记录,更加让人怀疑,这是否是*ST大唐再一次使用“此地无银”的技法。
2007年4月,大唐就曾因为“阴阳公告”遭受证监会的公开谴责——前三季度公告均为盈利、曾预计2006年全年盈利的大唐电信,突然在年度财报当中巨额亏损7.19亿元。尽管大唐电信自身和金融界分析师在公开场合均表示,大唐电信和大唐移动最大的联系仅限于同属于一个集团之下,在业务和运营上都各自独立,“关系不大”,但资本市场仍然认为,大唐集团如果要在股市上有好的表现,将大唐移动优质资产注入资本市场在所难免,剩下的只是何时动手,以什么名义而已。
因此,一方面*ST大唐通过公告方式澄清大唐集团没有将其置入其他公司的计划,另一方面大唐集团则在2008年1月挂牌成立了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控股”),并将集团控股的大唐移动、北京信威无偿划拨给大唐控股。有消息称,*ST大唐的控股子公司大唐微电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微电子”)也划拨给了大唐控股——由于大唐微电子的主营业务利润收入,已经占据大唐电信主业利润的大部分,因此如果这一消息确切,大唐电信被划入大唐控股已经成为事实。
而这些变化,才是真正导致大唐移动高管集体挂靴的真正原因。
导致唐如安、杨贵亮等离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在于: 现有管理团队曾获允诺的“大唐移动单独上市”,因为集团领导人的更替而不再获得任何兑现。这也意味着诸如唐如安、杨贵亮这样在大唐内部“专心打TD的天下”的人,无法获得早前的上市期权兑现,甚至重新回到事业单位体制下,可随时“根据组织需求调动和任命”,而不再是正常的公司体制下的CEO或副总裁。
大唐早已不是TD旗手
连续多年的震荡和内耗,已经使大唐集团贻误了机遇。2007年4月,中国移动接近270亿元的TD订单,明确表明了中国的TD进程控制权,早已从大唐(无论是大唐移动,还是大唐集团)移交到中国移动手上。在此基础上,一直以TD旗手自居的大唐在招标上仅占27.5%(另有9.5%属于合作方),较中兴通讯的46%相去甚远。
反观大唐移动自身,一直无法摆脱经营不善和资金缺乏的阴影。2004年,为解决资金链问题,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向大唐移动注资2.5亿元——据大唐移动内部某副总经理级人士称,当时采取私募实为无可奈何之举。“阿尔卡特向大唐移动注资之后,也没有和大唐有任何产品线上的真正合作,他们更多的是做TD产业化。”
2007年12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大唐移动注资15亿元(获13%的股权)。资本市场认为,此举将直接促发大唐集团的重组,大唐移动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将参与其中。
而对于大唐电信集团曾于2007年中期分别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获得总额55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授信,或将和大唐集团重组有更大关联,却并非大唐移动所能直接从中受益的。
再从“大气候”分析,大唐移动在中国移动的首次招标中,获得了上海和广州两大重镇,但北京这一核心地带的TD网络却落入中兴通讯手中。并且,中兴通讯因为份额较大,更是掌握了6个城市的一期部署权。按照移动通信网络市场的长期惯例,下一阶段大唐移动想要在份额上赶上中兴通讯,除非有“非市场因素”,否则几乎不可能。
其次,华为早前在TD上的失利,已经引起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足够重视,甚至有华为高管为此而受罚。在下一阶段,极具攻击能力的华为必然会对中兴和大唐移动产生威胁,这其中尚不具备多系统、完整软硬产品链的大唐移动首当其冲。
此外,中国移动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主导意识和全球性思维的运营商,其控制能力和主导欲望已经不允许任何上游供应商干涉其TD进程。2007年招标之前,中国移动为TD专门成立运营和管理部门,就是最为直接的说明。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唐移动高管人员和技术人员迅速流失,有相当人员正是直接跳槽到运营商处,中国移动对TD进程的把握能力,也由此迅速加强。
由此,如果大唐移动无法在短期内平息骨干人员迅速流失问题,抑或大唐集团继续拖延重组日程而使股市对其表现失望,再或大唐电信西安售地仲裁结果合法性遭遇来自更高土地主管部门的质疑,大唐将要面对的,恐怕不再仅仅是旗帜易手的问题,彼时再提重组议题,无论对于TD业务发展,还是对于大唐集团,付出的代价都将更大——而TD产业因此受到的影响反而会微乎其微。
3月中旬,大唐移动副总裁杨贵亮亲口证实,“已经递交辞职报告”,此事再次引发了业内对于大唐移动高层相继离职是否会导致TD产业化进程受到影响的担忧——自2007年底大唐移动原总裁唐如安被迫“下课”以来,包括杨贵亮在内,已经有至少3名副总裁级高管(大唐移动副总裁陆武、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李峰)和多名事业部总经理级人员(战略部总经理葛思静、合作部副总经理赵森等)相继“挂靴”。
然而,随着国资委等政府机构在2006年确定由中国移动作为TD试验网的主承建运营商以来,特别是2007年4月中国移动270亿的TD高额采购份额浮出水面,一直被视为 “中国TD发展中流砥柱”的大唐移动,就已经被笼罩在更具控制能力和更大规模提供能力的中国移动、中兴通讯等企业之下了。
大唐旧部为何潮动?
尽管大唐移动在运营上的战略线路之争,已经因为唐如安及其麾下的曲终人散而平息,但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大唐集团”)在何时将其纳入股市,仍然没有确定。
根据“惯例”,当市场对大唐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ST大唐有任何传言时,大唐电信总会出“奇招”来化解。3月19日,*ST大唐发布公告称,大唐集团在6个月内,没有整体上市的安排,也没有计划将*ST大唐置入其他公司的计划。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分析,这一回应显得“过于积极”。而且,鉴于*ST大唐曾经的一些记录,更加让人怀疑,这是否是*ST大唐再一次使用“此地无银”的技法。
2007年4月,大唐就曾因为“阴阳公告”遭受证监会的公开谴责——前三季度公告均为盈利、曾预计2006年全年盈利的大唐电信,突然在年度财报当中巨额亏损7.19亿元。尽管大唐电信自身和金融界分析师在公开场合均表示,大唐电信和大唐移动最大的联系仅限于同属于一个集团之下,在业务和运营上都各自独立,“关系不大”,但资本市场仍然认为,大唐集团如果要在股市上有好的表现,将大唐移动优质资产注入资本市场在所难免,剩下的只是何时动手,以什么名义而已。
因此,一方面*ST大唐通过公告方式澄清大唐集团没有将其置入其他公司的计划,另一方面大唐集团则在2008年1月挂牌成立了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控股”),并将集团控股的大唐移动、北京信威无偿划拨给大唐控股。有消息称,*ST大唐的控股子公司大唐微电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微电子”)也划拨给了大唐控股——由于大唐微电子的主营业务利润收入,已经占据大唐电信主业利润的大部分,因此如果这一消息确切,大唐电信被划入大唐控股已经成为事实。
而这些变化,才是真正导致大唐移动高管集体挂靴的真正原因。
导致唐如安、杨贵亮等离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在于: 现有管理团队曾获允诺的“大唐移动单独上市”,因为集团领导人的更替而不再获得任何兑现。这也意味着诸如唐如安、杨贵亮这样在大唐内部“专心打TD的天下”的人,无法获得早前的上市期权兑现,甚至重新回到事业单位体制下,可随时“根据组织需求调动和任命”,而不再是正常的公司体制下的CEO或副总裁。
大唐早已不是TD旗手
连续多年的震荡和内耗,已经使大唐集团贻误了机遇。2007年4月,中国移动接近270亿元的TD订单,明确表明了中国的TD进程控制权,早已从大唐(无论是大唐移动,还是大唐集团)移交到中国移动手上。在此基础上,一直以TD旗手自居的大唐在招标上仅占27.5%(另有9.5%属于合作方),较中兴通讯的46%相去甚远。
反观大唐移动自身,一直无法摆脱经营不善和资金缺乏的阴影。2004年,为解决资金链问题,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向大唐移动注资2.5亿元——据大唐移动内部某副总经理级人士称,当时采取私募实为无可奈何之举。“阿尔卡特向大唐移动注资之后,也没有和大唐有任何产品线上的真正合作,他们更多的是做TD产业化。”
2007年12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大唐移动注资15亿元(获13%的股权)。资本市场认为,此举将直接促发大唐集团的重组,大唐移动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将参与其中。
而对于大唐电信集团曾于2007年中期分别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获得总额55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授信,或将和大唐集团重组有更大关联,却并非大唐移动所能直接从中受益的。
再从“大气候”分析,大唐移动在中国移动的首次招标中,获得了上海和广州两大重镇,但北京这一核心地带的TD网络却落入中兴通讯手中。并且,中兴通讯因为份额较大,更是掌握了6个城市的一期部署权。按照移动通信网络市场的长期惯例,下一阶段大唐移动想要在份额上赶上中兴通讯,除非有“非市场因素”,否则几乎不可能。
其次,华为早前在TD上的失利,已经引起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足够重视,甚至有华为高管为此而受罚。在下一阶段,极具攻击能力的华为必然会对中兴和大唐移动产生威胁,这其中尚不具备多系统、完整软硬产品链的大唐移动首当其冲。
此外,中国移动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主导意识和全球性思维的运营商,其控制能力和主导欲望已经不允许任何上游供应商干涉其TD进程。2007年招标之前,中国移动为TD专门成立运营和管理部门,就是最为直接的说明。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唐移动高管人员和技术人员迅速流失,有相当人员正是直接跳槽到运营商处,中国移动对TD进程的把握能力,也由此迅速加强。
由此,如果大唐移动无法在短期内平息骨干人员迅速流失问题,抑或大唐集团继续拖延重组日程而使股市对其表现失望,再或大唐电信西安售地仲裁结果合法性遭遇来自更高土地主管部门的质疑,大唐将要面对的,恐怕不再仅仅是旗帜易手的问题,彼时再提重组议题,无论对于TD业务发展,还是对于大唐集团,付出的代价都将更大——而TD产业因此受到的影响反而会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