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永不消逝的思念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秋,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简称北师大)中文系开设古代汉语课,俞敏先生任教,我当课代表,有幸追随先生,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回忆。
  先生讲课深入浅出,语言幽默犀利,汪洋恣肆,学识广博,见解深邃,以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了我们这些初入学门的青年。先生不仅白天给我们小班授课,还每周一次晚上到教室来做课外辅导。印象中,穿着米黄色风衣的先生总是晚自习上课前走进教室,晚上通常学生不多,先生便挨个儿走到桌边,解释疑难,有时就坐在边儿上和我们谈天。当时我们正为自身知识基础薄弱而苦恼,有一次,我问先生怎样才能掌握读懂古书的能力,先生说最好的办法是找一本白文的古籍,边读边圈点,认真读通一部古籍也就差不多了。先生推荐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和《十三经注疏》,以我们当时的水平自然是圈不断、读不下去的。先生一直给我鼓劲儿,叫我只管读下去,他每周来给我讲解、释疑。于是,我买了一部白文的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当时古书便宜,两函十二册,一共3元6角。我从《周南·关雎》读起,圈点断句。由于不懂传疏的体例,不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读起来十分吃力。先生在辅导时总是谈笑风生,在我读的书上批改、解释,书上至今留着不少先生的批语,已成为我珍贵的纪念。
  先生身为真学问家,对一些位高权重的当红大学者常不甚恭敬,有点儿睥睨的味道,却甘愿晚上冒着秋冬的寒风,从护国寺赶到铁狮子坟,为我这样一个初学者个别授课,先生为的是什么呢?经济上的好处自不存在,政治上也恰恰相反,先生未必不知,他教学越认真,越是被某些领导视为猖狂地与无产阶级争夺青年。我想,先生自有其人生的信条,压根儿没有认同当时那一套吧。先生把播撒知识、传承学术作为自己的职责,正因为这样,头上那顶“荆冠”就只能老戴着了。
  跟先生学了有八九次,那本《诗毛氏传疏》刚读到《卫风·伯兮》,周围政治空气越来越浓,浑浑噩噩的我也觉得再去“啃”这种封建的古董,难免被人视为落后,有挨批的危险。不久,全年级便停课奔赴京郊大兴参加“四清”了。
  那本书自《卫风》以下,至今还是白文,让先生失望了。看到那本书上先生的红色批语,我充满了愧疚。
  本文5年前发在我们同届同学共同建立的博客上,今年是先生逝世20周年,我又在微信朋友圈里重发此文,作为纪念。同学们曾在文后留下宝贵的评论,表达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现附录部分如下:
  邱季端:有一次先生在路上碰到我,我当时手里拎着一双运动鞋,先生问我是否是参加运动会,我回答是的。先生说,我也是“老运动员”了!先生的幽默其实是含笑的眼泪。我们这位大师级的老师,历次“运动”都受到非人的折磨。今天重读朱熙炎同学《那一抹永不消逝的思念》一文,不禁悲从中来。俞老师,北师大4622的同学对您的思念永不消逝!
  张家顺:熙炎的回忆录很珍贵,尤其还保留着先生的手迹,真难得!我大学时记笔记不太用心,后来大多丢掉了,我保存最久、一直到我在河南大学任教时还参考的就是古汉语笔记!我觉得俞先生交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对后来的学习很有启迪意义。
  张家顺:什么是真正的大师,融会贯通,自出机杼,先生比乾嘉学派的路子还宽,可惜了!
  许昌明:先生讲《楚辞》,讲到“东风飘兮神灵雨”一句,问道:“许昌明,你们那里下雨时都刮东风吗?”先生说这句话时的语调、神态我至今不忘。
  张玉昆:熙炎对先生的回忆细节和先生的亲笔批语都十分珍贵,十分难得。熙炎不必愧疚,你是幸运的!
  王玉明:熙炎保留的俞先生的书迹,弥足珍贵。虽是片言只字,却能看到先生治学的严谨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先生讲课的神态,历历如在眼前。他总是微笑着,把那些深奥枯燥的古文,轻松幽默地讲给学生。其间时而穿插对“谬说”的“讥刺”。但那“讥刺”,只是点到为止,从未显露过“狂妄”,甚至还带一点因“夹着尾巴做人”而不能畅怀的“圆融”。他是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呀!
  王玉明:俞敏先生堪称国学大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诲人不倦,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熙炎保存的先生手泽太珍贵了!重发回忆文章让我们重温先生的音容笑貌,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迫害令我唏嘘不已!
  翟大学:所忆之事是十分珍贵的史料,尤其是经先生批阅过的《陈氏诗毛氏传疏》,堪称文物了。
  胡光璐:老师的批语十分珍贵!“极左”害得我片面理解“厚今薄古”,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后悔莫及!
  李永祥:俞先生教我们用白文圈读古书以及用字典硬读外文原版书的方法我都实践过。曾利用一部俄华词典硬读了一本《别林斯基文集》,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只是后来丢开了,前功尽弃。每每思之,深感有愧于先生,真所谓“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奈何时也运也命也!“极左”思潮误了几代人啊!
  张玉娥:熙炎不必“愧疚”,先生泉下有知,当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欣慰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67届校友)
  (责任编辑:江丽莉)
其他文献
编者按: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的教研恰是基于实际需求,自下而上走出来的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路”。在六十多年的探索中,尤其在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国教研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形成了哪些工作机制和体制,在接下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又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领军者的作用,更好、更专业地服务于教师、学生、学校,本期《热点争鸣》栏目就这些问题分别专访了教研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皆由细节的创新开始。注重细节的创新,就是缔造美好生活的源头。  在以色列,有几个镜头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在著名的哭墙下,我注意到一个造型非常独特的龙头。在一根主水管上,分出六个龙头,每个龙头朝向一面,六个龙头正好兼顾360度,龙头下面拴有杯子,如果游人或教徒口渴了,直接就能在这里取水喝。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人多排队拥挤,也能集中水源,不至过于分散而找不到水解渴。  在一
曲连坤,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兼职教授,任中国妇联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讲师,原石家庄教科所所长。  《中国教师》:近年来,教师对学生恶语相加、身体惩罚、器官伤害等现象时有发生。您怎样看待这些现象?责任是否全在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丧失?  曲连坤:我认为这些现象的背后主要不是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而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其实,这些教师本身是爱学生的,也是爱这个职业的,打骂学
不知起于何时,在同事们的交谈中,一直流传着对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赞叹。在繁忙的金帆民乐团暑期排练活动中,我下决心花两个晚上集中读完这本书。当我打开此书时,就感到欲罢不能,或者说,爱不释手,必须一鼓作气读完它。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心中无限感慨。身为教师的我,对照雷夫老师创造的奇迹,感触良多,选取其中的经典内容,既作阅读的回应,又以此自省。  一、教给孩子一生都派得上用场的东西  一般来说,学校
“赤脚导师”是在当地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虽然存在城乡差距,但大多数有农村从教经历,对农村的教育情况比较熟悉,所掌握的有关培训技术和方法能把课堂内容和农村环境联系起来,为乡村教师提供适用于农村课堂的教学模式。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县国土面积5 84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48.075公里,有汉、傣、傈僳、回、白、佤、阿昌7种世居民族。全县总人口637 282人,其中少数民族50 367人,占全
在刚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面对教师的议论“你是初三五班的新班主任吗?那个班啊……”“你们班有个叫燕鹏的,你可要注意点,那可是全校出了名的”,我一笑置之,这些不算什么,难道这个班级就真的如此“不堪”吗?难道燕鹏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假如我对这个班级倾心付出,对燕鹏真诚相待,做一个有人情味的教师,我想自己会赢得同学们的喜欢的。  一、初次相识  和燕鹏初次见面是在教学楼前的那片草坪上。  学生到校第一
2016年5月20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与中华书局主办,北京市翠微小学承办的“育心养性,明德修身”—北京市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和其它区的300余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尹涛、北京教育学会监事长万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等莅会并发言。  活动围绕“育心养性 明德修身”这一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熟悉、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目前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的教学质量越高,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各地新课程教育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师资队伍与素质的竞争[1]。为了帮助教师快速成长,熟悉、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水平,我校实施开展教师“四课”案例研究,旨在通过教师亲身参与、互相评价学
李广 男,满族,生于1958年5月,中共党员,幼儿园里的男教师。他从小学转到幼儿园,一切从零学起,通过刻苦钻研,创出“学科同上”“室内外交替”“大带小”“助手帮教”等教学方式,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学具,创新“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用快板引导智障孩子说话。他每天扮演着园长、教师、保姆、园林工、清洁工、维修工等多重角色,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的一片天空。  作为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开展一项行动,意味着一种方向的选择;坚持一项行动,代表着一种改革立场的坚持。课堂变革的过程本身亦是学校教学改革文化积淀的过程,这是因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不仅仅是开放、动态、师生互动等新课堂特征惊鸿一瞥的呈现,更需要将这些特征固化为内部所有师生共同的思想追求、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这种渐进的文化建构,恰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亟须教学改革者们立场的坚守与坚持。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