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可以称为“艺术”的都有其自身的灵魂与价值。“侧身”是人体的一种姿态,体现于文学或诗歌中便是对人类的一种模仿和再现。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显然艺术的“侧身”也是如此。它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它的艺术的价值就是对生活作出注解或提出解决。“侧身”更是一种心理的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侧身”的本质实际上是对生活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的“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而“侧身”则是拿一面镜子去照自己。它是对自己的一种艺术模仿。我们不妨将“侧身”理解成“生活”或“自然”,那么“侧身”就是对生活或自然的一种模仿,这种模仿的本质包含了一种“天道观”的哲学。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悟到的人生真理:“一个人的富有与其能够做的顺应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而诗人张忠军正是以自己的人生姿态和艺术实践,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在他这里,“侧身”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品格,他以“侧身”做为他为人处世的信条与尺度,以“侧身”的思维为人生和文学的创造提供一种超凡的精神识见。他受益于生活的“侧身”,更倾心于艺术的“侧身”。他的谦逊与诚恳正是得力于他对“侧身”的洞明。他以“侧身”为他的诗集命名,不仅仅是因为“侧身”这两个字深具的美感与隐喻,还有他对“侧身”的期许与信心,从中可见他对生活与人性的态度与温度,更潜藏了他超人的智慧与深邃的艺术个性与悟性穿透。在《侧身》中诗人把自己对“侧身”的感悟运用到了他的诗歌之中,大大开阔了他的诗歌视野。与一些意气风发的正襟危坐者们比起来,张忠军更愿意做一个谦逊的“侧身者”。这其实也非常符合他自身的性格,一贯来,他都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岁月赋予他的最大内涵,不是趾高气扬,夸夸其谈,而是学会主动“侧身”,谦逊地聆听。“侧身”在他的身上体现的不独是一种稀有品质,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态度。在众多的人们热衷于“正身”、“风头”之时,诗人却借助于“侧身”避过喧哗与喧嚣,沉潜于人生与精神的境域。他从不说过头的话,更不会做过头的事,在人群中他侧身坐在一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主角,但他却是无法忽略的存在。
歌德说“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歌德为艺术与生活提供了一种思想和方法,而诗人张忠军更是深谙这种思想和方法之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源头。如果说“侧身”是诗人张忠军诗写的“源头”,不如说是对他的一种巨大启示,这启示首先在他的人生体验里展开,然后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歌写作之中。“侧身走进电梯即将关闭的门/侧身坐在办公桌前——/给稿纸留出一半的阳光”(《侧身》),这是诗人内省的方式也是一幅精神的图景。做为一名资深的副刊主编,他不遗余力地扶持新人,行事低调,从不张扬,对文学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热情和信仰,他的节制、理性、适度与清明,正如他的“侧身”,他更看重的正是“侧身”的谦逊、诚恳和谨慎的品质。他把这些品质不露声色地运用到他的诗歌之中,使他的诗歌哲思温厚,平实凝炼,宽阔有力,平和中见沉着,诚实真切中见精力。他的诗大多短小,十行左右的居多,却富含寓意,引人启示。他的诗是在向一切的喧嚣探究可能的缄默。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很少看到喧闹与词句的挤满。当有些人不断地撞倒在形式上,他却在突进内容,在凝睇与聆听之间,寻觅着艺术和生活两者之间的和谐一致。正是他的学识与生活磨砺的积淀才有了他不凡的诗才,深厚的底蕴与自觉的选择使他的诗歌文本既有人文的情怀,又有现实人生的折射。
2
著名批评家徐敬亚在《崛起的诗群》里有段话:“一首诗重要的不是连贯的情节,而是诗人的心灵曲线。”把这句话用在张忠军的诗歌上,我觉得很是恰如其分,张忠军诗歌的出色正是在那“心灵曲线”上。他的诗不晦涩,不冷僻,自然神清,敏思清峻,使用的语言很平实,但透视出的那些对人生、对现实的哲理思考却异常的深邃。这种通脱的境界,非一般功力可为。如他的一首《石马》“自从那个雕刻你的人/把你赶进石头里/你就一直在奔跑/跑了多少年/也没能从石头里跑出来/一声声嘶鸣,一阵阵蹄声/一场接一场的冲动—/像石头,没石头硬/就这样原地跑啊,跑啊/眼望着又一年的春草/赶在你前面/一群一群,跑进秋风里”。这首诗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它寄寓着一种活生生的感受,曾几何时我们何尝不是那匹“石马”,在现实的体制内奔跑,却怎么也跑不出来。表面上看诗人是在写“石马”,实际上“石马”代表的是被体制所束缚的一群人,他们在一年又一年的原地踏步下只能眼望着“春草/赶在你前面/一群一群,跑进秋风里”。这是诗人为自己和他同样命运的人画出的生存地图。被雕刻的人捆在石头里就是“石马”们终极的命运,“跑了多少年/也没能从石头里跑出来”则决定了“石马”只能“就这样原地跑啊,跑啊”,只能做一个永远被雕刻的“石马”,而“石马”的一切生存努力——“一声声嘶鸣,一阵阵蹄声/一场接一场的冲动”,都不过是在时间里,在体制和现世之间挣扎而已。用意象替代现实,执着于细节,在字里行间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与立场是这首诗最可靠的亮点。以意象的叙事消弭了与现实的冲突,然而又绝对地在现实的现场之中,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他不直接去写现实体制人物的命运,而是以一个“石马”的境遇去折射、去揭示,令人叹然。诗人真正关注的,并不是个人的小境遇,而恰恰是一个时代的大境遇,一个“赶”字道尽诗人内心多少的无奈与痛苦。这首《石马》是对扭曲变形的现实有力的批判与揭示,并为现实主义的诗写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发,它是可以从任何方向去写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方向。
张忠军作品中这种寻求诗歌有意味的表达,不动声色地把一个意象背后所隐喻着的东西折射或者揭示出来是他对诗写路径的一个有力探索,在他诗歌中展开更多的是新鲜杂糅的感受与经验的实验。如他的一首《反抗》:“顺着一根藤蔓,小花/从四楼的阳台/开到窗外的墙上/以纽扣那么大的蓝色/碟子那么大的芳香/反抗水泥,和水泥里的钢筋/反抗一扇高过一扇的塑钢窗/反抗这面大过五百平方米的冷漠/阳台上,望着这朵小花/我看到一条少见的抒情路线/向上,笔直地——蜿蜒”。这首《反抗》是诗人对大环境的局限以及小环境下的渴望的精彩揭示,贯穿全诗的那朵“小花”潜伏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它的不屈不挠是对冷漠现实的有力回敬。诗人在“小花”这一抹温暖的亮色和冰冷的钢筋水泥之间构筑的两种色彩,正好构成了一种精神“对抗”的情境。“小花”的小小芳香改变的是整个“大环境”的冷漠,它具有的美好温暖的含义让它在一个更广阔的图景下“向上,笔直地——蜿蜒”。如此的“反抗”展示了一种冷漠境遇下人们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的执着,折射出诗人在局部和整体的对抗中冲破困境的努力,平静的语态下面表现出一种精神的强大。 3
决定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往往是由其自身的智慧与思维所决定的。诗人张忠军的诗歌表现出的大的格局正是由他自身的智慧与思维决定的。所谓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而张忠军绝对是一个心藏天下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精神秘密的人,他对诗歌的切入方式,带着一种深怀天下的阔大和面对自我的赤诚。他对语言的运用,沉稳、凝炼,用词极为慎重精确,他诗歌中的文字从不嚣张,却极具悟境与个性。如诗集中的一首《依据》:“我还相信生活/因为看见有人还会流泪/不是一个,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不是一次,不是两次,也不是三次/生活总有被泪水打湿的部分/而且这一块干了/那一块又湿了/湿了的地方也有我的泪水/我也因此还相信一部分自己”。这样的诗真正的微妙在于平实的语言后面所呈现的那种悟境,如果没有对人生切身的领会,就不会产生这样了悟的境界。质感的生命是情感因子律动的过程,泪水是重要的呈现,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泪水,才能消解生命中的麻木,生命的意义也由此横溢而出。
记得有人说过越是表面的东西越是深刻,但要做到像诗人张忠军这样不动声色,不露凿痕,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请看诗人是怎样写下了《自己》:“面对着理石墙,抬头时/我发现自己站在石头里_/表情冷漠,而且坚硬/目光发凉,而且结实/一副不怕受伤的样子/被纹理刻画出质感/但我还是从石头里走了出来/宁愿用脆弱,用疼痛/甚至用我一直恐惧的血滴/佐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虽然这一刻/眼角也许挂着/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的泪水”。这样的“自己”真实可靠,有血有泪,饱含着所有的创痛、伤痕、脆弱,诗人写出“自己”不是追忆曾经的“质感”,而是旨在重塑,在新的里程,用泪水甚至鲜血重新雕刻。
阅读张忠军的这本诗集,我会常常为他诗中的“弦外之音”叹服,在发出会心的一笑后,心里会说:哦,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如他的一首《内部》:“‘内部’这个词/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圆的/像苹果,梨,桃子/能够进去的是找到了那个不易发现的洞/然后,再模仿一种很容易想到的姿势”;这样写法的诗给予读者于“内部”的想象力异常的丰富,诗人通过把“内部”打造成“圆”的属性后,成功地把“内部”变成了一种具有各种意味交错的“洞”。而最后两个字“姿势”的神秘性,也因此显得余味悠长……
诗人还有一首《打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铁被烧红之后/火跌倒在铁里/同样出生于铁的铁锤/就在这样的时刻/准确地落下/将火打窄或宽,方或圆,直或弯/一下紧接一下/比仇恨更快,更稳/直到将火打淡了,暗了/像一场比死亡更深的睡眠”。这首诗境特别地宽阔、深沉,“铁”与“火”的相溶及与“铁锤”的对立,在诗人巧妙智慧的语言交错中,达到了令人心领神会的境地。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非常善于从事物的表面人手深人内里,直至抵达事物的源头,在那里最后完成思想的火花。
诗人这样的一些诗,艺术的感染力特别强,如他的一首《阳光》:“一寸不差地布置在雪地上/比雪还白,还凉/但没有雪深/比雪地的风还陡峭,还忙乱/只是找不到落实的角度/更不用说深入/隔绝有时就如此纯洁/像阳光下的雪”。把“隔绝”与“纯洁”联系到一起,倒是有可能让“阳光下的雪”重新获得纯真效果,只是没有人想到会如此去写,这也是张忠军超越一般诗人的地方。
诗人还有一首《好看》也呈现出相同的质地:“发呆/是一个人最好看的时候/好看是因为/不再刻意为谁准备几副表情/这有点像开累了的花/总有那么一会儿/忘记了如何面对春风”;这样的诗看起来很随意,几乎是闲谈式的,但它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美是怎么回事,也许正是这样的“弦外之音”,才让一种“好看”有了洗尽铅华的真切感。
4
从张忠军的诗中你看不到那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意象,他的意象选择都非常的恰到好处。常常从日常出发,却达至哲思的境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首《惊蛰》:“一群蚂蚁集体搬了搬眼睛里的蓝天/一条蚯蚓独自在背上运送地平线/河流拐弯处的一块冰被波浪推搡着/同岸一起飘走/雷声刚刚按上轮子/在原地试了试/便发出奔跑的声音”。意象的精准赋予了这首诗玄思的特质,每一个意象都超越了自身的形象,特别是那最后的“雷声”仿佛要从诗句中脱轨而出,这是意象形成的风景,更是生命勃勃的生机,与自然万物交融一起。季节的面目在意象的特征下,脱下羞答答的外衣,露出它的肌肤。诗歌所呈现的正是那蓬勃的一刻。
除了这些,张忠军的诗还对外在表象的美不屑一顾,他更多的是追求诗歌的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必须超越表象才可洞见其内。就像他的一首《花开》:“花开,是撕痛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撕/外面的一层刚刚撕开/里面的一层已经开始/园形的撕,尖形的撕/撕开,一片片疼/疼,一片片撕开/之后,露出成块的色彩,成条的芳香//美在展示的过程中/都忍受过一些什么呀/或许,还不止于疼”;尽管“花开,是撕痛的过程”而且疼痛还在层层深入,但却散发着异样的美,而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美在“疼痛”中汩汩渗出,也许只有经过了疼痛的美才会铭心刻骨。
诗人以他独到的美学通过物象的翅膀实现了内心的图景。诗人还有一首《掏》也有力地对诗歌和心灵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像从树里掏出年轮/从水里掏出河流/从云里掏出天空/从心里掏出疼/我的诗,从痛苦/更多的是从伤感里掏出来/偶而也会从幸福里掏出一句/想再掏出一句时/还要等很长时间/一直想不多掏一个字/也不少掏一个标点/并一直担心伤着它/宁肯划破我的胳臂,手指/也要保护它原来的样子/不留下一道擦痕”。这样的“掏”内盈充沛,直见心性,它是诗人诗写的自画像,更是诗人对诗歌“掏”出的一颗虔诚之心,“不多掏一个字/也不少掏一个标点”,如此的节制意味着诗人的承担、内省和忍耐,而这样的承担、内省和忍耐直观来看就是他“侧身”的姿态。这样的姿态使诗人始终能以成熟的眼光看待诗歌、看待世界。
“侧身的艺术”在诗人张忠军的诗歌和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让我十分的钦佩。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艺术的态度与承担。在他这里,“侧身”也是一种生命的完成,它使诗人的生命因此更加内敛成熟起来。侧身,这就是诗人张忠军的人生收获。无疑,张忠军已然掌握了“侧身”的艺术,他懂得“侧身”的真正力量,并融会贯通。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他的世界里,诗歌与他的人生已然共融。无论在诗人的现实“侧身”中,还是在他诗歌语境的“侧身”里,诗人自然天成的“侧身”气质,必将把他引向不可预测的远方。
可以称为“艺术”的都有其自身的灵魂与价值。“侧身”是人体的一种姿态,体现于文学或诗歌中便是对人类的一种模仿和再现。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显然艺术的“侧身”也是如此。它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它的艺术的价值就是对生活作出注解或提出解决。“侧身”更是一种心理的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侧身”的本质实际上是对生活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的“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而“侧身”则是拿一面镜子去照自己。它是对自己的一种艺术模仿。我们不妨将“侧身”理解成“生活”或“自然”,那么“侧身”就是对生活或自然的一种模仿,这种模仿的本质包含了一种“天道观”的哲学。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悟到的人生真理:“一个人的富有与其能够做的顺应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而诗人张忠军正是以自己的人生姿态和艺术实践,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在他这里,“侧身”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品格,他以“侧身”做为他为人处世的信条与尺度,以“侧身”的思维为人生和文学的创造提供一种超凡的精神识见。他受益于生活的“侧身”,更倾心于艺术的“侧身”。他的谦逊与诚恳正是得力于他对“侧身”的洞明。他以“侧身”为他的诗集命名,不仅仅是因为“侧身”这两个字深具的美感与隐喻,还有他对“侧身”的期许与信心,从中可见他对生活与人性的态度与温度,更潜藏了他超人的智慧与深邃的艺术个性与悟性穿透。在《侧身》中诗人把自己对“侧身”的感悟运用到了他的诗歌之中,大大开阔了他的诗歌视野。与一些意气风发的正襟危坐者们比起来,张忠军更愿意做一个谦逊的“侧身者”。这其实也非常符合他自身的性格,一贯来,他都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岁月赋予他的最大内涵,不是趾高气扬,夸夸其谈,而是学会主动“侧身”,谦逊地聆听。“侧身”在他的身上体现的不独是一种稀有品质,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态度。在众多的人们热衷于“正身”、“风头”之时,诗人却借助于“侧身”避过喧哗与喧嚣,沉潜于人生与精神的境域。他从不说过头的话,更不会做过头的事,在人群中他侧身坐在一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主角,但他却是无法忽略的存在。
歌德说“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歌德为艺术与生活提供了一种思想和方法,而诗人张忠军更是深谙这种思想和方法之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源头。如果说“侧身”是诗人张忠军诗写的“源头”,不如说是对他的一种巨大启示,这启示首先在他的人生体验里展开,然后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歌写作之中。“侧身走进电梯即将关闭的门/侧身坐在办公桌前——/给稿纸留出一半的阳光”(《侧身》),这是诗人内省的方式也是一幅精神的图景。做为一名资深的副刊主编,他不遗余力地扶持新人,行事低调,从不张扬,对文学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热情和信仰,他的节制、理性、适度与清明,正如他的“侧身”,他更看重的正是“侧身”的谦逊、诚恳和谨慎的品质。他把这些品质不露声色地运用到他的诗歌之中,使他的诗歌哲思温厚,平实凝炼,宽阔有力,平和中见沉着,诚实真切中见精力。他的诗大多短小,十行左右的居多,却富含寓意,引人启示。他的诗是在向一切的喧嚣探究可能的缄默。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很少看到喧闹与词句的挤满。当有些人不断地撞倒在形式上,他却在突进内容,在凝睇与聆听之间,寻觅着艺术和生活两者之间的和谐一致。正是他的学识与生活磨砺的积淀才有了他不凡的诗才,深厚的底蕴与自觉的选择使他的诗歌文本既有人文的情怀,又有现实人生的折射。
2
著名批评家徐敬亚在《崛起的诗群》里有段话:“一首诗重要的不是连贯的情节,而是诗人的心灵曲线。”把这句话用在张忠军的诗歌上,我觉得很是恰如其分,张忠军诗歌的出色正是在那“心灵曲线”上。他的诗不晦涩,不冷僻,自然神清,敏思清峻,使用的语言很平实,但透视出的那些对人生、对现实的哲理思考却异常的深邃。这种通脱的境界,非一般功力可为。如他的一首《石马》“自从那个雕刻你的人/把你赶进石头里/你就一直在奔跑/跑了多少年/也没能从石头里跑出来/一声声嘶鸣,一阵阵蹄声/一场接一场的冲动—/像石头,没石头硬/就这样原地跑啊,跑啊/眼望着又一年的春草/赶在你前面/一群一群,跑进秋风里”。这首诗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它寄寓着一种活生生的感受,曾几何时我们何尝不是那匹“石马”,在现实的体制内奔跑,却怎么也跑不出来。表面上看诗人是在写“石马”,实际上“石马”代表的是被体制所束缚的一群人,他们在一年又一年的原地踏步下只能眼望着“春草/赶在你前面/一群一群,跑进秋风里”。这是诗人为自己和他同样命运的人画出的生存地图。被雕刻的人捆在石头里就是“石马”们终极的命运,“跑了多少年/也没能从石头里跑出来”则决定了“石马”只能“就这样原地跑啊,跑啊”,只能做一个永远被雕刻的“石马”,而“石马”的一切生存努力——“一声声嘶鸣,一阵阵蹄声/一场接一场的冲动”,都不过是在时间里,在体制和现世之间挣扎而已。用意象替代现实,执着于细节,在字里行间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与立场是这首诗最可靠的亮点。以意象的叙事消弭了与现实的冲突,然而又绝对地在现实的现场之中,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他不直接去写现实体制人物的命运,而是以一个“石马”的境遇去折射、去揭示,令人叹然。诗人真正关注的,并不是个人的小境遇,而恰恰是一个时代的大境遇,一个“赶”字道尽诗人内心多少的无奈与痛苦。这首《石马》是对扭曲变形的现实有力的批判与揭示,并为现实主义的诗写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发,它是可以从任何方向去写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方向。
张忠军作品中这种寻求诗歌有意味的表达,不动声色地把一个意象背后所隐喻着的东西折射或者揭示出来是他对诗写路径的一个有力探索,在他诗歌中展开更多的是新鲜杂糅的感受与经验的实验。如他的一首《反抗》:“顺着一根藤蔓,小花/从四楼的阳台/开到窗外的墙上/以纽扣那么大的蓝色/碟子那么大的芳香/反抗水泥,和水泥里的钢筋/反抗一扇高过一扇的塑钢窗/反抗这面大过五百平方米的冷漠/阳台上,望着这朵小花/我看到一条少见的抒情路线/向上,笔直地——蜿蜒”。这首《反抗》是诗人对大环境的局限以及小环境下的渴望的精彩揭示,贯穿全诗的那朵“小花”潜伏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它的不屈不挠是对冷漠现实的有力回敬。诗人在“小花”这一抹温暖的亮色和冰冷的钢筋水泥之间构筑的两种色彩,正好构成了一种精神“对抗”的情境。“小花”的小小芳香改变的是整个“大环境”的冷漠,它具有的美好温暖的含义让它在一个更广阔的图景下“向上,笔直地——蜿蜒”。如此的“反抗”展示了一种冷漠境遇下人们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的执着,折射出诗人在局部和整体的对抗中冲破困境的努力,平静的语态下面表现出一种精神的强大。 3
决定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往往是由其自身的智慧与思维所决定的。诗人张忠军的诗歌表现出的大的格局正是由他自身的智慧与思维决定的。所谓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而张忠军绝对是一个心藏天下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精神秘密的人,他对诗歌的切入方式,带着一种深怀天下的阔大和面对自我的赤诚。他对语言的运用,沉稳、凝炼,用词极为慎重精确,他诗歌中的文字从不嚣张,却极具悟境与个性。如诗集中的一首《依据》:“我还相信生活/因为看见有人还会流泪/不是一个,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不是一次,不是两次,也不是三次/生活总有被泪水打湿的部分/而且这一块干了/那一块又湿了/湿了的地方也有我的泪水/我也因此还相信一部分自己”。这样的诗真正的微妙在于平实的语言后面所呈现的那种悟境,如果没有对人生切身的领会,就不会产生这样了悟的境界。质感的生命是情感因子律动的过程,泪水是重要的呈现,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泪水,才能消解生命中的麻木,生命的意义也由此横溢而出。
记得有人说过越是表面的东西越是深刻,但要做到像诗人张忠军这样不动声色,不露凿痕,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请看诗人是怎样写下了《自己》:“面对着理石墙,抬头时/我发现自己站在石头里_/表情冷漠,而且坚硬/目光发凉,而且结实/一副不怕受伤的样子/被纹理刻画出质感/但我还是从石头里走了出来/宁愿用脆弱,用疼痛/甚至用我一直恐惧的血滴/佐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虽然这一刻/眼角也许挂着/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的泪水”。这样的“自己”真实可靠,有血有泪,饱含着所有的创痛、伤痕、脆弱,诗人写出“自己”不是追忆曾经的“质感”,而是旨在重塑,在新的里程,用泪水甚至鲜血重新雕刻。
阅读张忠军的这本诗集,我会常常为他诗中的“弦外之音”叹服,在发出会心的一笑后,心里会说:哦,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如他的一首《内部》:“‘内部’这个词/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圆的/像苹果,梨,桃子/能够进去的是找到了那个不易发现的洞/然后,再模仿一种很容易想到的姿势”;这样写法的诗给予读者于“内部”的想象力异常的丰富,诗人通过把“内部”打造成“圆”的属性后,成功地把“内部”变成了一种具有各种意味交错的“洞”。而最后两个字“姿势”的神秘性,也因此显得余味悠长……
诗人还有一首《打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铁被烧红之后/火跌倒在铁里/同样出生于铁的铁锤/就在这样的时刻/准确地落下/将火打窄或宽,方或圆,直或弯/一下紧接一下/比仇恨更快,更稳/直到将火打淡了,暗了/像一场比死亡更深的睡眠”。这首诗境特别地宽阔、深沉,“铁”与“火”的相溶及与“铁锤”的对立,在诗人巧妙智慧的语言交错中,达到了令人心领神会的境地。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非常善于从事物的表面人手深人内里,直至抵达事物的源头,在那里最后完成思想的火花。
诗人这样的一些诗,艺术的感染力特别强,如他的一首《阳光》:“一寸不差地布置在雪地上/比雪还白,还凉/但没有雪深/比雪地的风还陡峭,还忙乱/只是找不到落实的角度/更不用说深入/隔绝有时就如此纯洁/像阳光下的雪”。把“隔绝”与“纯洁”联系到一起,倒是有可能让“阳光下的雪”重新获得纯真效果,只是没有人想到会如此去写,这也是张忠军超越一般诗人的地方。
诗人还有一首《好看》也呈现出相同的质地:“发呆/是一个人最好看的时候/好看是因为/不再刻意为谁准备几副表情/这有点像开累了的花/总有那么一会儿/忘记了如何面对春风”;这样的诗看起来很随意,几乎是闲谈式的,但它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美是怎么回事,也许正是这样的“弦外之音”,才让一种“好看”有了洗尽铅华的真切感。
4
从张忠军的诗中你看不到那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意象,他的意象选择都非常的恰到好处。常常从日常出发,却达至哲思的境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首《惊蛰》:“一群蚂蚁集体搬了搬眼睛里的蓝天/一条蚯蚓独自在背上运送地平线/河流拐弯处的一块冰被波浪推搡着/同岸一起飘走/雷声刚刚按上轮子/在原地试了试/便发出奔跑的声音”。意象的精准赋予了这首诗玄思的特质,每一个意象都超越了自身的形象,特别是那最后的“雷声”仿佛要从诗句中脱轨而出,这是意象形成的风景,更是生命勃勃的生机,与自然万物交融一起。季节的面目在意象的特征下,脱下羞答答的外衣,露出它的肌肤。诗歌所呈现的正是那蓬勃的一刻。
除了这些,张忠军的诗还对外在表象的美不屑一顾,他更多的是追求诗歌的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必须超越表象才可洞见其内。就像他的一首《花开》:“花开,是撕痛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撕/外面的一层刚刚撕开/里面的一层已经开始/园形的撕,尖形的撕/撕开,一片片疼/疼,一片片撕开/之后,露出成块的色彩,成条的芳香//美在展示的过程中/都忍受过一些什么呀/或许,还不止于疼”;尽管“花开,是撕痛的过程”而且疼痛还在层层深入,但却散发着异样的美,而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美在“疼痛”中汩汩渗出,也许只有经过了疼痛的美才会铭心刻骨。
诗人以他独到的美学通过物象的翅膀实现了内心的图景。诗人还有一首《掏》也有力地对诗歌和心灵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像从树里掏出年轮/从水里掏出河流/从云里掏出天空/从心里掏出疼/我的诗,从痛苦/更多的是从伤感里掏出来/偶而也会从幸福里掏出一句/想再掏出一句时/还要等很长时间/一直想不多掏一个字/也不少掏一个标点/并一直担心伤着它/宁肯划破我的胳臂,手指/也要保护它原来的样子/不留下一道擦痕”。这样的“掏”内盈充沛,直见心性,它是诗人诗写的自画像,更是诗人对诗歌“掏”出的一颗虔诚之心,“不多掏一个字/也不少掏一个标点”,如此的节制意味着诗人的承担、内省和忍耐,而这样的承担、内省和忍耐直观来看就是他“侧身”的姿态。这样的姿态使诗人始终能以成熟的眼光看待诗歌、看待世界。
“侧身的艺术”在诗人张忠军的诗歌和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让我十分的钦佩。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艺术的态度与承担。在他这里,“侧身”也是一种生命的完成,它使诗人的生命因此更加内敛成熟起来。侧身,这就是诗人张忠军的人生收获。无疑,张忠军已然掌握了“侧身”的艺术,他懂得“侧身”的真正力量,并融会贯通。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他的世界里,诗歌与他的人生已然共融。无论在诗人的现实“侧身”中,还是在他诗歌语境的“侧身”里,诗人自然天成的“侧身”气质,必将把他引向不可预测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