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项目教学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直接地了解、观察、探索,让幼儿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一种教育活动。项目教学活动中,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材料密切相关,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下面就以项目教学活动为例,谈谈我们利用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问题意识的项目活动实践。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环境,直接引出问题。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凡是他们感兴趣的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还会怎么样呢?”他们愿意进一步去探索,去发现。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激发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实例一:小鸡是从哪里来的?
一天早餐后,笔者带领大班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当孩子们看到箱子里的小鸡有的在啄米,有的在散步时,他们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小鸡和母鸡长得不一样?”“小鸡还爱吃什么?”于是几个孩子自发地围成一圈,对小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发现孩子们对小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想,如果从了解小鸡入手,再向其他动物迁移,孩子们就会比较容易地了解动物了。于是笔者带领孩子们每天都去看小鸡,还从家里、幼儿园借来了有关的图片、书籍、木偶、标本,请厨房的叔叔找来雏鸡,设计制作保温箱。把雏鸡放入保温箱,提供合适的环境,准备好食物来喂养。同时还让孩子们观看小鸡孵化的视频。不久,孩子们陆续把家里的小鸡、小白鼠、小白兔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把个别孩子的兴趣引申为大家的兴趣,为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动物做了很好的铺垫。
实例二:西瓜的各种吃法。
洋洋:“西瓜皮可以凉拌吃。我妈妈可爱用西瓜皮洗脸啦!”
美美:“西瓜瓤甜甜的,可以榨汁喝。”
镏镏:“西瓜籽吃起来脆脆的。”
毛毛:“把西瓜瓤放到微波炉里热一下吃。”
洋洋:“西瓜瓤是生吃的,不可以热的。”
孩子们讨论得非常激烈。毛毛提出把西瓜瓤放到微波炉里热一下吃,有的小朋友不同意,产生了矛盾。笔者也觉得这个问题既奇怪又哭笑不得——西瓜瓤可以加热吗?笔者一边思考着,一边鼓励孩子们回家去试一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第二天早上,洋洋对笔者说:“老师,老师,可以吃的,但不好吃!”到底加热的西瓜是什么味道呢?为了寻求答案,笔者准备好微波炉,把西瓜瓤放进去加热,让孩子们围坐成一圈观察。最后得出统一答案——加热的西瓜太甜了,没有生吃好吃。
二、家长与孩子直接参与材料的收集,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
在项目活动中,幼儿获得经验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也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多方合作共同完成的。在孩子和家长直接参与的环境创设、材料收集整理活动中,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怎么样?”“后来呢?”
实例三:大白鲨是什么样的呢?
一次,一位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本关于鲨鱼的书,好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看,他们对鲨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处收集资料,在交流时列举出许多种鲨鱼,有豹鲨、长尾鲨、日本扁鲨、大白鲨、路氏双髻鲨等。明明问:“老师,大白鲨是什么样的?我想看一看。”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们登出海报,请家长帮助。家长们纷纷带来了大白鲨的图片、书籍、光碟等。毛毛在爸爸的帮助下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大白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洋洋的妈妈还从电视台借来了《国家地理杂志——大白鲨》的录像。周末家长帮助我们解决交通问题,一起去海洋世界参观,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大白鲨,还知道有一种鱼可以制服大鲨鱼,并且对海洋生物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项目内容,作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且与项目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引导家庭、幼儿园、社区联合起来共同为孩子们创设环境,帮助孩子们开展项目活动。
三、环境和材料蕴含一定的教育目标与内容,通过操作体验,唤起问题意识。
教师精心选择、设计和安排,使环境和投放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结构,即暗含着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关系正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应。孩子们通过探索环境和操作材料,发现特征及关系,获得经验。
在项目活动“小小气象师”中,蕴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今天的天气记录;
2.选择相应的衣服;
3.记录并统计本月气温变化趋势。
这些内容是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逐步展开的,孩子们可以根据已有经验自己选择,进行操作。小班孩子需要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环境和材料,如立体天气标记和真实的衣服,孩子思考的是如何摆放;中班、大班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卡纸、图画纸、笔等半成品,需要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孩子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做天气标记,大班的孩子还会问:“我可以画画表示吗?”“用符号表示行不行?”
幼儿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暗含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利用环境和材料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
环境和材料创设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和材料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幼儿的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
实例四:水管为什么会漏水?
在进行“房子”项目教学时,孩子们为建筑区的房子设计水管。用什么材料做水管呢?孩子们讨论后决定用废旧卷筒纸芯来做,结果连接起来后发现水管漏水。有的孩子提出,用透明胶粘接,几个孩子费了好大劲把水管粘好了。汤浩恒说:“倒水试一试。”“哎呀!怎么又漏水了!”孩子们大声地叫了起来。“为什么我们洗手间的水管不漏水呢?”陈钰文说:“水管是有大有小的。”“用大水管包住小水管就不会漏水。”周文凯说。
笔者让孩子们第二天带了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筒,重新来做水管。一大一小两个水管套在一起以后,孩子们发现,水倒得快,会漏水,水倒得慢,就不会漏水。最后,孩子们发现只有将两个合适的管子套在一起,没有缝隙才不会漏水。
此项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因此教师应该给足孩子们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和孩子们进行有效互动。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持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此,教师在项目活动中应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创设合适的环境,选择适宜的材料。这样不仅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同时也让幼儿获得学习的能力。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激发问题意识,获得经验建构,提升学习品质。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环境,直接引出问题。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凡是他们感兴趣的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还会怎么样呢?”他们愿意进一步去探索,去发现。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激发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实例一:小鸡是从哪里来的?
一天早餐后,笔者带领大班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当孩子们看到箱子里的小鸡有的在啄米,有的在散步时,他们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小鸡和母鸡长得不一样?”“小鸡还爱吃什么?”于是几个孩子自发地围成一圈,对小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发现孩子们对小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想,如果从了解小鸡入手,再向其他动物迁移,孩子们就会比较容易地了解动物了。于是笔者带领孩子们每天都去看小鸡,还从家里、幼儿园借来了有关的图片、书籍、木偶、标本,请厨房的叔叔找来雏鸡,设计制作保温箱。把雏鸡放入保温箱,提供合适的环境,准备好食物来喂养。同时还让孩子们观看小鸡孵化的视频。不久,孩子们陆续把家里的小鸡、小白鼠、小白兔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把个别孩子的兴趣引申为大家的兴趣,为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动物做了很好的铺垫。
实例二:西瓜的各种吃法。
洋洋:“西瓜皮可以凉拌吃。我妈妈可爱用西瓜皮洗脸啦!”
美美:“西瓜瓤甜甜的,可以榨汁喝。”
镏镏:“西瓜籽吃起来脆脆的。”
毛毛:“把西瓜瓤放到微波炉里热一下吃。”
洋洋:“西瓜瓤是生吃的,不可以热的。”
孩子们讨论得非常激烈。毛毛提出把西瓜瓤放到微波炉里热一下吃,有的小朋友不同意,产生了矛盾。笔者也觉得这个问题既奇怪又哭笑不得——西瓜瓤可以加热吗?笔者一边思考着,一边鼓励孩子们回家去试一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第二天早上,洋洋对笔者说:“老师,老师,可以吃的,但不好吃!”到底加热的西瓜是什么味道呢?为了寻求答案,笔者准备好微波炉,把西瓜瓤放进去加热,让孩子们围坐成一圈观察。最后得出统一答案——加热的西瓜太甜了,没有生吃好吃。
二、家长与孩子直接参与材料的收集,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
在项目活动中,幼儿获得经验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也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多方合作共同完成的。在孩子和家长直接参与的环境创设、材料收集整理活动中,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怎么样?”“后来呢?”
实例三:大白鲨是什么样的呢?
一次,一位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本关于鲨鱼的书,好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看,他们对鲨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处收集资料,在交流时列举出许多种鲨鱼,有豹鲨、长尾鲨、日本扁鲨、大白鲨、路氏双髻鲨等。明明问:“老师,大白鲨是什么样的?我想看一看。”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们登出海报,请家长帮助。家长们纷纷带来了大白鲨的图片、书籍、光碟等。毛毛在爸爸的帮助下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大白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洋洋的妈妈还从电视台借来了《国家地理杂志——大白鲨》的录像。周末家长帮助我们解决交通问题,一起去海洋世界参观,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大白鲨,还知道有一种鱼可以制服大鲨鱼,并且对海洋生物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项目内容,作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且与项目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引导家庭、幼儿园、社区联合起来共同为孩子们创设环境,帮助孩子们开展项目活动。
三、环境和材料蕴含一定的教育目标与内容,通过操作体验,唤起问题意识。
教师精心选择、设计和安排,使环境和投放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结构,即暗含着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关系正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应。孩子们通过探索环境和操作材料,发现特征及关系,获得经验。
在项目活动“小小气象师”中,蕴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今天的天气记录;
2.选择相应的衣服;
3.记录并统计本月气温变化趋势。
这些内容是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逐步展开的,孩子们可以根据已有经验自己选择,进行操作。小班孩子需要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环境和材料,如立体天气标记和真实的衣服,孩子思考的是如何摆放;中班、大班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卡纸、图画纸、笔等半成品,需要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孩子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做天气标记,大班的孩子还会问:“我可以画画表示吗?”“用符号表示行不行?”
幼儿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暗含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利用环境和材料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
环境和材料创设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和材料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幼儿的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
实例四:水管为什么会漏水?
在进行“房子”项目教学时,孩子们为建筑区的房子设计水管。用什么材料做水管呢?孩子们讨论后决定用废旧卷筒纸芯来做,结果连接起来后发现水管漏水。有的孩子提出,用透明胶粘接,几个孩子费了好大劲把水管粘好了。汤浩恒说:“倒水试一试。”“哎呀!怎么又漏水了!”孩子们大声地叫了起来。“为什么我们洗手间的水管不漏水呢?”陈钰文说:“水管是有大有小的。”“用大水管包住小水管就不会漏水。”周文凯说。
笔者让孩子们第二天带了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筒,重新来做水管。一大一小两个水管套在一起以后,孩子们发现,水倒得快,会漏水,水倒得慢,就不会漏水。最后,孩子们发现只有将两个合适的管子套在一起,没有缝隙才不会漏水。
此项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因此教师应该给足孩子们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和孩子们进行有效互动。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持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此,教师在项目活动中应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创设合适的环境,选择适宜的材料。这样不仅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同时也让幼儿获得学习的能力。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激发问题意识,获得经验建构,提升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