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侧重从实践研究的角度,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模式、运作方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并就工学结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工学结合教育是由“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而来的。所谓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学校和产业、科研、事业单位等部门联合,利用各自的资源。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协作、进行产品开发等的一系列的合作。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atti)工程学院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在近百年的發展中,产学合作教育已广泛为各发达国家所接受,在国内外的高等院校中有了蓬勃的发展。1989年,合作教育引入到中国,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试验。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职教育应运而生,到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就业率的提高,众多高职院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和内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目前已被公认为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很多学校把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和特色,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予以确立。
二、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模式和运作方式
1、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
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二是体现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主要包括:
(1)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贴近。(2)校企共建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企业在学校建立示范性设备展示中心和技术推广实验室,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3)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试验。比如,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4)学校为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5)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6)校企进行科技协作。企业为学校提供科研条件,学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
2、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的基本模式
根据“工”、“学”结合的阶段不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后期结合式:学生先在校进行两年课程学习,第三学年安排半年或一年到企业工作,再返校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即“学+工+学”模式。其特点是:完整的课程学习阶段十完整的工作学期+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操作比较简单,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学习和工作概念,企业也很欢迎这种合作模式。这也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模式。
(2)全程结合式:在对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适当安排教学学期和工作学期。“工学交替”就属于这种形式。其特点是可以结合各阶段课程学习的进程安排工作学期,把工作学期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目标,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学以致用。这种模式操作起来较复杂,学生管理难度也较大,但由于工学结合紧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积极探索。
(3)前期结合式:学生在第一学期军训和入学教育结束后到企业一线项岗工作半年左右,然后返校进行课程学习,毕业前再次到企业毕业实习,即“工+学+工”模式。这种模式目前使用尚不多见。
3、工学结合教育的运作方式
从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以确保工学结合有序推进、稳步开展。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依托,两个对接,三个有利,四个步骤,五个环节”。
“一个依托”:就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依托。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联系制度。
“两个对接”:就是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对接,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对接。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以“三方”的共同利益为切入点,明确学校是合作教育的主导方、学生是合作教育的主体方、企业是合作教育的保证方,把“工”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个步骤”:工学结合教育一般包括以下“四步”:签订双边合作协议,实行领导决策层面的结合;建立校内外两个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企资源层面的结合;配备双方专业导师和管理人员,实行具体操作层面的结合;实施“工”、“学”有机交替,实行学生个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个环节”:就是整个工学结合教育的计划与管理,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评价与总结,奖励与表彰。做到环环相扣,力戒虎头蛇尾。
三、建立工学结合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
1、工学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推进工学结合教育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合作计划才得以稳步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这种运行机制应该建立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协调工作的组织机构,在校企双方之间建立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二是利用这种纽带加强联络和交流,保证信息的通畅。三是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讲求合作的效益。校企双方通过工学结合委员会,经常沟通信息,提出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地通报给对方。双方定期互派人员访问,征求对合作项目执行情况的意见,密切合作关系。互利互惠,讲求效益,是工学结合教育运行机制的实质,也是工学结合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2、工学结合教育的保障机制。在推行工学结合教育中,重点和焦点是如何解决好学生的工作学期安排问题。因此,要不断地探讨问题,摸索规律,着力在以下三方面建立工学结合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领导重视,组织有序,规范管理,经费投入,是工学结合教育良性运行的前提。
其次,建立互利互惠机制,调动合作各方积极性,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保证工学结合的质量和效益,是工学结合教育成功的关键。
最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有机结合,及时把握合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合作方式,是工学结合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四、工学结合教育中几个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
1、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学制延长问题。为支持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教育,建立配套的弹性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教育部鼓励地方探索和建立大学生跨校选课补贴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选修制,进行“学分银行”试点。据了解,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学生参加技能培训、考证要算学分;先学专业课后学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达到一定学历层次要求的学分数后,就给予相应学历。同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学习,像在银行存款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这无疑为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学制延长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2、学生工学结合教育的专业对口问题。过去,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工学结合的专业对口,使本来就紧缺的工作岗位选择受到很大限制。通过实践对比,我们认为,在工学结合教育前期,学生工作岗位可在较宽的专业面内选择,因为这一阶段学生还未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生产劳动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及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观念,同时也便于工学结合教育的集中组织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M]撤职[2006]4号
[2]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工学结合教育是由“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而来的。所谓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学校和产业、科研、事业单位等部门联合,利用各自的资源。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协作、进行产品开发等的一系列的合作。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atti)工程学院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在近百年的發展中,产学合作教育已广泛为各发达国家所接受,在国内外的高等院校中有了蓬勃的发展。1989年,合作教育引入到中国,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试验。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职教育应运而生,到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就业率的提高,众多高职院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和内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目前已被公认为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很多学校把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和特色,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予以确立。
二、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模式和运作方式
1、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
工学结合教育的途径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二是体现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主要包括:
(1)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贴近。(2)校企共建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企业在学校建立示范性设备展示中心和技术推广实验室,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3)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试验。比如,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4)学校为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5)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6)校企进行科技协作。企业为学校提供科研条件,学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
2、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的基本模式
根据“工”、“学”结合的阶段不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后期结合式:学生先在校进行两年课程学习,第三学年安排半年或一年到企业工作,再返校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即“学+工+学”模式。其特点是:完整的课程学习阶段十完整的工作学期+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操作比较简单,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学习和工作概念,企业也很欢迎这种合作模式。这也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模式。
(2)全程结合式:在对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适当安排教学学期和工作学期。“工学交替”就属于这种形式。其特点是可以结合各阶段课程学习的进程安排工作学期,把工作学期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目标,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学以致用。这种模式操作起来较复杂,学生管理难度也较大,但由于工学结合紧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积极探索。
(3)前期结合式:学生在第一学期军训和入学教育结束后到企业一线项岗工作半年左右,然后返校进行课程学习,毕业前再次到企业毕业实习,即“工+学+工”模式。这种模式目前使用尚不多见。
3、工学结合教育的运作方式
从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以确保工学结合有序推进、稳步开展。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依托,两个对接,三个有利,四个步骤,五个环节”。
“一个依托”:就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依托。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联系制度。
“两个对接”:就是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对接,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对接。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以“三方”的共同利益为切入点,明确学校是合作教育的主导方、学生是合作教育的主体方、企业是合作教育的保证方,把“工”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个步骤”:工学结合教育一般包括以下“四步”:签订双边合作协议,实行领导决策层面的结合;建立校内外两个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企资源层面的结合;配备双方专业导师和管理人员,实行具体操作层面的结合;实施“工”、“学”有机交替,实行学生个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个环节”:就是整个工学结合教育的计划与管理,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评价与总结,奖励与表彰。做到环环相扣,力戒虎头蛇尾。
三、建立工学结合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
1、工学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推进工学结合教育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合作计划才得以稳步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这种运行机制应该建立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协调工作的组织机构,在校企双方之间建立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二是利用这种纽带加强联络和交流,保证信息的通畅。三是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讲求合作的效益。校企双方通过工学结合委员会,经常沟通信息,提出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地通报给对方。双方定期互派人员访问,征求对合作项目执行情况的意见,密切合作关系。互利互惠,讲求效益,是工学结合教育运行机制的实质,也是工学结合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2、工学结合教育的保障机制。在推行工学结合教育中,重点和焦点是如何解决好学生的工作学期安排问题。因此,要不断地探讨问题,摸索规律,着力在以下三方面建立工学结合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领导重视,组织有序,规范管理,经费投入,是工学结合教育良性运行的前提。
其次,建立互利互惠机制,调动合作各方积极性,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保证工学结合的质量和效益,是工学结合教育成功的关键。
最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有机结合,及时把握合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合作方式,是工学结合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四、工学结合教育中几个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
1、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学制延长问题。为支持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教育,建立配套的弹性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教育部鼓励地方探索和建立大学生跨校选课补贴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选修制,进行“学分银行”试点。据了解,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学生参加技能培训、考证要算学分;先学专业课后学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达到一定学历层次要求的学分数后,就给予相应学历。同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学习,像在银行存款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这无疑为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学制延长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2、学生工学结合教育的专业对口问题。过去,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工学结合的专业对口,使本来就紧缺的工作岗位选择受到很大限制。通过实践对比,我们认为,在工学结合教育前期,学生工作岗位可在较宽的专业面内选择,因为这一阶段学生还未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生产劳动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及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观念,同时也便于工学结合教育的集中组织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M]撤职[2006]4号
[2]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